臺軍密建馬祖飛彈陣地 妄想將外島變「獨刺」

2020-12-15 手機鳳凰網

臺海網9月30日訊(海峽導報 記者劉強)綜合臺灣媒體報導在島內頻頻以政治議題衝擊臺海局勢的敏感時刻,臺軍秘密整修馬祖地區飛彈陣地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那麼,馬祖飛彈問題到底是怎麼回事,臺軍又想用外島做什麼文章呢?

密建馬祖飛彈陣地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軍從去年開始編列為期兩年的整備計劃,預計在今年底前完成馬祖飛彈陣地的整備。有關飛彈設置問題,臺軍方以「事涉兵力部署」為由不予評論,聲稱將本著「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的指導原則,「防衛臺澎金馬安全」。

不過據臺媒了解,臺軍的確在秘密整建東引島飛彈基地。在去年的「國防」預算中,臺軍編列連續兩年、總計上億元新臺幣的經費,整修馬祖地區的飛彈陣地。此外,軍方在公開預算中也編列新整建營區、採購陣地偽裝漆、飛彈裝備區抗紅外線偽裝網等經費。

逆美壓力暗做攻擊夢

據指出,李傑擔任臺「國防部長」期間,積極研發地對地飛彈,規劃在飛彈指揮部設立三個地對地飛彈中隊,並秘密徵調飛彈專長軍官組成地對地飛彈中隊派駐馬祖。今年「漢光演習」計算機兵棋推演,軍方首次公開在臺海戰事中,模擬使用地對地飛彈作戰構想,美方事後多次表達反對臺灣建立地對地飛彈的攻擊能力。在李天羽接任後,已因美方壓力暫時中止該計劃。

據了解,臺軍方08年機密預算中編列大量經費,自明年起分數年量產地對地飛彈,顯示臺軍方在美方壓力下,雖然暫緩成立地對地飛彈中隊,但這項作戰部署始終沒有放棄。

島小「鬼」大的東引島

據了解,東引島雖然面積不大(僅6平方公裡),但與大陸距離適中(60公裡左右),且本身為山嶽地形,海岸多為高山絕壁,是「幾乎不可能進行兩棲登陸」的島。目前,臺軍在島上除了部署有CM21裝甲車、「海鷗」飛彈快艇、大功率對空對海雷達和地面火炮外,還配有車載型雙聯裝「毒刺」飛彈、射程達200公裡的「天弓二型」防空飛彈和雄風二型飛彈等各式飛彈,使該島成為「陸海空齊備、戰鬥力超強的前線據點」。

臺灣媒體報導稱,馬祖地理位置具高度戰略價值,在部署地對地飛彈後,將成為臺軍最北邊的飛彈攻擊型基地,從這裡能夠攻擊廈門、福州甚至上海等十幾個大陸沿海主要城市,可以有效扼制大陸閩江口和臺灣海峽的北端入口,有助於臺軍佔據海上軍事優勢。臺軍方高層官員曾明確指出,部署在東引島的各種尖端武器可組成「長短漸進」的防禦層次,從而形成有效防禦、增加戰略縱深,對解放軍自北而下的東海艦隊產生顯著的「嚇阻作用」。

 

「臺獨」催生「毒刺」戰略

目前,臺軍外島防衛體系主要由馬祖列島、金門列島、澎湖列島以及烏丘等島嶼組成。其中,金門、馬祖列島一南一北,呈犄角之勢接近大陸,是臺灣整個防禦體系的前哨陣地。近年來,臺軍「精進案」進入加速調整階段,儘管一直對外宣稱要削減外島駐軍規模,也將金馬「防衛司令部」降格為了「指揮部」,但臺軍實行的是「火力換兵力」策略,外島的攻擊及實際作戰能力不減反增。

事實上,東引島計劃只是臺軍整個外島戰略的「冰山一角」,源於陳水扁上臺後採取的「決戰境外」軍事戰略。據了解,臺軍的外島戰略曾發生過數次大變動,從上世紀50年代的「反攻大陸」,到90年代的「守勢防衛」,再到陳水扁上臺後的「決戰境外」,外島已經從臺軍「反攻大陸」行動的跳板,變成了實施「先制、反制」作戰的平臺。

臺軍計劃在東引島部署的雄風二型飛彈,將是未來最重要的「反制」武器之一,其改進型號據說可以對大陸沿海主要城市和軍事基地發動精確打擊,範圍直達上海、南京一線。臺當局不僅希望外島能為本島防衛作戰爭取防禦縱深和反應時間,更希望將其打造為「反制」作戰中的「毒刺」,製造兩岸摩擦,成為島內「臺獨」壯膽並換取生存空間的特製「獨刺」。

國臺辦批玩火自焚

針對「臺軍方將在馬祖設立飛彈中隊」一事,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李維一日前在例行發布會上作出鄭重回應:「一句話,我們正告臺灣當局不要玩火,玩火必自焚。」

有臺灣軍事專家指出,以兩岸距離觀察,部署外島的飛彈即便能威脅到大陸,其生存能力也是「嚴重問題」,因為這會讓飛彈失去隱秘性,在戰時先行遭受「外科手術式的攻擊」毀滅。美軍專家也曾經警告過臺灣,解放軍完全可以「兵不血刃」地佔領這些外島。顯然,在外島部署飛彈並非明智之舉。

相關焦點

  • 臺軍在金門馬祖建飛彈基地 「威脅」上海等城市
    據臺灣媒體報導,11月7日,金門縣政府部門向臺「立法院」提案,表示堅決反對在金門設置飛彈基地。6天前,臺軍正式從金門大規模撤軍。但撤軍的同時,為了增加金門火力,臺軍還在當地部署了20個左右的雷達和觀察站,此外還要沿馬祖、金門等外島部署1000多門重炮,並將1000公裡射程的「雄風2E」型巡航飛彈送到金門。
  • 臺軍在金門馬祖建飛彈基地 "威脅"上海等城市
    據臺灣媒體報導,11月7日,金門縣政府部門向臺「立法院」提案,表示堅決反對在金門設置飛彈基地。6天前,臺軍正式從金門大規模撤軍。但撤軍的同時,為了增加金門火力,臺軍還在當地部署了20個左右的雷達和觀察站,此外還要沿馬祖、金門等外島部署1000多門重炮,並將1000公裡射程的「雄風2E」型巡航飛彈送到金門。
  • 臺軍在外島部署飛彈面臨生存難題
    10月16日,臺媒體聯合報傳出消息,稱臺國防部正暗中建立第一支「戰略部隊」,在接近大陸的外島,增建飛彈陣地。臺軍所謂的「遠程飛彈」最大可能射程也就在2000公裡左右,嚴格而言達不到國際通用的標準中遠程飛彈的射程,因此選擇儘量靠近的大陸的發射陣地才可能發揮其預計的威懾打擊作用。那麼,臺軍有可能將這些飛彈陣地選在何處呢?
  • 臺軍整修馬祖地區飛彈陣地 預計年底前完成(附圖)
    中新網9月2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軍從去年開始編列為期兩年的整備計劃,預計在今年底前,完成馬祖飛彈陣地的整備。有關飛彈設置問題,臺軍方以「事涉兵力部署」為由不予評論,並聲稱,將本著「有效嚇阻,防衛固守」的指導原則,「防衛臺澎金馬安全」。不過據臺媒了解,臺軍的確秘密整建東引島飛彈基地,在去年的「國防」預算中,編列連續兩年、總計上億元新臺幣的經費,整修馬祖地區的飛彈陣地。此外,在公開預算中,軍方也編列新整建營區、採購陣地偽裝漆、飛彈裝備區抗紅外線偽裝網等經費。
  • 臺軍東引島部署飛彈 美專家稱臺軍不經打
    目前,臺軍在東引島上除部署有CM21裝甲車、「海鷗」飛彈快艇、多部大功率對空/對海雷達和「數不清的地面火炮」外,還配有包括車載型雙聯裝「毒刺」飛彈和射程達200公裡的「天弓二型」防空飛彈在內的各式飛彈,使這個小島成為了「陸海空齊備、戰鬥力超強的前線據點」。 臺媒體分析認為,一旦臺軍在島上完成部署「雄風二型」反艦飛彈後,東引島在臺軍未來作戰行動中的威脅性還將進一步增加。
  • 在馬祖部署飛彈,「反制」解放軍?臺軍緊急否認,專家一針見血
    然而,島內仍有激進的媒體不斷炒作,要在馬祖島、東引島部署飛彈以「反制」解放軍。 日前,臺灣「蘋果新聞網」宣稱,為應對解放軍軍機頻頻「擾臺」,臺軍將在馬祖東引島增建飛彈基地反制,而東引飛彈基地可攻擊解放軍東部戰區軍事設施,是臺軍對解放軍「第一擊」的重要單位。
  • 海洋:臺軍馬祖東引島要塞揭秘
    馬祖列島位於福建閩江口外,共有大小島嶼19個,離大陸最近處只有18公裡,位於馬祖列島最東端的東引島是臺軍極為重要的戰略支撐點,即使在臺灣當局削減金門本島和馬祖本島(南竿島)駐軍時,東引島駐軍規模也未見減少,相反的倒有所增加。2008年6月19日,馬英九當選後首度到外島馬祖視察,由當時的臺「國防部長」陳肇敏等人陪同,搭乘專機到馬祖,並向「大選」中各縣、市得票率最高的馬祖選民表達感謝之意。
  • 臺軍先進火炮進駐馬祖 射程涵蓋整個舟山群島
    臺軍馬祖防務部對外國媒體公布防區傳統火炮射程涵蓋圖,其中特定火炮最大射程深入中國大陸內陸,整個舟山群島都在涵蓋範圍。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晚報》【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聯合晚報》報導,臺軍馬祖防務部日前向國際媒體披露,以「削減敵軍戰力」為題,公布防區各式傳統火炮面向中國大陸射程示意圖,射程最遠者涵蓋整個黃歧半島、閩江口與平潭沿岸,深入中國大陸內陸達20至30公裡左右。據了解,這款「特殊火炮」就是雷霆2000多管火箭系統。這也是臺軍方首度間接證實雷霆2000已進駐臺灣外島。
  • 臺軍方首度證實雷霆2000進駐馬祖 射程深入平潭內陸
    這也是臺軍方首度間接證實雷霆2000已進駐外島。臺「外交部」隨即在8、9兩日由「次長」史亞平率隊,安排包括「美國之音」(VOA)等十餘家國際駐臺媒體前往馬祖防區參訪。馬祖防衛指揮部與北高指揮部各以中英對照的防務簡報,對美宣示臺軍對「敵」戰如常的意味濃厚。
  • 臺軍在離大陸約60公裡的東引島部署反艦飛彈
    有臺灣軍方高官放話說,部署在東引的「雄風二型」飛彈,對解放軍自北而下的東海艦隊有「嚇阻作用」。通過在東引島上部署各種尖端武器,以長短漸進的層次,形成有效防禦,增加戰略縱深,東引島還與基隆的兩處「天弓」飛彈陣地呼應,藉此確保臺澎金馬的空域安全,從而構成「捍衛臺灣空防的第一道防線」和「對大陸進行反擊的前沿陣地」,實現臺灣當局所謂的「決戰境外」的戰略構想。
  • 臺軍11月裁減金門駐軍 部署大量遠程新式飛彈
    據報導,臺軍試圖在11月大規模撤出金門駐軍,撤軍之後的兵力部署可能降至幾千人。在撤兵的同時,臺軍計劃把大量的遠程武器部署在金門前沿,以便將臺灣外島作為「決戰境外」的作戰平臺。可能部署「雄風-2E」飛彈臺灣《全球防衛》雜誌近日報導,臺灣「國防部」重新評估金門的戰略價值後,準備推行大撤軍計劃。
  • 本島外島駐軍同步減 臺軍將裁至27萬不棄守金馬
    中新網8月29日電 臺軍實行的「精進案」已在7月達成兵力降至29.5萬人的第一階段目標,未來3年還將裁減48名將官,並把兵力降到27.5萬人,包括本島及外島駐軍都將同步裁減,但軍方強調絕不棄守金馬。
  • 澎湖戰略地位超越金門馬祖!臺軍方智庫:若失守臺灣陷困境
    針對澎湖的臺海軍事戰略角色,臺灣防務安全研究院指出,澎湖戰略地位已超越金門、馬祖,更是反制大陸軍隊登陸臺灣本島重要屏障,且擁有偵測範圍達300公裡以上雷達站,一旦失守,將弱化臺灣西部防守,面臨無險可守的困境。
  • 傳臺軍將在馬祖東引布建地對地飛彈,號稱可直攻上海南京
    臺海情勢漸趨緊張,根據臺軍方公告,「馬祖東引161重要軍事設施管制區」及限建範圍已生效,而臺空軍也公告,將以4億元(新臺幣,下同)新建統包工程。這被認為是於東引布建「地對地」飛彈基地,號稱可直攻上海、南京、廣州等重要設施。
  • 揭秘臺軍「北方前哨」東引島
    在「反攻大陸,光復神州」口號的刺激下,當地駐軍全力開鑿戰備坑道和永備工事,將東引島打造成名副其實的「孤島要塞」,至今在西引島最北端還矗立著一座「國之北疆」石碑。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小槲樹」近程地空飛彈、「天弓-1」遠程地空飛彈、「雄風-2」岸基反艦飛彈等精密武器也先後駐島,指揮系統和相關武器也完成「地下化」。
  • 臺軍進行戰爭準備 臺灣外島密集調防數十輛坦克
    島內軍事評論家指出,臺軍罕見地在澎湖移防並舉行軍事演習,表明臺軍擔憂「公投」引發的臺海危機可能引爆臺海戰火,而臺海戰火又可能首先燒到澎湖。  12月9日,美國國際戰略專家柯道華、軍事專家麥利凱聯袂考察金門,評估臺軍前沿陣地防衛能力。
  • 臺灣當局將在外島部署飛彈基地 金門民眾誓死反對
    臺灣金門提案反對在金建飛彈基地針對有島內媒體報導臺當局將在外島部署飛彈基地一事,金門縣政府7日向臺「立法院」提案,表達堅決反對在金門建置飛彈基地的態度。據報導,臺「立法院法制委員會」8日在金門縣政府召開座談會,邀集臺當局駐金門單位、金門縣政府相關單位座談,金門縣民政局當場提出反對金門建置飛彈基地案。金門縣民政局在提案中指出:媒體9月27日報導了臺軍方「飛彈指揮部」預計2007年底前完成馬祖飛彈基地的整備,金門縣民獲悉後,堅決反對金門建置飛彈基地。
  • 臺媒叫囂:雄二E飛彈射程千裡,可摧毀大陸東南沿岸重要城市
    根據臺灣「政府電子採購網」最新消息,臺空軍「司令部」將在馬祖東引進行「新建統包工程」,據了解,未來將進駐新型天弓三型地對地飛彈、射程400公裡的雄三陸攻型飛彈及射程達1千公裡的雄風二E巡弋飛彈,射程可達廣州、福建、上海、南京等東南沿岸重要的城市及重要軍事設施。
  • 當局徹底放棄外島守衛 臺軍為何「放棄」金門
    臺軍預判,解放軍可能跳過金門等外島直撲臺灣本島,故有意將金門主力調回參與本島防禦金門,不過一彈丸之地,是「打個籃球都會掉到海中的地方」,這裡一度成為兩岸軍事對峙的最前沿,島上遍布軍事禁地。7月23日,島內多家媒體爭相報導稱,臺軍將在年底前對駐守金門的部隊再次進行大幅調整,不僅計劃將兵力規模壓縮至目前的一半,而且要降低島上各部隊的編制級別。這則「外島大裁軍」的消息立刻引起外界高度關注。
  • 臺軍金門馬祖澎湖將再撤軍 總額將不到萬人[圖]
    為因應本島防衛兵力不足,臺灣軍方軍方擬將金門、馬祖與澎湖三地駐軍再縮減一半,並把兵力轉移本島,一旦裁軍,三外島總兵力將不滿一萬人,指揮官從中將降為少將編階  東方網6月3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軍方高層人士指出,為因應本島防衛地面兵力不足,軍方擬將金門、馬祖與澎湖三地駐軍兵力再縮減一半,並把兵力轉移本島。一旦決定裁軍,三外島總兵力將不滿1萬人,指揮官也順勢從中將降為少將編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