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7堂課》:如何通過寫作,逆轉人生?

2020-12-17 秋葉書友會

文章作者:當惹雍—愛吃愛玩愛旅行的民宿圈生活美學踐行者

稿件來源:秋葉寫作特訓營

助教:花花

編輯:燕子

遇見《寫作7堂課》,是在我人生最焦慮的時候。

多年來為事業奔忙,先是遲遲不想結婚,婚後又遲遲不想生娃,等到萬事俱備,已經邁入了高齡孕婦的行列。誰知,剛剛升級為準媽媽,就被撲面而來的疫情撞了個措手不及,身為民宿管理者和餐飲合伙人,衝擊,可想而知。停業在家的日子,我開始反思,那些可以逆勢爆發的人,究竟具備怎樣的能力?

在樊登讀書的一次線上分享中,我聽到了一個讓耳朵極不舒服的聲音,但課程內容卻又令我欲罷不能。這位分享嘉賓,就是《寫作七堂課》的作者,秋葉大叔。

後來看過大叔的一篇文章,才知道他是因為小時候打抗生素,導致聽力受損、說話大舌頭。他說,「我曾經因為大舌頭糾結過很久,甚至覺得活在這個世界上毫無希望」。

如今,秋葉大叔著述豐厚,線上寫作訓練營期期爆滿,頭上的光環更是數不勝數——武漢工程大學副教授、秋葉PPT創始人、秋葉商學院創始人、中歐私享會導師、知名職場博主、微博故事紅人、微博籤約自媒體……

一個曾經喪失了希望的人,到底是憑藉什麼取得了如此成就?

在《寫作7堂課》中,我找到了答案。

大叔開篇就說,「寫作,是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技能,但讓我受益更多的不是寫作技能本身,而是通過寫作培養出來的職業習慣,這些習慣,在很多場合發揮了巨大的價值。」

這些價值巨大的習慣,在書中以7堂課的形式呈現:

·框架式寫作

·複利式寫作

·碎片化寫作

·聯機式寫作

·結構化寫作

·清單式寫作

·復盤式寫作

在我看來,這7堂課其實是寫作的「底層邏輯」和背後的思維方式,而更為神奇的是,當你把7堂課學完,你會發現,無論拎出哪一種思維,都可以從這一角度出發,重新將這本書做一次梳理和復盤。

這哪裡是寫作課?這分明是一套可以隨時拆解、隨時組合的思維七巧板!

七巧板看似簡單,實則變幻無窮,它所能呈現的絕不是七個板塊,而是萬千世界!

沒有人能給世界設限,除非你失去想像,遊戲如此,寫作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不如,就讓我用此刻的解讀,為《寫作7堂課》,拼出3組屬於自己的七巧板吧!雖然,我的拼圖,與你的,未必相同。

1、重組知識,像巴菲特一樣複利

88歲的巴菲特依然在學習PPT,雖然股神的公司也無法在疫情中毫髮無損,但我始終相信,一個終身學習的老人所推崇的複利,帶來的絕不只是金錢的收益。

知識,一樣可以複利!那要怎麼做呢?

就拿最普通的提問回答這樣的小事來說吧。如果我們在微博或頭條看到了一個有用有趣或者有價值的問題,寫出了一個優質的回答,除了獲得平臺獎勵之外,還可以做些什麼呢?我想大部分人都會到此為止,轉戰下一條信息了。

然而對秋葉大叔來說,一切才剛剛開始!他接下來要做的,至少有六件事:

1)把這個問答改寫成微信公眾號的原創文章,得一輪讀者打賞;

2)把原創文章多平臺分發,獲取一波流量獎勵;

3)搭建知識體系,把寫好的同類文章納入知識框架,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查漏補缺,按框架逐一完成,再經修改潤色變成書稿,實現稿費變現;

4)圖書出版後同步開發網課,實現內容付費;

5)給有需求的讀者開設在線訓練營,實現社群變現;

6)為個別讀者提供一對一服務,實現諮詢變現。

六件事完成,是真正的結束嗎?當然不是!對於諮詢中遇到的新問題,一定會有新思考,這就自然而然地開啟了下一輪複利!

通俗地說,複利式思維的核心是「一鴨多吃」。有了這種思維,無論問答、諮詢、微信聊天、社群互動,還是來自微博和朋友圈的靈感,都可以成為寫作素材,然後通過提煉觀點和豐富案例,變成可以重複分享的高質量內容。如此一來,既減少了寫作的輸出壓力,又提升了思考的維度和變現的能力,同時還節約了時間成本,擴大了流量價值。這就好比一隻鴨子,當我們通過烤、爆、蒸、煸、煮,將鴨皮、鴨肉、鴨油、鴨架等等全身吃遍,那層層疊疊呈現出來的鮮、酥、嫩、脆、甜、鹹,美妙得難以描述……

但即便如此美妙,也不過是複利式思維中的冰山一小角,除了「變現複利」,書中還詳細講解了質量複利、分發複利、人脈複利、人設複利。哪一項更適合你呢?不妨,去書中尋找屬於你的複利秘笈吧!

2、重構時間,感受生命的細微質地

面對默默消逝未留下一點聲響的時間,你是否感到過深深的無力?

你可曾把時間設定在1分鐘、3分鐘、5分鐘這樣的微小單元,對自己的產出做過精細考量?

當我們把七巧板切換到時間的維度,這本書又會帶來不一樣的體悟。

秋葉大叔說,「我們經常有管不住時間的無力感,是因為沒有量化的參考指標」。

下面這張表格是大叔碎片式寫作的踐行記錄,在表格中,每一個微小的時間單元都做了精準的量化,而執行則隨時隨地:地鐵上、排隊時、會議前後、等人間隙……

你也許會說,1分鐘寫一個標題?臣妾做不到啊!1分鐘做不到,當然也可以10分鐘。所謂量化,並不是要切割時間,而是要弄清楚,在不同長度的時間單元裡,我們到底有能力做到哪些事情,然後再將這些事情,分配到被工作和生活切割過的被動時間裡,主動地用起來

當然,這還只是碎片化寫作的初級階段,更高的段位是,將其與框架式寫作、複利式寫作和聯機式寫作相結合,設置多元目標,花費同樣的時間,得到多樣的產出。那要如何做到呢?如此立體的時間管理,自然是要深入到書中,逐字逐句閱讀,逐課逐節練習!

當我們學會用碎片化思維重構時間,相信你的眼中,既有宏遠的宇宙星光,又有細密的雨露微塵,生命的呈現,也會是另一種質地!

3、重整心態,借復盤逆勢翻盤

看完一本書,聽完一節課,開完一場會,做完一項的工作……如果每一次都緊隨其後地做一次復盤,是否意味著一種更高級的完成?

學過書中的復盤式思維,我才知道,如果只是把復盤當成對已知的總結,而不能用於對思維體系的更新和迭代、對未知世界的解讀和應對,那就依然是低水平的重複,跟自欺欺人的自嗨並無區別,又豈有高級可言!真正的復盤,其實是在現象中抽離出本質,在案例中抽離出方法,然後把方法培養成習慣。而要掌控這種習慣,需要三種心態:

1)創作者心態

讀到一篇好文章,遇到一個好項目,不是立刻表達感動或感激,而是從一個創作者或者說創業者的視角出發,去思考它好在哪裡,運用了怎樣的方式方法和內在邏,哪裡值得借鑑,哪裡仍需完善?然後汲取精華,為我所用。

2)老師心態

做學生,多是學習外部經驗,只有把自己當成老師,以教為學,用更高的視角去融會貫通,用更普世的心態去吸納補充,才能內化成自身能力,不斷精進。

3)團隊心態

大叔說過,「好的復盤會把個人能力變成團隊技能」。由此逆向思考,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能以團隊的心態聚焦於群體的執行,從細化、量化、標準化、程序化的角度去復盤,落地性和可操作性自然也會不同。

總之,如果我們能夠時刻秉持創作者心態、老師心態和團隊心態,把寫作課的七種思維內化成日常習慣,復盤就會變成上一輪養分的汲取和下一輪踐行的開啟。

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也沒有人願意兩次拼出同樣的圖形,在思維的七巧板中,學習,是為了踐行,而復盤,是為了翻盤

誰不曾在命運裡百轉千回?重整心態,接納此刻的自己,然後用學到的思維方式做一場自我剖析,對那些熠熠生輝的光芒,找出光源,加倍賦能;對那些不忍直視的弱點,找出缺憾,傾力彌補。而對那些我們暫時無法抵達的高地,像研讀一篇10W+爆文一樣地去復盤,去分析,去模仿,去學習,你會發現,那片曾經以為的難以企及,其實並不遙遠!

尾聲

還記得秋葉大叔那篇講述「大舌頭」故事的文章嗎?他在結尾處說,「人生不應該被困難打倒,而是去徵服我們的夢想。」那篇文章的題目叫《上天給你關了一扇門,請學會為自己打開一扇窗》

疫情期間,我們不得不關上了民宿和餐廳的門,但我為自己打開了寫作的窗。我不僅反反覆覆去學習《寫作7堂課》這本書,還參加了「秋葉寫作訓練營」。結營時,有雜誌找我約稿,有大號幫我發文,微博的閱讀量和粉絲量也有了直線上升。

翻盤不易。但,至少推開窗的那一刻,我看到了變幻萬千的七色光芒!一如那移位換形的七色板,充滿無限可能!

相關焦點

  • 暢銷書作者的寫作心法:一鴨三吃,讓你的寫作收益輕鬆翻幾倍
    在《寫作7堂課》這本書告訴我們要有一鴨三吃的意識,就是說通過複利式寫作思維,一次寫作就可以帶來多元化的回報, 讓你也可以輕輕鬆鬆拿到「睡後收入」。在書中,秋葉大叔詳細講述了「一鴨三吃」的具體的方法和技巧,從時空角度、人脈連結和個人風格這三個維度上,教會大家複利寫作的5個制勝法寶:質量、分發、變現、人脈和人設。真正是複利在手,收益不愁。
  • 我的2021年寫作書單,重新梳理寫作人生
    接下來,我便是緊鑼密鼓地策劃每個分支的細分計劃,我首先列出了我的寫作書單,重點研讀10本精挑細選的寫作書籍。 畢業5年了,我始終從事寫作方面的工作,經歷過長時間的實踐後,我對寫作有了新的認識,也在不斷梳理自己的職場規劃,並重新定義自己的寫作人生。
  • 如何給自己的寫作定位?寫作新手必看
    在我寫作之初,我曾把《定位》這本書看了兩遍,最終通過我的分析,找到自己的寫作方向。但有一個問題:定位,才是寫作的開始嗎?舉個例子吧。我們剛出生那會,是否就知道自己來這世上要做什麼了嗎?不知道,我們作為一個baby的時候首先做的,就是先學會怎麼爬、怎麼站起來、怎麼走路、怎麼說話……這些最基本的,作為人的基本能力。
  • 在7堂關於寫作的課程裡,這3個點必須掌握
    網絡搜索裡寫到:它指的是普通大眾通過網絡等途徑向外發布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傳播方式。當然,現在自媒體的創作方式多種多樣,但它始終脫不了一個內核「寫作」。利用自媒體寫作賺錢,已經成了許多斜槓青年的不二之選。怎麼寫才能賺錢?秋葉大叔的《寫作7堂課》裡,將寫作的「套路」展示得淋漓盡致。
  • 結構式寫作是什麼?
    大家好,今天你要介紹的是《寫作7堂課》中的結構式寫作。寫作是一種習慣而不能緊靠靈感。行動解決問題。情緒帶來麻煩,很多人的挑戰是如何和自己的情緒做對抗。事實上越是情緒不佳時,越需要靠習慣來寫作。這裡介紹十種寫作框架體:日記體,清單體,語錄體,點評體,資訊體,圖片體,問答體,互動體,實用體,雞湯體。下面我們分別看看這十種文章體怎麼寫?日記體,實際上它要起到的作用就是自我療愈的作用,也就是我們說自嗨型的方式。自己怎麼開心怎麼寫就可以。
  • 羅素如何寫作
    在一封寫給朋友的回信中羅素回答了該友人關於如何寫作的問題。青少時期的羅素便大量閱讀名家名著,針對極其優秀的作品他更是反覆朗誦;羅素說:「這對於感知文章的節奏感和形成文體風格非常有幫助」。就是在這樣的強力輸入下,他漸漸形成了對文章的審美品位。
  • 《秋葉特訓營 寫作七堂課》——七個好習慣
    寫作,看上去好像不需要什麼投資,能通過寫作發展自己的副業,增加收入,是很多人的目標,讀完了《秋葉特訓營 寫作七堂課》之後,我明白了,寫作能帶給我們的,遠不止這些。我最近在考駕照,一起學車的人裡,有位五十多歲的大姐,在我的觀念裡,年齡大一點的人學習能力肯定不如年輕人,可是這位大姐竟然學得又快又好。
  • 如何提高寫作能力?學術英語寫作的基礎知識
    個人寫作 (Personal Writing) 缺乏規範,因此沒有特定結構組織、使用俚語和縮寫等限制,就像個人日記那樣個人寫作過於主觀,在此我們可以依靠個人經驗論證作文核心思想。學術寫作可以說是個人寫作上面錦上添花:基於作者個人觀點的論文通過對修辭和思路框架應用清晰規範,使寫作變成更為客觀。從內容結構和語言表達兩方面來講,後者可能更讓同學們一頭霧水。
  • 《寫你想讀的文章:改變人生的簡潔寫作法》:助你寫作路上的成功
    路遙在《人生》裡寫道:「外面的雨不知什麼時候停了,只聽見大地上淙淙的流水聲和河道裡山洪的怒哄聲混交在一起,使得這個夜晚久久地平靜不下來了……」文字有一股神奇的力量,用簡短而精美的文字,可以表達莫大的想法。在路遙的《人生》裡,他用最簡潔的文字,傳達了他的悲傷、哀愁和萬千思緒,以致這個夜晚久久的不能平靜下來。
  • 新東方高亮:如何通過閱讀提高高考英語寫作
    其中,寫作是難度最高也最複雜的一種。相應的,在高考試卷之中,書面表達和其他題型相比,缺乏明顯的規律,從而具有非常強的區分度。很多同學有提高寫作水平的要求,但是苦於找不到合適的方法。在進行了不少的練筆之後,仍然覺得自己始終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定,停滯不前。   其實,通往目標的途徑有很多種,我們不妨換一個角度看問題。
  • 如果你想提高寫作能力,我推薦這4本書
    著重介紹了如何更好地愛上寫作,如何克服寫作的五大障礙,如何度過寫作瓶頸期,如何修改文章等方面。本書可操作性比較強,結合的案例眾多。此書對我的影響很大:讓我在寫作初期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方法和如何搭建框架,也教會我怎麼收集和整理素材,培養寫作的好習慣,堅持輸入和輸出。
  • 短暫而奇妙的人生,他們慢慢寫作,不時開個小差
    8月19日下午,來自美國的多米尼加裔作家朱諾·迪亞斯、來自北京的張悅然和上海的小白就「短暫而奇妙的人生,我們如何書寫」這一主題進行了一場文化對談。人生如此短暫,但它同樣可以是奇妙的,小說家們就是書寫奇妙而短暫的人生的一類人。
  • 《時間管理7堂課》:「三個四」法則,助你理順目標、管好時間
    正在苦惱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經朋友推薦,又入手了一本秋葉大叔的《時間管理7堂課》。經過多年研究與實踐,秋葉大叔在2011年開始整理自己的時間管理課程,2014年開始嘗試開發時間管理網課,積累到2019年,正式帶領團隊打磨創作出版了《時間管理7堂課》及配套的線上特訓營。目標感如此強烈的秋葉大叔,在《時間管理7堂課》中指出:「我認為教會大家如何規劃自己的目標,才是時間管理落地的第1課。」
  • 寫作是心與心的交流
    關於如何寫作,有多少專家就會有多少種解讀。比較起來,更覺得葉聖陶說到了根本:「文字是一道橋梁。這邊的橋堍站著讀者,那邊的橋堍站著作者。通過了這一道橋梁,讀者才和作者會面。不但會面,並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寫作就是這樣的心與心交流。對於這一點,巴金看得更重,甚至把它稱作「萬能鑰匙」。
  • 《寫出我心》:一本教你學會通過寫作表達自己的書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當你提筆想記錄一下自己的人生感悟,寫一寫旅途中看到的美景,抒發一下自己的感想時,你是不是感到詞窮,寫不下去,甚至是不知道如何下筆,到底要寫些什麼,要不就是寫出來的文章不是流水帳式的就是碎碎念式的。每每看到別人洋洋灑灑,一氣呵成的完成大作,你是不是特別羨慕呢?
  • 如何不假思索地寫作?
    和我一樣,我不喜歡寫作,也沒有寫作天賦。我什麼都不會寫深奧。我不能說什麼哲學來警告人們。我只能面對手機冥想,寫下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必須說這個也許是寫作文的好方法。既然你寫不出精彩絕倫的創作,就寫一些簡單的感受吧。寫作文的時候,你的大腦經常短路。如果你沒有主意,就別想了。大膽點。像我一樣,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不要害怕錯誤。你越害怕不寫作,就越害怕不思考。
  • 閻連科 | 通過寫作進城之後,又想成名成家
    《時間與生命》生命與時間是人生最為糾結的事情,一如藤和樹的纏繞,總是讓人難以分出主幹和蔓葉的混淆。當然,秋天到來之後,樹葉飄零,乾枯與死亡相繼報到,我們便可輕易認出樹之枝幹、藤之纏繞的遮掩。我就到了這個午過秋黃的年齡,不假思索,便可看到生命從曾經旺茂的枝葉中裸露出的敗謝與枯乾。
  • 通過寫作賺錢很容易:對不起,我騙了你
    前兩天昧著良心在知乎寫了一個回答,是關於大學生可以通過什麼賺錢的回答,我在第一條,寫了寫作。因為寫作,其實是最難的一種方法。如果你不是因為喜歡,單純的想要賺錢,寫作是最不可取的一種方法,否則,你上了那麼多寫作班怎麼一點用都沒有。自媒體的出現,成功的帶起了一波寫作熱,可真正通過它賺到錢的,並不多。
  • 分享《關於寫作 一隻鳥接著一隻鳥》
    01第一部分是「寫作」。具體由「動筆」「短文」「拙劣的初稿」等共13章組成。這部分主要對寫作的基本要素進行了說明。如如何動筆,如何完成一篇短文,角色、情節、對話,還有場景設計、錯誤的開頭和情節論述等。基本上讀完這一章,你就會對寫作的基本框架有個大致的了解和掌握。
  • 從《冰心給孩子的寫作課》中看冰心,與她的寫作心法
    在談冰心如何教我們寫作之前,我想先看兩句話。第一句: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第二句:天可補,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復追。這兩句皆是提醒我們應當珍惜時間的警句,然而你更喜歡哪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