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調漂技巧:軟尾浮漂的調漂技巧,跟硬尾浮漂差異巨大!

2020-12-23 釣魚技巧

浮漂的漂尾不同,在調漂的體驗上有非常大的區別,用慣了硬尾浮漂改用軟尾浮漂之後會非常的不適應。這是因為軟尾相對硬尾自重更輕,「吃鉛量」更大,可以承受更重的餌重。從調漂體驗上來說,軟尾浮漂不管是找底,還是調整各種狀態,都不如硬尾那麼方便,為何會出現這些差異?這裡簡單介紹下,畢竟到了冬季在浮漂的選用上有釣友喜歡使用細硬尾,還有部分釣友偏好使用軟尾浮漂。

一、使用上的差異

軟尾比硬尾自重更輕,所以可以承擔的重量更大,這就導致相同的力度作用在漂尾上,軟尾動作幅度會更小,硬尾動作幅度會更大。或者理解為軟尾比硬尾更鈍,但是鈍並不一定是壞處,在垂釣中反而是有利的,在小魚多、魚口雜的時候我們可以忽略小動作,只抓大動作,這樣會有更高的中魚率。軟尾浮漂的工藝更硬尾浮漂有較大差異,最直觀的就是長短差異巨大,所以軟尾浮漂往往不太適合釣太深的水,也不適合釣行程、釣翻身等多種比較特別的釣法。

軟尾相對於細硬尾會稍粗一些,也因為塗漆的工藝有差距,導致軟尾比因為在看漂體現上清晰很多,所以還是很多釣友喜歡使用軟尾的。尤其是在魚口輕的季節,使用小碎目軟尾,只抓漂尾一黑格的小動作,也有非常高的中魚率,而且這種比較微弱的信號在軟尾浮漂上並不是那麼難抓,看漂還是非常清晰的。

二、調漂上的差異

調漂上軟尾和硬尾的差異較大,原因就出在漂尾自身的「負重」能力上,軟尾相對硬尾有更好的負重能力。一個餌團能夠壓下硬尾4目,如果是軟尾可能只能壓下2目甚至更少。所以使用軟尾浮漂千萬不能亂來,一定要把魚鉤、餌料的重量搞清楚,這樣才能做到得心應手的效果。還是舉例來說會更清楚一些,比如說使用硬尾浮漂空鉤調漂,稱餌重、稱鉤重,我們可以獲得一個釣目區間,在這個釣目區間不同的釣目雙餌在水底的狀態效果也都能做到心裡有數。

假設硬尾空鉤調6目,掛雙餌之後浮漂還有2目,那說明一個餌料可以壓下2目的目數,去掉魚鉤後浮漂露出水面8目,那說明雙鉤的重量是2目。我們掛雙餌找底,釣2目多一點,下餌到底,釣4目的時候上餌才開始觸底,釣4目多一些上餌也開始觸底,隨著釣目的增加子線會鬆弛彎曲。當釣目達到8目,就到了鉛墜懸浮狀態下的最鈍狀態,這時候雙鉤始終躺底,子線鬆弛彎曲。當釣目大於8目,那就說明鉛墜開始觸底了。

如果使用軟尾浮漂,我們還是空鉤調6目,掛雙餌之後浮漂可能是4目,去掉雙鉤之後可能是7目,這是因為軟尾有更好的負重能力。在相同的餌重和鉤重下,釣目區間是4-7目的,這個動態的區間明顯比硬尾短了很多。我們釣4目多一點是下餌觸底的狀態,釣目達到5目上餌就觸底了,這個可以調整的空間也變小了很多。

如果使用硬尾浮漂,漂尾的粗細有差別,那粗硬尾的表現跟軟尾浮漂也是極為類似的,對這類浮漂的不適應,原因就在於動態區間很小,想要調整某種狀態的時候,需要一點點地找,很容易就找過了頭。所以使用軟尾浮漂,或者漂尾較粗的浮漂,一定不要忽略了餌重。喜歡請關注給個贊,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冬季釣魚#

相關焦點

  • 釣魚:浮漂的軟尾硬尾長短在釣魚中到底有啥區別
    經常釣魚的人都知道浮漂現在是五花八門,不像最早只有達摩浮漂的時候,浮漂基本上都是一個樣子,唯一不同的是表面的圖案有精美之分,現在從材質上蘆葦、巴爾杉木、孔雀羽毛、碳素越來越多,還有一些高科技複合分子材料更是了不得。
  • 秋冬季節魚口輕,又到了用軟尾浮漂的時候,軟尾與硬尾有啥區別?
    所以這時候釣魚浮漂就要選擇得當,否則漂相完全出不來。冬季選擇浮漂,首先的一點就是注意吃鉛量的大小,要選擇一支吃鉛小的浮漂,吃鉛小的浮漂會讓線組更加靈敏。在漂型的選擇上最好選擇兩頭尖、細長身的,這樣的浮漂上下行的阻力小,信號也跟更容易出來。但是最關鍵的地方還是在漂尾的選擇上,說起軟尾浮漂通常認為只有2種魚情比較適用,一是雜口,而是輕口,所以秋冬時節釣鯽魚,又到了適用軟尾浮漂的時候了。
  • 浮漂的軟尾和硬尾,差別到底在哪裡?釣魚老司機幫你解惑!
    浮漂的造型、材質分類非常多,但是從漂尾的軟硬角度來說,就是軟尾和硬尾之分。漂尾材質的不同,導致了兩種浮漂在使用上有較大差異。今天從漂尾的角度聊聊軟硬尾浮漂的主要不同之處,希望對各位釣友有所幫助。一、漂尾的長短問題軟尾浮漂和硬尾浮漂在漂尾上最大的不同就是一個實心一個空心,受到工藝的限制,空心軟尾浮漂不能做得太長,常見的基本都不會超過12目,也就是說軟尾浮漂的漂尾比較短。
  • 「創作開運禮」野釣調漂技巧:選對浮漂是基礎,調漂準確是關鍵!
    對於喜歡釣魚的朋友來說,野釣無疑是更有樂趣的。自然水域中野釣,需要一定的方法,畢竟魚少,更需要技巧。除了釣位要選得準,餌料要對口,選擇一支合適的浮漂也是野釣一大要素。野釣中浮漂怎麼選,調漂應該用哪些比較適合的方法,簡單介紹下。
  • 冬釣輕口魚,硬尾浮漂和軟尾浮漂,你怎麼選?
    個人經驗,不說做工,可以說用習慣了的就是一支好浮漂,跟價格,跟材質無關。其實用習慣,無非就是更了解這支浮漂的語言,了解每個漂相反應出的水下的動作。那冬季釣鯽魚,浮漂應該怎麼選呢?一、冬釣浮漂選的的套路冬季釣魚以鯽魚為主,但是到了冬季由於水溫比較低,鯽魚進食動作比較無力而且緩慢,俗稱輕口魚。
  • 硬尾浮漂和軟尾浮漂的區別,應該如何選擇
    浮漂是垂釣者的眼睛,是非常重要的垂釣裝備。浮漂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種,比如以材質的不同分類,以浮漂的外形不同分類,以浮漂的各部位的長短分類等等等。還有一種分類是以浮漂的漂尾(我家這叫「苗子」)軟硬不同進行分類,這個分類就兩種一是硬尾浮漂,二是軟尾浮漂。
  • 調漂技巧:同樣的調目和釣目,為何雙餌狀態效果不同,靈鈍不同?
    冬季了,很多釣友說不知道釣鯽魚怎麼調漂,經常會問調幾釣幾好這樣的問題。所以聊聊關於調漂的話題,希望能幫助各位新手釣友解惑。浮漂不同,餌重、鉤重不同,相同的調目和釣目下,雙餌在水中的狀態也是不同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靈鈍不同,自然中魚率就有所不同。
  • 冬季釣魚,浮漂選擇很關鍵,選擇硬尾還是軟尾,魚口完全不一樣!
    所以冬季釣魚天氣選擇很重要,要選擇溫度變化小,晝夜溫差小的天氣出釣。釣位也重要,因為講究人找魚,找到魚窩事半功倍。線組搭配也重要,魚竿要輕軟,線組要細。浮漂的選擇也至關重要,因為浮漂是需要反映魚進食動作的,魚口輕,浮漂應該怎麼選呢?
  • 「創作開運禮」浮漂的軟尾和硬尾,魚情不同,浮漂應該怎麼選
    冬季水溫低,魚的進食動作非常輕微,導致就算使用浮力小的浮漂,信號也不會太明顯。所以冬季浮漂的選擇除了注意吃鉛小,還需要注意漂尾的選擇。冬季硬尾浮漂和軟尾浮漂都可以使用,但是由於漂尾的不同,在漂相上會有所區別。今天介紹下硬尾浮漂和軟尾浮漂在使用上的一些區別,共各位釣友參考。
  • 軟尾浮漂和硬尾浮漂的對比,你更喜歡哪一種?
    大家都知道軟尾與硬尾漂是有區別的,但是我們現在很少能見到軟尾浮漂了。我們現在常見的大部分浮漂的漂尾都是由玻纖作為材料製作的,這也是我們常說的硬尾漂的漂尾。那麼今天,我就來分享一些我對於軟尾浮漂和硬尾浮漂的使用心得!軟尾漂;軟尾浮漂大多都是用孔雀羽毛作為漂身材料製作的,也有少量蘆葦和巴爾杉木的。就孔雀羽軟尾浮漂來說,相同的形體的浮漂,孔雀羽這種材質的浮漂吃鉛量,要比其它兩種材質的要小。這是因為孔雀羽材質本身所限。
  • 硬尾漂比軟尾漂靈敏?影響浮漂靈敏的因素
    有釣友認為:硬尾浮漂的靈敏比軟尾漂的高。其一種解釋,認為軟尾漂是空心的,空心的浮力大,浮漂下頓時漂尾增加的浮力就大,阻力也就大,所以靈敏度低;還有一種解釋,認為硬尾漂較重,可幫助浮漂下頓,所以實心硬尾浮漂的靈敏度高,真是這樣嗎?
  • 臺釣調漂技巧的精髓,不是調幾目而是釣幾目
    休閒野釣中調漂是釣魚人的基本功,掌握了調漂技巧才能更好的看漂,這樣對收穫都是有積極作用的。有的釣友認為有口能釣到魚就行,不用講究那麼多,可以說某次釣的好可能會有運氣成分在裡面,但是要每次都要釣的好,必須了解調漂技術。
  • 漂尾加粗的浮漂,用這種方法調漂效果最好,漂相清晰中魚率更高
    而說到水庫釣魚就要說說很多釣友喜歡在水庫用的漂尾加粗的浮漂,此類浮漂由於後兩目加粗在釣遠的時候還可以看的非常清楚,但是部分釣友反映此類浮漂調漂比較難調,所以今天專門介紹下此類浮漂到底怎麼調才更好用。一、野釣選漂,量力而行其實對於野釣來說浮漂選擇非常簡單,尤其是在水庫等大水域垂釣。
  • 釣魚技巧:詳解調四釣二,你的調四釣二,未必是正確的調四釣二
    調四釣二是調漂的入門技巧,很多釣友學習臺釣,在調漂上往往都是從這種調漂方法開始學起的。調四釣二屬於那種入門必學,當入門之後又很少使用的一種方法,這個也是很多釣友吐槽這種調漂方法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實用,尤其不適合野釣。今天聊聊調四釣二,可以說正確而且標準的調四釣二其實包含的內容很多,精通了這種方法其他方法學習起來都很容易。
  • 釣魚調漂技巧:如何計算雙鉤餌在水中的狀態?
    調漂想要做到更加精確,都需要注意餌重和魚鉤的重量,甚至還要注意那段子線的重量。因為調漂其實就是重力和浮力的平衡,充分了解線組中每個影響平衡的配件,對於調漂來說肯定是可以做到更精確的。不過對於野釣來說我們通常不會這麼講究,基本上稱下餌重就可以了。
  • 冬季釣鯽魚原來這樣調漂,的確跟其他季節完全不同
    對於廣大釣友來說,冬季如何調漂可能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有冬釣經驗的人可能會有體會,其他季節那一套在冬季完全不好使,不管調靈還是調頓,死活抓不到口。關於冬季如何調漂,做個簡單的介紹,僅供參考。一、冬季還在調四釣二?調四釣餌的理論基礎說過多次,是建立在餌料重量等於2目的基礎上的。
  • 晚秋初冬釣魚,水溫低魚口輕,浮漂選擇是基礎,調漂方法是關鍵!
    氣溫不高,鯽魚的進食會受到影響,浮漂的選用和調漂方法就更需要注意。材質上的自重更輕,讓浮漂體積更小而有更大的吃鉛,浮漂本身會更靈敏一些。,受到水張力影響更大,所以應該選擇細長身造型的浮漂,這樣的浮漂上下行更為順暢,信號傳遞損失少而且迅速。
  • 釣魚技巧:一看就懂得4步調漂方法,按照步驟來,調漂快速準確!
    介紹下最為常見的空鉤調漂的標準步驟,希望對新手能有所幫助。其實所謂調漂,無非是重力和浮力的平衡,並沒有太多內容。調漂的方法雖然比較多,但是理論都是一套理論,所以真正了解了一種,其他的也就比較好理解了。常有新手釣友被各種調漂方法弄得暈頭轉向,建議就是先學一種。
  • 釣魚為什麼要調漂?調漂的作用是什麼?釣魚多年依然有人沒搞懂
    調漂的作用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要調漂?這是很多釣魚初學者都沒有理解的問題,於是很多釣魚人都只是把調漂當做一種走過場的形式,無論去哪裡釣魚都採用調平水釣2目這一種方式,一旦魚情發生變化就束手無策了。首先要強調的是「調釣」的概念,而不是「調漂」,調漂僅僅只是設定調目,但是我們除了設定調目之外還要設定釣目,釣目在釣魚的過程中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調」和「釣」是缺一不可的,這就是「調釣」的概念。
  • 浮漂分為硬尾和軟尾,這兩者區別很大,看看你都選對了嗎?
    這兩天在視頻中給大家講了浮漂調釣需要注意的一些細節,以及鉤重和餌重的重要性。接下來我會去講浮漂的選擇,浮漂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的漂型,漂尾長短,粗細;漂身長短,漂腳長短等,每種浮漂都有它獨特的用處,那麼我們如何根據魚情合理選擇一支浮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