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川:專業合作社 鼓起農民錢袋子

2020-12-21 騰訊網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劉東亮 通訊員劉繼斌

「得益於扶貧政策,我現在養雞收入穩定,雖然受疫情影響,今年雞的銷量略有下滑,但是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最近銷量有所增長,已經基本恢復到了往年同期水平,相信下半年還會越來越好。」

金秋時節,天水市張家川縣張家川鎮納溝村共裕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馬小龍正忙著聯繫縣城的商家,為即將出欄的成雞尋找「婆家」。

合作社負責人李西保說:「創業之初最艱難的時刻都挺過來了,現在我們走上了規模化、產業化發展之路。」2019年底,合作社為入股的村民每股分紅800元,如今,村民的日子都好過了,產業脫貧振興之路越走越寬。

為了輻射帶動更多貧困戶通過養雞脫貧致富,該合作社探索建立了雞產業聯合體,目前已有7家養殖合作社加入聯合體。輻射帶動256戶農戶發展土雞、蛋雞養殖,其中貧困戶179戶,雞飼養量達10.1萬隻,實現經濟收入410萬元。

「自2014年9月成立以來,坪桃塬養殖專業農民合作社共為張家川鎮、胡川鎮、大陽鎮等周邊鄉鎮50餘戶養殖戶投放基礎母羊650餘只,投入資金60萬,合作社收益約65萬元,貧困戶收益117萬元。」上川村坪桃塬養殖專業農民合作社負責人豆生民介紹道。

作為張家川鎮規模最大、效益最好、輻射帶動能力最強的養羊專業合作社,坪桃塬養殖專業農民合作社探索建立了「投一還一」的方式帶動貧困戶發展家庭養殖,吸納了4家養羊專業合作社加入成立了張家川鎮羊產業聯合體,輻射帶動242戶農戶發展基礎母羊養殖產業,其中貧困戶156戶,羊飼養量6280隻,實現年經濟收入101.5萬元。

正在合作社打工,從事剪羊毛工作的上川村一組村民李寶生為記者算了一筆帳:「在家門口的合作社裡打工,一個月可以掙3000多塊錢,既不用往外跑,省了交通費不說,還可以照顧家庭,省心!」

自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來,張家川鎮成立六大聯合體,共吸納農民專業合作社26家,輻射帶動種植養殖戶2753戶,畜禽總存欄量近12.6萬頭(只),特色種植1100畝。貧困戶以配股等方式注入合作社、龍頭企業資金達2177萬元,累計分紅資金155.12萬元,產業收益佔貧困戶總收入70%以上。

相關焦點

  • 白溪豆腐產業鼓起了農民錢袋子
    白溪豆腐產業鼓起了農民錢袋子 字號:小大 2009-02-05 17:34作者:佚名 來源:婁底日報 我要評論()
  • 【脫貧攻堅】訂單種植朝天椒 鼓起農民錢袋子
    【脫貧攻堅】訂單種植朝天椒  鼓起農民錢袋子 2020-05-30 03: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寧縣 麒麟西瓜鼓起群眾「錢袋子」
    寧 縣麒麟西瓜鼓起群眾「錢袋子」每日甘肅網4月29日訊 據隴東報報導(記者李建強 通訊員蘇朝暉)暮春時節,走進寧縣春榮鎮昔溝村玉瑤瓜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麒麟西瓜栽植基地合作社負責人高玉瑤說,「去年合作社的340棚麒麟西瓜純收入達到110萬元,主要銷往湖南、廣東等地。」今年55歲的昔溝村村民高玉瑤,早年曾在外地打工,後來回到家鄉後,了解到麒麟西瓜的市場很不錯,於是他開始學習麒麟西瓜種植技術。2015年,高玉瑤決定自己創業,他先是成立了合作社,隨後在自家地裡建了5個大棚進行試種,當年就收入了5萬元。
  • 中藥材種植鼓起香格裡拉群眾的「錢袋子」
    2019年該村中藥材種植600畝左右,畝產收入達8000元至10000元,廣大群眾依靠中藥材種植,「錢袋子」鼓了起來。 和群山說:「今年,我家計劃種植木香1畝左右,秦艽8畝左右。另外,還想種幾畝白芸豆。按照目前的行情,收入應該會不錯。」 村民和萬壽夫婦計劃種植秦艽的地塊蓋膜已接近尾聲。去年,他家種植秦艽和木香收入超過3萬元。
  • 忠縣:金絲皇菊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熊康瓊12月5日,在忠縣三匯鎮金龍社區的中藥材初加工基地,忠縣匯金龍中藥材股份合作社理事長範遠強正帶領著部分村民進行著金絲皇菊的分揀、加工及包裝,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張質樸的笑臉上。
  • 板橋店鎮:林果業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近年來,板橋店鎮通過治理環境汙染,取締了境內所有的石灰窯,鼓勵群眾開墾荒山,發展林果業,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 晉渭攜手助增收 鼓起貧困群眾「錢袋子」
    2016年,在福州市晉安區牽線搭橋下,渭源縣臺辦積極配合引進臺商劉兆翔幫助路園鎮東灣村成立富民草莓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農民土地20畝,建成標準化草莓種植鋼架大棚36座,分別種植夏草莓和冬草莓,並籤訂了包銷合同。依託「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種植模式,臺商負責種植技術、防疫和成品銷售,渭源富民草莓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其指導下種植和管理,草莓種植規模逐年擴大。
  • 雲南曲靖:千畝蔬菜助農鼓起「錢袋子」
    4月末,在曲靖市麒麟區東山鎮法色村廣闊的田野裡,放眼望去,綠油油的蔬菜長勢十分喜人,隨處可見農民在蔬菜基地裡忙碌的身影,他們正忙碌著採收、施肥、除草、播種、澆水…… 「自從蔬菜基地建成後,我家的3畝土地流轉給了公司,我們夫妻二人又到基地務工,
  • 甘肅經濟日報:多元「合作」的張家川經驗
    近年來,張家川縣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公司+合作社+農戶」「龍頭企業+聯合體+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培育出了一批民主管理好、服務能力強、產品優勢大、社會反響好的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有力推進了全縣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有效提升了農業規模化水平和農民組織化程度,促進了貧困村產業發展和貧困群眾產業增收。
  • 江西崇仁:蔬菜產業鼓起農民「錢袋子」
    合作社、企業、家庭農場和種植大戶等,凡是註冊自主品牌、種植50畝(含)以上大棚蔬菜的,每畝獎補2000元;種植100畝(含)以上露地蔬菜,無自主品牌種植的每畝獎補300元,有自主品牌種植的每畝獎補600元。該縣還充分發揮「財政惠農信貸通」和政策性農業信貸擔保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種植面積超過50畝大棚或100畝露地蔬菜的種植戶貸款時,可享受政府貼息50%政策,貼息時間為1年。
  • 強蛟海苔專業合作社鼓起苔農「錢袋子」
    但隨著去年7月我縣首家海苔專業合作社在王石岙村掛牌成立後,這裡的海苔銷售模式有了質的突破。合作社對海苔實行統一收購,並搭建銷售平臺,遠銷寧波、杭州、上海等地,一改原先銷路不暢的困境,在村裡掀起了一股海苔銷售的熱潮。  作為全縣首家海苔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宋軍林最先嘗到了甜頭。他告訴記者,通過合作社的模式,已經接觸並發展了一批穩定的客戶群。
  • 大理洱源:找準貧困原因,因地制宜發展蔬菜種植,鼓起了錢袋子
    #鄉村產業發展#大理洱源鄧川鎮大營村找準貧困窮根,因地制宜扶持發展蔬菜種植產業,鼓起了群眾的錢袋子楊樹全家原來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村委會的引導下,他家增加了蔬菜種植面積和種植品種,收入多了,錢袋子也鼓起來了。2015年12月,楊樹全家順利脫了貧。鄧川鎮大營村蔬菜種植戶楊樹全:我家有26畝地,大部分是種農田,還有種一點蔬菜。種著甜豆還有蠶豆和花菜,一樣收入一點點,還有打工別的收入,全部總共有6萬多元一年。
  • 泗縣大莊鎮:消費扶貧讓群眾鼓起「錢袋子」
    2019年,曙光村村兩委成立集體經濟發展合作社,擴大梨園面積,採取統銷統購的方式,解決群眾最為擔心的賣梨難問題。當年的統購統銷為群眾每畝梨園增收500元,集體經濟創收20萬。泗縣縣委及時出臺了促進扶貧產品消費的優惠政策,號召全縣各基層工會和廣大職工積極購買縣域內農副產品。曙光村大力推介宣傳小宋酥梨,並嘗試直播帶貨,聯合縣郵政局的「郵樂購平臺」進行線上線下銷售。
  • 產值2800萬元,新田鎮蔬菜產業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
    眼下,新田鎮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村民們忙著摘菜、打包、裝車……蔬菜豐收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讓他們在奔小康路上信心倍增。 蔬菜品質好不愁銷路 12月17日,在新田鎮馬峰社區村民李明琴的菜地裡,村民們正忙著收割花菜。
  • 靠「菜籃子」鼓起村民「錢袋子」
    2015年,在縣、鎮兩級政府扶持下,村裡開始重點發展反季果菜種植產業,成立了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一排排新型節能溫室大棚拔地而起。想把日子過得更富裕,八名村村民的心思活泛起來。鄉親有的投資買車,幹起蔬菜運輸,把村裡產的鮮菜批發進縣城市場超市;有的乾脆把自家旱田流轉出去,直接來到園區打工。
  • 黑土地「金豆子」鼓了農民「錢袋子」
    新華社長春4月26日電 題:黑土地「金豆子」鼓了農民「錢袋子」  新華社記者陳汀、姜明明  穀雨節氣已過,東北的天氣依然透著些許寒意,但黑土地上的備耕工作進展火熱。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敦化市大石頭鎮永青村的農民們已經檢測完農機,如今正緊張地在田間進行整理,為5月上旬的大豆春耕做準備。  敦化地處吉林省東部、長白山腳下,這裡晝夜溫差大,是優質高蛋白大豆的種植區。2019年,敦化大豆種植面積超過100萬畝。小粒黃豆和芽豆作為敦化的「明星產品」,不僅受到國內市場的青睞,還遠銷東亞和歐洲。
  • 豐富「菜籃子」,鼓起「錢袋子」,長沙本地反季蔬菜一上市就被搶購...
    反季蔬菜當天採摘當天銷售一空而在瀏陽市普跡鎮普泰村的瀏陽市新期綠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溫室大棚裡,類似場景也在上演。該合作社擁有溫室大棚40多個,其種植的反季辣椒在上月已經開始採摘上市。 「辣椒長得密,個頭也不錯,現在我們隔一天請人採摘一次,每次可以採摘2000多斤。」
  • 河北承德縣:「抱團」鼓起農民「錢袋子」
    鹹力東攝(中經視覺)「以前我們這些貧困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現在變成了現實,政府採用龍頭企業、合作社加農戶的經營模式,讓我們加入了農業產業化經營。我家從金歷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承包了3個香菇大棚,這4年,年均收入達到8萬元。」通過農業合作化組織幫扶一舉脫貧的河北承德縣劉杖子鄉金廠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陳福利告訴記者。
  • 秋葵鼓起農民「錢袋子」 金鄉羊山鎮注入振興新動能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史欣欣 通訊員 李愛國 楊曼曼 濟寧報導目前,正是秋葵成熟上市時節,在濟寧市金鄉縣的摩爾時光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基地內,綠油油的秋葵一個緊挨著一個,煞是喜人。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在摩爾時光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加工車間裡看到,幾十名工人們正在分揀、稱重、裝箱……一個個忙得不亦樂乎。「合作社就在家門口,有空我就到這兒打工,一天能掙100多塊,還能照顧家裡的老人和孩子,俺現在是掙錢養家兩不誤!」在合作社打工的葛莊村村民王素麗一邊忙著分揀秋葵一邊說。
  • 陝西秋收:樹上黃金果 土裡金蛋蛋 豐收季鼓起錢袋子
    陝西秋收:樹上黃金果 土裡金蛋蛋 豐收季鼓起錢袋子時間:2016-09-21 19:19:16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作者:王融編輯:早在上世紀70年代草壩村就開始種梨,經過幾次品種更新,現在主要以種植黃金梨為主,村裡還成立了朱䴉湖果業專業合作社,種植更加專業化、規模化。漢中洋縣草壩村農村工作支部書記劉煜華:「我們梨果的果肉脆嫩多汁,含糖量達到14.8度以上。」草壩村的黃金梨憑藉優良品質,銷往西安、重慶、四川等地,今年全村4000畝梨園預計產量達6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