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真不是迷信,孩子有這三個表現,代表更聰明

2020-12-22 福娃談育兒

民間一直流傳著"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樣一種說法,意思是在孩子3周歲和7周歲時候的一些行為可以看到孩子長大後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雖然這句話聽起來比較迷信,也有些誇大但是從兒童心理發展的角度來說卻是比較合理的。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為什麼合理

1.0-3歲

這個階段孩子的語言能力、身體生理發展、心理髮育情況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成年後的性格、行為、和聰明程度。

在3歲的時候孩子會通過對周圍事物的一個學習模仿來形成一個自己對這件事的理解和做法,而孩子這時候的思維和行為會為以後的行動奠定了一個前提。

2.4-7歲

四歲到七歲的孩子不同於三歲的孩子對於周圍事物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他們在這個階段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社交能力等都會有一個較為成熟的發展

家長們會在這個階段根據孩子的興趣取向和社會的一個發展要求對孩子做出一個判斷,再會利用一些手段讓孩子向自己想要的那個方向發展。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雖然是民間的一個說法,但肯定也是老人在長久以往的養兒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大部分孩子都遵循著這樣一個發展規律,並在不斷實踐中被證實。

人們對於孩子在這個階段的一些表現總是帶著主觀色彩,就算孩子有一些看起來不恰當的行為家長也會給孩子找藉口,我們家孩子怎麼怎麼樣,長大後肯定聰明!確實,孩子在這個階段的某些行為和他的思維發展、智商發育有關。

孩子在這個階段有這幾個表現,代表更聰明

1. 做一件事非常專注

玲鈴家孩子5歲了,每次到吃飯的時候就特別讓自己頭疼,只要在吃飯前孩子在玩積木,自己喊孩子吃飯,但是等自己把飯菜端上桌了還不見孩子吃飯,過去一看保準他還在玩呢。

每每看到這自己就不由得火大,自己辛辛苦苦做好飯他還不積極吃飯,老是叫好幾遍也不答應就擺弄自己的那些破玩意

對於玲鈴的這種想法很多家長都有,每次在叫孩子幹什麼的什麼叫好幾遍孩子還不見動,就讓人火大,對於這種情況家長們不需要擔心,這並不見的是一件壞事。

當孩子專注一件事不被外界的因素打擾時,就說明這個孩子的大腦發育比較健全。現在孩子們專注於一件事總比孩子上學後因為專注力不集中上課開小差被請家長好吧。

而且事實得出專注力強的孩子確實更聰明,世界上很多有名的人都在小時候因為注意力太集中而鬧了不少笑話。

例如:牛頓在做實驗的時候因為忘了吃飯,助理拿來幾個雞蛋讓他自己來煮,過了很久他餓了隨後拿了個小鍋把雞蛋放進去,誰想等吃的時候揭開鍋哪有什麼雞蛋,明明是一隻手錶!

所以,孩子專注於玩一種玩具並不是件壞事,家長們應該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引導孩子朝正確的正確的方向發展。

2. "十萬個為什麼"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孩子5.6歲左右總是會化身十萬個為什麼,一會問"媽媽,為什麼袋鼠媽媽可以把孩子裝在身上,但是你卻不可以",一會又問"媽媽,我怎麼來的呢,是不是跟隔壁小明一樣石縫裡蹦出來的?"。

面對孩子們讓人啼笑皆非的問題很多家長要麼因為不知道怎麼回答,要麼因為不想回答而粗魯拒絕孩子,用"你問這麼多幹嘛"這麼一句話阻斷了孩子想要探索這個世界的想法,你可能不知道,自己的這種做法是在"毀了孩子"。

孩子會問為什麼是由於孩子好奇心重,見到一個新奇的事情就想要去了解解決,這類的孩子比一般孩子聰明,大腦發育健全,思維比較活躍和敏捷。

3. 喜歡模仿

之前有一部電視劇《小歡喜》裡面童文潔的侄子林磊兒是一名學霸,平時是一個聰明、乖巧、懂事的孩子,在偶爾一次喝醉以後把小姨教訓表哥的神情、語氣和動作模仿了一個十成十的。

這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越聰明的孩子在小時候就越喜歡模仿,而且孩子喜歡模仿是一種天性,還記得大部分孩子小時候都玩過的過家家嗎,這就是孩子把在跟父母的生活中的情節模仿運用到了遊戲裡。

模仿首先考驗的是孩子的觀察力,只有孩子懂得觀察才能關注到生活中的小細節,其次,考驗的是孩子的記憶力和執行能力,這樣的孩子也會表現得更聰明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雖然是一個玩笑話,但是孩子在3-7歲的行為表現一定要引起家長的注意!

相關焦點

  • 寶寶是不是真聰明,從這3個方面就能看出來,3歲前表現更明顯
    所有的寶媽都希望自己生出來的是個聰明寶寶,在孩子出生以後,也很努力的在孩子身上找一些特徵來證明自己家的孩子確實很聰明。再怎麼謙虛的家長,也喜歡聽被人誇自己家的孩子是個「聰明寶寶」。所以,在實際生活中,幾乎所有的寶寶都曾經被人誇獎過「聰明」。而這些孩子到底是不是真的聰明呢?寶寶是不是真聰明,從這3個方面就能看出來,3歲前表現更明顯。
  •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有哪些方法能看出孩子聰不聰明呢?
    中國有句老話,都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不是沒有道理的,孩子在小的時候,正是行為意識培養形成的時候,很多行為舉止都可以看出孩子的一些未來的影子,孩子聰不聰明,是機靈還是穩重,我們都可以通過一些細節去觀察出來,很多潛意識的行為舉止都可以分析出孩子內心的活動和一些性格的提現,寶寶平時的一些行為習慣
  • 孩子三歲前,說話時有這三種習慣的,長大後想不聰明都難!
    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仔細想想其實非常有道理,孩子到了三歲的時候,各方面都會逐步發育完善,這個時候通過孩子的表現,基本上就可以看到孩子長大後的情形了。尤其是還在在三歲前,說話時有這三種習慣的,長大後想不聰明都難!
  •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有這幾個特徵,長大多半沒出息
    中國有句老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倫敦精神病學研究所教授卡斯比曾經做了這樣的一份報告稱,通過3歲幼童的言行就可預示他們成年後的性格。這一報告為「3歲看大」的說法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曾經引起世界性的轟動。
  •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是不是念書的料,這時候就能看出
    她說班上有一個小男孩,三年級了寫自己的名字都很費勁,閱讀理解是要閱讀的,別人一遍讀完了,他的目光還在第一行凝視,大部分的字不認識,理解更談不上。孩子的媽媽說,「我家的孩子就是慢。」可是這僅僅是慢麼?「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是不是念書的料,這時候就能看出家長為什麼對孩子的學習如此焦慮,為什麼不惜花費大價錢,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都要想方設法讓孩子去學習?答案只有一個:讀書改變命運。
  • 寶寶是否聰明,一歲時就看出來了,有這3個特點的孩子是個聰明寶
    有了寶寶以後家長們除了盼望孩子健康成長,就是希望寶寶能聰明伶俐了,老話說三歲看老,其實就是說孩子從小時候的表現就可以看到以後長大的大概發展。而孩子是否聰明都不用等到寶寶三歲,一歲左右的孩子就可以看出來智商是不是在線了。
  • 怎麼看孩子是否聰明?三歲前若有這些特徵,說明是天生的高智商
    家長們除了希望孩子們健康茁壯地長大之外,還希望孩子們有聰明的頭腦,是個高智商的孩子。雖說智商能靠後期去改變,但是大部分還是靠父母的基因遺傳的。那麼如何判斷您的孩子是不是高智商呢?如果你的孩子在三歲有這種特徵的話,那就說明您的孩子是先天的高智商。
  • 孩子智商高於同齡人,有哪些表現,在三歲前,有11個跡象可循
    小敏最近最大的煩惱就是三歲的兒子,每天在家裡製造各種戰場,打也不是罵也不是,完全搞不懂孩子是要幹嘛。拆家嗎?掃地機器人馱著樂高房子滿屋跑,孩子說,這是「移動的城堡」。汽車佔領了鞋架,這是「空中停車場」。衣櫃也成了他的秘密基地,把烏龜種到花盆裡等等等。一切都超出了小敏的認知,小敏只好把兒子限制在了自己的房間玩耍,也是無奈。
  •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面對孩子叛逆期,父母要這麼做!
    2每一個孩子,在其成長的過程中,大都會經歷三次叛逆期,一次是在2-3歲,我們稱為「寶寶叛逆期」,就是大家常說的「TroubleTwo」。一次是在7-9歲,叫做「兒童叛逆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七歲、八歲,狗都嫌」的年紀。
  • 三歲看老,代表的意思是什麼,你知道嗎?
    孩子人生中的頭三年,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過去的人們都認為,孩子不聽話,等他長大就好了。現在,許多家長也會這樣想。認為孩子不懂事,是因為他還太小,等他長大了,自然而然就好了。其實,真正的好孩子,都是在三歲之前確立了基本的人生教條,奠定了最初的性格走向。
  • 寶寶是否聰明,看面相就知道了,有這3種特徵的,長大後智商超高
    其實科學證明,孩子的面相真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判斷孩子的聰明與否,這並不是一種迷信的表現。按照相關理論,孩子聰明與否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面部特徵表現出來:1、孩子的眼睛水靈眼鏡是心靈的窗戶,人的視覺靈活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智力水平。
  • 三歲看老的說法是真的,再不培養就晚了
    俗話所說的「三歲看老」,就是指通過觀察寶寶幼時的表現,可以大致推斷出他以後的發展。有人相信,有人對此不以為然,那麼這句俗語是否存在科學性呢?請接下來往下看:「三歲看老」的說法由來已久,其實其中蘊含著一定的科學道理:3歲是大腦發育關鍵期研究表明,0-3歲是人腦發育非常重要的階段。
  • 寶寶是否聰明,從小就能看出來,若有這三個特徵,智商不會太低
    寶寶一歲半時,她就讓早教老師來家裡給孩子上課了,還一直跟老師說自己家的寶寶並不是很聰明,希望老師多多費心。可是這個老師觀察了一番後,卻對小劉說寶寶其實挺聰明的,這讓小劉有點吃驚,不知道老師為什麼這麼說。
  • 老人說:3歲看大7歲看老,寶寶吃飯有這三種表現,長大難有出息
    老人常言"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小時候的一些小細節小舉動就能夠看出來孩子以後的狀態如何,很多人覺得這是不是有點太飄忽了,但實際上還是挺有道理的,有很多好的品質是從小就開始樹立的,也是會一直跟著孩子到老的,就拿吃飯來說,如果我們的孩子有這樣的一些優秀習慣,他們在長大之後也一定會出克拔萃,高人一等,那麼這些好習慣都是什麼樣子的呢?
  • 判斷寶寶聰不聰明,看1歲時有沒有這4個表現就知道了
    家長都希望自己有一個聰明可愛的寶寶,但是孩子很小的話,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家長怎麼才能看得出來孩子是否聰明呢?聰明不一定非得需要接受檢測才能體現得出來,也不一定非得等孩子會說話,才能鑑別得了,只要看寶寶一歲時有沒有這四種表現,如果都有,那麼您家的寶寶是個小天才。
  • 孩子幾歲該和父母分床睡?不是三歲也不是五歲,看這3點表現
    每個新手父母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孩子什麼時候才會一個人睡覺呢?有的人說孩子三歲的時候要一個人睡,有的人則說孩子要五歲才可以一個人睡。其實這些說法都沒有一個具體的科學依據,具體到每個孩子的身上的情況又是各異。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變化來判斷孩子是不是應該與父母分床睡了,特別是當孩子出現下面這三種變化的時候。
  • 嬰兒喜歡撕紙是聰明嗎?孩子有三個表現證明比同齡人大腦發育的好
    先有運動再有感覺和思維,把這些運動放到孩子的具體發育上就是我們能夠看到的大運動發展和精細運動的發展。尤其是精細運動的複雜程度,和孩子的智商發育有著緊密的關係。01嬰兒撕紙是聰明的表現嗎?為什麼說嬰兒撕紙是聰明的表現,其實還是和嬰兒精細運動的發展關係緊密。
  • 想知道孩子從小聰不聰明?看這3個能力,1歲能知大概
    試問有哪個家長不希望讓自己的孩子變得聰明伶俐呢?其實孩子是否聰明,從一歲就能看得出來,關鍵要看孩子這三個方面的能力。如果孩子模仿能力強,便能很快學會父母的動作,這說明寶寶小腦袋瓜很聰明,善於觀察,在生活當中很多時候都是在模仿和學習,而孩子的模仿能力強,也恰恰說明孩子的學習能力強,善於將看到的東西變成自己的知識。小侄女小時候就喜歡模仿,現在學生成績很好,經常年級前三名,如果你家寶貝特別喜歡模仿,不用擔心,未來孩子的小腦袋瓜絕對聰明。
  • 家長們注意觀察,三歲寶寶有這三種表現,說明智商水平很高
    中國有句老話,三歲看大,意思是孩子們在三歲前的表現就能看到他長大之後會是什麼樣子的。其實,在孩子兩歲的時候,他們的語言、行為、舉止等小細節,其實就能看到寶寶今後會不會是個聰明的孩子了。在這個時間時,寶寶正是對世界最好奇、感官最敏銳的時候,家長們要注意觀察,如果寶貝三歲寶寶有這三種表現的話,說明智商水平很高。1. 語言水平孩子在0-2歲這個時間,正是學習說話的好時機,他們會在父母的薰陶之下,慢慢的學會語言,從而開啟他們與世界對話的第一步。
  • 美國三歲孩子都認識3000個英文單詞?別逗了!
    美國三歲孩子都認識3000個英文單詞?大家好,自從在平臺分享帶孩子習英語的實踐經歷後,有朋友評論說:「美國三歲孩子都認識3000個英文單詞」,言之鑿鑿,我也有在評論區詳細回復這個朋友,我不知道這會不會是國內很多家長的普遍認識,在此,我專門發文解答一下:朋友們,想像是好東西,但想像有時候也真的就是想像,不然就不會有「想像」這個詞了,直接上圖來解答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