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今年春節期間將會有七部電影上映,而且每一個都是大製作,從動畫片《熊出沒》到神話片《姜子牙》,還有中國人最值得驕傲的《奪冠》(中國女排),更有前兩部收視火爆的《唐人街探案3》等等,可以說滿足不同人群的收看需求。
不過最近因為全國蔓延的新型丙狀肝炎,為了減少人群聚集,這些電影於今天突然宣布退出春節檔,上映時間待定。相信這一次的影片退檔,不會引起群眾的反對與吐槽,反倒是會為他們點讚,不能因為賺錢而至百姓的生命安全於不顧。
現在最心寒的,應該是電影院。春節檔,基本上佔據了一個影院全年15%的票房,而且這時間是大家最不計較花花花的時候,賣品也能賣的相當火爆。但現在沒了,接下來無論哪個檔期,都不可能出現春節這種火爆程度。損失慘重,但值得。畢竟人命至重。七部片的片方並不都是心甘情願,但不宜苛責。片方在正式撤檔前導演等人員的天人交戰拖拖拉拉,咱也都理解。體量越大的片子,承擔的商業風險越大。誰鬱不是聖人。
但是,你們做出了決定。不管心裡有多苦多不甘心,你們做出了決定。我們都要豎起大拇哥,對著春節檔影片所有片方人員,贊一聲是條漢子。相信疫情過後,市場還是會給這批影片應得的商業回報。畢竟當前的中國電影市場,已經是明顯的質量導向;商業片只要內容優秀,很少有在票房成績上被埋沒的遺珠。
徐錚導演這下估計有點尷尬。前兩天才決定提檔的到大年三十的《媽囧》,今天又宣布撤檔。提檔這個決定一出,影院工作人員罵翻天,本來還想回家休息的,結果不得不出來加班。徐崢導演隨後也出來道歉,說以發紅包的形式安撫人心。
這個「春節檔」,最「頭大」的電影人非徐崢莫屬,精心提檔又無奈撤檔,「得罪」了電影院工作人員又「折損」了電影同行,人算不如天算,沒有「大頭」,只有「頭大」。或許當初是感受到了來自《唐探3》的壓力,1月20日的時候,徐崢不得不改變策略,「偷偷地」將原定於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提檔到大年三十。不但如此,更是「慫恿」了《奪冠》《熊出沒》兩部電影一起提檔至大年三十。這下好了,23號又跟著撤檔,白白挨了一通罵。不過人命關天,生命面前無小事。徐錚導演籤的24億對賭協議,如果達不到的話自己要賠6億。別的影片換到別的檔期都還好,唯獨他這個去俄國的列車上陪老媽媽過年的題材,換到別的檔期估計不會引起那麼大的共鳴,他也真心很著急。
對製片方而言,免除了春節檔被瘟疫打擊導致票房崩潰的風險,雖然前期的宣傳和運營血本無歸,但只要影片不趕在疫情期間上映,觀眾的期待值還在,之後還有大賺的機會。
對觀眾而言,大大減小了疾病感染的風險,畢竟幾十上百人擠在相對溫暖封閉的放映廳兩個小時,非常有利於交叉感染。
對政府機關而言,如果不撤檔,根本不可能阻止大眾湧入電影院,對疫情防治會非常不利,各級政府和醫療機構壓力陡增。與其勸阻,不如直接把檔期撤了,大家誰也別去看,省事省心還安全。
總上,無論站在個人健康,社會治理,還是經濟效益的角度,在瘟疫面前選擇撤檔都是很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