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杰評價李小龍截拳道:阿里的步伐,空手道的腿,葉問的詠春拳

2020-12-19 搏擊平頭哥

一代宗師李小龍,通過個人自身的努力,將「Kung fu」一詞寫進了英語詞典,在世界範圍內都擁有數量龐大的粉絲。最偉大的是李小龍通過熒幕改變了外國人對中國武術固有的印象,對中國傳統功夫和傳統文化的推廣真的是功不可沒。尤其是李小龍集百家眾長自創的《截拳道》,在上世紀80年代更是風靡全國,如今很多搏擊健將都是因為深受李小龍的影響而走上習武的道路的。

對於李小龍的功夫是不是真的能打,李小龍自創的《截拳道》是不是武學寶典,一直以來也是爭論比較多。隨著現代搏擊的發展,李小龍截拳道神秘的面紗也被逐漸揭開,現在流行的一種說法是李小龍的武學思想是先進的,但是由於時代的局限性,再加上沒有拿得出手的擂臺戰績,導致截拳道的實戰性越來越多地遭受質疑。那麼,對於截拳道的認知,像李連杰這樣專業武術運動員出身的業內人士,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近日,網上流傳的一段李連杰早期參加費玉清、張菲兄弟倆的節目時,被問到是如何看待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的截拳道的?李連杰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還是比較嚴謹客觀的。李連杰表示:「我認為李小龍首先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武術家,因為,傳統的中國人都比較保守,例如我練外家功夫的,我就只練外家,你練內家功夫,你就練內家。你有你的好,我有我的好,大家一直也是爭來爭去。那麼李小龍就練雙節棍,還有他所習慣用的李三腳,他的腳法其實有一點點是跆拳道和空手道的腳,他的步伐有點跳舞,還有阿里拳擊的步伐,那麼他的拳呢,就是一代宗師葉問的詠春拳啦。所以他把各家之長,把優點都集中到一起,去創立的這樣一個截拳道。不光是動作,還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論。

應該來講,李連杰對李小龍的截拳道的評價還是非常高的,阿里的步伐,空手道的腿,葉問的詠春拳。對於李連杰的評價,網友也是紛紛表示認可:「應該讓成龍看看,李連杰在發表武術言論時還是比較嚴謹的。」「李連杰內行人士,點評到位。」

相關焦點

  • 同樣是傳統武術,李小龍的截拳道還不如散打?專家:截拳道不實用
    「功夫威武天下,拳如電閃腿如風」,這是著名學者黃錦詳對於李小龍的評價。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出生於美國舊金山,一代功夫巨星和武術宗師,無數海外華人心目中的偶像。1973年,由李小龍主演的《猛龍過江》獲得了2.3億的超高票房,成為功夫影片中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
  • 李小龍是葉問的高徒,為什麼少見他打詠春拳?張安邦答網友問
    別說是打傳統詠春拳的,就是打截拳道的,跟成為影視巨星之後的宣傳相比,都顯得少之又少了,雖然李小龍留下的截拳道資料很多,但是作為功夫巨星,受關注度最廣的還是他的影視作品。葉問宗師嫡孫葉港超師傅在張安邦工作室講拳留影李小龍在很多場合,打過他的啟蒙拳法詠春拳,包括在美國初創振藩國術館,他就教 授以詠春拳為主的振藩功夫體系,我們在他的手本個人武學著作《基本中國拳法
  • 李小龍能輕輕鬆鬆打贏三個泰森嗎?從格鬥實力上來看會贏的很艱難
    後來李小龍拜師葉問,葉問是一代宗師,詠春拳耍的爐火純青,葉問還有用詠春絕技「快拳」打敗日本空手道高手的經歷。俗話說「名師出高徒」,在葉問的調教下,李小龍學到詠春拳精髓。學無止境,李小龍的功夫雖然已經高深莫測,但他並不滿足於現在,他是武痴,他見功夫就練,他學習拳擊的重拳,他研究拳王阿里的步伐,他和空手道高手互相傳授武功,他學習菲律賓雙截棍。李小龍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他的武藝到了頂點,遠在那些互換功夫的之上。
  • 李小龍獨創截拳道,被痛罵背叛詠春,連恩師葉問的葬禮都沒參加
    除了在國內名聲大噪外,他在國外自創的截拳道更是讓他成為了「當代綜合格鬥之父」也正是因為李小龍自創的截拳道,被詠春派的師兄弟們「痛罵」背叛了詠春,甚至還有傳言說,任何拜在詠春門下的人,在入門前都要踩過李小龍的照片。就連他的師傅,葉問的葬禮都沒有去參加。這讓無數人對李小龍的人品都產生的懷疑,認為他這是,忘恩負義,欺師滅祖。但事實並非如此。
  • 截拳道的核心理念,是李小龍的個人風格,裡面也有拳王阿里的影子
    截拳道的核心理念,是李小龍的個人風格,裡面也有拳王阿里的影子。有這麼一個名字,他曾改變整個武術界,把中國功夫推廣到全世界,更是好萊塢電影的第一位華人主演,雖然英年早逝,但人們對他的討論從未停止,他對於武術界的功績更是無法抹去,他就是李小龍。少年時拜入葉問門下,到後來自己開創截拳道,他的一生用「傳奇」兩個字來形容一點不為過。
  • 詠春拳與截拳道
    李小龍先生到截拳道極具實戰力,但對初學者來說,困難重重,不知從何學起,會覺得他像是空中樓閣,難以攀越。確實,截拳道是高級的搏擊技術,適合具備一定武術功底到人士修煉。初學者往往會覺得自己不好上手,我覺得不妨先習練易上手的詠春拳開始。
  • 李小龍14歲開始學習詠春拳 為何剛拜入師門葉問就斷言他會短命?
    大家都知道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是詠春宗師葉問的徒弟,只可惜其英年早逝。當徒弟李小龍拜入師門的時候,葉問為何斷言他一定會短命呢?首先簡單介紹一下詠春宗師葉問先生,他出生在廣東佛山,是當地有名的大少爺,為了發揚詠春拳,他師承陳華順、梁贊。
  • 一生拜了10位師傅,一條雙截棍能打出1600磅的力,李小龍有多強?
    一、一招「寸拳」,威力無窮1953年,13歲的李小龍拜詠春拳葉問為師,這一年葉問61歲。作為一代宗師,葉問從李小龍身上看到了堅毅、勤奮、不服輸、對武學痴狂的特質,所以,就收下了李小龍這個徒弟。李小龍跟著葉問練習了8年,系統學習了詠春拳,他在家中安設了一座木樁,每天對著木樁練習,從而掌握了詠春拳的技術要領。其中,詠春拳裡有一招叫做「寸拳」,這是一招在極短的距離內迅速出拳,打出自己最大的爆發力,從而擊倒對方,這個極短的距離,對於李小龍來說,可以短至3英寸、2英寸,甚至1英寸。
  • 李小龍截拳道七大親傳弟子:都十分低調,一人終生為李小龍守墓!
    截拳道融合世界各國拳術以詠春拳、拳擊、擊劍作為體系,以中國道家思想為主創立的實戰格鬥體系構想,也是一種全新的思想體系。與多數武術不同,所創立的融合世界各種武術精華的全方位自由搏擊術。,他自身亦曾四度入選過「黑帶群英殿」(最早的一次是1977年榮獲「傑出武術家綜合獎」,第二次是1983年榮獲「武術導師獎」,第三次是1988年再次榮獲「傑出武術家綜合獎」,第四次則是1996年榮獲「傑出武術家特別獎」),同時亦是李小龍當年的三種格鬥藝術(詠春拳、振藩功夫和截拳道)中截拳道的傑出代表。
  • 功夫之王李小龍實戰對手大盤點,解析他的功夫是否被神話?
    李小龍,被世人譽為功夫之王。他自創的截拳道集百家之長,補己之短,鮮有對手。今天小編帶大家看一下其他人與李小龍實戰的結果。看一下李小龍對得起功夫之王的美譽嗎?1953年,在香港,有兩個混混頭頭,一個叫張卓慶,一個叫張敬綱,與李小龍街戰,別小看街頭混混,有很多武警被街頭混混KO的新聞經常見諸報端,他們倆與李小龍不到十個回合,以戰敗告終。他們倆加入了李小龍成立的混混小隊,成為「龍城七虎」成員。後來他們倆把李小龍引薦給一代宗師葉問的。
  • 全球10大格鬥術,詠春拳排名第四,第一是它!
    世界各地的格鬥術套路眾多,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格鬥術,列如中國的詠春拳、泰國的泰拳、巴西的柔術以及日本的跆拳道等等,接下裡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全球10大格鬥術。6、截拳道截拳道是李小龍創造的,李小龍早年學習了各種傳統武術,後根據各武術的特點創立出了截拳道,截拳道主要利用對手招式缺點進行防守反擊,講究不浪費力氣,用最小的力氣獲得最大的勝利。
  • 合肥截拳道研究會藍帶晉級考試花絮
    振藩武器:對手奪棍的防反技術談自衛武術與競技武術的異同中國傳統武術的前世今生(上)中國傳統武術的前世今生(下)源於中國的空手道古今中國武術大家的拳術觀伊魯山度大師與原始截拳道詠春拳的靈魂:黐手傳統武術VS現代搏擊為何屢戰屢敗?
  • 《葉問4》陳國坤神復活李小龍
    從電影院看完《葉問4:完結篇》,被裡面的打戲動作深深折服,然而帶給最大我驚喜的是陳國坤飾演的李小龍。陳國坤眼神裡的堅毅,笑容裡的張揚,動作的行雲流水,儼然將李小龍重新帶到觀眾面前。我想無論過了多久,在我心中陳國坤的李小龍大概無人能超越。
  • 如何評價李小龍?他為什麼會創立與詠春相反的拳術呢?
    李小龍初到美國,無論剛開始在武術界,還是在影視界,都不是特別順利,不符合他的心勁。老祖宗講,變則通,通則達。李小龍只有求新求變才是唯一出路,詠春拳如果能讓他實現人生終極價值,變的動因就沒有了,也就看不到與詠春拳截然不同的新武術截拳道了。
  • 李小龍被暴揍飛踹遭侮辱...美國人的電影真不要臉!
    同時與李小龍和泰森交過手的 美國空手道戰神麥克斯通 被問誰更厲害時 一拳可以擊出350磅的神力 和拳王阿里打破當時吉尼斯記錄 不過李小龍體重130餘磅
  • 葉問一分鐘擊敗日本高手 拒絕李小龍以樓換拳譜
    馬鼎盛:葉問是誰啊?人們看了電影和宣傳才知道,葉問是李小龍的師傅。他是華南詠春拳一代宗師,全世界有200多萬人練詠春拳,其中大部分人是葉問和李小龍教授、推廣的功勞。  葉問是廣東佛山的大族富家子弟,本名叫葉繼問,祖居位於佛山福賢路,號稱桑園。桑園大屋連綿好幾條街位,「桑園葉姓」在佛山無人不知。
  • 泰森和李小龍,金庸筆下的北蕭峰與南慕容
    師從葉問李小龍在13歲時跟隨名師葉問系統地學習了詠春拳,並在家中設一座木樁,每天對著木樁勤練不輟。詠春葉問是李小龍一生的貴人,一來作為葉問的關門弟子,李小龍在葉問身上學習到了精湛的詠春功夫,二來葉問本人沒有門派之爭,甚至還提倡李小龍博取百家之長,除了詠春,他練過洪拳、白鶴拳、譚腿
  • 夜讀|武學探索與哲學思考,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龍
    而這封信,是《李小龍信札:功夫、表演和生命》一書收錄的最早的一封李小龍書信,同時配有他在香港聖芳濟書院念書時的登記卡,上面有他泛著青澀笑容的照片,非常珍貴。若問李小龍的師承,你八成會說葉問。對,又不全對。其實,武學奇才李小龍有著曲折卻勵志的成長之路,真的是博取眾長,又開拓創新。
  • 《葉問4》票房破6億,陳國坤這段戲太精彩,網友:李小龍附體!
    《葉問4》中精彩的武打和動作場面仍然很多,其中最有特色的一段應該就是李小龍的街頭戲了。葉問來到李小龍在美國唐人街的武館看望徒弟,李小龍這時候遇到來踢館的空手道美國人,於是展開了一場李小龍和美國空手道選手之間的對決。
  • 詠春拳被葉問、李小龍發揚光大,其實還有套偏身詠春拳,更為厲害
    其中,詠春拳在葉問、李小龍等一批享譽海內外的武術大師極力宣傳、推廣之下,發揚光大成為了如今家喻戶曉的武術派別。然而,關於詠春拳有一個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冷知識」,那就是我們在電影、電視劇中所看到的葉問、李小龍所使用的僅僅只是詠春拳的一個分支,名叫「正身詠春」,其實該拳法還有另外一個分支——「偏身詠春」,且其威力絲毫不在正身詠春之下,甚至是更為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