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月4日,一艘正在荷姆茲海峽航行的韓國籍船隻,被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海軍扣押。伊朗方面表示,涉事船隻屢次違反環保條例,造成環境汙染。為應對這一事件,韓國清海部隊派出驅逐艦「崔瑩」號1月5日抵達事發海域開始執行任務,艦上載有包括海軍特種作戰部隊在內的300多名軍人。那麼,韓國這艘驅逐艦抵達事發海域後可能開展哪些行動?在美國和伊朗關係劍拔弩張的背景下,美國是否會藉機慫恿韓國捲入波斯灣地區局勢? 相關話題,軍事觀察員尹卓 為您深入解析。
資料圖:韓國海軍「崔瑩」號驅逐艦據報導,一艘名為「韓國化學」號的韓國籍貨船,1月4日被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扣留,事發時這艘貨船正在荷姆茲海峽靠近阿曼一側的海域航行。韓國獲悉貨船被扣後,立即派驅逐艦赴荷姆茲海峽附近海域處理。
軍事觀察員尹卓認為, 目前伊韓兩國的處置措施,都沒有違反國際法相關規定。
尹卓:
伊朗和韓國的做法,不一定是通行做法,但是都符合國際法。從伊朗角度來說,伊朗有權利檢查韓國船隻,特別是伊朗的執法船隻,它面對的不論是公務船或者軍船,只要在公海上面,都可以進行執法檢查。
所以,此次伊朗對韓國船隻進行檢查,檢查它是否含有違禁的化學品,這是符合國際法的。 如果在船上沒有發現有違禁品,就應該釋放。但是,現在還沒有出檢查結果。從韓國角度來說,波斯灣地區是重要航道,在這個時候,韓國派出軍艦去那裡保護自己的商船安全,特別是不進入伊朗水域,只在公海進行活動,這也是不違背國際法的。
伊朗扣押的韓國船隻(塔斯尼姆通訊社)
清海部隊是韓國派駐海外的海軍部隊,2009年3月因海外護航需要而創立。據韓國媒體報導稱,清海部隊的「崔瑩」號驅逐艦抵達荷姆茲海峽附近後,將同韓國外交部和海洋水產部等有關部門密切合作應對情況。
軍事觀察員尹卓分析, 韓國派驅逐艦前往波斯灣地區,表明韓國不排除使用軍事手段解決此次問題的態度。
尹卓 :
目前,雖然伊韓雙方正在進行接洽,積極尋求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但是,派遣驅逐艦前往波斯灣地區,這表明了韓國政府的一個態度,就是不惜用各種手段,包括軍事手段來解決此次船隻被扣押事件。 當然,韓國並不想馬上就大規模地動武,韓國目前也沒有能力在波斯灣大規模動武。這一態勢,大家都心知肚明。
客觀上講,解決一艘貨船被扣押事件,在法律範圍內博弈更符合雙方的意圖。因為,韓國也是伊朗和波斯灣地區石油的大規模消費國,雖然受美國制裁的影響,韓國購買伊朗的石油較少,但是在美國制裁伊朗之前,韓國和日本都曾經從伊朗進口大量石油,這樣的貿易關係,不但韓國不願意破壞,伊朗更不願意破壞。 如果能在法律範圍內解決貨船扣押問題,對伊韓雙方都是有利的。
但是,韓國要做最壞的準備。伊朗除了檢查貨船,背後還有更深層含義。比如,伊朗聲稱的70億美元資產被韓國扣押,那是韓國響應美國對伊朗制裁做出的非法舉動,伊朗有回應的意圖。至於兩國間的深層問題究竟怎麼解決,那就更複雜了。到目前為止,伊韓雙方就貨船扣押問題,只是表明了一個態度,就是要在法律範圍內解決,不準備大規模動武,但是不排除動武的可能性。
此前,美方多次要求韓國出兵荷姆茲海峽,引發韓國輿論爭議。韓國國防部去年1月21日稱,將把在亞丁灣海域執行任務的清海部隊的作戰範圍,擴大至阿曼灣、波斯灣等地。韓國國防部稱,該部隊將單獨執行作戰任務,主要保障韓國公民安全和船舶自由航行。這就意味著,韓方暫不加入由美國主導的保衛船隻通過荷姆茲海峽的聯盟。不過韓國國防部同時表示,未來必要情況下會開展國際合作。
軍事觀察員尹卓分析, 在美伊關係持續緊張的大背景下,川普政府極有可能利用此次事件,慫恿韓國捲入波斯灣局勢。
尹卓 :
美國可能會借這個事件,特別是川普在執政的最後「垃圾時間」,它要借著伊朗扣押韓國貨船事件,動員周邊國家,包括沙特以及海灣國家,一起來對伊朗施壓,或者出動部隊在波斯灣進行巡邏,這種可能性都是有的。
但是,1月20日以後就是拜登執政了,拜登未必想激化這個矛盾。拜登返回伊朗核協議,還有很多的障礙要克服。其中一個障礙就是美國對伊朗的制裁。 在這個當口,他肯定不願意再激化和伊朗的矛盾。
如果因為此次事件,再次引發對伊朗新的制裁措施,今後他所帶領的美國政府如果要重新返回伊朗核協議,障礙就會更多,困難就會更大。總之,貨船扣押問題還不是一個嚴重問題,不至於引發波斯灣地區發生大的動亂。
來源:央廣軍事
責任編輯:胡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