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鄉愁丨「灰水粽」沒有甜鹹之爭 只有母愛的味道

2020-12-19 元寶媽育兒經

端午節作為中國人傳統的節日,歷史傳說、習俗典故還真不少,憑弔屈原、賽龍舟、掛菖蒲、插艾草、喝雄黃酒……可是歸根到底,這還是一個「舌尖上的節日」,粽子才是這個節日的主角啊,每當到這時候就是吃貨黨們的福利時間了。

可是端午節已入夏季,天氣日漸炎熱,市面上所賣的無論是鹹粽還是甜粽,都難免有種油膩之感。元寶作為小盆友,是個愛吃甜食的,我給他挑的豆沙粽和紅棗粽,可是他也只是吃了兩口便作罷,粽子成了節日的應景點綴而已。

於是我不禁回憶起小時候,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南方人,每到端午節都已經是炎炎初夏,豔陽高照了,可是那時候我們盼著吃粽子,愛吃粽子,端午節的粽子總是吃不夠。那時候媽媽做的粽子為什麼那麼好吃呢?原來,那時候媽媽做的是一種特殊的粽子,我們家鄉叫涼粽,又叫灰水粽,吃起來不但不油膩,還清涼爽口、Q彈美味,是一種最適合在炎炎夏日作為清涼消暑的吃食。

度娘了一下,原來灰水粽是遍布廣西、廣東、福建等地知名的地方小吃呢,多分布在客家人居住的區域,在每年的端午節最盛行。做好的的灰水粽色澤金黃,晶瑩透明,適合冷吃,在夏季可做清涼解渴的食品。

在我的印象裡,媽媽做的灰水粽甜甜涼涼的,沒有包餡,長長一條用細細的竹篾條包緊了,那樣子苗條又秀氣。吃起來要有耐心,先是等著出鍋,然後可以放在冷水裡冰鎮,等涼透了,方可拆葉。配方、火候掌握得好的灰水粽,一大標誌就是粽葉和粽身很好拆分,葉子一剝,不黏不粘,米粒晶瑩,粽身金黃剔透。怎麼吃呢?此時只需就地取材,用包粽子的細竹篾將粽子切成薄片,再澆上媽媽調好的紅糖汁,一盤色香味俱佳的灰水粽才正式上桌。此時已經咽著口水等候多時的孩子們,自然是等不得了,多數是直接上手,抓起一片,直接嗷嗚入嘴,頓時滿嘴的清涼甜香,整個味蕾都歡呼雀躍起來。

灰水粽可以算是我童年難得的美食,因為只有到端午節媽媽才會專門準備,平時卻是很難有機會吃到的。而灰水粽的製作過程也相對複雜,在我兒時的眼裡,是充滿了節日的儀式感的。

顧名思義,灰水粽是用草木灰過濾的灰水浸泡糯米,因而得名。浸泡的灰水,也叫鹼水,多為植物燒灰柴灰濾水所得。草木灰鹼水是天然鹼,主要的成分是碳酸鈉和碳酸鉀, 是糕點製作中常用的輔料,現在也常食鹼代替。別看草木灰入水灰呼呼的好像不衛生,但是過濾後的水一般都是呈現黃色透明狀,用這個先把糯米浸泡一夜備用。

浸泡後的糯米,也呈黃色,這時候就可以開始包粽子了。其過程與一般包粽子一樣,不過各地因為風俗習慣不同,粽子可以包成長條狀,三角狀或者四角狀。因為媽媽的手藝不錯,我小時候媽媽包的是我們家鄉傳統的四角粽以及長條粽。

把粽子綑紮包好,按家鄉的習慣,所用的材料有稻草條、竹篾條等,都是取自大自然的純天然材料。

上鍋蒸煮,熟透後取出晾涼,就可以開吃了。浸泡過的糯米彈牙有嚼勁,粽子黃澄澄的看起來飽滿圓潤,還帶著一股植物的清香。

在端午時節,吃一口灰水粽,蘸一下紅糖或蜂蜜,便知道,暮春已過,夏至未至,便該迎接新的節令季候了。

正在感嘆如今定居外地,遠離家鄉,只能在回憶中徒增鄉愁。沒曾想,快遞在端午節這天便按響了門鈴。媽媽的電話隨後也到了,原來媽媽知道我愛吃灰水粽,特地早早包好快遞了過來,就為了讓遠在異鄉的我,也能在端午節這天感受到家鄉的味道。在這個端午節,我帶著寶寶重新吃上童年裡的灰水粽,忍不住淚溼眼眶。粽子哪有甜鹹之爭,只有家鄉的鄉愁,只有母愛的味道啊。

相關焦點

  • 端午節客家人的灰水粽,軟軟糯糯,咬一口,滿滿的媽媽的味道!
    食物是鄉愁最好的慰藉,端午節將至,粽子飄香,你還記得客家人的灰水粽嗎?現在仍然記得以前過端午節幫媽媽包粽子的情景,雖然當時不會包,但是總記得媽媽手把手的教自己包,卻始終沒有成功,後來自己慢慢琢磨媽媽教的方式才學會的。過端午,吃粽子,一定要吃自己親手包的,因為那是媽媽的味道!
  • 南寧灰水粽,一款需要用草木灰才能做成的粽子
    端午節假期已經過了,不知道大夥有沒有收拾好心情迎接接下來6天的工作日。說起端午節,大夥第一反應是吃粽子的節日又到了,又開始了新一輪鹹粽子和甜粽子的黨派之爭,如果大夥想問小編是鹹黨還是甜黨,小編只能用現在網絡流行的一句話回答大夥「小孩子才作選擇,成年人全都要」。沒錯,小編無論是鹹粽子還是甜粽子都喜歡吃。
  • 靈山大粽vs端午灰水粽 尋味欽州可鹹可甜
    咱們欽州的粽子那是可鹹可甜 色香味俱全那麼,到底是怎樣做出來的呢?下面咱們就有請靈山大粽和端午灰水粽閃亮登場鹹派代表·靈山大粽靈山大粽靈山大粽體大豐腴、色澤光亮、味香鮮美,作為地方特色食品美名遠揚。不但在欽州擁有固定的粉絲群體,還斬獲了國內外的一大幫「迷妹」。
  • LOL:甜鹹之爭,應該選擇甜陣營還是鹹陣營?
    端午節活動曝光,每年端午節都會有一些小活動出現,今年的甜鹹陣營之爭,各位小夥伴怎麼選擇?我個人選的鹹粽子陣營,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只不過因為更喜歡這次的鹹陣營圖標,感覺更可愛一些。選擇陣營之後,完成相應的任務就能獲得對應的粽子圖標,別管什麼甜鹹之爭了,你喜歡哪個圖標就選哪個陣營。
  • 南寧灰水粽,一種需要用草木灰才能做成的粽子,你吃過嗎?
    端午節假期已經過了,不知道大夥有沒有收拾好心情迎接接下來6天的工作日。說起端午節,大夥第一反應是吃粽子的節日又到了,又開始了新一輪鹹粽子和甜粽子的黨派之爭,如果大夥想問小編是鹹黨還是甜黨,小編只能用現在網絡流行的一句話回答大夥「小孩子才作選擇,成年人全都要」。沒錯,小編無論是鹹粽子還是甜粽子都喜歡吃。
  • 端午節,甜粽子PK鹹粽子,打得不可開交,我卻被這種粽子實力圈粉
    每年端午節,最火熱的PK現場,莫過於甜粽子和鹹粽子之爭。各家粽子摩拳擦掌,使出渾身解數,只為證明自己才是最好吃、最正宗的粽子。每個地區的粽子,形狀、餡料、味道都各不相同,從味道上來說,大體是南鹹北甜。但是,廣西作為非常「南方」的地區,拋開了甜鹹之爭,另闢蹊徑,用一種特殊的粽子,實力圈粉。
  • 端午節,好水配好粽,可鹹又可甜
    6月的尾聲,盛夏的前兆端午許安康,粽子又登場青青蘆葦葉,香味溢滿鍋粽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美食但是每年端午節都會上演一場「甜鹹大戰粽子裡必須有各種甜餡料兒胡說!有肉才是王道【甜粽】灰水粽甜粽子的標配是粽子加白砂糖,也就是我們說的涼粽!
  • 家鄉的灰水粽 咬一口滿滿都是媽媽的味道
    前幾天,收到家人從家鄉寄來的灰水粽,迫不及待地打開品嘗,咬一口滿滿都是媽媽的味道。小時候,每到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包灰水粽。這種粽子是長條型的,只有端午節的時候才會做,跟我們平常所吃的三角粽並不一樣。喏,它就長這樣。
  • 甜鹹之爭丨古人到底怎麼選?
    從豆腐腦之戰開始,關於食物甜鹹口味的全民大討論,已經在各種東西的吃法上蔓延開來。粽子,自然也難逃此劫。隨著端午節的臨近,甜鹹粽之戰又將打響。過端午節是選擇甜粽還是鹹粽,像是一塊搖搖晃晃的『多米諾骨牌』,時刻準備砸碎甜黨與鹹黨之間脆弱的塑料友誼~~不過,這次先別忙著站隊,我們先研究下古代到底是甜黨還是鹹黨的天下?關於粽子,最早的文字記載來源於東漢末年泰山太守應劭,在他的《風俗通義》中提到:「俗以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嘗之。」
  • 南北甜鹹粽子之爭,潮汕人只用一招,解決了多年爭議
    不過說實在的,在五芳齋確實能買到南北各式各樣的口味,沐晨就是在五芳齋的北方粽子裡體會到了北方的甜粽,那味道就如同上面說道真心接受不了。而其中的南方粽更是讓我對這百年牌子的無感,肉質堅硬,粽子味道有股肉腥味,難以下咽。當然味道這東西因人而異,有些人喜歡有些人不喜歡,這都不重要,還是得自己嘗了才知道。
  • 粽子「鹹甜之爭」已見分曉? 美團外賣端午大數據:甜粽子勝出
    粽子「鹹甜之爭」已見分曉? 美團外賣端午大數據:甜粽子勝出時間:2017-06-02 14:07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粽子鹹甜之爭已見分曉?美團外賣端午大數據:甜粽子勝出 端午節剛剛結束,想必很多人的粽子還沒有吃夠,也有很多人依舊深陷在鹹甜口味的糾結之中作為端午必備的傳統美食,這幾天粽子肯定是餐桌上的主角。美團外賣大數據顯示,端午節期間粽子品類的銷售量大幅上   原標題:粽子「鹹甜之爭」已見分曉?
  • 端午節起源是什麼?為何後來會出現粽子的「甜鹹之爭」
    而提到端午節的時候,那就一定躲不開粽子,過著端午節,吃著粽子是一種非常好的享受,這個端午節,大家有沒有吃又香又糯的粽子?其實關於端午節粽子,一直以來都有一種說法——南方人普遍傾向於鹹粽子,而北方人都傾向於甜粽子。可想而知,這一個粽子的學問還是很深奧的,畢竟甜鹹粽子的爭論一直就沒有停止過。
  • 端午節粽子口味地圖出爐 「甜鹹之爭」你是哪一派?
    「吃貨不分南北,口味必分甜鹹」,作為端午節的特色美食,粽子幾乎每年都會引發鹹甜之爭。粽子的甜鹹之爭其實與氣候環境、文化習俗等因素關係密切,中國天氣網根據用戶調查推出獨家粽子口味地圖,快來看看是你家的口味嗎?
  • 你家的端午節粽子是甜的還是鹹的,又或者是又甜又鹹呢!
    一年一次的端午節又到了,全國各地都有吃粽子的習俗。可是究竟粽子的味道該是甜的還是鹹的,又或是又甜又鹹呢?本來,我以為粽子應該是鹹的,裡面有塊肥而不膩的豬肉,再搭配一顆香到流油的鹹蛋黃,還有一些黃豆、花生之類的搭配,這就是我一直以為粽子該有的樣子。可是,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原來粽子還可以是甜的,粽子不僅可以包豬肉,還可以包紅豆沙、蜜棗等,吃起來甜甜蜜蜜,而且還有一種鹼水粽,本身沒什麼味道,需要搭配白糖或者紅糖一起吃才有味道!
  • 又到端午節吃灰水粽的時候,你知道灰水粽怎麼吃最美味嗎
    端午節臨近,又到了品嘗具有獨特風味的家鄉美食灰水粽的時候了。我的家鄉廣西靈山縣,是一個偏愛粽子的地方,除了體型碩大的靈山大粽之外,還有一種小粽子,不僅體型小,風味也十分獨特,這就是灰水粽。灰水粽是客家人的叫法,還有一些地方叫涼粽,其實都是同一種東西。灰水粽是用天然草木灰浸泡糯米,然後用竹葉裹住,最後放進鍋中熬煮而成的一種粽子。灰水粽一般是細長的形狀,和拇指一般粗細,與筷子一般的長度。這種細長形狀的灰水粽一般不放餡料,還有一種小孩拳頭大小的灰水粽,裡面會放一些紅豆泥作為餡料。
  • 網際網路上的粽子「甜鹹之爭」,今年AI雲計算+大數據帶你看結果
    粽子的「南北之爭」,甜的還是鹹的不知從何時起,在網上興起了粽子口味之爭,最主要的是以北方為代表的甜粽派和以南方為代表的鹹粽派。雙方每年都會為「甜鹹之爭」而引發一場巨大且熱烈的爭論,而每次爭論的結果也是雙方誰也無法說服誰,最後不了了之,然後留著明年繼續下一次的爭論。而這也幾乎成了每年端午節網友們的助興活動。
  • 端午節之話說粽子的各種餡-甜鹹各有不同風味
    甜粽子還是鹹粽子?這個問題的殺傷力之大,足以讓多年未謀面的網友在微信上互相拉黑。尤其是端午時已入夏,動輒三十多℃的溽暑高溫,蚊蟲的徹夜轟炸,再低頭看看薄薄夏衣遮不住的一塊腹肌,更加讓人覺得心浮氣躁。本來吵架的理由就有千百種,甜粽子還是鹹粽子之爭,多少還能端出些維護傳統文化的高尚姿態來,也難怪甜鹹兩派黨同伐異其樂無窮。
  • 端午節到了你是甜粽派?還是鹹粽派?
    由於這次端午節和高考時間重合了,所以在正文開始前,我想對參加要高考的考生真心地送上比端午節棕香還濃的祝福。如果可以我希望千萬考生都能沒有遺憾,得償所願,考的全會,蒙的全對。因為我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慢慢發現生而無憾絕非易事,所以後來向別人獻祝福的時候都會加一句願沒有遺憾。哎呀!畫風有點偏沉重了,歪回來。
  • 粽子還在甜鹹之爭?學會最簡單的三角粽包法,放糖放肉都好吃
    又要到端午節了,每到端午節就不得不提一個重要食物:粽子。一,傳說之爭民間傳說吃粽子是為紀念屈原,人們怕江裡的魚啄壞了屈原身體,用粽葉包成粽子扔到江裡,後人為紀念屈原而將粽子傳承下來。而且並沒有多大意義,紀念誰並不妨礙我們過節的樂趣,也並不妨礙我們以粽子為藉口燒一大桌好菜,胡吃海喝。追溯傳說的淵源流變,不過是為大家在節日裡增加一片閒談而已。二,甜鹹之爭粽子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多種多樣的做法和味道,五花八門的味道總體可以分為甜鹹兩派。每個地區幾乎都有每個地區的做法,總體來說是北甜南鹹。
  • 客家人用草木灰水泡糯米,做成原汁原味灰水粽,撒上白糖最好吃
    隨著端午節的到來,家家戶戶都開始包粽子了,像現在路過農家就能聞到陣陣粽子香了,而在大街上也有不少賣粽子的小店或者小攤,到處都充滿了端午節的味道。不過在中國各地的粽子可是各具特色的,從形狀和口味上都大有不同,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四角形……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而在粽子的口味上也很不一樣,像潮汕人愛吃鹹甜雙拼的粽子、浙江人愛吃鮮肉粽子,而客家人則最愛灰水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