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拜登與川普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最後倒數階段,現任總統川普選情低迷,全國民調都落後民主黨對手拜登。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一面倒「押寶」川普,臺灣民眾高度關注美國大選結果,更憂心選舉後的中美關係及臺海局勢。
外媒揭露「臺灣人為何力挺川普」
據英國民調機構「輿觀」(YouGov)日前發布一份針對歐亞15個國家和地區民眾對於美國總統大選的民調,相較亞太其他國家和地區偏向支持拜登,有42%的臺灣民眾支持川普連任,支持拜登僅30%。而在其餘14個國家或地區,拜登的支持率,皆高於川普。對此,美媒採訪作家吳祥輝表示,川普政府打出「抗中牌」,協助臺灣對抗大陸,是臺灣人支持他最核心的理由。
《紐約時報》還引述了臺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的近期觀察,「過去陸美臺三方關係的歷史告訴我們了,當中美關係最壞的時候,臺灣往往變成一個犧牲品」。他進一步指出,當前的臺灣與美國關係處在「歷史上最好的時刻」,這讓臺灣十分仰賴美國、自身活動的空間相當小,「這對臺灣的本身利益當然是不好,我們完全沒有主動權」。
臺灣學者預測美國大選的三種結局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兼任副教授彭錦鵬分析,美國大選可能會有3種結局,而拜登基本上不可能會輸,除非川普能夠贏下全部搖擺州,否則選情不太可能會翻盤。
美國總統大選採用「選舉人團制度」,全美國一共有538位選舉人,只要其中一位總選人能夠先拿下超過270張選舉人票,幾乎就篤定能入主白宮。據香港《中評社》報導,彭錦鵬表示,美國大選,可能會有3種結局。
第1種結局,是拜登大獲全勝,拿下大部分的數州和搖擺州,在這種情況下,就算川普拿下佛羅裡達和北卡羅來納這兩個搖擺州,仍沒有翻盤的機會。
第2種結局,是川普拿下部分搖擺州,但在這樣的情況,下拜登仍然能夠小勝川普。
第3種結局,則是川普贏得所有搖擺州的選舉人票,以微小差距險勝拜登,但彭錦鵬指出,從各州的情況來看,拜登始終居於領先,川普翻盤的機率太小,「拜登要輸都不可能」。
德州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在政論節目中也指出,「大環境下,對川普本來就是比較不利,如果隱性選民沒有超過2016年,那就算全部跑出來投票,大概也很難翻轉情況。」
美國大選結果對臺海局勢的影響
川普政府利用民進黨當局「倚美抗中」政策,將臺灣作為遏制中國大陸發展的「馬前卒」,以達到「美國利益」。在中美博弈關係激烈競爭時,民進黨當局在兩岸關係惡化情況下,將更加傾向依賴美國,尤其是在軍購及國際參與議題,形成中美關係惡化及兩岸互動陷入對立僵局狀態。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0月25日報導,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建民稱,兩岸已進入「準戰爭狀態」。當前兩岸關係是40年來最嚴峻的時刻。
對此,臺海網認為,臺灣修改後備役徵召、加緊訓練、購買大量攻擊性的美國武器,準備謀求進入所謂的「與美國軍事同盟」以及日美安全保障體系,這些都是在為戰爭做準備。另一方面,解放軍也在增加軍演、軍艦繞島,頻頻越過所謂「海峽中線」執行任務,為可能由美臺挑起的戰爭做最壞的打算。所以說,兩岸當前進入「準戰爭狀態」是成立的。
臺海網認為,觀察最近華盛頓的策略,打「臺灣牌」不是完全沒有底線的。從美國的角度來說,吊著你、消耗你對他們來說好處最大,不太可能一下子把牌桌掀翻了。如果牌桌沒了,牌也就沒了。
有專家表示,美臺的勾結現在的確在朝底線方向走,他們奉行的是「邊緣政策」,比如說美國要承認臺灣,或者美軍有軍事力量上了臺島,這就是踩進了底線,美臺也清楚這個後果是會非常嚴重的。所以,他們正在逼近這個底線,但沒有真正走到這一步。
國民黨考紀會主委葉慶元直言,「講白了,川普先挑釁對岸(大陸),造成兩岸關係緊張,然後再裝好人,表示願意出售武器給我們,大發戰爭財!事實上,不管誰當美國總統,陸美臺的基本局勢是不會改變的。」【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左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