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降費助力瑤山雞變「金鳳凰」

2020-12-15 同花順財經

人民網貴港12月13日電「近年來,國家的減稅政策一波接著一波,作為一家科技型的農牧公司,我們在稅務部門的指導下用足用好政策,把減稅的效益運用在加大科技研發和擴大生產上。同時得益於減稅降費政策,飼料、禽藥、運輸等整個養雞產業成本下降,養雞企業的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在當前雞肉市場利好的大環境中,我們感覺更有奔頭了。」廣西貴港市港豐農牧有限公司負責人黎卓炎談起當前的企業發展情況,信心滿滿地說。

2010年,黎卓炎創辦了廣西貴港市港豐農牧有限公司,利用我國地方優良雞種——廣西「南丹瑤雞」為育種素材,通過分子基因育種選種技術,成功打造了「港豐瑤山雞」品種,成為雞苗及雞肉市場的搶手貨,經營形勢一片大好。目前公司已建成1個優質雞育種中心、2個父母代種雞場、1個肉雞生態養殖示範基地,年存欄祖代種雞3萬多套、父母代種雞50多萬套,年產商品代雞苗6000多萬羽、肉雞200多萬羽,雞蛋50萬噸,年總產值達1.5億元。

「我們始終把產研結合放在企業發展的首要位置。因為只有雞苗育種工作向高端挺進,才能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能超越傳統的行業競爭。」談起港豐瑤山雞變身搶手「金鳳凰」的歷程,黎卓炎表示離不開科技的支撐。該公司的「港豐瑤紅」和「港豐瑤黑」兩個配套系,被列為廣西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瑤紅麻雞配套系選育方法等3項科研項目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公司也成長為國家級星創天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場,成為中國知名的優質雞育種公司。

「在企業自主開展科研攻關的進程中,減稅降費的促進作用是顯而易見的。」黎卓炎說,近年來,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達300-400萬元,主要用於良種的培育和人才的培養。而公司屬於農業養殖企業,一直享受免徵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政策,近3年共免稅3700多萬元。「這種真金白銀的政策支持分量十足,幫我們節約了大量的資金,確保了科研之路的順暢,讓我們的拳頭產品更加過硬、在市場的大船上坐得更穩。」

作為貴港本土養殖業的龍頭,港豐農牧有限公司在享受減稅降費政策紅利的同時,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將紅利向養殖戶釋放,成為帶動周邊群眾脫貧致富的中堅力量。

貴港市立豐養殖專業合作社是港豐農牧有限公司新建設的一個養殖基地,與以往的養殖基地不同,立豐養殖基地通過吸納周邊7個貧困村共260萬元的村集體扶貧經濟資金入股公司的經營,通過訂單合作、培訓指導等讓貧困群眾得到精準幫扶的同時,也讓村集體經濟實現持續穩定發展,探索出了公司與貧困村結對幫扶雙贏新模式。

「從育苗到銷售,都不需要我們費心,有專業的人員指導如何養殖,銷售直接給公司,不需要擔心賣不出去,很省事。」在養殖專業合作社的帶動下,中裡鄉寺村村民黃志來不再外出打工,他與立豐養殖專業合作社籤訂合同,產出的肉雞和雞蛋全部由港豐公司保價回收,一年純收入4萬多元。截至目前,港豐農牧有限公司已經帶動160多戶村民脫貧致富。

港豐農牧有限公司實現扶貧方式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稅務政策在其中發揮了促進作用。據該公司財務負責人陳國植介紹,前不久,貴港市港北區稅務局的業務團隊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到港豐農牧有限公司摸底調研,還到合作社輔導梳理了目前可享受的稅收優惠。「合作社成立至今,一共享受免徵增值稅、企業所得稅30萬元。這筆減下來的稅款,等於給合作社養了1萬隻肉雞,對於合作社來說是個不小的福利。」陳國植笑著說道。

陳國植還透露,下一步公司計劃投資2億元,徵地100畝,租地1000畝,實施7大項目建設,項目完工後,將年產雞苗8000萬羽,出欄肉雞200萬羽,冰鮮雞100萬隻,企業發展的同時,還能帶動農戶150戶增收。「這要感謝國家稅收優惠政策讓我們在承擔扶貧攻堅等社會責任上有了更強的實力。」陳國植表示。(譚梅黃淦穎)

來源: 人民網

相關焦點

  • 陽穀稅務:減稅降費助力「金鳳凰」騰飛
    減稅降費捧出 「金疙瘩」陽穀縣稅務局全力保障大企業生產、經營、銷售全過程稅收政策落地,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稅收專家顧問團隊接連不斷的「上門」服務,政策溝通,問題交流,形勢分析,鼓勁加油,幫助企業打消畏難情緒,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
  • 動漫丨減稅降費如何助力新發展?「稅小二」帶你去看看
    動漫丨減稅降費如何助力新發展?從脫貧攻堅到決勝全面小康,從減稅降費到優化營商環境,稅收在生產生活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跟著稅小二一起看看吧↓小微普惠 銀稅互動共同助力小微企業渡過難關讓小微企業微笑起來
  • 石家莊:「減稅降費」大講堂開進南三條
    長城網4月17日訊(記者周亞彬 通訊員呂彥華)4月17日,石家莊市長安區稅務局在中國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南三條集貿市場新源發商貿城舉辦了「減稅降費」大講堂活動。「減稅降費」大講堂活動現場。徐國良 攝  為深入宣傳小微企業稅收普惠性減免政策,助力小微企業做大做強,長安區稅務局把以「落實減稅降費,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納稅人學堂」開進南三條集貿市場。南三條小商品批發市場,曾兩次榮獲全國十大市場稱號,是北方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
  • 減稅降費助力「臺灣好滋味」紮根廈門
    廈門太祖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蔡錦德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特別是減稅降費新政的實施,給臺資企業帶來的獲得感尤為明顯。2018年大陸出臺31條惠及臺胞措施,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居民同等待遇。廈門市隨即跟進,推出了60條惠及臺胞具體舉措,助力臺資企業在廈門落地生根。
  • 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成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關鍵舉措
    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成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關鍵舉措——  去年效果超預期 今年力度再加碼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曾金華  2019年,我國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全年減稅降費超過2.3萬億元,佔GDP的比重超過2%。
  • 餐飲業減稅降費助力澳門風味香飄大灣區
    中新網廣州12月17日電 題:餐飲業減稅降費助力澳門風味香飄大灣區  作者 郭軍 嶽瑞軒  上午品嘗港式點心,下午到澳門吃葡式蛋撻,晚上就在珠海享受海鮮大餐,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開通,越來越多人穿梭於大灣區城市之間覓食。
  • 減稅降費助力「航空食品」飛得更高更遠
    南京味洲航空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內冷凍餐及調理包產品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讓食品生產搭乘「減稅降費」特快專機,加大新產品、新口味研發,不斷為廣大旅客出行增添新鮮感和幸福感。  減稅降費消除了企業研發新產品、擴大生產線的後顧之憂。「食品行業產品更新換代快,客戶需求日益多元化,要求也從原來單純的『好吃』變為現在的『吃好』。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持食材新鮮、口感豐富,如何創新出更多產品種類是我們著重考慮的問題。」
  • 減稅降費「及時雨」變小微企業發展「加速器」
    近年來,我國對小微企業稅收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特別是今年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實施以來,連續的減稅新政「組合拳」為龍江大地小微企業加速發展帶來了發展的「源動力」。2019年上半年,全省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政策減徵17.88億元。
  • 減稅降費好故事:私房菜館的「增值服務」
    我們提供增值服務,就是宣傳減稅降費,這個話題很受歡迎。」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溢香園私房菜老闆雷文政介紹說。我們看到,服務員跟顧客提示:「先生,您的菜點好了,請稍候。這裡有開發區稅務局的稅收宣傳手冊,最新的減稅降費各項政策及解讀等資料都有,您可以在菜品上齊前了解一下。」有些人只是點點頭,有些人會拿起來翻看,減稅降費經常成為聚餐者談論的話題之一。
  • 石家莊將「減稅降費」大講堂開進全國著名小商品集散批發市場「南...
    央廣網石家莊4月30日消息(記者明慧 見習記者張曉琳)4月稅法宣傳月,河北省石家莊市長安區稅務局將「減稅降費」大講堂開進中國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南三條集貿市場,深入宣傳小微企業稅收普惠性減免政策,助力小微企業做大做強。  石家莊南三條小商品批發市場是北方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
  • 「十四五」減稅降費還有多大空間
    青年問策「十四五」   「十四五」減稅降費還有多大空間   減稅降費的故事還會繼續。在過去5年,減稅降費成為財政工作的主線,據統計,2016年至2020年新增的減稅降費累計將超7.6萬億元。減稅紅利撬動的不只是經濟增長還有民生福祉。如今,「十四五」的大幕即將拉開,減稅降費還有多大空間?
  • 洞庭魚米「香」:有滋有味的減稅降費
    在這座洞庭湖西岸的美麗城市,國家稅務總局常德市稅務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減稅降費的決策部署,把減稅降費作為穩增長、調結構,激發市場活力,優化發展環境的重要抓手,超過10萬戶納稅人享受到「政策紅包」。洞庭魚米之鄉,減稅降費「香」味十足。
  • 圖片故事|減稅降費助力,「土豆豆」變成了「金蛋蛋」
    王豔清說:「在今年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實施後,巴裡坤縣稅務部門第一時間上門宣講最新減稅政策,詳細了解了現階段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涉稅困難,著重講解稅銀互動信用貸款等政策。後來,稅務部門了解到公司的土豆粉深加工項目已經被哈密市列為科技創新項目,可以享受企業技術創新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後,就第一時間向我講解優惠政策的內容以及辦理全流程。」
  • 國家稅務總局海南省稅務局減稅降費新聞發布會
    減稅降費是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關鍵舉措,有利於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今天新聞發布會以「落實減稅降費」為主題,結合第28個全國稅收宣傳月活動,向新聞媒體和公眾介紹我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減稅降費決策部署,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進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
  • 實施戰略性減稅降費的主要著力點及政策建議
    當前應實施「戰略性減稅降費」措施,以稅制改革優化作為支撐,重點提升稅制中性、減少重複徵稅,有效破除稅收制度「瓶頸」,推動產業分工的細化和企業生產組織的優化,從根本上增強市場主體活力。「戰略性減稅降費」體現在「實惠性」「激勵性」「科學性」「協同性」和「可持續性」五個方面。
  • 翔安臺商:減稅降費助力「臺灣好滋味」紮根廈門
    日前,廈門太祖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蔡錦德告訴記者,減稅降費政策實施以來,減負的傳導效應影響了整個市場,對於臺資企業,減稅帶來的獲得感甚為明顯。對於今年開展的減稅降費,蔡錦德總經理表示,增值稅擴大進項抵扣範圍、稅率下降對公司影響比較明顯。從4月1日起製造業增值稅稅率從16%下調到13%,又增加了購進國內旅客運輸服務抵扣,近三個月為公司節省了約7萬元的稅款支出。
  • 減稅降費雪中送炭 江蘇財政打出「組合拳」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省各級財政部門持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保障疫情防控需要,並出臺減稅降費等一攬子政策為企業紓困解難,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一筆筆真金白銀投向抗疫一線,一項項惠企惠民政策護航經濟發展、保障民生改善,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保持經濟社會良好發展勢頭提供了有力支撐。
  • 陝西:實打實減稅降費助企業「輕裝上陣」
    今年以來,陝西各地財稅部門創新方式方法,不斷把各項減稅降費政策落到實處,減輕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困難行業企業的稅費負擔,用「真金白銀」幫企業渡過難關。陝西萬方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劉方超算了一筆帳:「在各種減稅降費政策幫助下,公司2020年預計可以享受約1500萬元的稅費優惠。
  • 湘西:實施減稅降費,企業活力大增
    原標題:實施減稅降費,企業活力大增  「湘西州委州政府和州紀委監委積極為企業排憂解難,實施減稅降費政策,去年為我們公司退還稅收865萬元。」1月2日,湘西經濟開發區創新創業示範園內,湖南宸睿通信有限公司總經理甘宏斌高興地說。
  • 蛋糕不可能無限做大 減稅降費還有多大空間?
    在過去5年,減稅降費成為財政工作的主線,據統計,2016年至2020年新增的減稅降費累計將超7.6萬億元。減稅紅利撬動的不只是經濟增長還有民生福祉。如今,「十四五」的大幕即將拉開,減稅降費還有多大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