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槍栓
此前北京疫情反覆,在多處關聯傳染源都指向北京市豐臺區"新發地"大型批發市場的同時,該市場用來切進口"三文魚"的砧板上被發現帶有病毒。這一爆炸性消息頓時傳遍全國,各大生鮮零售店鋪紛紛將"三文魚"下架,甚至成都、哈爾濱、西安、太原等與北京相隔不近距離的各省市也都被下架,一些地區的批發市場也都不允許肉類流通,國內無人可食"三文魚"。
▲北京市豐臺區"新發地"大型批發市場
"三文魚"中槍了,是不是罪魁禍首哪?正如年初那場大疫一樣蝙蝠"背鍋",是真是假還要等科學依據。不過說起"三文魚"這種物種在全球來說還真有一定的影響力。
"三文魚"並不是指某一種特定魚類,而是數種鮭科(Salmonidae)魚類的通稱,在中國也並不是因肉質有紋路而得名,而是因鮭魚英語Salmon的音譯得名。起初人們把大西洋的鮭魚稱之為"三文魚",後來商家為拓展渠道又把太平洋的鮭魚也稱之為"三文魚",逐漸"三文魚"的種類包含的越來越多。
▲"三文魚"是鮭魚的一種
"三文魚"是世界名貴魚類之一。這種魚很神奇,在淡水環境下出生,長不大時就移居到海水中生長,後又洄遊到淡水繁殖,在大西洋及太平洋中就有300多種類。該魚鱗小刺少,肉色橙紅,肉質細嫩鮮美,口感爽滑,魚腥味少,既可直接生食,又能烹製菜餚,深受人們喜愛。據不完全統計在世界範圍內,每年220萬多噸產量,歐盟國家消耗100萬噸,北美50萬噸,日本40多萬噸,中國僅有10萬噸。
▲"三文魚"刺身色澤鮮美、味道絕佳
中國不生產"三文魚",但是當今中國人吃得最多的進口海鮮就是"三文魚"和蝦類,在一些內地大中城市食用"三文魚"是一種高檔享受。不光在中國,特別是日本自1986年挪威水產養殖的"三文魚"進入該國後,便風靡大街小巷壽司店,迅速替代了昂貴的金槍魚地位,被做成各種刺身,成為飲食的一種文化,又隨著日本刺身風靡全球,逐漸將其推向世界。
▲"三文魚"全身都是寶
"三文魚"食用鮮美,但生長周期長,全球供貨不足,一些不良商販開始走上了歪門邪道。1991年成立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專門以開發和銷售提高水產養殖,名叫AquaBounty Technologies的水賞生物科技公司,通過轉基因技術開發出了一種混合鮭魚,並且還獲得了加拿大和美國的批准養殖。2017年7月向加拿大客戶首次銷售了這種混合鮭魚約4.5噸。
▲美國AquaBounty公司宣傳圖
該公司在大西洋"三文魚"的受精卵中植入從太平洋奇努克"三文魚"體內提取的生長激素基因序列和從大洋鱈魚體內提取的抗凍蛋白基因序列,用3種魚培育出來一種全新"三文魚"品種。這種培養方式主要考慮齊努克"三文魚"體型碩大,大洋鱈魚血液中的抗凍蛋白,既增加重量,又提高抗凍能力,從而比正常"三文魚"縮短一半生長周期。
▲轉基因"三文魚"明顯比普通的個頭大一倍
不過有許多"三文魚"愛好者卻質疑,這種既不會增加任何營養成分,也沒有變得更美味的"三文魚"吃下去是否安全?後來該公司提供的營養質量報告顯示,轉基因"三文魚"在口感、色澤、維生素、礦物質、脂肪酸、蛋白質等諸多方面,都與大西洋"三文魚"沒有任何區別,美國政府也就默認了該行為。
▲轉基因"三文魚"和與之同齡的標準大西洋鮭(圖自網絡)
雖然,美國這家公司研製的這種轉基因"三文魚"已繁殖了數代,沒發生基因變異,品質也未有不良變化,但現在不代表將來,現實替代不了意外,沒有誰能保證將來轉基因生物在環境突變的情況下會不會發生變異,所以美國不允許在本土養殖,都是把魚苗送往海外育肥,最後再加工運輸到美國再轉出口銷售,整個過程都建立了嚴格的防護措施,避免轉基因的魚類品種進入到野生水域,當然美國不會大量食用這種轉基因生物,只是口頭大肆宣傳。
倘若真的有哪一天,這種轉基因的"三文魚"基因突變,或許會是人類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