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四都有哪些風俗?全天不得吃新鮮飯菜,商店半夜仍燈火通明

2020-12-19 趣觀歷史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各位朋友中午好!子淵之前曾為大家介紹了許多與春節相關的有趣風俗,引起了讀者的強烈反響,今天咱們就聊聊正月初四的傳統風俗。

▲蘇州羊王廟

按照晉朝董勳在《問禮俗》的記載:「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正旦畫雞於門,七日貼人於帳。」正月初四乃是遠古神祗女媧創造「羊」的日子,也就是所謂的「羊日」,因此在這一天是絕對不能殺羊的。倘若遇上一個好天氣,養羊的人家就會喜不自勝——這預示著今年養羊會有好收成。清朝時,人們時常前往京城的馬王廟上香,該廟為馬王、牛王和羊王的合祀廟。

▲清朝祭灶場景(麵塑)

在古代,羊諧音「陽」和「祥」,人們遂將其視作吉祥的象徵,並選擇在這一天迎接諸神降臨人間。首先是東廚司命——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灶王爺」。這是中國起源較早的神祗之一,據可考史料顯示,商朝時民間已開始供奉灶神,周朝時將其具體化,以籲瑣之子黎為灶神。秦漢時期,灶神更是與門神、井神、廁神、中溜神共同列為主要祭祀的五位神靈。

▲如今的疍家人

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完全是因為其職責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除掌管飲食、賜以生活便利外,灶神還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間考察善惡的「欽差」,左右隨侍兩神一人手捧「善罐」,另一人手捧「惡罐」,隨時將這家人的行為記錄並保存於罐中,待返回天庭時向玉皇大帝報告。一般說來,民間通常以臘月廿四為灶神上天奏事的日子,家家戶戶都要舉行「送灶神」的儀式。然而現在很少有人知道,送灶神的時間也分階級——民謝灶之期也分階層,從唐代時就有「官辭三、民辭四、鄧家(即「疍家」)辭五」的說法,意思是官員、百姓和水上居民分別應在廿三、廿四、廿五辭別灶神。到了正月初四,人們又恭迎灶神重臨人間,開始新一年的生活。

▲北京妙峰山財神塑像

其次,人們還會正月初四子夜迎接五路財神。由於民間傳說初五是財神誕辰,商家們為爭搶好運,就會提前於初四設案迎接,名曰「搶路頭」。在這場儀式中,除去普通的祭牲、糕果、香燭等供品以外,人們還會供上羊頭與鯉魚,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由於初四不能殺羊,羊頭自然就得在初三置辦,這象徵著「吉祥」,而將鯉魚作為供品則是因其與「餘」同音。民國時,北京街頭的商店在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都會店門大開、燈火輝煌,迎接財神後,眾人先是設宴吃喝一番,接著就蜂擁去財神廟「換元寶」。完畢後,各商店便於初五正式開門營業。

在尋常百姓家,初四則有著截然不同的習俗,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吃折籮」。「折籮」指的是宴會吃剩的飯菜,此處專指初一至初三期間剩下的飯菜,民間這一天通常不做任何新鮮菜,直接將之前的冷飯冷菜合在一起做成大雜燴。這一習俗反映了古代人們渴望富餘、珍惜食物的心理。午飯過後,全家一起進行室內大掃除,撣去灰塵,將垃圾堆在院子裡,意為「掃窮」。

▲莆田風光

除了這些從古代傳承下來的風俗外,在莆田和仙遊地區還有著「初四過大歲」的習慣。在明朝時期,倭寇時常騷擾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有一年除夕的時候,人們正在慶祝新年,結果倭寇來了個突然襲擊,倖存的人們逃進山裡避難,一直到倭寇退去後才出來。很多家庭不僅沒過成年,還失去了親人。因此在莆田,大年初二是嚴禁去別人家串門的——因為這個日子許多人家正在治喪。初三過後,人們覺得年沒過好,因此應重新過一次,所以就在初四重新過一次年,而且過得更加隆重。這一習俗被莆田和仙遊百姓代代傳承,如今已列入福建省第五批非遺項目。

相關焦點

  • 正月初四:迎神接神
    春節習俗之正月初四  正月初四習俗有哪些?每個地方的正月初四習俗都一樣嗎?  「送年」  一般晚上舉行送年儀式,是送諸神和祖先回天。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老闆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從初一到初四,商店閉門歇業,婦女不用針線。  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 正月初四結婚好嗎 大年初四傳統習俗有哪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正月初四結婚好嗎 大年初四傳統習俗有哪些 中國的嫁娶文化由來已久,結婚要注意的事情很多,然而現今很多的婚禮都趨向於西式了,都是潔白的婚紗,閃亮的鑽石。不過不管是西式的婚禮還是中式的婚禮,都要選擇一個好的日子來舉行。那2019正月初四結婚好嗎?
  • 2019年正月初五是幾月幾號?正月初五有哪些風俗習慣及風俗禁忌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從春節開始一直到二月二都屬於過年,那麼2019年正月初五是幾月幾號?正月初五有哪些風俗習慣?2019年正月初五是幾月幾號?農曆2019年正月初五對應陽曆:2019年02月09日 星期六 南方部分地區在正月初五迎財神。民間傳說,財神即五路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清代顧祿《清嘉錄》云:「正月初五日,為路頭神誕辰。
  • 2015年大年初四是幾月幾日? 正月初四的禁忌及飲食習俗
    2015年正月初四是2月22日,星期日。大年初四拜年有哪些禁忌呢?小編盤點正月初四的禁忌及飲食習俗,詳情如下:大年初四習俗作 為古老的漢族年俗之一。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籮。所謂折籮,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
  • 正月初四烙餅就用「它」,營養美味熱量低,一家老小都愛吃!
    正月初四也被稱作「羊日」,傳說是女媧造人的日子,在這一天裡,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折羅,折羅就是把前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在這一天,天津人還有吃烙餅炒雞蛋的習俗,據說是因為這天是舊時的「接神日」,各路神仙會在今天重返人間,天津人怕神仙看到自己不會勤儉持家,因此特地吃家常飯,表現得低調點。正月初四烙餅就用「它」,營養美味熱量低,一家老小都愛吃!它就是鱈魚,鱈魚肉味甘美、營養豐富,肉中蛋白質比三文魚、鯧魚、鰣魚、帶魚都高,而肉中所含的脂肪含量卻非常少,比三文魚低17倍,營養健康,錯過可惜!
  • 宋朝和明朝為什麼都在正月初四建立?正月初四有什麼習俗?
    正月初四又稱為「羊日」,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老黃曆中佔羊,所以這一天有「三羊(陽)開泰」的吉祥象徵,而歷史上的宋朝和明朝都是在這一天建立,這是為什麼呢?
  • 大年初四講究這麼多:準備「扔窮」 迎接灶王爺
    原標題:【小編說年俗】大年初四講究這麼多,準備「扔窮」,迎接灶王爺  大年初四恭迎灶神,在位理學中佔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小編今天繼續為大家介紹大年初四有哪些習俗與禁忌呢?
  • 2019大年初四是幾月幾號 大年初四有哪些禁忌及大年初四習俗盤點
    2019大年初四是幾月幾號 ?2019大年初四是2月8號,星期五。大年初四,又稱為「羊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老黃曆中佔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
  • 位於福建的這個城市,初四過大年,是全國唯一且獨特的地方風俗
    福建省有許許多多的城市,但是莆田是唯一一個每年會過兩次年的城市,也是全國唯一而且獨特的風俗習慣。莆田人在除夕過一次年之後,還會在正月初四再過一次大年,並稱之為「做大歲」。這個習俗從明嘉靖四十一年的時候開始,那時候倭寇進犯莆田,到處都是殺掠,一直到第二年的正月初一被戚家軍打敗後才開始返回。因為每家每戶都去外地避難,所以沒法過年,便決定在初四那天晚上補過。為了紀念這段慘痛的歷史,莆田人都是在除夕過「小年夜」,而正月初四為「大年夜」。
  • 大年初四說習俗,這一天有什麼講究,是什麼日子
    時間從不為誰單獨停留,一轉眼今天大年初四了,大年初四有什麼樣的風俗呢?這裡給大家說一說。大年初四是破五的前一天,按照老輩子講是灶王爺回家的一天,這一天大家應該不出遠門都在家裡面呆著,因為灶王爺要在這一天回歸民間,普查人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準備好上好的果品,給灶王爺上供,迎接灶王爺回家。
  • 正月初四習俗多,民間習俗這樣「迎財神」,新的一年會大發大富
    在古人的眼中,大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神在人民的心目中有著極高的地位,那麼迎接他們,自然是煞費苦心的,甚至有了「送神早,接神遲」之說。因此,所謂的送神一般在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
  • 正月初四這一天為何有「吃折籮」的習俗?迎神接神的寓意是什麼?
    正月初四這一天為何有「吃折籮」的習俗?迎神接神的寓意是什麼?每當過春節的時候無論南北東西,各個地區都會有比較獨特的春節習俗。雖然這些習俗會根據地域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最終想要表達的卻都是,「歡天喜地過大年,男女老少盡開顏」的過年氣氛和喜悅心情。
  • 【漫話年俗】大年初四 迎神扔窮日
    大年初四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羅,所謂折羅,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清掃室內,把垃圾收集堆到一處,這也是漢族民俗中說的「扔窮」。寓意來年不愁吃穿、招財進寶。  在北方有些農村風俗是大年初四綁火神,用玉米梗或麥梗綁在棍子上,點燃後從自己家送到河裡去,代表一年家裡無火災。
  • 正月初七「人日節」,除了吃七寶羹之外,還有這些風俗及食俗
    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髮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後,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俗稱「人日子」。那麼除了各樣風俗,年初七的食俗有哪些呢?
  • 大年初四,扔掉窮接財神,呆在家迎灶神
    從初一到初四,商店閉門歇業,婦女不用針線。一、扔窮從初一到初三,家家戶戶每天不是走親訪友就是人來客往,難免有剩飯剩菜。到了初四,全家人要在一起吃折籮。所謂折籮,就是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飯後全家一起進行室內大掃除並將垃圾扔到院中,意為"扔窮"。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請夥計,分發紅包。
  • 記憶中的年味,過年風俗都有哪些
    在我們的記憶中,過年的習俗都有哪些? 一、什麼是小年 「小年」是忙年的開始,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小年」是過年前忙年的開始與伏筆,並非指節日。
  • 正月初四迎財神有講究——作家一耕恭候新春
    研究習俗與寫文章前,先來一首七律賀正月初四,雖說不一定押韻,但帶著作者的祝福表達對讀者的心意。我國有風俗,初五日相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在廣東廣西人的習俗裡,年初五是財神爺的生日,所以要在財神爺生日的前一天迎接他回來。「送神早,接神遲」,因此,迎財神一般都是年初四下午4點左右才開始,時間可以截止當夜子時。那麼,財神該怎麼迎?
  • 初四迎灶神,五路財臨門
    正月初四的習俗1、迎灶神灶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並施放鞭炮,以示恭迎。年初四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
  • 正月初四微信拜年祝福語 2020年大年初四祝福動態圖片
    正月初四微信拜年祝福語 2020年大年初四祝福動態圖片時間:2020-01-28 18: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正月初四微信拜年祝福語 2020年大年初四祝福動態圖片 大年初四,心歡暢,打長譜,算細帳,過日子,不上當。
  • 航拍河南鄢陵建業大食堂燈火通明蔚為壯觀
    2020年4月2日,河南許昌,航拍的鄢陵建業大食堂燈火通明蔚為壯觀。鄢陵建業大食堂位於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建業綠色基地,被譽為為「中原美食民俗文化的體驗地」。在建築風格上還原中原明清民居市井特色,延續中原古樸、雅致、厚重、大氣的建築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