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血液腫瘤,大家往往會想到白血病和淋巴瘤,然而對血液系統其他腫瘤卻「鮮有耳聞」。多發性骨髓瘤就是其中一種,聽起來陌生,卻位居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發病率的第二位,發病率也逐年升高,而且危害性極大,給人們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脅。它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又有哪些臨床症狀?今天小編特別邀請青島市高層次引進人才、我院血液科主任鍾玉萍教授,為大家解析一下這「吃骨頭的血液病」。
問:鍾主任,什麼是多發性骨髓瘤?有哪些症狀?
鍾玉萍: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起源於漿細胞的惡性腫瘤。正常的漿細胞會產生抗體,這種抗體在機體的免疫功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當漿細胞成為惡性細胞時,它們就會變得具有多形性和不可控制地增長。這將導致正常細胞的生長受到抑制:血液中紅細胞的下降常常導致貧血,白細胞的減少可以使感染的風險增加,血小板的降低導致出血的增加,瘀斑也變得較常見。惡性漿細胞也可以導致骨骼的損傷,骨骼的損傷可以產生疼痛,甚至骨折,「吃骨頭的血液病」就是這樣來的。
不同於正常的漿細胞可以分泌具有保護作用的免疫球蛋白,惡性漿細胞僅分泌一種免疫球蛋白「副蛋白」,也叫「單克隆球蛋白」。這種副蛋白不能起到抗感染作用,卻可以對腎臟造成損害。惡性漿細胞和副蛋白可導致一系列臨床症狀:骨痛,貧血,感染和腎臟損害。
問:多發性骨髓瘤是由什麼原因導致的?
鍾玉萍:目前引起多發性骨髓瘤的確切機制不是很清楚,但有多種因素可以使患這種疾病的風險增加,包括家族史、年齡、放射線和化學物質的暴露等。科學家們認為是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骨髓瘤的發生。
問:這種疾病是可以治療的嗎?
鍾玉萍:答案是肯定的,儘管這種疾病是不可以治癒的,但近十年來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通過治療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並且使總的生存時間得到延長。而且現在有很多方法聯合應用來破壞骨髓瘤細胞。最關鍵的是儘早發現,儘早就醫,並與醫生商討哪種藥物和治療方案對自身有效。近期有一位40多歲的患者,因為發現得早,得到早期診斷,經過完全口服藥物的規範治療方案,實現了很好的控制。
【來源:青島早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