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堂飯菜價格,誰說了算?

2020-12-16 團餐謀

團餐謀原創內容

作者|雲起

高校食堂從來都是「特殊」存在,一點點風吹草動就能掀起輿論狂潮。

2元以下菜比例不得低於20%,毛利率控制在35%以內……

5月26日,山東省教育廳網絡公布的《關於加強高等學校食堂管理意見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意外出現「圈外」熱議「圈內」遇冷之怪現狀:

在網友們那裡像巨石投入平靜湖面,泛起漣漪、熱議不休;

在圈內與食堂利益攸關的高校後勤管理和團餐界,卻更像一顆小小石子投進平靜湖面,未曾激起波瀾引發過多關注。

為什麼?

01關於「2元低價菜」,網友們是不是有「誤會」?

「高校穩定看後勤,後勤穩定看食堂。」只要你在高校食堂摸爬滾打過,對這句「名言」都會熟稔於心。

「穩定」既包括食堂的出品品質,更強調食堂裡的各類餐食價格要長期保持穩定。

高校食堂飯菜價格一向敏感,控價權由校方掌控,「限價」是此前相關規定裡更為著重強調的。

例如,該徵求意見稿下發同時廢止的《關於切實加強高等學校食堂管理工作的意見》(魯教後字〔2005〕1號),曾規定:

各高校要充分考慮大多數學生的經濟承受能力,嚴格控制飯菜價格。根據實際情況,對食堂的就餐價格可以實行最高限價。學生食堂一律實行明碼標價,規範引進特色窗口,統一管理。要按4∶4∶2的比例供應低價菜(1元以下)、中價菜(1元~2.5元)和高價菜(2.5元以上)。要努力增加飯菜的花色品種,在提高飯菜口味上下功夫,注重科學營養配餐,主、副食品「百元含量」中必須體現合理的構成比例。要設愛心窗口,有免費湯、佐料等。各高校學生食堂的實際就餐率必須達到75%以上,學生對食堂工作的滿意率必須達到85%以上。

如今距離2005年已過去15年,物價早已翻了幾番。從圍繞價格的措辭上看,最新的徵求意見稿顯然更為與時俱進,強調各高校要建立完善的食堂飯菜價格形成機制,完善與物價上漲的價格聯動機制:

要求學校同餐飲服務或管理單位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機制,建立並完善學生食堂成本調查和定期公開制度,成本核算要公開、透明,價格調整要科學合理、規範有序。要加強審計和財務監控,嚴格成本核算,將學生食堂(基本大夥)的毛利率控制在35以內。學生食堂一律實行明碼標價,以科學營養配餐為原則,規範引進特色窗口,統一管理。食堂高、中、低價位的菜品搭配合理,低價菜(2元以下)所佔比例不得低於20%。同時,文件還要求各高校要統籌財政撥款、學費收入及其他收入等資金渠道,根據在校生數,按照一定比例安排資金,設立學生食堂飯菜價格平抑基金,根據市場物價上漲情況,適時對大夥食堂(包括社會力量承包或經營的食堂)進行補貼,抑制飯菜價格過快上漲,並將當年所用部分在次年補齊。學生大夥食堂成本上漲幅度超過學校調控能力,學校在調整價格前要將成本上漲核算情況、上漲食品種類及價格,通過座談會、宣傳欄等形式廣泛地告知學生,得到學生充分理解與認可後實行。

「嚴格控制飯菜價格」、「最高限價」等內容已不見蹤影,不再具體規定低價、中價、高價菜的4∶4∶2比例,而是要求低價菜(2元以下)所佔比例不得低於20%;強調學生食堂(基本大夥)的毛利率要控制在35以內,對餐飲公司運營的風味餐廳毛利率等則沒有具體規定,將多由高校後勤親自運營、更偏重公益性的高校食堂,與餐飲公司市場化運營的食堂區分開來。從這一點上說,政策「不再一刀切」,運營理念上已大幅升級。

2019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高等學校引入社會餐飲企業承辦學生食堂管理規範》(團體標準T/JYHQ 0002-2019)明確定義了基本夥,確保高校食堂的公益性原則不可撼動:

「體現公益性、保障學生基本生活需要、價格明顯低於社會餐飲同等水平的飯菜。」

四川師範大學食堂的2元蓋澆飯

關於「2元低價菜」,其實在很多高校基本夥食堂都一直存在。與物價上漲相比,近年來此類新聞刷屏網絡引發好評,無不與「2元菜」的價格實惠實在超乎想像、校園有大量低價消費需求有關。

高校食堂需堅守公益性,毋庸置疑。無論物價怎樣波動,都必須有低價菜和免費湯正常供應,確保家庭困難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不受影響。

同時,相關各方也要理性、客觀面對社會現實,尊重市場經濟固有規律,適當校正學生消費者及校方不正確的預期值,若推波助瀾一味以「2元菜」吸睛,極易使輿論「走偏」。

畢竟,以目前市場行情來看,20%的佔比確實不低,基本夥食堂要完成這個任務,也相當艱巨。學生食堂若長期負債經營,單靠補貼,只能惡性循環,並不利於高校餐飲市場健康發展。

02非消費升級or消費降級所能概括,消費分層趨勢明顯!

山東大學齊園餐廳特惠窗口之一

事實上,在高校餐飲市場,比消費升級與消費降級趨勢更明顯的,是消費分級!

現下講究極致性價比的消費時代,一味強調飯菜便宜,並不能讓全體師生滿意,畢竟「消費有層級」。

現在高校裡的95後、00後年輕人,成長於物質極為豐富的年代,父母普遍都是70後、60後,屬於中國目前最具消費能力的群體。他們除了在食堂用餐的需求,還有其它多層次的消費需求。

某團餐企業管理人員,曾用帕累託的「二八定律」來分析高校餐飲消費:80%的學生有中低消費需求,20%的學生則有高消費需求。即便高校食堂基本夥好到極致,也一定會有20%學生的消費需求並未得到滿足。

因此,在高校,基本夥食堂主「保障」、滿足學生基本就餐保障,風味餐廳推「花樣」,滿足校園群體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格局已成。這是現下高校餐飲最為顯著的特徵之一,也是校園餐飲多樣化的必然趨勢。

在高校食堂,會引發學生們吐槽的,從來不只是價格,而是質價不符!要便宜,更要品質,這樣的高性價比「超值」消費才是學生們所追求的。

山東大學齊園餐廳美食

在山東知名高校山東大學的齊園餐廳,一層、二層餐廳有許多常年不漲價、銷量經久不減的飯菜,3毛錢的小米粥、4毛錢的饅頭、1塊2毛的雞蛋餅、3塊錢1斤的油條、5塊錢1籠的小籠包、各式各樣的1元菜……為代代師生所樂道。

山東大學齊園餐廳四層的漢堡套餐

三層四層,則有烤魚、西餐、自選餐等讓吃貨眼花繚亂、品類豐盛的特色美食,當然,相較一二層的餐廳,更接近市場價。

03圈內遇冷為哪般:從治標到治本,還有多遠?

「治標不治本,大媽手抖的更厲害了!」「2元錢能吃到啥?」「我們學校,2元錢一勺的菜只有土豆絲、小白菜這兩樣,注意是一勺喔!」「那你怎麼定義這個菜品?茶葉蛋?烤腸?那它絕對不會超過2元。我都不曉得怎麼說,一葷一素10元已經很常見了。小時候聽到大學的菜多麼便宜,我是一口都沒吃到過。」「整這種對我們學校來說根本沒用,該難吃的還是難吃。」

「整這些沒用的,你限價那菜量能夠嗎?味道能好?學生為啥點外賣?學生點外賣點商家為啥不讓進你們學校?……你現在也不針對菜品,也不考察市場相應產品的價格,拍腦袋就說不能高過2元,山東這些領導不具有市場價值觀!」

關於「2元菜」,有在校學生吐槽自家食堂價格過高,也有部分網友在質疑「2元錢能買到什麼」,不乏以上理性探討。

南京審計大學食堂,圖片源自網絡

事實上,從2019年的豬肉等食材價格漲漲不休,到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各地高校近期才陸續開學,高校食堂面臨的經營管理壓力今年尤甚。

就餐飲企業而言,「講政治」的餐飲企業有之,即便是運營風味餐廳,也會貼錢保證供應一定的低價菜,「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餐飲企業同樣不少,部分高校食堂頻遭「壟斷」、「黑心」等吐槽,被網絡曝光,多與此相關。

徵求意見稿強調,「設立學生食堂飯菜價格平抑基金,根據市場物價上漲情況,適時對大夥食堂(包括社會力量承包或經營的食堂)進行補貼,抑制飯菜價格過快上漲,並將當年所用部分在次年補齊」。

有引導是好事,但對於餐飲企業而言,高校存在一定帳期,與其等待或許會有的補貼,在食材成本、人力成本節節攀升,運營不足的情況下,更靠譜的仍是以自有資金力撐,捱過難關。

高校食堂既具公益性,又有食堂在市場化運營,那麼,食堂的飯菜價格,究竟該誰說了算?如何完善食堂飯菜價格形成機制,完善與物價上漲的價格聯動機制?

團餐謀採訪了多家高校後勤主管部門及團餐企業,對此也是不明所以。

一直以來,智慧校園建設剛剛起步,痛點甚多,高校餐飲消費數據目前未見權威、全面性地披露。相關管理部門一缺乏科學數據依託,二缺少實地調研。不同學校不同餐飲企業運營的食堂,飯菜價格具體什麼樣?學生滿意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進?究竟以何為參照,如何實施?各方承擔什麼樣的角色?

目前,已有相關政策文件對此多是粗線條勾勒,缺乏可落地的具體實施辦法。這也是政策不斷出、但「不接地氣兒」圈內遇冷的原因所在。

高校食堂的公益性服務與市場化經營,需要業界深入探討併合力推動,遵循市場規律,改變過去「不問理由,不分場合,不講條件,不講成本」的運營管理思路,構建應對物價上漲的有效機制,平衡餐飲企業盈利與學生權益之間的矛盾,形成學校、餐飲企業、師生代表參與組成的學校食堂監督管理委員會等多位一體的新型管理關係,共同參與並管理高校食堂的經營與服務,增強彼此間的透明度,信息公開、市場價格公開、採購過程公開、菜單定價公開,進行科學客觀的市場調研,尋求破解路徑和解決方法。

除了被網友們熱議的「價格」, 這份徵求意見稿據《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令第45號)等文件規定,涉及的關鍵詞還包括「食品安全」、「規範」、「公共衛生管理」等,提出要「規範校內餐飲服務市場」,對高校引入社會力量承包或者委託經營時的高校食堂招投標及退出管理,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強食品安全日常管理與應急管理,積極推進「農校對接」和農產品聯合採購等有所指引。

關於高校食堂飯菜價格形成機制與物價上漲的價格聯動機制,你怎麼看?政策如何才能更接地氣兒? 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上海推行四項措施穩定高校食堂飯菜價格
    上海推行四項措施穩定高校食堂飯菜價格 2008年03月11日 09:39 來源:文匯報 ,確保學生食堂飯菜價格穩定,質量和份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保持不變。  據了解,具體的四項措施是:學校切實落實學生食堂固定資產零租賃以及水、電、氣定額補貼等措施,同時加大幫困助學力度;繼續發揮配貨中心的主副食品配貨主渠道作用,增加學生食堂的集中配貨和實物儲備,確保學生食堂主副食品的正常供應;嚴格監管,實行高校學生食堂「塊件菜」價格備案制,協調市物價、衛生主管部門進校檢查飯菜價格與食品質量;市教委和學校仍應安排一定的資金量,作為引導政策,給予學生食堂一定的成本補貼
  • 各地各高校採取切實措施穩定學生食堂飯菜價格
    各地各高校採取切實措施穩定學生食堂飯菜價格積極做好學校後勤保障工作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應對副食品價格上漲 進一步做好高等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食堂工作的緊急通知》精神,各地各高校積極採取措施,應對副食品價格上漲,通過採取加強食堂管理
  • 教育部:高校要設立食堂飯菜價格平抑基金
    本報濟南8月19日電(記者鄭燕峰)昨天下午,教育部在濟南召開高校學生食堂工作座談會,商討在物價持續上漲的形勢下,如何做好新學期學生食堂工作。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說,秋季開學在即,各地各高校要把穩定食堂飯菜價格當做當前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下大力氣抓緊抓好。
  • 高校食堂飯菜價格悄然上揚 讓漲價來得溫情一點
    近幾個月來,由於與食品有關的原料和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導致整個社會物價上漲。據報導,新學期開學,部分高校大學生發現學校食堂飯菜價格已悄然上揚。教育部發言人王旭明近日表示,學校食堂應減少浪費、降低成本,不要把這當成吃吃喝喝的一件小事,「應帶著深情,帶著真情」,儘可能降低副食品價格上漲給學生帶來的影響。面對這種趨勢成都地區高校的情況又如何呢?
  • 部分高校食堂飯菜價格調查
    新華社記者高學餘攝    金秋九月,國內高校食堂掀起了一輪漲價風潮,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武漢等地高校反響較大。9月11日,北京市政府宣布將下發2516萬元專項資金對普通高校、高職學校和中職學校學生食堂給予臨時性補助。近日,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到一些院校進行了調查採訪。
  • 部分高校食堂飯菜價格調查
    新華社記者高學餘攝金秋九月,國內高校食堂掀起了一輪漲價風潮,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武漢等地高校反響較大。9月11日,北京市政府宣布將下發2516萬元專項資金對普通高校、高職學校和中職學校學生食堂給予臨時性補助。近日,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到一些院校進行了調查採訪。
  • 高校食堂飯菜男女同價不同量是怎麼回事 高校食堂飯菜男女同價不同...
    高校食堂飯菜男女同價不同量是怎麼回事?高校食堂飯菜男女同價不同量是什麼情況?大學裡一般都會設有學生食堂,目的是為了讓大學生們能夠吃到平價飯菜,從而減少大學生們上大學的生活支出。一般情況下,大學食堂裡的飯菜都是按份賣的,不分男女。因為這樣更易於操作,也更能夠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 人大學生自發調查 製作"高校食堂飯菜排行榜"
    法制晚報5月10日報導近日,一個名為「中國人民大學食堂價格及相關情況調查報告」的帖子,在網上引起了人大學生的關注。記者了解到這個由學生自發調查得出的飯菜排行榜並沒得到認可。學生反應飯菜調查手法不科學近日,記者在中國人民大學天地人大BBS(論壇)上看到,「調查報告」的調查時間為今年3月1日,署名是「人民大學學生會」。上面除有本校四大食堂的相關數據、學生反饋意見外,還發布了周邊其他9所院校的飯菜價格。
  • 國內高校食堂虧損嚴重 飯菜數量和質量下降
    「上學期學校食堂紅燒肉每份是3.5元,開學了變成4.5元,學生就會有意見。」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在會上說,「秋季開學在即,穩定食堂飯菜價格是當前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今年以來,食品價格輪番上漲。上海市教委秘書長蔣紅說,今年1至6月份平均下來,物價和用工上漲因素兩項相加,導致上海高校食堂綜合成本上漲13.17%。而同時,上海各高校食堂對學生的夥食價格,基本與去年持平。學生日均用餐費用在12~15元,大大低於社會同類大中型快餐25~30元的標準。據上海市教委的調查,上海高校食堂虧損額在營業額的5%左右。北京亦然。
  • 天津為保高校食堂價格穩定 領導須常到食堂吃飯
    本報天津11月11日電(記者張國)面對師生關於當前物價上漲影響高校食堂的擔心,中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和天津市教委對當地各高校領導提出了一項新要求:「堅持高校領導經常到學生食堂就餐。」  天津地區高校日前開始實施一項「暖冬行動」。
  • 陝西規定高校學生食堂飯菜比例 1元以下菜要佔10%
    網傳某大學食堂的留言簿遭學生惡搞吐槽(圖片來源自網絡)  高校高、中、低檔次飯菜比例應為3:5:2,另外1元以下的菜要佔10%,中、晚兩餐要為學生提供免費菜湯;高校主要領導應不定期深入食堂檢查,同學生一起就餐……  為讓大學生吃上質量好、價格低的飯菜,日前,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農業廳
  • 學校有專門的部門監督管理食堂以穩定價格保證飯菜質量
    2008年1月8日15時,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副司長張泰青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穩定學生食堂飯菜價格,做好學生食堂工作」與網友在線交流。    [網友「冬雪之後」]有學生在BBS上反映,學校食堂飯菜價格是穩定了,可質量卻下降了,大碗換成小碗了,葷菜基本不見了。也有學生在網上反映學生食堂飯菜質量差、價格高,學生到校外吃飯或吃方便麵。請問,怎樣防止出現這種現象?怎樣保證學生食堂的質量?如何做好監督管理?
  • 中日高校食堂飯菜大PK,你更中意誰?
    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那這食堂的飯菜自然也是在考察範圍內啦! 下面丸子就給大家介紹幾所國內高校的食堂飯菜 1 清華大學 在清華被問的最多的應該是萬人食堂了,一層有:面、水餃、麻辣燙、套餐、鐵板燒、麻辣香鍋。
  • 高校「禁外賣」,得先把食堂辦好
    (9月23日 中國新聞網)嚴禁外賣入校,在國內高校中南昌理工學院不是第一家,也不會是最後一家,校方給出的理由是為了保護環境,減少白色汙染,並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可是一紙外賣禁令,何以在校內外引發熱議?其實,學生對外賣情有獨鍾,根本原因是對他們對學校食堂飯菜質量的失望和不滿。
  • 新學期高校食堂價格調查:一頓飯最便宜要花多少錢?
    在重慶大學虎溪校區二食堂,讀大三的楊建雄買了土豆燒肉、魚香肉絲2份葷菜, 還有小白菜、土豆絲等2份素菜。  「葷菜每份3元左右,素菜每份1.5元,米飯7角錢3兩。」楊建雄說,重大虎溪校區一共有3個食堂,每個食堂飯菜價格略有不同,自己一頓飯最少要吃7元左右。  當天,在重慶師範大學二食堂,來自涼山的梁洪英只吃了一葷一素。「家裡有三姐弟讀書,爸爸患有腦血栓。」
  • 清華大學食堂都有些什麼夥食?飯菜價格很實惠,菜色葷素齊全
    清華大學食堂都有些什麼夥食?飯菜價格很實惠,菜色葷素齊全。想必大家都知道中國國內最有名的兩所高校就是清華還有北大,這是很多莘莘學子擠破頭都想到去讀的學校。不過,這學校對人才的挑選是非常嚴格的。小優覺得能夠進入到這樣的高等學府深造是非常自豪的,而且高校在各方面的條件都是非常不錯的。
  • 各地財政補貼高校學生食堂
    緩解物價上漲對大學生的生活影響—— 各地財政補貼高校學生食堂  本報3月27日綜合消息為了緩解物價上漲給普通高校學生生活帶來的影響,連日來,各地政府紛紛撥出專項資金補貼高校食堂,穩定飯菜價格和質量,保持學生食堂特別是學生大夥價格基本穩定。
  • 高校領導須常到學生食堂就餐
    天津要求保持食堂飯菜價格基本穩定 高校領導須常到學生食堂就餐         本報天津11月11日電(記者張國)面對師生關於當前物價上漲影響高校食堂的擔心,中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和天津市教委對當地各高校領導提出了一項新要求
  • 帝都高校食堂鄙視鏈,到底誰才是北京高校第一食堂?
    而在高校雲集的北京海澱區,更是有這麼一條馬路,短短三公裡長,沿街兩側卻分布了八所高校!那就是學院路。學院路,名字就帶著一種學術氣質,剛開始所長也是這麼以為的。然而,和這條路上念書的幾個小朋友聊完以後,所長現在看到這三個字就只能饞得直咽口水,明白世界上真的有一種食堂叫做「別人家的大學食堂」。
  • 國內高校食堂大PK,誰的顏值與美味齊備?
    國內高校食堂大PK,誰的顏值與美味齊備?哪家大學的食堂最具有網紅氣息?今天我們就來一起通過此前軟科「新學期·曬圖有禮」之「最美大學食堂」活動的讀者投稿來看看誰才是同學們心中最佳的「別人家的大學食堂」。前方,一大波美圖預警!01. 武漢大學梅園食堂武漢大學,不光美麗,更加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