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泊在元山市港口的「萬景峰92」號郵輪。莽九晨攝
【環球時報駐朝鮮、韓國特派記者 莽九晨 陳尚文 環球時報記者 白雲怡 趙覺珵 丁雨晴】編者的話:從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3月底訪問中國,到美朝峰會昨天在新加坡舉行,朝鮮近三個月來逐漸向世界敞開對話大門,讓外界對它未來的經濟發展與對外開放充滿遐想。在眾多領域中,旅遊業的發展備受期待。金正恩5月下旬一句「要把元山葛麻海岸旅遊區建設成為世上獨一無二的朝鮮式海岸城市」的指示,無疑是推廣元山乃至整個朝鮮旅遊業最有力的宣傳語。若朝鮮重點打造旅遊業,它會如何「大顯身手」呢?
「朝鮮式海岸城市」元山什麼樣?
元山葛麻地區位於江原道,海岸線十分平緩。《環球時報》駐朝鮮記者去年8月底前往鹹興市採訪時,路過元山進行簡短休整。這裡的「明沙十裡」海灘是朝鮮著名天然浴場,除此之外,還有「萬景峰92」號郵輪等一些其他城市沒有的旅遊設施。據朝中社報導,正在建設的旅遊區佔地面積達數百公頃,新增設施包括十幾棟賓館、海濱浴場、露天舞臺以及民族文化體驗區等。
元山市海濱一角。莽九晨攝
平壤至元山大約180公裡。《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連接兩地的高速公路修建得較好,無論是前往朝鮮東北部還是東南部城市,一般都要到元山進行修整。另外,元山還有一座國際機場。
《韓國經濟》報導稱,元山是繼平壤之後,對朝鮮人第二大富有吸引力的城市。從1971年開始,「萬景峰」號往返於元山港和日本新潟港之間,接送旅日朝僑以及運輸貨物。為了讓第一次踏入朝鮮土地的僑胞能看到元山是一個國際性港口城市,根據朝鮮前領導人金日成的指示,高層建築出現在元山。發展至今,元山已經同時具備優美的自然景觀以及在朝鮮較為罕見的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韓國學者認為,朝鮮之所以開發元山,是因為這裡是可以經過短時間打造為觀光地區的最佳地點。
「朝鮮的海濱城市十分有潛力。」專注經營朝鮮深度遊的中國機構INDPRK(IN朝鮮)創始人車英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以元山為例,它的規劃相對完善,區位和人口素質有優勢,未來很適合發展成為一座新型旅遊度假城市。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截至目前,除了南浦、元山和羅先3個海濱城市,朝鮮其他眾多海濱城市和近海小島尚未開發。
對於旅遊業整體發展,朝鮮門戶網站「我的國家」這樣介紹:朝鮮本著自主、和平、友誼的理念,把發展旅遊業看作為加強同世界人民的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發展國家經濟做出積極貢獻的重要工作。
「我的國家」網站介紹說,目前朝鮮共劃分平壤地區、金剛山地區、妙香山地區、開城地區、南浦地區等9個旅遊地區。每個地區有各自的特色,比如平壤是朝鮮首都,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擁有眾多獨一無二的標誌性景點和建築設施;金剛山是朝鮮名山,景色迷人;開城是朝鮮第一個統一國家——高麗的首都,擁有板門店、高麗博物館等景點。
元山市海濱一角。莽九晨攝
新趨勢:觀察老百姓生活
「我覺得去朝鮮旅遊讓我看起來是個很酷的人。」2016年夏天曾和父母一起從丹東乘火車去平壤和板門店旅行的單女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我心裡,朝鮮是一個很神秘的國家,尤其是西方朋友很難進入。而我的父母更想去看看另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一個『過去的中國』。」
車英赫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中國去朝鮮旅遊的遊客一個主要群體是中老年人,他們大多抱著懷舊的心情,有的對朝鮮有某種情結,有的本身是當年志願軍的後代或家屬。另一大國際遊客群體是年輕人,他們抱有一種獵奇的心態,想要去看一個和世界大部分國家不同的朝鮮。
根據車英赫的介紹,目前在世界範圍內每年赴朝鮮旅行的遊客人數已超過10萬人次,其中80%來自中國。美國《紐約時報》2017年報導稱,根據高麗旅行社總經理西蒙·考克雷爾的說法,每年前往朝鮮旅遊的西方遊客大約四五千人次,其中20%來自美國。
車英赫告訴記者,對於絕大多數經營朝鮮遊覽的旅行社來說,最經典的路線項目不外乎平壤的金日成廣場、主體思想塔、萬景臺革命故居,以及開城的板門店、成均館等。「過去十年間,這些傳統旅遊項目基本沒有改變。」不過,最近幾年出現了一些更加新穎、有趣的「特色遊路線」,比如端午深度遊、平壤馬拉松深度遊、走進平壤市民家中的「勞動節深度遊」等。
在INDPRK今年開闢的「勞動節深度遊」項目中,遊客有機會去看一看朝鮮的合作農場,感受「社會主義新農村」,也可以參觀紡織廠工人的宿舍,探秘朝鮮工人階級的日常生活,還能夜遊「朝鮮版迪士尼」——凱旋青年遊樂場,體驗當地青年的周末娛樂生活;而在軍事主題的深度遊中,遊客可以參觀神秘的人民軍武器裝備館,乘坐米-17直升機俯瞰平壤。「這些項目旨在讓遊客更加貼近朝鮮老百姓實際的生活。」車英赫說。
關於價格,英國人在中國開辦的青年先鋒旅行社的導遊庫萊沙曾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他們提供的朝鮮項目有50多種,價格從445歐元到1595歐元不等。
「無論你走的是什麼路線,是一兩個人的定製遊還是一二十人的團組遊,在朝鮮旅遊都要受到比較大的限制。」車英赫表示,所有赴朝遊團組都需要有兩個當地導遊陪同,且不可以在行程以外隨便自由走動。
韓國人想去朝鮮聽「平壤故事」
今年4月的朝韓領導人歷史性會晤在韓國帶火了一批邊境遊項目。對於希冀南北和平、懷有故土情結的韓國人來說,朝鮮十分有吸引力。曾幾何時,金剛山旅遊項目在韓國備受歡迎。
1998年6月16日,出生在朝鮮江原北道通川郡的韓國現代集團會長鄭周永(已故)以83歲的高齡「衣錦還鄉」。與他「同行」的還有50輛5噸載重的卡車,上面裝有500頭牛。同年10月27日,鄭周永再次訪朝,並送給朝方501頭牛。一個月後,朝鮮向韓國遊客開放金剛山。直至2008年,韓國前往金剛山觀光遊客累計達195.6萬人次。當年,有韓國遊客誤入朝方軍事區遭射殺,該旅遊項目被韓國政府叫停。
年近60歲的韓國畫家申璋湜是首批到金剛山觀光的韓國遊客。4月27日,韓國總統文在寅與金正恩在板門店韓方一側「和平之家」2樓會議室握手合影時,他們身後的畫作《從上八潭俯瞰金剛山》便是出自申璋湜之手。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初見金剛山的感動令他念念不忘,「果然是我們半島的山,沒有絲毫的陌生感」。
申璋湜回憶說,那是一趟四天三夜的旅程。從韓國東海港出發,乘坐「金剛」號遊船航行一夜,抵達金剛山長箭港(朝鮮稱「高城港」),之後換乘小船向金剛山邁進。「想把眼前的美景全部帶回家,」申璋湜說,那時候一張照片的成本是500韓元,相當於一碗炸醬麵的價格,「所以每張照片都拍得很慎重」。當時,他帶了30多個膠捲,拍了上千張照片。1998年到2007年,申璋湜共去過10次金剛山。2007年最後一次去時,他在旅遊區已經看到朝鮮人開始經營「包裝馬車」(路邊攤),賣點心和大同江啤酒等。
如果朝鮮旅遊再次開放,會去看看嗎?申璋湜表示,可以的話,他想駕駛越野車,從首爾一路開到平壤、新義州。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其他韓國人也都表示對朝鮮「十分好奇」。公務員韓娜莉說,如果有機會,她「不會猶豫」。她想和當地人交朋友,聽聽他們口中的「平壤故事」。一名50多歲的韓國男性告訴記者,朝鮮最吸引他的是「美食與風光」。他每次去中國出差一定會光顧那裡的朝鮮餐廳。在他看來,朝鮮的泡菜比韓國的「更有滋味」。至於風光,他表示,雖然朝鮮半島的山水有一定相似性,不過北側的風景應該會更加「原汁原味」。
當然,去朝鮮旅遊還是會有顧慮。韓國影像設計師玄智然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南北民眾在文化、情感上存在差異,去觀光的話擔心自己做出讓對方覺得失禮的行為。上述韓國男性說,2008年韓國遊客在金剛山的遭遇讓他心有餘悸。如果旅遊開放,他會先持觀望態度,看看到底是否安全。
學者:朝鮮適合發展「全域旅遊」
美國CNBC網站援引韓國智庫韓國海事研究所的數據說,2014年,朝鮮從旅遊業賺到的錢在3000萬至4360萬美元之間。韓國央行估計同一年朝鮮的GDP為300億美元。從數據來看,朝鮮旅遊業的發展空間很大。2017年,韓國旅遊收入為133億美元。
遼東學院旅遊管理學院教授鄭遼吉12日對《環球時報》介紹說,朝鮮開展國際旅遊的時間不長。1988年,第一批中國公民旅遊團從丹東出發,乘大巴經鴨綠江大橋前往朝鮮新義州進行「一日遊」。1992年11月,丹東至平壤的旅遊專列正式開通。2002年,中國公民赴朝旅遊達到一個小高峰,全年約有7萬人次。當年,朝鮮為紀念金日成誕辰90周年,首次推出「阿里郎」大型演出,這是吸引中國遊客的重要因素。從除中國以外的國際遊客來看,赴朝旅遊的一個高潮是在1998年11月,也就是朝鮮啟動韓國遊客赴金剛山旅遊項目的時候。
鄭遼吉表示,朝鮮的旅遊資源比較豐富,諸如七寶山、三池淵、妙香山等自然景觀很漂亮,還有高麗時期的歷史建築、王陵等人文景點。事實上,朝鮮是個適合發展「全域旅遊」的地方,路線不一定非要集中在金剛山、開城,其他地區的景觀也很好。
車英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朝鮮旅遊最大的優勢在於「其本身具有一定爭議性」,能讓遊客感受到與眾不同的政治和社會氛圍。而朝鮮自己似乎也很清楚這一點:在旅遊產品的推介中,「革命性」等元素常成為賣點。「朝鮮賣給遊客的明信片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他們獨一無二的革命標語。」單女士說。
至於發展前景,車英赫表示,除了海濱旅遊,「軍工遊」或許也可以成為選項之一。「很多軍事愛好者對朝鮮的軍事發展非常感興趣,如果朝鮮能像俄羅斯那樣,開放一兩個曾經的軍事基地,將會有極大的吸引力。」
車英赫說,朝鮮旅遊目前仍算是「藍海」,很多人不知道也沒有想過朝鮮是可以去旅遊的。今後,旅遊業或將成為朝鮮重點打造的一個「名片產業」,「一方面有助於拉動投資和消費,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改善國家形象」。
談到朝鮮旅遊業發展的局限性,鄭遼吉認為主要是基礎設施落後,尤其是交通領域。以鐵路為例,丹東到瀋陽的陸路距離比丹東到平壤略長,前者的動車運行時間為一個半小時,後者則需要八九個小時,而且乘坐體驗不太好。此外,位於丹東的新鴨綠江大橋中方已建好,至今未開通的很大原因是朝方沒有修好道路,日後自駕遊或受到限制。
單女士表示,「朝鮮旅遊業目前的接待能力很有限,同一時段大概最多接待十幾個團」。車英赫認為,限制朝鮮旅遊業發展的還有消費產品不足。「目前朝鮮能吸引遊客消費的地方和商品太少了,有時我的遊客在出行前問我,去朝鮮該帶多少錢?我一般都回答,一兩千元人民幣就足夠了,那裡可買的東西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