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奶粉,你究竟買的是個啥

2020-12-15 和訊

  人大代表李翠枝火了。

  原因是在她這一次針對跨境電商尤其是跨境代購奶粉的相關事宜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其中重點的內容是:「對跨境電商的增值稅,與國內銷售和一般貿易進口採取一樣的稅率徵收,或將嬰幼兒配方奶粉從跨境電商商品清單中剔除,維持公平競爭環境」。

  由於不久之前,湖南的大頭娃娃事件又一次成為了輿論的中心,因此內蒙古伊利集團質檢控制中心主任李翠枝對於跨境電商奶粉代購的提議,迅速引發很多網友的熱議。

  然而,這個建議背後,其實是一個脫離監管、龐大地建立在跨境海淘基礎上的嬰兒配方奶粉市場。因為是脫離監管的灰色地帶,跨境海淘的嬰兒配方奶粉問題非常明顯。

  1.

  / 何為跨境海淘奶粉 /

  所謂跨境海淘嬰幼兒配方奶粉,是指通過跨境電商渠道進入的奶粉和海淘私人代購帶回的奶粉。

  海淘私人代購本身就風險極大,這個渠道在跨境購奶粉市場逐漸興起後變得邊緣化很多。目前整個海外非註冊嬰幼兒奶粉入境,主流依靠的還是跨境購各個平臺。

  而受益於現在跨境電商的發展,「獨在家中坐,買遍全世界」已是不爭的事實。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給寶寶選奶粉,開始不僅僅選擇品牌,還挑選奶粉銷售的地域。

  雖然國產奶粉品牌已逐漸躋身於top榜前列,在很多家長看來,還是更加信任海外品牌的嬰兒奶粉。

  於是,有需求就有市場,作為原汁原味來自海外市場的跨境購的嬰幼兒奶粉大行其道。

  根據艾媒諮詢的數據報告顯示,預計至2020年,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規模將繼續擴張至近3000億元。

  不知不覺間,中國的嬰幼兒奶粉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一片紅海。

  CBNData剛發布的《報告》顯示,消費者在跨境平臺購買母嬰用品逐漸成為常態,近兩年在跨境電商購買母嬰用品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其中隨著90後、95後步入寶爸寶媽行列,甚至成為母嬰消費的主力軍,他們追求生活品質,更關注進口產品,逐漸成為跨境電商母嬰消費的主要人群,且保持高速增長。

  有數據顯示,2019年跨境購嬰配粉大約有200億元,至少佔到了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進口市場五分之一的份額。隨著跨境購規模的進一步加大及企業的陸續入局,未來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大。

  而疫情之後,由於國家政策的調整以及國際經濟形勢的影響,作為實體進出口有力替代的跨境購業務將會得到一個迅猛的發展。

  最近幾個月,貝拉米有機奶粉、達能可瑞康羊奶粉、美贊臣高能A2、惠氏SMA、Biostime、寶樂貝兒、Oli6穎睿羊奶粉、紐菲特澳多靈等未通過國內配方註冊的品牌正大量通過跨境購渠道進入中國市場。

  而另外一些已經通過註冊的奶粉品牌也在布局跨境購,像惠氏啟賦、達能、澳優佳貝艾特、悠藍、a2、雅培菁摯、美贊臣藍臻等在疫情之後也加大了在跨境購渠道的布局。

  種種跡象表明,目前已經成為跨境購業務中進口排行前列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在下半年會得到新一輪的增長。

  2.

  / 國外的月亮並不圓 /

  然而,更多的消費者其實並不清楚的是,國外的洋品牌奶粉並不一定都是好東西。

  海淘來的洋品牌嬰幼兒配方奶粉,其實有三個明顯的問題。

  首先,是原料。

  梨視頻曾在《全球探訪:8國奶粉原料大調查》中揭露:在其他國家本國市場,海外品牌奶粉大都用鮮奶為原料;而在中國市場銷售,則大都使用全脂乳粉、脫脂乳粉,即俗稱的「大包粉」。

  這種工藝其實就是將大包粉,加入各種營養物質、微量元素,再充分攪拌後裝罐,然後打著跨境購旗號進入國內銷售。

  而這樣生產出來的奶粉只要打上「100%進口奶源」的標籤,也常常被當作高端奶粉,受到中國消費者熱捧。

  造成海外品牌如此操作的原因,據業內人士反映絕大部分是成本問題。

  由於使用鮮奶一次成型罐裝奶粉需要的奶源質量較高,再加上相關的設備效率並不明顯,與從奶源生產企業購買脫脂乳粉或全脂乳粉進行二次加工來說,成本當然要高很多,而且鮮奶罐裝的產量明顯滿足不了中國這麼大市場的需求。

  因此大規模的採用大包粉進行二次生產,是很多海淘洋品牌嬰幼兒奶粉的不傳之秘。

  其次,是標準。

  2016年,央視某欄目曾委託專業機構,對19款海淘國外奶粉進行檢測,結果發現8款不符合中國嬰幼兒奶粉強制標準,不合格率42%。在維生素、礦物質、汙染物等指標上,不合格率更是最高能到66%。

  由於2018年1月1號之後我國的嬰幼兒奶粉生產實行註冊審批制,這使得很多沒有獲得中國註冊權的配方奶粉,根本達不到國家所規定的相關嬰幼兒奶粉標準。

  一般來說,世界上現存有四大主要的嬰兒奶粉標準。一個是美國FDA的嬰兒奶粉標準,一個是歐盟的嬰兒奶粉標準,一個是日本的嬰兒奶粉標準,還有一個是我國樹立的嬰兒配方奶粉標準。

  這四大標準在低段也就是一歲內嬰兒奶粉的主要成分要求上相差不大,一般來說,各個品牌生產的低段嬰兒奶粉之間營養物含量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

  但我國的標準在嬰幼兒奶粉非標的添加物上更加嚴格,尤其是在食品添加劑和汙染物等有害物質的控制上,我國的標準有明確的要求,而歐盟和美國的標準對此並沒有具體的指標。

  這也是為何海關在海外進口的嬰幼兒奶粉中,經常檢出各種菌落數或者有害成分超標的原因。

  當然對於這些已經確認進口,並且在國內註冊的國外品牌來說,他們在生產的過程中會嚴格遵照國內這個標準執行,問題也不是太大。

  被海關檢查不合格最多的,其實是那些從海外直接通過跨境電商進口的嬰幼兒奶粉成品。

  畢竟這些奶粉的生產過程中,並沒有遵循中國的標準實施,而是採用了美國或者歐盟的標準,而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有害物質或添加物就明顯超標。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除我國分為嬰兒奶粉和較大嬰兒以及幼兒奶粉標準外,其餘三個國際標準只有嬰兒奶粉版本。

  也就是說,超過1歲的所謂3段、4段嬰兒配方奶粉標準,在國外是不存在的。

  究其原因,歐美的兒科專家普遍認同一歲以上的嬰兒,已經可以直接飲用正常牛奶製品,所以並不贊同單獨使用高段的配方奶粉。

  這就使得,除了根據中國標準生產並定製的所謂國外品牌的國行奶粉外,這些海淘來的三、四段嬰幼兒奶粉,國外品牌之間的產品成分差距非常大。

  有研究機構檢測後發現,通過跨境電商渠道獲取的各家洋品牌3段奶粉,類似蛋白質等核心指標的差別能超過50%。

  ▲某知名評測機構2018年發布的3段國外奶粉主要成分檢測報告

  第三,是造假和汙染事件層出不窮。

  2017年3月,立陶宛查獲1.8萬盒仿冒愛他美德國版的假貨,重量達11噸;2018年4月,西班牙查獲8噸被指假冒國際品牌擬運向中國的嬰幼兒配方奶粉。

  2018年3月,荷蘭發布快速預警通報,某洋品牌奶粉受到阪崎腸桿菌汙染後被銷往中國、英國、越南等地,若非國家質檢總局成功阻截,後果不堪設想。

  2018年,廣州海關破獲一起價值1.68億元的跨境電商走私嬰幼兒配方奶粉大案。

  進入2019年,這樣的局面沒有緩和,反而愈演愈烈。

  2019年1月26日,由於可能被沙門氏菌汙染,法國蘭特黎斯公司和Savencia公司於同一天召回其西班牙工廠生產的嬰幼兒配方奶粉。

  2019年3月14日波蘭通過RASFF發出警報,波蘭生產出口的奶粉中發現沙門氏菌,風險級別為嚴重,該奶粉已被出口至德國。

  2019年4月24日,由於疑似被汙染,阿聯衛生部門宣布召回2批次西班牙生產進口的嬰幼兒配方奶粉……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全球被媒體曝出的嬰幼兒奶粉汙染或者質量安全事件超過40起。

  而由於跨境購對奶粉管理是採用等同於個人購買後帶回的方式,也就是責任自負來管理的,並沒有非常嚴格的監督和檢查檢疫。

  這意味著,很多新晉的寶爸寶媽,從跨境購的渠道買到手的所謂海外大牌嬰幼兒奶粉,它裡面裝的到底是個啥,其實誰都不知道。

  3.

  / 脫離監管的灰色地帶 /

  中國配方奶粉市場自2018年1月1日起,只允許工廠經過國家認監委現場認證註冊,且一家工廠只能申請經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核准配方註冊的三個系列九個配方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合法銷售,工廠認證註冊與配方註冊國內外乳企一視同仁。

  截至2020年4月7日,全球僅有439個系列1293個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通過了我國市場監管總局的註冊批准,配方分別歸屬於166家生產工廠,其中境內工廠115家,共有配方980個;境外工廠51家,共有配方313個。

  對於合法銷售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國政府採取了最嚴格的監管措施。

  根據海關的相關實施細則顯示,國內嬰兒配方奶粉標準的檢測項目是50項,而美國標準的監測是30項,日本標準是27項,歐盟標準是36項。

  國產奶粉要求批批自檢合格,國行奶粉也就是嚴格依照中國標準生產的海外品牌奶粉要求批批入境檢驗檢疫。

  所謂批批入境檢驗檢疫,就是每一個批次貨物細到每一個紙箱內的奶粉都要抽樣留檢,一旦發生問題,該批次的奶粉都會被封存退回並追究相關責任。

  而且,以上兩種奶粉在市場流通時,還需要接受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與各省市場監管局的月月抽檢 ,一旦抽檢不合格會被全國通報,產品下架召回,一年內兩次不合格可能被直接吊銷配方註冊證書。

  這是一個日常對於嬰幼兒配方奶粉監管的框架。

  但對於通過跨境電商渠道進入的奶粉和海淘私人帶回的奶粉,依然處於監管的盲區。

  由於為了方便跨境電商購物,海關出臺相關的便利措施規定,對於跨境電商的海淘奶粉,視同於用戶自行代購使用。

  這意味著,只檢疫、不檢驗、不進行配方註冊的跨境電商規則,給還沒拿下中國配方註冊的海外乳企打開了一扇方便之門。

  畢竟,跨境購奶粉不但規避了中國政府嚴格的配方註冊審核,還規避了對生產工廠的加工現場審核,對產品的入境檢驗,對產品的月月抽檢等。

  因此眾多乳企,尤其是海外乳企紛紛加碼「跨境購」。

  僅2019年,根據行業自媒體「奶粉圈」整理的一份資料顯示,36家乳企118款跨境產品中,許多國際知名品牌奶粉即便在國內已經有不少通過註冊制的產品,但仍然會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引入新品以擴充品牌矩陣。

  而這些並不接受國家嚴格檢查檢疫的奶粉在市場上流通,後果是什麼樣子的,其實許多人心中有數。

  據業內人士介紹,跨境電商的貨物主要由電商企業統一國外採購、運輸到國內保稅區,然後根據消費者的網上訂單進行商品打包,郵寄,並在郵寄前辦理海關、檢驗檢疫等通關手續。

  畢竟與傳統進口食品的口岸檢驗檢疫不同,大量跨境電商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從口岸直接發往郵局然後到達國內消費者手中。

  而實際上,一方面,這一過程中的質量監管有待完善,另一方面,電商雖然是主導,但更多是扮演中介的角色,本身並不為產品質量把控並負責。

  檢驗檢疫程序的減少,進一步放大了跨境電商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監管漏洞,使食品質量安全無法得到有效保障,為假冒偽劣商品與質量安全不合格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經由跨境電商銷售提供了可乘之機。

  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僅2019年全年,就有42款嬰幼兒配方奶粉等乳製品因質量問題,登上了國家進口商品的「黑榜」。

  但這個數字統計是在產品的質量問題爆發之後出現的,還有多少逃離監管的海外品牌奶粉隱藏質量問題最終到達了消費者手中,依然不得而知。

  現在來看,通過跨境電商進口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實際已成為監管不到的灰色地帶。如果放任這樣的嬰兒配方奶粉在市場上大面積的推廣,是對那些合規海外奶粉品牌的不負責任。

  更是對消費者不負責任。

  畢竟歷經辛苦,費勁心機,還掏了關稅,難道我們的家長,就換回來一堆專門針對中國銷售的「網紅」奶粉?

  想想就瘮得慌。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金融八卦女頻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

相關焦點

  • 跨境電商奶粉的隱患,遠比你想像中更嚴峻
    此前,華商韜略在《李翠枝代表的兩會建議,跨境電商的罪與罰》一文中已經對基本的事實曲解性問題予以還原。比如,「跨境電商奶粉不等於進口奶粉」「這是國產乳業的心聲,而非一家企業的問題」。在此便不再贅述。在大量的文章留言討論中,我們發現主要有兩種聲音:一是認為,國產奶粉如果做得好的話,大家就不會去選擇通過跨境電商買奶粉,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二是認為,應該去提高質檢標準,而不是一刀切的去掉。結合李翠枝的回應,討論的核心應該是:跨境電商奶粉的監管問題。
  • 雀巢惠氏五大洋奶粉齊發聲:跨境電商該怎麼做?
    昨日,雀巢、亨氏、美贊臣、惠氏、Herobaby等國際奶粉品牌和蜜芽籤訂了跨境業務戰略合作,並且發布會上發表了跨境電商、奶粉進口等問題的看法以及品牌的部分相關規劃。   這幾大品牌大部分在和蜜芽籤約前就已開始涉足跨境電商業務。
  • 人大代表李翠枝:跨境電商嬰幼兒配方奶粉存安全隱憂,會一直關注...
    每次我都拿筆記本把大家談到的問題和想法記下來,今年兩會之前,我把這些年關於跨境電商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素材做了一個全面的梳理和總結,又徵求了各方面的意見完成材料內容。記者:在你建議裡,針對跨境電商奶粉的部分觀點引發了很大的輿論風波。你認為目前我國跨境電商進口嬰配粉監管政策,有哪些不足?
  • 跨境進口電商一周猛料:進口嬰兒用品、奶粉風波不斷!亞馬遜日本...
    進口奶粉愛他美等再曝遭假冒,海淘洋奶粉當心買假貨 南方日報消息,日前,山東濟寧金谷制罐包裝有限公司、陳明江等11人生產銷售假冒嬰幼兒乳品案在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而與此同時,又傳出了「立陶宛查獲大批仿冒愛他美德國版奶粉的假貨」「佛山一廠房內發現數百箱假冒奶粉」的消息,一時間,假冒奶粉的話題再度受到輿論廣泛關注。
  • 【跨境電商早報】天貓國際開設O2O體驗店,澳洲超市再陷拒售奶粉事件
    【編者按】:2016年伊始,雨果網將推出「跨境電商早晚報」系列,旨在為跨境進出口電商從業者提供最新行業資訊動態。 1、全球跨境電商聚首廈門 1月10日,2015年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大會暨中國跨境電商投融資對接會在廈門市舉行,傳統企業轉型跨境電商全國宣講會同時啟動。數據顯示,2015年,廈門市實現跨境電商交易額約1100億元,同比增長50%;跨境零售約110億元,同比增長47%。廈門是對臺貿易重鎮,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
  • ...爭議建議:跨境電商嬰幼兒配方奶粉存安全隱患 會一直關注食品安全
    封面新聞記者 吳雨佳近日,人大代表李翠枝的建議中針對加強對跨境電商嬰配粉監管提出的建議內容引起了網友熱議。其建議被個別人「斷章取義」地截取後,被很多人認為是「夾帶私貨,為了私利打壓對手,影響人們自由選購國外嬰幼兒配方奶粉的權利」。
  • 【跨境電商早報】家樂福收購法國電商網站,中歐班列首個跨境電商...
    【編者按】:2016年伊始,雨果網將推出「跨境電商早晚報」系列,旨在為跨境進出口電商從業者提供最新行業資訊動態。寶尊電商(NASDAQ:BZUN)跌9.97%,微博(NASDAQ:WB)跌9.98%,去哪兒網(NASDAQ:QUNR)跌10.96%,聚美優品(NYSE:JMEI)跌11.25%。上述股票跌幅居前。 中歐班列首個跨境電商平臺在鄭測試 1月7日,來自德國的奶粉、韓國的化妝品通過「陸港跨境通」平臺通關後順利放行。
  • 快速便捷安全實惠跨境消費——貴陽綜保區舉辦首屆跨境電商大型...
    保稅在線、貴州優米購、首楊水果等11家涉足跨境電商相關企業參展,帶來包括進口母嬰用品、營養保健品、進口美妝個護產品、進口零食等十餘類3600餘種進口商品,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跨境消費體驗。此次活動系貴州省首屆跨境電商大型消費者體驗活動,旨在讓市民朋友多方位了解跨境電商、進出口保稅業務,同時以優質的進口商品、優惠的折扣價格,更好地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的物質需求。
  • 成都海關為跨境電商保駕護航 一批13萬罐紐西蘭奶粉抵達成都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進口奶粉面臨缺貨」一說在寶媽、奶爸間流傳,受全球疫情蔓延的影響,國內企業生產、物流運輸、市場訂單等都受到了劇烈衝擊,為跨境電商業務開展帶來了不利影響。記者了解到,該批奶粉是四川本土乳企新希望營養製品有限公司與紐西蘭新萊特乳品公司合作進口的產品,藉助跨境電商平臺進行銷售,消費者只要動動手指,就能通過跨境電商網購平臺,就能買到從保稅倉直接發貨的進口奶粉。因兩家公司對我國跨境電商政策的解讀不一致,該項目初期陷入僵局。
  • 跨境進口電商一周猛料:鹿晗和Angelababy之後,下個投資電商的明星...
    天貓國際保稅倉落滬,海淘最快「上午下單下午收貨」 新聞晚報消息:昨天(6月18日),上海首個「跨境電子商務示範園區」正式在松江掛牌,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國際成為首家入駐企業正式走貨運營。 韓流館成功獲得進出口貿易權,中韓首個跨境電商平臺 青海新聞網消息:在國內國外自貿區的「雙輪驅動」以及跨境電子商務的一片利好聲中,經寧波市外經貿部,國家經貿委,寧波市海關、國家外匯管理局寧波市中心支局、寧波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等相關部門審批,韓流館正式獲得進出口貿易權。
  • 跨境進口電商一周爆料:網曝跨境電商平臺監管盲區,產品質量問題...
    代理商曝洋奶粉假貨泛濫 南方網消息:素來對國產奶粉信心不振的中國奶爸奶媽們選擇國際品牌似乎成為習慣。不過,從近期持續不斷的質量投訴和行業抱怨來看,海淘、跨境電商平臺等國內消費者的「直郵」通道發展顯得並不盡如人意。一家知名國際奶粉品牌代理商告訴記者,目前跨境電商監管尚處盲區,某種程度上,跨境電商已成為最大的假洋奶粉銷售渠道。
  • 你海淘的奶粉到了!四川與紐西蘭企業合作奶粉跨境購項目正式實施
    4月19日,隨著一批13萬罐、貨值近千萬的紐西蘭原罐原裝進口的嬰幼兒鮮奶粉到達運抵成都高新綜保區的海關保稅倉庫,四川消費者只要動動手指,就能通過跨境電商網購平臺,買到從保稅倉直接發貨的進口奶粉。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該批奶粉是四川本土知名乳企新希望營養製品有限公司與紐西蘭新萊特乳品公司合作進口的產品,藉助跨境電商平臺進行銷售。奶粉運抵海關保稅倉「沒想到『愛瑞嘉』奶粉跨境購項目這麼快就能啟動運行。」
  • 買進口奶粉不怕假 自貿區跨境通引進澳洲知名奶粉澳仕卡牛
    買進口奶粉不怕假 自貿區跨境通引進澳洲知名奶粉澳仕卡牛   全國第一家跨境貿易電子交易平臺——「跨境通」電子商務平臺在中國
  • 打造跨境電商中西部集散中心 中國(長沙)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實施...
    長沙晚報記者 劉捷萍想為孩子買進口奶粉,可惜「海淘」時間長,品質難保證,怎麼辦?企業想通過電子商務拓展海外市場,打造出口品牌,怎麼辦?今後,長沙市民和企業不用再煩心啦。長沙與北京、呼和浩特、瀋陽、長春、南昌、武漢等22個城市名列其中。實施方案的出爐表明長沙建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有了「施工路線圖」和具體目標。長沙跨境電商綜試區將重點建設信息共享、金融服務、智能物流、品牌營銷、信用評價、統計監測、風險防控、人才服務等「八大體系」,以及線上綜合服務平臺、線下「綜合園區」平臺「兩大平臺」。
  • 魔法燈跨境電商怎麼樣?跨境e店和阿拉丁究竟是什麼呢?
    隨著跨境電商的市場份額越做越大,有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到魔法燈這個跨境電商平臺。那麼魔法燈跨境電商可靠嗎?阿拉丁和跨境e店究竟是做什麼的?本篇,我們將為大家解答:01首先要介紹一下魔法燈和跨境e店的關係。魔法燈是一家集團公司,而跨境e店是集團下面的子品牌。所有在跨境e店平臺註冊的商家被稱為阿拉丁。這裡的寓意是,公司希望作為魔法燈,能夠幫助大家實現夢想。02那麼什麼是魔法燈平臺呢?我們以代購的日常工作狀態舉例:代購小A,常年在澳洲幫國內的親友代購熱銷產品。
  • 跨境電商免稅時代終結 包稅取代包郵成最新促銷詞
    前後不過幾個小時的時間,跨境電商在售的不少商品,被排除在了可售商品之外。除了緊急下架,跨境電商還要考慮大量庫存商品何去何從的問題。  新政:  跨境電商"免稅大餐"結束  買499元尿不溼增稅近60元  "前段時間買還只要115元,現在怎麼要多付10多塊錢。"
  • 杭州4家進口跨境電商超市哪家強?環境相差不大
    同樣是進口超市的零售形態,在購物環境、顧客體驗以及商品價格上,跨境電商體驗店和之前的進口超市究竟有哪些不同?昨天,記者跑了杭城4家進口(跨境電商)超市:杭州大廈LES生活超市、E-REWE免稅進口超市、銀泰Choice西選、城西銀泰城的Blt精品超市,就購物環境、體驗、價格進行了大致對比。
  • 義烏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持續快速增長
    「翔通供應鏈」倉儲負責人尹醒醒表示,今年,他們承擔雲集等電商平臺的包裹發運任務,其中,來自澳大利亞的奶粉「藍胖子」佔到總單數的90%,較往年增幅喜人。義烏跨境電商企業工作人員裝載包裹。 吳峰宇 攝疫情催熱「雲購物」模式,跨境商品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新選擇。義烏保稅物流中心的跨境電商企業敏銳察覺到市場的變化,提早開啟備貨模式。
  • 跨境電商調查:「直採」卻無廠商授權 「海淘」卻無進出口資質
    11月末的「黑色星期五」在國內掀起了一陣海淘熱,除了奶粉、紙尿褲、保健品等海淘老三樣外,奢侈品鞋包、手錶、化妝品等國外商品也都通過跨境電商平臺進入中國。
  • 【跨境電商晚報】天貓國際進口戰略大升級,跨境設計師電商平臺細刻...
    【編者按】2016年,雨果網推出「跨境電商早晚報」系列,旨在為跨境進出口電商從業者提供最新行業資訊動態。 全球跨境設計師電商平臺細刻StyleWe獲聯想樂基金1500萬元投資 中國網消息:3月3日,全球跨境設計師電商平臺細刻(StyleWe.com)對外披露已完成天使輪融資,融資金額1500萬人民幣,由聯想樂基金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