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行為?俄議員批烏克蘭無人機飛越俄烏邊境

2020-12-21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齊瑩】位於俄羅斯與烏克蘭邊境處、自行宣布成立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作戰指揮部副司令愛德華巴蘇林11月12日向記者表示,一架正在「該國」進行火力偵察的烏克蘭無人機被擊落。據俄新社13日報導,俄聯邦委員會國防委員會主席維克多波恩達列夫表示,烏克蘭無人機越過俄羅斯國境是企圖將莫斯科捲入戰爭的行為,美國也有可能參與其中。

波恩達列夫稱,「我並不認為『美國國會之手』操縱著第三方國家的所有事務。但事關那些依附於美國的國家時,就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他們一直在竭力地使俄羅斯捲入烏克蘭的『傀儡戰爭』之中,讓我們成為衝突的一方。」他強調,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急躁,並對這種陰謀和挑釁作出適宜的反應。

波恩達列夫還表示,這種無人機進入俄羅斯境內很可能是進行間諜工作的。它的飛行速度很快,這證明「烏克蘭方面沒有想到我們會很快發現這架無人機」。但俄羅斯的雷達監測站所使用的探測器靈敏度極高。

但對於無人機被擊落的消息,基輔方面表示否認。烏克蘭軍隊特別行動司令部代表瓦西裡拉巴伊表示,「烏克蘭軍隊並未在頓巴斯地區使用無人機。」但聯邦會議認為,烏克蘭無人機的入侵是企圖進行間諜行為。

烏克蘭國防和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長亞歷山大圖爾奇諾夫11月初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稱,烏克蘭計劃研製能夠監測俄羅斯全境的戰略無人機。在對烏克蘭無人機越界事件進行評論時,俄羅斯政治學家亞歷山大杜德恰克就提到了圖爾奇諾夫的這一表態。他認為,這是此次事件的首要原因。烏克蘭可能還希望飛到俄羅斯境內拍攝一些照片,並在此後說,他們已經可以肆無忌憚地飛行了。杜德恰克表示,這是又一次挑釁行為。

相關焦點

  • 烏俄友好條約將終止 烏克蘭和俄羅斯要徹底鬧掰?
    (原標題:烏俄友好條約將終止,烏克蘭和俄羅斯要徹底鬧掰?)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28日表示,烏克蘭將終止烏俄友好條約。
  • 烏克蘭領海範圍翻2倍,揚言俄船隻越界就扣留,俄或被逼掀開底牌
    同時,該法令最至關重要的規定是,如果有船隻違反烏法律,非法越界烏克蘭領海,烏克蘭海岸警衛隊有權立刻將該船隻及船上人員扣留。顯然,烏克蘭在這個敏感時刻頒布法令,其矛頭指向的就是俄羅斯。這個法令實質上就是在烏克蘭在亞速海沿岸劃下大片禁區,禁區防範的對象即俄羅斯船隻。
  • 俄烏關係現「暖意」,持續改善需時日
    今年9月7日,為緩和雙方關係,俄羅斯與烏克蘭同時釋放35名被定罪和被拘押的對方公民,烏方獲釋人員中包括在刻赤海峽危機中被俄方扣押的24名烏克蘭海軍官兵。 11月初,烏克蘭向俄羅斯外交部發送照會,要求歸還被扣船隻。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員謝爾蓋·採科夫表示,被扣船隻是烏克蘭非法越境行為無可辯駁的罪證,俄羅斯可能會「出於善意」歸還這些艦船。
  • 俄烏首腦首會晤:年底前在烏克蘭東部停火交換戰俘
    (原標題:俄烏首腦首會晤,同意年底前在烏克蘭東部停火、交換戰俘)
  • 默克爾馬克龍要求俄釋放烏船員 俄方:勿幹涉內政
    (原標題:默克爾馬克龍要求俄釋放烏船員 俄警告法德勿幹涉內政)
  • 扣押俄油輪,烏克蘭選擇強硬,俄戰艦逼近烏港口,警告武力奪回?
    據烏克蘭國家通訊社7月25日報導,為了回應烏克蘭軍艦被俄扣押事件,烏克蘭國家安全局(SBU)特種部隊採取了強勢突襲行動,扣押了經過烏克蘭港口的俄羅斯油輪。根據報導,烏克蘭此次扣押的油輪應該是俄羅斯「Nika Spirit」號大型油輪,也就是刻赤海峽衝突事件的「Neyma」號油輪。
  • 烏克蘭威脅對俄動武,不還克裡米亞就擊沉黑海艦隊,俄:後果嚴重
    儘管克裡米亞半島已經公投入俄,烏克蘭仍然不願意承認俄羅斯對該地的主權,並且多次要求莫斯科歸還領土,最近烏克蘭又針對克裡米亞半島向俄羅斯放出狠話。克裡米亞事件可以說是引燃俄烏關係的導火索,從歷史淵源上來看克裡米亞半島的確歸屬於俄羅斯,而且2014年的克裡米亞全民公投入俄贏得了96.77%的支持率,也從側面反映出了當地人民的心願。而克裡米亞共和國在入俄之後局勢十分平穩,人民能夠充分享有俄羅斯的公民待遇,因此維護克裡米亞和平穩定才是地區國家應盡的責任,烏克蘭不應該強行開啟戰端破壞地區局勢。
  • 俄烏危機激起大宗商品市場漣漪 蘋果奶酪惹了誰
    原標題: 俄烏危機激起大宗商品市場漣漪 蘋果奶酪惹了誰  自2013年底起,烏克蘭危機不斷發酵,逐步演化成俄烏衝突,乃至一場歐美多國與俄羅斯的「大戰」——制裁與反制裁。此前,烏克蘭曾指責俄羅斯方面試圖借護送人道主義救援物資車隊入境之機對烏克蘭實施軍事幹預。8月15日,路透社援引烏克蘭總統網站的信息說,總統波羅申科告訴英國首相卡梅倫,烏炮兵在夜間摧毀了大部分越過邊境的俄羅斯裝甲車隊。這一消息可能觸碰了市場緊繃的神經。  農產品價格也受到了這一消息的衝擊。
  • 蘋果奶酪惹了誰 俄烏危機激起大宗商品市場漣漪
    原標題:蘋果奶酪惹了誰 俄烏危機激起大宗商品市場漣漪  自2013年底起,烏克蘭危機不斷發酵,逐步演化成俄烏衝突,乃至一場歐美多國與俄羅斯的「大戰」——制裁與反制裁。此前,烏克蘭曾指責俄羅斯方面試圖借護送人道主義救援物資車隊入境之機對烏克蘭實施軍事幹預。8月15日,路透社援引烏克蘭總統網站的信息說,總統波羅申科告訴英國首相卡梅倫,烏炮兵在夜間摧毀了大部分越過邊境的俄羅斯裝甲車隊。這一消息可能觸碰了市場緊繃的神經。   農產品價格也受到了這一消息的衝擊。
  • 俄新聞機構人員在烏獲保釋,烏克蘭總統喊話換回導演
    烏克蘭一家法院28日裁定,允許俄羅斯新聞社烏克蘭網站主管維辛斯基保釋。多家國際媒體報導,維辛斯基受羈押一年多,獲保釋或許預示俄烏著手交換在押人員。資料圖:維辛斯基 新華社維辛斯基有烏克蘭和俄羅斯雙重國籍。烏克蘭安全局執法人員2018年5月搜查俄新社烏克蘭網站基輔辦公室,持續大約8小時,以涉嫌叛國以及向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提供支持為由帶走維辛斯基。
  • 俄烏曾是一家人,都是基輔羅斯後代,為什麼烏克蘭還親美仇俄?
    在蘇聯還沒有解體的時候,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屬於蘇聯的一份子,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是兄弟國家,這也就是說它們曾經是一家人。蘇聯解體以後由於種種原因導致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發生了很多衝突。 據俄衛星網消息稱,烏克蘭負責歐洲一體化和歐洲大西洋一體化的副總理奧莉加 斯特凡尼什娜稱,烏克蘭政府願意成為美國在黑海地區的重要盟友之一,希望與美國建立系統性夥伴關係。
  • 烏俄友好條約涼了,烏克蘭還說要造核武器,真要打起來了?!
    文/ 張召忠 須盡歡12月10日,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籤署了法案,在2019年4月1日之後不再延續《烏俄兩國友好合作夥伴關係條約》。(圖片截自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根據央視新聞的報導,波羅申科說,終止烏俄友好條約不是一個小插曲
  • 俄全面反制美歐制裁 烏東局勢仍充滿變數
    隨著烏克蘭政府軍在東部地區的攻城略地和美歐越來越嚴厲的經濟制裁,一直在表面上保持克制態度的俄羅斯政府近日開始全面反制,一方面宣布全面禁止美歐食品果蔬的進口,一方面重新在俄烏邊境部署重兵搞實戰演練,以致有美歐多國領導人懷疑俄軍在為「直接入侵」烏克蘭東部做準備。
  • 對俄挑釁!美軍戰艦停靠烏克蘭敖德薩港
    近日,烏克蘭媒體在網上放出一組烏記者在烏克蘭南部的敖德薩港登上美海軍「唐納德-庫克」號(DDG-75)飛彈驅逐艦上進行參觀的照片。俄媒則稱美軍此舉明顯是在「俄家門口前對俄挑釁」。
  • 俄搜查烏克蘭總統的糖果廠 生產工廠涉嫌騙稅
    【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李亞龍 柳玉鵬】1日,俄羅斯執法部門對利佩茨克州的一家糖果廠進行突擊搜查,該廠屬於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創立的羅申集團。烏克蘭對俄方的行動不滿,認為這是在對波羅申科「施壓」,而俄調查委員會官員稱,此次行動是為了調查糖果廠騙取增值稅的案件。
  • 俄媒稱烏克蘭商人出售美方向烏援助軍糧
    原標題:俄媒稱烏克蘭商人出售美方向烏援助軍糧 據《俄羅斯報》4月1日消息,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33萬份軍糧現已從美國國防部倉庫運至基輔,而這批軍糧卻給烏克蘭商人帶來利益。 據報導,烏克蘭商人正在網上商店以及傳統市場出售美方提供的軍糧。但這些來自美國,目的用於烏克蘭軍隊的軍糧是怎樣進入市場,仍然是個迷。
  • 「諾曼第模式」峰會釋放緩和信號 俄烏雙方年底前將實現在烏東地區...
    「諾曼第模式」四國(俄羅斯、烏克蘭、德國、法國)峰會當地時間12月9日在法國巴黎舉行。此次峰會最大的亮點在於,謀求打破烏克蘭問題僵局。峰會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就任以來首次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晤,根據會晤後發布的聯合公報,俄烏雙方承諾將在今年年底前實現在烏克蘭東部地區全面停火。
  • 烏克蘭控制力有限,俄高官:烏克蘭南部州或獨立,莫斯科很擔憂
    澤連斯基擔任總統後,任內最大的目的就是解決烏東問題,將烏東頓巴斯地區重新統一,納入烏克蘭中央政府統治,因為澤連斯基知道,如果烏東問題不能解決,其他想獨立的各個州就會摩拳擦掌,步其後塵,等待烏克蘭的將是四分五裂。
  • 俄糖果、奶酪和魚類產品在烏克蘭遭下架懲罰
    據塔斯社4月1日消息,烏克蘭消費者權益保障局日前在對俄羅斯的糖果、奶酪和魚類產品檢查後,決定對上述產品做出下架處理,原因是其不符合烏相關法律的規定。據悉,對俄上述產品進行檢查是根據烏克蘭議會「自由黨」主席的要求做出的,檢查的結論是上述產品的銷售不符合烏《 據塔斯社4月1日消息,烏克蘭消費者權益保障局日前在對俄羅斯的糖果、奶酪和魚類產品檢查後,決定對上述產品做出下架處理,原因是其不符合烏相關法律的規定。
  • 烏防長:俄強行佔領克裡米亞 要求烏海軍投降
    烏防長:俄強行佔領克裡米亞 要求烏海軍投降 (4/5) "← →"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