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錦古樸粗大樁材非常稀少,常用於製作微型盆景。地錦別名爬山虎、爬牆虎、飛天蜈蚣、假葡萄藤、捆石龍。為葡萄科地錦屬木質藤本落葉植物,植株多分枝,有短的卷鬚,枝端有吸盤,葉單生,星倒卵形。通常生在短枝上的葉為3裂,而生長在長枝上的葉小而不裂,葉緣有粗鋸費,新芽和新葉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早紅色以後逐漸轉為綠色,到秋季則全部變紅花宇生於短枝上,基部有分校,形成名歧聚個花序,果實球形。
地錦屬植物約有13個種,用於製作盆景的除地錦外,還有三葉地錦、五葉地錦、異葉地錦、粉葉地錦、花葉地錦以及引進的龍神蔦爬山虎等,這些被盆景愛好者統稱為爬山虎或爬牆虎,這就是廣義上的爬山虎。
三葉地錦別名大血藤,葉為3小葉,小葉倒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中的小葉有時呈倒卵圓形。
五葉地錦也稱五葉爬山虎、五葉爬牆虎、美國地錦,小葉5片形成學狀複葉、小葉倒卵圓形倒卵橢圓形或外側小葉橢圓形,因其植株及吐片都較大,多用於製作大中型盆景。
異葉地錦別名草葉藤、上樹蛇等,兩型葉著生在短枝上者常為3小葉,其中間的小葉長橢圓形,側生的小葉卵橢圓形;較小的單葉則著生在長枝上,呈卵圓形。
花葉地錦別名紅葉爬山虎、花葉爬山虎、大五爪龍,掌狀5小葉,小葉倒卵形、倒卵長圓形或寬倒卵披針形,時中脈及側脈白色。
龍神鶯爬山虎也稱龍神爬山虎,由日本引進,葉色墨綠,有皺褶,其植株不大,且生長緩慢,不爬藤,適合製作微型盆景。
地錦可用扦插、播種、壓條等方法繁殖。其中,扦插最為常用,只要方法得當,即便是較粗的莖於也能成活。一般在春季萌芽前後進行。由於跟人多數藤木植物-一樣,雖然枝蔓生長較快,但增粗緩慢,因此,在修整插穗或老株時,造型所需要的粗枝以及粗根一定要以保留。地錦幾乎沒有粗大的樁子,常用於製作微型盆景。
也可利用其萌發力強、耐修剪的特點,將樹冠加工成三角形或饅頭形等規則型。地錦為藤本植物造型時可考慮保留1-2根藤子,既有樹種特色,又增加了作品的飄逸感。還可利用其枝條柔軟攀附能力強的特點,將其附在形態佔雅的老樹樁、山石上、也很有特色。
地錦有著較強的自播能力,種子成熟落地後,會自己發芽,其根器肥領可愛,可選擇枝條布局合理的植株,移栽上盆後,適當修剪整型就是一件很好的微型盆景。
地錦喜溫暖溼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也耐陰。平時可放在室外陽光充足處養護,這樣可使葉片小而厚實,雖然在陽光不足處也能存活,但葉子會變得大而薄,很不美觀。因其蒸發量大,應注意澆水和向植株噴水,避免乾燥,以保持葉色的清新潤澤。由於地錦本身就耐瘠薄,而且作為盆景不需要生長太快,以維持形態的優美,因此栽培中不需要施人多的肥。冬季落葉後移人冷室內越冬,盆土不結冰可安全越冬。
每年春天發芽前進行一次修剪整型,剪去徒長枝、交叉重疊枝、病蟲枝以及其他影響造型的枝條,將過長的剪短,只保留其骨架,等新葉長出後,鮮嫩可愛,枝條飄逸下垂,非常有特色地錦的生長速度較快,萌發力強,生長期及時抹去多餘的芽和影響樹形的枝條、以保持盆景造型的完美地錦的新芽及新葉紅豔動人,可在生長期及時抹去多餘的芽和影響樹形的枝條,以保持盆景造型的完美。地錦的新芽及新葉紅豔動人,可在生長期摘掉老葉,促使萌發新葉,以增加觀賞性。
每2~3年的春天翻盆一次,盆士要求疏鬆透氣,含腐殖質豐富,可用園十、腐殖土、砂士等混合配製。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不經允許不得轉載,請您多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