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春節拜年的禮儀常識及注意事項你不得不知

2020-12-21 長城網

「恭喜發財」「身體安康」「新年快樂」「萬事如意」「事業有成」……人們相互行禮,或作揖或握手或擁抱或躬身或磕頭,臉上無一不掛著甜蜜的笑容。拜年,是中國人對逝去歲月的送別,更是對未來生活的預祝。不管過去的時光怎樣,每個人都對明天充滿了憧憬和嚮往。拜年正是對這種美好願望的鄭重宣告。你知道春節為什麼要拜年嗎?春節拜年習俗的由來是怎麼樣的呢?

資料圖

春節拜年的由來

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來,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關於拜年習俗的由來,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叫它做「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後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裡,直到初一早晨,「年」飽餐後揚長而去,人們才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

拜年習俗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云:「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明中葉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

在古代,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裡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資料圖

春節拜年習俗

除夕夜過後,人們迎來了新的一年。過去,從正月初一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都會有豐富多樣的節日習俗。時代變遷加上各地差異,現在,不少習俗逐漸淡去,留下來的更值得我們去珍惜和傳承。

在正月初一,一般人們晨起後要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在不少地區,初一早上還要給孩子們穿上新衣,待大家打扮整齊後,便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不少地方在正月初一這天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正月初二或初三,對於不少家庭來說,是出嫁姑娘攜丈夫回娘家的日子,俗稱「迎婿日」。這天也會走親訪友,互拜新春,俗稱「吃年酒」。在上海地區,客人攜家帶口送禮上門,禮品一般為各地特產,主人則邀請客人喝「元寶茶」(即在茶中加兩個青橄欖一起衝泡)。此茶初嘗略苦,而回味甘美,意為苦盡甘來、吉利進財。

初三初四,因為各地風俗不同,過法也各有差異。到了初五,人們要「趕五窮」,俗稱破五,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早上起床後,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裡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寓意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趕出去。這一天傳說是財神的生日,於是也是迎財神的吉日。上海舊曆年有搶路頭的習俗。正月初四子夜,備好祭牲、糕果、香燭等物,並鳴鑼擊鼓焚香禮拜,虔誠恭恭敬財神。為爭利市,故先於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係,大體可分4類:

一、走親戚

二、禮節性的拜訪

三、感謝性的拜訪

四、串門式的拜訪

拜年應該注意的禮節

1、電話或信息拜年要主動自我介紹你是誰?不要讓對方猜測,那樣是不禮貌的。

2、登門拜訪,按動門鈴後,要在對講窗裡自報姓名。

3、進門後對主人家的客人點頭微笑致意問候,對起立的客人寒暄後要讓人家坐下。

4、如果沒有必要的話,不要長時間坐聊,當又來客人時要起立致意並示意告辭,這叫「前客讓後客」。

5、當主人送其他客人時,你只起立示意,沒必要跟著主人也送行,這叫「客不送客」。

6、如果你不是打算長坐或想喝茶的話,要謝絕泡茶。如果主人已為你泡茶,你一定要至少喝完第二遍充水。

7、如果不是主人自願邀請,不要好奇探望主人家臥室及翻閱書架。

8、當你走出主人家時要主動謝絕主人的再送行。

9、當你的客人告辭時請你把客送下樓,時間允許的話目送客人走出院大門或上車,這叫「行注目禮」。如果是晚上應為客人開樓梯間照明燈。切記:客人離開你住宅樓前,一定小心輕輕的把門帶上。無論是你的人為還是風力的作用使得門發生撞擊聲音,都是讓客人鬱悶的,甚至帶來驅客的誤會。

10、多一些微笑、多一些祝福、多一些寬容、多一些寬慰、多一些開心愉快的話題。

資料圖

春節習俗八大「最」

最早的春節:相傳我國原始社會時就有「臘祭」之說,臘盡春來,人們殺豬宰羊祭祀老天與祖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人們用硃砂塗臉,鳥翼裝飾,又唱又跳。到夏朝建立,此俗流傳下來,逐漸形成春節。《爾雅》一書說春節: 「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

最早的除夕: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晚上稱為「除夕」。「除夕」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據《呂氏春秋》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擊鼓驅逐「疫病之鬼」,這就是「除夕」的由來。而最早提到「除夕」這一名稱的,是西晉周處的《風土記》。

最早的春聯:春聯的雛形是古代的「桃符」。戰國時每逢過年,人們用桃木板刻上傳說中鎮妖降鬼大神「神荼」、「鬱壘」的名字,懸掛於門旁,用於壓邪,謂之桃符,所以以後用桃符作為春聯的別稱。桃符傳到五代十國,後蜀主孟昶每年除夕都命學士作詞,題寫桃符聯語掛在他寢宮門前。《宋史·蜀世家》載:「孟昶命學士為題桃符,為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一年是公元964年,它是我國最早載入史籍的一副春聯。

最早貼的「福」字:民間貼「福」字,傳說最早始於姜太公。據說姜太公封神時,封其妻為「窮神」,並對她說:「除了有福的地方,你都可以去。」從此,老百姓每逢過春節家家都貼「福」字,以驅窮神。

最早的年畫:年畫起源於古時的門神畫,而門神年畫早在堯舜時代就已出現。東漢蔡邕《獨斷》載:「漢代民間已有門神,貼『神荼』、『鬱壘』神像。」到了宋代,門神畫演變為木版年畫。我國現存最早的年畫是宋版的「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畫著王昭君、趙飛燕、班姬、綠珠,俗稱《四美圖》。

最早的火藥爆竹:春節燃爆竹之俗始於漢代,當時還沒有火藥、紙張,爆竹是用火燒竹子發出「噼啪」的響聲。《通俗編·俳優》載:「古時爆竹,皆以真竹火爆之。」隨著火藥的發明,便開始出現火藥製作的爆竹。據《丹經》載,初唐年間,李田發現把火藥放入竹筒,可製成爆炸竹筒的「爆竹」。最早的紙制鞭是在宋代,人們用紙造筒子代替竹子,並用藥線把爆竹編成串,稱為「編(鞭)炮」。周密《武林舊事》記載:「歲除爆仗……內藏藥線,一熱連百餘響不絕於耳。」

最早的賀年卡:賀年卡始於漢代,當時是木製的,時稱「名刺」。到了宋代,開始有人把賀年之辭寫到名刺上,自此,名刺開始有賀年性質。據南宋人張世南《遊宦紀聞》裡記載,其家藏有北宋元祐年間「敬賀正旦」的墨跡。「正旦」就是正月初一,「敬賀正旦」就是現在賀年卡上印的「恭賀新年」的意思。

最早的壓歲錢:古籍《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壓歲錢最早出現於唐玄宗天寶年間,嬪妃們在春日三五結伴作擲錢遊戲。為了讓嬪妃們玩得痛快,宮廷錢庫就撒些錢給她們。王建《宮詞》中「寒日內人長打白,庫中先撒與金錢」,即詠此事,後來此俗便開始傳於民間。

長城24小時客戶端據人民日報、廣西日報、中國網等稿件綜合報導

相關焦點

  • 值得你注意的春節拜年習俗禮儀與禁忌,別到時又鬧笑話了
    春節拜年是一種傳統民俗,人們通過拜年辭舊歲、迎新春等方式來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的願望。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辭舊迎新的拜年方式隨之而改變,但一些春節拜年的禮儀和禁忌還是需要我們記清楚,不然可能會因此而鬧出笑話。
  • 這些必備的拜年禮儀,讓孩子走親訪友更討喜!
    再過不久就是春節啦!過年期間,親朋好友之間要互相拜年,這正是教孩子學習各種禮儀的大好機會!那麼,孩子該學會哪些春節禮儀呢?今天育姐就來說一說,大家趕緊讓孩子們補補課。孩子缺乏人際交往經驗,在春節拜年時大家要讓孩子多多學習以下這些基本禮儀:
  • 螃蟹味美,但這些注意事項你不得不知
    秋蟹味美營養高但如果吃得不當可能會帶來健康的損害吃螃蟹應該注意什麼?哪些人不適合吃螃蟹?這些知識你不得不知哪些人不適合食用螃蟹?1.傷風發熱者中醫認為,多食蟹可發風、積冷,時感未清者均忌。飲食注意事項不要吃生蟹、醉蟹。生吃蟹、吃醉蟹,肺吸蟲感染率較高,而把螃蟹加熱後吃,可降低肺吸蟲感染率。肺吸蟲囊蚴的抵抗力很強,一般要在55℃的水中泡30分鐘或20%鹽水中醃48小時才能殺死。
  • 春節,你會給領導拜年、送禮物麼?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拜年則是中國新年的傳統習俗,那麼職場上有多少人會給領導拜年或是送禮呢。近期無憂精英網開展了一項職場白領是否會給領導拜年和送禮的小調查,共 有8855位職場精英(工作2年+,年薪10萬+)參與 了本次調研,下面精項君就帶你一起看看調研的結果。
  • 寒假作業·年味 | 搜集春節習俗學習拜年禮儀……這是一份有年味的...
    01-17 12:13:19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搜集春節習俗、學習拜年禮儀、記錄年貨消費、寫一份壓歲錢使用規劃……18日,重慶市中小學將正式迎來寒假,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17日從我市多所中小學了解到,今年不少學校的寒假作業圍繞著春節展開,重視探究
  • 女性酒桌社交禮儀常識
    對於女性朋友而言,酒桌社交禮儀你了解多少呢?無論是中餐的禮儀,亦或是西餐的禮儀,你都非常了解嗎?女性酒桌社交禮儀常識——約會餐桌禮儀,你懂嗎?如何點餐如何用餐,女性酒桌社交禮儀常識中需要了解哪些禁忌?
  • 春節文明禮儀
    春節文明禮儀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春節正是對孩子進行親情教育、感恩教育和文明禮儀教育的大好時機。  春節是親人們大團圓的節日,正可以利用這一機會讓孩子體味親情的美好,生活的幸福,培養孝心、感恩之心。
  • 錦囊妙計:春節你都是給誰拜年?!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就要來了,你都是給誰拜年?說起來慚愧,前些年都是因為忙碌,從來沒認真思考,春節就稀裡糊塗地過去了,因而丟失了很多加強溝通交流的機會。我覺得,春節作為這麼重要的節日,如果能合理地做好拜年這件事,就像是給你的人際關係塗抹上了很好的「潤滑劑」,有助於提升你的魅力和影響力。那麼,春節都是去給誰拜年呢?我覺得應該帶著感恩之心,努力給每一位幫助過自己的、引領自己走上正路的人拜個年,這既是感恩,也是總結自我,還是意識引領。下面簡要說一下,拜年的人群及方式。
  • 留學韓國:這些禮儀你不得不知
    對於即將要去韓國留學的學生來說,到了陌生的國家,面對不同的文化,我們不僅要做好學業上的準備,也要在生活上注意一些細節。因為一不小心就是一個大寫的尷尬啊。最開始容易出錯,看著比你大的就直接說敬語,看不出年齡的也先說敬語,聊一會肯定就知道年齡了。2.餐桌上的禮儀在餐桌上,不要自己給自己倒酒,和長輩或者領導一起喝酒的時候,要把頭轉過去喝,以示尊重。食物儘量不要剩下,韓國人對這個很講究。尤其是別人請你吃飯的時候,如果剩下了他們會覺得你沒有吃好,不合你的胃口。
  • 吃日料的注意事項,這些常識你必須知道
    下面就跟大家說一下吃日料注意事項。1.日本料理所包含的食物還有很多,其實日本人在飲食的禮儀上本身就是特別講究的。我們在吃日本料理的時候,不僅僅是要感受日本料理的味道,更要體會日本吃日本料理的理解,出於對大家的禮貌,我們也應該學習了解一下吃日料的注意事項。
  • 選購不鏽鋼保溫杯的技巧,以及使用禁忌,這些常識不得不知
    想必這些問題很多人都沒有考慮到,認為它只是一個單純的杯子,可以裝任何的液體,其實如果你這樣想的話大錯特錯了,選購不鏽鋼保溫杯的技巧以及使用禁忌,這些常識不得不知,今天咱們就聊聊這個話題。最後在使用保溫杯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不要什麼都裝什麼都放,比如牛奶是絕對不可以放到保溫杯裡面的,如果你想把熱好的牛奶報導放到保溫杯,下午喝的話,那麼你就會發現我們放的熱牛奶就變成了「酸奶」,這種酸奶就是細菌的聚集地,是絕對不會喝的,不然就會造成腹瀉腹痛。
  • 芒果可抗炎症 5大注意事項不得不知
    原標題:芒果可抗炎症 5大注意事項不得不知   時下正值芒果上市之時,芒果所含有的維生素A的前體胡蘿蔔素成分特別高,是所有水果中少見的。其次維生素C含量也不低。礦物質、蛋白質、脂肪、糖類等,也是其主要營養成分。芒果為著名熱帶水果之一,因其果肉細膩,風味獨特,深受人們喜愛,所以素有「熱帶果王」之譽稱。
  • 春節過年怎麼給長輩老人拜年手勢 豬年拜年說的祝福語簡短
    在古代,「拜年」是向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叩頭施禮、問候請安、祝賀新年如意等。  傳統拜年禮儀分三種:一是叩拜,小孩子給輩分較高的長輩拜年時要行叩首大禮。  二是躬身作揖,一般是晚輩向長輩拜年時所用,俗稱「吉拜」。  三是抱拳拱手,多是平輩間的拜年。
  • 紅紅火火過大年,這些傳統禮儀,父母要早點教給孩子,以免尷尬
    一年一度的春節就要來了。關於迎接新年,體驗年味,南北略有差異,南方流傳著「二十八,貼年畫」的習俗,北方流傳著「二十八,把面發」的風俗!我家屬於偏南方的地帶,所以照老樣子,要貼上紅色的對聯,貼上吉祥的年畫;也有些地方是在年三十兒才做這些事兒,規矩不同,接地氣、入鄉隨俗就好。
  • 社交高手告訴你,喝香檳酒一定要注意的禮儀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自古流傳下來的有簡單的商務禮儀,茶文化禮儀,還有一些酒文化禮儀,對於我們平常人來說可能經常有生日宴或者婚宴去參加,或者一些更加高端的酒會,那麼就有必要普及一些禮儀常識,讓大家遊刃有餘了,接下來小編跟大家一起普及一下宴會上喝香檳的一些禮儀注意事項。
  • 不懂西餐禮儀?教你這些禮儀常識,學會如何優雅地吃牛排
    牛排是西餐中很常見的美食之一,很多人都愛吃,牛排的營養價值豐富,肉質細嫩且多汁,種類也有很多,尤其是去西餐廳吃牛排也是高級感與儀式感的象徵,很多人為了給生活增添一絲樂趣與儀式感都喜歡去西餐廳吃牛排,但是吃牛排也是很講究的,一些西餐禮儀如果不懂的話很容易鬧出笑話,下面憨憨就來教大家一招,不懂西餐禮儀?教你這些禮儀常識,學會如何優雅地吃牛排!
  • 大年初三拜年圖片 春節拜年祝福語
    大年初三拜年圖片 春節拜年祝福語時間:2020-01-26 21: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三拜年圖片 春節拜年祝福語 大年初三,問個好。福神到,喜氣繞。財神罩,財源翹。家和諧,煩惱少。前程美,收入高。事業興,仕途高。風雨順,收成好。事如願,樂逍遙。
  • 西餐禮儀的必備常識,你知道嗎?
    西餐禮儀的必備常識,你知道嗎?作者:責任編輯:劉虹利   隨著社會的發展,西餐在我們的生活中越來越常見,了解一些西餐的禮儀和用餐習慣是非常必要的
  • 父母應該教會孩子的7種春節禮儀小常識
    安徽商報 合肥網訊 在熱鬧、喜慶、祥和的春節裡,探親訪友是少不了的節目。春節期間正是教育孩子與人和睦相處的好機會。因為他將來長大了,也要具備謙讓、團結的品德。趁春節帶孩子做客其間,教育孩子各種禮儀,讓孩子年齡多一歲,懂事多一點。那麼作為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春節的禮儀呢?
  • 【提醒】疫情期間坐飛機,這些注意事項你得知道
    【提醒】疫情期間坐飛機,這些注意事項你得知道 2020-02-14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