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的選擇除了寓意願望外,還有著時代的印記,近年狗娃豬寶皆有祥瑞化身之意,那麼引人興趣的是,這兩年出生的狗娃娃和金豬寶寶們流行取什麼樣的名字呢?
近日記者在走訪海口各辦證中心時發現,新生兒戶口登記的姓名中,雙姓已經開始展露出來。劉陽德翰、鄭梁欣子、馮韓昱銘,你聽說過這些名字嗎?這些名字都是父姓、母姓連在一起的,既有創意又滿足了爸爸媽媽的共同歸屬感,深受喜愛。
日前,《姓名登記條例(初稿)》由公安部研究起草完成,其中規定:「中國戶籍人口的姓名一般為2字以上,6字以下。」這也就意味著,此後孩子起名將允許採用父母雙方姓氏,此舉被寫進法律。而恰逢今年是金豬年,金豬年新生兒「扎堆批量」出生,搭上這班「雙姓」取名的早班車後,金豬寶寶的取名形成了一股頗具特色的浪潮。
金豬寶寶07取名排行榜
男多澤、鴻、銘 女選涵、溪、璇記者了解到,如今各大取名網站或者取名服務公司都掛出了金豬寶寶起名的參考字樣。
高培淇在某娛樂節目中展望2007取名方向上談到了:2007年「金豬寶寶」取名吉祥字排行榜,這些字包括,男:澤、鴻、銘、楷、琛、源、梓、冠、宸、霖。女:涵、溪、璇、柏、佩、杉、萱、椿、佳、芸。他詳細地解釋了每個字的寓意,都極為深遠。
儘管是一家之言,但也受到很多追捧。今年是民間所說的金豬年,「五行」的色彩則頗為濃厚,不少金豬爸媽在給孩子取名時,更側重從五行下手,迎合金豬的特點。
一位孩子剛滿6天的寶寶媽媽T女士告訴記者,她已經給孩子取好了小名,但大名還在那擱著。
「等我哥哥問一下孩子的生辰八字和五行後再說。」T女士笑說,據說孩子中間的名字最好得7畫,所以還在找合適的。
即將產下小金豬的準媽媽李女士說到給孩子取名時胸有成竹。「如果是女兒就叫麥麥,是男孩就叫林林。」她說,這樣既順口好記也有豐富的意思。豬寶寶吃五穀雜糧,女兒懶點,就希望她有吃有睡不發愁。男孩子就希望他自由自在,像小豬寶寶一樣無憂無慮地在山林裡生活。她說自己是個對孩子只有祝福沒有要求的媽媽,取名字也一樣。
也有說法,豬寶寶取名宜用有「冖」「入」「門」字形,似有家的感覺,會比較有福氣。如:安、宙、宜、宋、寬、守等。或者用有「金」之字旁的字,因肖豬為「亥」水,而金能生水,故金對生肖豬之人有幫扶之意。例如:鋼,銘,銳,鋒,鎰。
狗年出生的寶寶,家長在取名選字時,會側重考慮名字中間帶有「犬」字,例如一家長給兒子取名「猷」,既表示深於謀劃的意思,還寓意狗娃的吉祥,家長也頗為滿意。
戶籍警官談取名現象 取名「儒雅」 選字「冷僻複雜」據金盤派出所的劉警官介紹,現在的小孩子取名都很詩情畫意,多樣化、注重意義。因為現在人們的文化素質高了,都喜歡取一些比較雅的字眼。
姓名的選擇往往具有很強的時代特徵,例如七十年代時,像「國慶」、「建國」、「衛東」、「海燕」、「紅霞」這樣的名字重複率就很高,一些普通的名字也多集中,例如叫「花」「雲」「飛」「平」、「美」、「梅」、「剛」「強」等大有人在,要麼圖個好寫,要麼圖個順口好記。但現在隨著文化取向的多元,父母們審美更加標新立異,名字寓意越來越深,名越取越儒雅,字也越來越難寫。
記者在翻閱登記記錄時發現,這兩年剛出生的寶寶,男孩名字中叫「銘」「哲」「煒」、「霖」的比較多,且呈現中性取向,名字文氣陰柔。而女孩子的叫「琪」「涵」「羽」「蔓」、「菲」「筠」等名字的非常多。甚至頗為洋氣的「安琪」都出現了。
劉警官覺得,現在家長給孩子取名都很注重意義,這樣雖然寄託了家長對孩子的希望,同時也會有很多冷僻字的出現,這樣給他們的登記入戶增加了一點麻煩。有時候還會有一些冷僻字,比如「龑(上龍下天)」。
她還記得那時候一個小孩的父母要幫孩子把戶口給遷過來,就用了這個「龑(上龍下天)」字,當時她還想,用這個字的真是少,會不會是寓意「飛龍在天」的意思呢?劉警官說,她記得以前看一本書上就有記載,五代時南宋劉龑為自己的名字造的字,此人也是一方帝王,寓意「飛龍在天」。但是這個字使用得太少,雖然有很好的用意,卻會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所以她還向記者透露說,她那裡都備有一本新華字典。如果是電腦庫確實打不出來的字,她就會給來辦手續的家長提出建議,希望可以換一個別的字,因為這樣對孩子本身是會有好處的,比如孩子以後上學、工作、坐飛機等都需要電腦聯網來顯示個人資料。如果電腦不能查找的字,孩子以後的工作存檔都會增加小麻煩。同時名字過於生僻複雜,對於將來初入學齡的孩子,也是一大難題。許多學校老師反映,因為寫不出名字哭鼻子的孩子也不少見。
劉警官向記者介紹說,一般父母給孩子取名字都是在家裡就已經商量好了,他們都會考慮到當時孩子出生或者對孩子有什麼意義。有一部分是,孩子還沒出生就已經給孩子取好名字了。
取名引發思考 讓寶寶背著父輩的重託長大人生伊始,孩子的取名對於父母來說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因此取名軟體和取名公司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攪盡腦汁想取「奇名」的家長不少上網求名。記者選擇了幾家取名網站瀏覽發現,申請取名價格最低也得200多元,若請高人指點,千元買一名也不足為奇。申請方式也十分便捷,填寫父母雙方的名字、孩子的資料,最後提交付費,對方就會傳回一些名字以供參考。不少家長還在論壇中發帖子,求幫忙取4字名。或者自己取好了名字後,輸入系統,系統就會幫忙檢測,分數最高者則常常被相中。
「雖然知道有點形式主義,但想讓孩子多點運氣,父母就會心甘情願去做。」家長吳先生為了給兒子取名,也在取名軟體上下了一番功夫。字的寓意越豐富越深遠,就意味著父母對孩子寄的希望越綿長,可是該不該讓寶寶背著沉重的名字長大呢?也有不同意的聲音。
劉女士就認為,寶寶的名字其實只是一個區別於他人的符號,順口、親切、好記就好了。「為什麼要讓孩子一出生就背負那麼多的東西?」她說,不希望孩子一出生就被告知為什麼要給他(她)取那樣的名字,是因為希望他(她)如何如何。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時下取名也有一些回歸簡約的家長。例如:喜歡音樂的爸爸給女兒取名「袁唱」、崇尚簡單的父親給兒子取名「陳果」,等等。名字只是一種稱謂,不應該成為負擔。
記者採訪一些未雨綢繆的家長後發現,為了給孩子取名,不少家長四處張貼求問,不惜花重金請高手指點。有的家長為求新異,在名字上做足了花樣,例如「林靜致遠」,還有一家長給孩子取名含有8字最後無法在當地公安機關登記。
有關人士認為,給孩子取名應當簡潔積極,方便傳播,不要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寓意,給孩子的書寫和日後的生活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取名的方式也應當健康而有意義。
子女按父母雙姓取名寫入法律近日,《姓名登記條例(初稿)》已由公安部草擬完成,子女可按父母雙姓取名已寫入法律。
我國的姓一般是從父姓,也有少部分是從母姓。起名一般在單個字或3個字內。但這僅是一種傳統習慣,並沒有成文的明確規定。因此,居民改姓改名相當隨便。這次《姓名登記條例(初稿)》,是我國第一部針對公民姓名做出硬性規定的法規。
條例中規定:公民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允許採用父母雙方姓氏。據稱,雙姓可以明顯減少重名概率,而且姓氏由此可以增加128萬個。同時相當明確地表明了子女的家族及血緣關係,是很人性化的法律規定。
對於公民取名用字,《條例(初稿)》規定姓名不得含有下列內容:1、損害國家或者民族尊嚴的;2、違背民族良俗的;3、容易引起公眾不良反應或者誤解的。
《條例(初稿)》規定姓名不得使用或者含有下列文字、字母、數字、符號:1、已簡化的繁體字;2、已淘汰的異體字,但姓氏中的異體字除外;3、自造字;4、外國文字;5、漢語拼音字母;6、阿拉伯數字;7、符號;8、其他超出規範的漢字和少數民族文字範圍以外的字樣。
考慮到我國姓名所用字數中單姓的通常為二至三個漢字、複姓或者採用父母雙方姓氏的多為三至四個漢字,《條例》規定:除使用民族文字或者書寫、譯寫漢字的以外,姓名用字應當在二個漢字以上、六個漢字以下。
條例初稿中還規定,滿18周歲的公民,一生中只能改一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