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武漢「過早」吧

2020-08-10 中國之翼

風雨過後,武漢重啟。

8月,《中國之翼》雜誌也再次登上航班,

在萬米高空與大家一起分享人間煙火的美好。

本文作為本期機上雜誌

《人間煙火暖雙城》專題的延伸,

與您一起體驗武漢的過早之道,

感受「過早客」的生活之美。

美食家蔡瀾把武漢稱為「早餐之都」,武漢人把吃早餐叫「過早」。過早,是湖北地區對吃早餐的俗稱,顧名思義就是早晨必須做的事。武漢人的過早之道,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清人葉調元在《漢口竹枝詞》寫道:「且慢梳頭先過早,餈粑油餃一齊吞」。

晨曦中的「過早」美食

在武漢過早,可以連吃一個月都不重樣,油條、面窩、燒梅、湯包、豆皮、熱乾麵、稀飯、牛肉線粉、炸醬麵、豆絲、鍋盔、湯圓……花樣繁多,且兼具南北之味。排隊時,左鄰右裡打打招呼,老闆食客閒聊幾句,大武漢就在這誘人的煙火氣中醒了過來。


漢風漢味熱乾麵

就像成都不能沒有茶,長沙不能沒有辣椒,柳州不能沒有粉一樣,武漢,不能沒有熱乾麵。關於熱乾麵的起源,據傳是清朝末年,一位李姓太婆經營水煮麵的小本生意。一天,李太婆的水煮麵沒有賣完攤在案板上。夜半時,貓把擱在案板上的香油瓶絆倒了,香油淋在了麵條上。第二天清早,李太婆將麵條煮來過早,沒想到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自此,李太婆開始賣起了這又熱又幹的「熱乾麵」。

在熱乾麵的香氣中,武漢人的一天開始了(疫情前拍攝)

上世紀三十年代,武漢出現了一家專門經營熱乾麵的餐館「蔡林記」,至此,熱乾麵真正登上了大雅之堂。在武漢吃熱乾麵,只要其老闆能說一口道地的武漢話,且在40歲左右的「靈醒」嫂子,這家店的熱乾麵就不會差到哪裡去。

澆上一勺香油,讓每一根面都清爽、筋道

熱乾麵出了下面的撈子裝碗後,一定要拌上綠蔥,醬蘿蔔丁、胡椒粉、精鹽、芝麻醬、陳醋……最重要的,還要澆上一勺香油,這樣能保證每一根面的清爽與筋道。面吃完了,再讓老闆從鼎鍋裡打一勺滾滾的下面水,把吃剩的面汁衝成「神仙湯」,一口氣喝下去,只覺得餘興未盡,還想再來一碗。


「老通城」裡說豆皮

以經營三鮮豆皮而聞名遐邇的「老通城」酒樓,開業自1931年,經過「豆皮大王」高金安、「豆皮二王」曾延齡等豆皮名廚的操弄,三鮮豆皮這個小吃品種,居然成了風味獨具的著名地方特色。

三鮮豆皮一定要皮薄餡足

豆皮本為鄉間草根小吃,「老通城」出產的豆皮,經過了廚師們的改造而定型成為了「三鮮豆皮」。豆皮的「皮」必須用脫殼綠豆,必須是精製米漿;豆皮的餡,三鮮必須是鮮肉、鮮蛋、鮮蝦仁;豆皮的型,必須是方而薄;豆皮的色,必須是金而黃;豆皮的味,必須是香而醇。

街邊過早的人們排成長隊(疫情前拍攝)

炸好的豆皮色澤金黃透亮,吃起來則是鬆脆爽口,油而不膩,餡芯香鮮。如果再佐以瓦罐雞湯,更稱得上是漢味吃食的絕佳配合。


戶部巷裡誇面窩

面窩,也是武漢居民十分喜愛的一種早點。它名為「面窩」,其實是用大米、黃豆按比例浸泡磨漿,混合炸制而成的食品。以前,經營面窩的熟食攤販遍布武漢三鎮的大街小巷,最有名氣的要數武昌戶部巷一家謝姓人家,1940年代,謝家在武昌戶部巷租了一間小門面,開始固定經營。從此,戶部巷的面窩聲名大噪,凡從漢口坐輪渡到武昌嘗鮮的人,莫不以到戶部巷謝氏面窩店鋪一嘗為快。

面窩吃起來厚處鬆軟,薄處酥脆

吃麵窩過早的好處之一,是極為方便,現在依然可以在早晨上班時間,看到騎著共享單車的青年,一手扶著車把,一手拿著面窩。還有就是便宜,如今面窩的價格仍然不高,在江城現今過早的品種中,算是比較便宜的種類了。如今武漢已發展出了「豌豆面窩」「紅苕面窩」「蘿蔔面窩」等多個品種,面窩家族日益興盛,極受食客的喜愛。

戶部巷是武漢著名的美食街,遊人可以在裡面品嘗各種「過早」美食(疫情前拍攝)

航線信息

想體驗豐盛、美味又極具儀式感的「過早」嗎?國航在天津、青島、瀋陽、長春、成都、廈門、西安等地都有直飛武漢航班,北京至武漢的航班也已經恢復,趁著暑假,一起來武漢體驗做「過早客」的快樂吧!


文章:曾慶偉

圖片:視覺中國、全景 、圖蟲創意

編輯:張豔

相關焦點

  • 武漢人吃早飯為什麼叫過早?過早是武漢獨特的地域文化
    武漢過早武漢人每天早上也像北方人一樣,見面打招呼時會問及吃飯方面的話題,北京人會說「您吃了沒?」,而武漢人會說「過早了沒?」。叫法不同,但是中國的傳統禮節沒變。武漢過早這一俗稱,在武漢、宜昌、黃石、荊州、襄陽、隨州等地特別的突出,所以這些地方的小吃也特別的發達。
  • 武漢人也太太太太太會過早了吧!
    要知道武漢伢的一天可是從過早開始的晚上好友告別改日再約一定是說明兒一起克過早早上老友偶遇開口第一句話準是過早鳥麼>武漢的早餐從街頭到巷尾幾十種不重樣哪怕同一種面各家也有獨門的鮮味兒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武漢過早,一個月不帶重樣的
  • 武漢「過早」的那些事兒
    武漢人「過早」。 資料圖這是一種源自碼頭文化的獨特飲食模式,也是武漢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的「儀式」。在這座古老的城市裡,每個人都能尋找到自己最愛的一種味道,每個人都有一段關於 「過早」的珍貴記憶。
  • 武漢過早攻略,盤點過早必吃的美食
    做熱乾麵的師傅從撒作料到淋芝麻醬,一氣呵成;攤豆皮的爹爹將重鐵鍋玩弄於股掌,面窩在油鍋裡滋滋作響。老老小小的武漢話和哧溜哧溜的吸麵條聲混在一起,香味綿延不絕。 人們對過早時間從不清晰劃線,睡好後的第一餐,都可稱為"過早"。 沒有什麼能夠阻止武漢人過早。
  • 有過早的地方,才是武漢江湖 | 這就是武漢
    沒來武漢之前,外地人只知道武漢過早種類多到以「一個月不重複」聞名,來了武漢後大家才深刻體會,在武漢過早的幸福不僅僅是可選擇的種類多,更重要的是如此多種類的早點全都物美價廉。武漢過早江湖的食客魚龍混雜,過早攤主裡更是臥虎藏龍——炸面窩的老爹爹酷愛跳舞吹薩克斯,下牛肉粉的老字號少東家永遠沉浸在自己耳機裡的音樂世界,巷子口過早的老闆旅遊還要把店鋪招牌隨身攜帶到西藏與布達拉宮合影……
  • 武漢過早圖鑑
    ▍ ▎ ▏早餐是武漢人最重視的一頓飯,過早之後,一天才算真實的開始。通常會讓武漢人糾結的不是明天穿什麼,而是,明天吃什麼。因為,武漢的早餐,可選擇的實在太多了。但最迷人的,其實是過早的人。天微亮,做熱乾麵的師傅麻溜兒地將大鍋中的面撈起,用力抖了兩下,迅速倒進事先擺放好的紙碗裡,熟練撒下調味料,最後澆上秘制的芝麻醬,遞到排隊等候的人們手中。九點差十分,攤豆皮的師父面前圍滿著焦急等待的上班族。
  • 初到武漢:熱乾麵就是又熱又幹的面,過早走著過
    武漢人不叫做吃早飯,叫做「過早」。到武漢的第二天,妹妹就帶我們去街邊過早去。幾步路走下來,發現些武漢的不同了:原來早飯要走著吃。沿街邊走著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們左手託一個小花盆樣子,薄薄的圓紙桶(也可以叫做紙飯盒)。右手拿了筷子,邊走邊挑著麵條往嘴裡送。
  • 武漢過早的名場面,其他地方難以見到!
    過早,是武漢話吃早餐的意思。武漢過早的種類之多全國聞名,熱乾麵,豆皮,糯米雞,麻團,燒麥,湯圓,糯米包油條,湯包……還有各種粉面。今早和老公就吃了生燙牛雜粉。配料自己加,黃豆香菜醃雪菜酸豆角等武漢的早餐店一般都沒有什麼顏值,要麼在巷子裡,要麼在路邊,看起來很簡陋,棚子一搭各種廚具一放,就可以搞起來,重要的是味道。
  • 《早餐中國》沒有武漢?強烈抗議,武漢的過早小吃多到你想不到
    《早餐中國》沒有武漢?強烈抗議,武漢的過早小吃多到你想不到!最近《早餐中國》這檔美食節目,火起來了,成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雖然《早餐中國》每集只有幾分鐘的時間,但是看完之後真的是感覺酣暢淋漓,每一集都是一場視覺盛宴。
  • 武漢伢從小吃到大的過早,來武漢一定不要錯過!
    身為武漢人的我可以說武漢的過早真的是多種多樣,而且每天的早餐一定是要吃的,我們把吃早餐稱為過早,我們早上碰到熟人都會打招呼說過早冒。接下來就來說說我從小吃到大的過早啦!「過早」的主要食品之一,也是武漢民間極具特色的傳統小吃。
  • 難忘武漢的「過早」美味
    「過早」,地地道道的武漢話,您能猜出是什麼意思嗎?它是武漢人吃早餐的俗稱。武漢的美味有很多,既有上得了正席的武昌魚,也有沿街叫賣的鴨脖子,但最具特色的,莫過於武漢的「過早」。被很多都市輕描淡寫的早點,在這個城市卻被演繹得異彩紛呈,各式各樣的平民美味算不上精緻但卻足夠豐盛。
  • battle過早,我們武漢人從來沒慫過!
    換著花樣吃當然也要換著花樣喝,兩個字:講究!武漢人過早的儀式感即刻體現。邊走邊吃1000萬武漢人每天拿命過早在武漢,過早是一件重要而又匆忙的事。如果你想看到一個武漢人慢悠悠地坐在一家精緻的小店裡慢慢的「品」早餐,那我要告訴你,不存在!
  • 武漢人「過早」,每樣都會讓人讚不絕口!
    武漢人把吃早餐叫做「過早」,在武漢過早,毫不誇張的說你可以連續一個月早點不重樣,而且每樣都會讓你吃的讚不絕口,那麼小編今天就帶大家「走」進武漢,「走」進武漢的早餐文化,盤點一下武漢最好吃的十大早餐。 1.熱乾麵
  • 武漢伢童年記憶裡的過早再難吃到,竟是因為這個……
    然而那又如何咧, 老曹走街串巷希望能打聽到地道的過早, 最後得到更多的是「難吃到正宗味道」的吐槽。這可能也是其他武漢地道過早品類慢慢失去老味道的原因所在。武漢的過早文化全國聞名,傳承經典小吃的做法和口味,只能走「精小」路線,讓其真正成為早點中的地道「小點」,既保證利潤,更保證口味,在街頭和酒樓裡重現。
  • 武漢過早的味道
    以前讀大學不在武漢,每次返漢最有儀式感的事情就是與發小們約上第二天的過早——端起碗,把筷子插進熱乾麵開始ben面的時候,心才算是「落地」。 要知道,過早,是武漢的標誌。武漢熱乾麵,利落耍拉,牛肉粉面,霸道鮮香。楊 園 陳 老 四這家店經營至今也近40年,目前開了9家店,我們去到了位於才林街的總店。陳老四家24小時營業,滷牛肉、熱乾麵都是拳頭產品。
  • 武漢地鐵放早餐廣播,網友:在武漢不過早是沒有靈魂的!
    那就坐地鐵去吧! 韓國美食界「扛把子」白鍾元 打卡武漢特色小吃 讓網友直呼: 真想坐飛機到武漢來吃吃吃 立刻,現在,馬上!
  • 武漢印象之「過早」
    武漢乃至整個湖北把吃早餐都叫做「過早」,今天,我來為大家介紹下武漢人過早都吃啥。 熱乾麵雖然熱乾麵是武漢的C位,但如果你以為武漢過早只有熱乾麵武漢過早的種類據不完全統計有幾十種,你在武漢一個月每天早上可以不重樣的吃到嗨。簡單來說,武漢的早餐分為四大類,油炸、過水煮、蒸、煎。
  • 武漢過早又上央視!《美食中國》之《出門過早》明晚10點首播
    》篇中,正式向全球推薦武漢過早! 說到武漢美食,絕對繞不過的就是「過早」二字,與正餐分庭抗禮的地位及豐富到罕有的品類,是早餐之都過早文化的基礎。周五晚10點播出的美食中國《出門過早》篇中,就要著重介紹武漢經典過早中的「三劍客」熱乾麵、
  • 一個月不重樣的「過早」,武漢人早餐的江湖
    那麼,武漢人的快樂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過早,是武漢的標誌。將一頓早餐上升到與「過年」「過節」「過生日」同樣重要的地位。這個蔡瀾稱作「早餐之都」的城市,有著吃不完的早餐。按照武漢作家舒懷的說法,過早的產生,跟它作為交通運輸中轉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紀錄片《日出而食:過早之城武漢》江漢平原自古富庶,再加上「九省通衢」,每個人帶來一點點,生成的就是武漢豐富的早飯文化。
  • 武漢「過早」,你知道嗎?
    有些城市為了美食,也值得一去再去,武漢就是這樣一座美食之都。美食君的同事就是武漢人哦,她給美食君推薦了很多關於武漢的美食,那就由美食君傳授給大家。在武漢的每天早晨,都不敢睡懶覺,因為害怕錯過武漢「過早」,過早其實就是 武漢話吃早飯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