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興大道-合巢蕪高速段正在比選南北線位
本報訊 最近幾年,方興大道東延巢湖的話題備受關注。雖然合肥市謀劃此事已久,但目前除了下穿十五裡河隧道完工之外,整個項目並沒有突破性的進展。這個工程到底難在哪?現在進展到哪個程度了?何時能全面啟動呢?記者為您找到了答案。
方興大道東延呼聲越來越強烈
目前,連接合肥市與巢湖市的國省道有G329、G312、S105和環湖大道。其中,國省道均經肥東接入合肥市中北部區域。而環湖大道是目前巢湖連接合肥南部區域的唯一幹線公路,不過其定位為旅遊觀光道路,通行能力有限。
為了滿足合肥向東發展的交通需求,亟需打通一條合肥市區東向的大通道。今年5月,合肥市兩會期間,巢湖市代表團宛晴等12名人大代表、肥東代表團的丁保文等11名人大代表均提出了方興大道東延的建議。
目前通行的方興大道,北起長江西路與機場高速交口處,經高新區、肥西縣濱湖新區,目前在上海路斷頭,是合肥市區最長的一條市政道路。而謀劃方興大道東延也有幾年。最近幾年,廣大市民呼籲加快推進項目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
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報告已上報待批
按照目前的謀劃,方興大道東延工程全長約48公裡,起於南淝河路,終點接巢湖市合巢蕪高速。雖然有謀劃,但這個項目還未有實質性進展。如今,到哪一步了?
來自合肥市建設部門的最新消息是,該工程已列入合肥市大建設計劃,分兩段施工。其中,南淝河路-龍興大道段由合肥市重點局組織實施, 龍興大道-合巢蕪高速段由合肥市城投公司組織實施。
合肥市政府辦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南淝河路-龍興大道段已獲立項批覆,該路段下穿十五裡河主隧道已結合十五裡河溼地建設同步建成。而龍興大道-合巢蕪高速段因線位走向未確定,暫時未獲立項批覆。
按照國家、省統一部署,合肥市正在開展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工作。為保障項目實施條件,根據已確定的方興大道規劃設計的總體線位,在本輪市級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中,已將方興大道東延工程調出生態保護紅線。
合肥市政府辦相關人士透露,「目前,經多輪研究修改,合肥市生態保護紅線評估調整報告已完成,經省自然資源廳上報國務院待批。」
龍興大道-合巢蕪高速段正在比選南北線位
除了生態紅線的評估調整,目前合肥市規劃建設部門還在深入開展方興大道東延項目的線位比選論證。具體來說是龍興大道-合巢蕪高速段正在進行南北線位比選。
分析認為,南線布設於烔煬鎮以南,北線布設於烔煬鎮以北,各有利弊。其中,南線優點是起點利用馬龍山和青陽山之間凹地建設,對生態環境破壞較小,缺點是需進行拆遷。而北線優點是跨淮南鐵路線工程規模較小,便於鐵路部門報批,缺點是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大。
當前,合肥市規劃建設部門正結合巢湖半島、烔煬等區域定位和發展規划進行多方論證,仍需進一步研究確定。
穩妥推動基本農田調整報國務院審批
當前,全市正在進行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方興大道東延工程需佔用一定數量的基本農田。而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明確,永久基本農田經依法劃定後,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或者改變其用途,國家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涉及農用地轉用或者土地徵收的,必須經國務院批准。
「需要穩妥推動基本農田調整。」合肥市政府辦相關人士透露,待巢湖市、肥東縣在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先行調整完畢後,按照國家、省統一部署及合肥市爭取的相關政策支持,在本輪合肥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統籌考慮,按程序報國務院審批。
可以預見的是,方興大道東延項目建成之後,將進一步加強濱湖科學城、肥東縣、巢湖市的互聯互通,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方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