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葉檀財經
要聞解讀
1 PMI重返榮枯線 中小企業受益!
9月29日,華爾街見聞訊,國家統計局顯示:9月小型企業製造業PMI重返榮枯線以上。9月中國大、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52.5%,50.7%和50.1%,其中小型企業6月份以來首次升至榮枯線以上,景氣回升既有製造業傳統生產旺季到來的利好,也得益於一系列針對小微企業的紓困幫扶政策。
檀評:9月份,中小企業PMI重返榮枯線,既是中國經濟復甦的體現,也是全球經濟疫情後在復甦的體現。東南亞因為疫情和供應鏈的問題,很多訂單都已經轉移到了中國,而中小企業正是這個過程的受益者。對照財新PMI,兩者的趨勢也繼續保持一致。從樣本上來看,財新PMI中小企業權重更大,即便存在倖存者偏差,也足以說明,目前整個中國經濟正朝著良性的發展趨勢在走。
2 外部風險 對中國經濟體愈發反噬
9月29日,華爾街見聞訊,中國央行、銀保監會發布《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其中提到,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比率應滿足以下要求:(一)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風險加權比率自2025年1月1日起不得低於 16%;自2028年1月1日起不得低於18%。(二)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槓桿比率自2025年1月1日起不得低於6%,自2028年1月1日起不得低於6.75%。我國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進入處置階段時,可以使用合格的資本和債務工具,通過減記或轉為普通股等方式吸收損失。
檀評:金融體系越開放,中國金融體系和全球的關係越密切。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四大行、三大保險公司等大金融公司,早在2018年央行報告中就已經測算得出了可以列為全球性重要金融系統的結論。在開放程度不深的時候,銀行體系的風險測算,一般以常規財務指標來衡量,而如今特別把吸收外部損失的能力作為新評估手段,既印證了中國金融體系的開放性,也說明外部風險對中國經濟體的反噬作用越來越高。
3 房地產:還能更冷
9月29日,根據中證報,機構統計數據顯示,近30天房地產企業債券融資規模明顯縮水。三季度,95家典型房企融資額約3475億元,環比下降16.1%。克而瑞研究中心企業研究總監房玲表示,三季度約51%的房企融資規模有所增加,但前十大房企融資規模同比下降5%。專家預計,四季度金融監管可能升級,房企融資將持續承壓。
檀評:2020年整體房企發債,無論是量還是價,都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水平。但是從三季度開始,從中央到各部位,監管機構態度明顯轉向。三條紅線等類金融機構監管的辦法,也讓房地產企業「正式」加入金融行業監管範疇。這次監管的變化,應該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對房企、對背後的銀行,都是一場亞黁的考驗。
4 銀行股 跌太多
9月29日,根據中證報,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29日收盤,滬深兩市36隻銀行股中,僅有杭州銀行、寧波銀行等6家銀行股價今年以來上漲,銀行板塊破淨率接近七成。近期多家投資機構對銀行股後市產生分歧,在部分機構唱空的同時,以險資為代表的部分長期資金仍在堅定不移地增持銀行股。
檀評:金融開放、銀行讓利、地產承壓,銀行業今年不好過。中證銀行指數今年以來跌12%,同期上證指數上漲5.71%,深證指數上漲23.68%創業板上漲42.56%。冰火兩重天。
5 「高調」的銀川 終於出手了!
9月29日,華爾街見聞訊,銀川市人民政府發布《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指出,非寧夏戶籍居民家庭在銀川市內限購1套商品住房,且銀川市轄三區新取得預售許可的商品住房項目需籤訂商品房買賣合同之日起滿2年後方可轉讓;同時實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措施,首套房首付不低於20%;二套房首付不低於40%;對二套以上住房暫停發放個人商業貸款。
檀評:銀川樓市調控,姍姍來遲,今年以來,銀川樓市的表現十分高調,屢次衝上全國漲幅榜第一,奈何本身基數較低,所以未能引起足夠關注。
6 結構性存款 斷崖式下跌!?
9月29日,根據第一財經,近日,央行公布了中資大、中小型銀行的人民幣信貸收支表,截至8月末,我國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為9.42萬億元左右,為今年以來首次降至10萬億元以下。此前,有報導稱,6月以來,部分銀行收到了來自監管的窗口指導,要求壓降結構性存款規模、規範結構性存款管理,在2020年9月30日前壓降至年初規模,在年底前逐步壓降至年初規模的三分之二。如今,正值「9·30」期限來臨,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已然低於今年年初9.6萬億元的水平,且這一規模較年內12.14萬億元的高位下降了約2.72萬億元。
檀評:從統計周期來看,是截止到8月份,這段時間,股市整體相對表現較好,樓市也在強監管落地之前,行情猶在,所以結構性存款下降是幾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整體利率水平下降,;另一方面是股市和樓市的結構性火爆,導致存款存款搬家的現象,監管層面的要求,也是結構性存款下降的重要原因。不過,結構性存款的類保本特點,和相對高收益率,仍然讓結構性存款有一定的市場需求。斷崖式下滑相信不會是常態。
7 大幅降價!名酒品牌太「機靈」
9月29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訊,國慶、中秋臨近,白酒行業上演的推新品和漲價大戲謝幕,名酒降價潮來臨。一是消費者看不到的價格,比如供應商到經銷商之間的加價,也就是經銷商之間的調撥價。新飛天茅臺酒原箱從9月18日一批價的2860元一路下滑到9月27日的2720元,新飛天茅臺酒散瓶從9月18日一批價2550元下滑到9月27日的2430元。二是消費者能親眼目睹的價格。連日來,重慶新世紀超市裡的陳年飛天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等名白酒企業的主力產品紛紛打出優惠價,有的降價幅度甚至高達80%。
檀評:羊毛出自羊身上,表面上名酒大幅降價,實際上之前已經通過漲價鎖定了利潤。短期降價行為,不過是為了消化庫存,順便造勢。
8 美國疫情下 迪士尼壓力山大
央視新聞訊,當地時間9月29日,迪士尼宣布將在美國境內主題樂園裁員28000人,佔樂園員工總數25%。迪士尼樂園表示,「儘管讓人傷心,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對業務造成重創」,迪士尼別無選擇只能裁員。裁員對象中的67%為小時工,部分高管及全職工也在裁員名單中。
檀評:新冠疫情對美國經濟衝擊比想像中更大。迪士尼表示,截至6月27日,迪士尼三個月虧損47.2億美元,這是近20年來首次出現季度虧損。在美國留學的小夥伴表示,許多學校、公共場所的免費停車場從下半年已經開始收費了。經濟形勢可見一斑。
9 美國商業地產 價值縮水!
中國基金報訊,9月27日,據多家外媒報導,受新冠疫情衝擊,目前美國商業地產價值已縮水高達25%-27%。而由於美國地產業遭重創,直接導致川普個人財富縮水約20%。
檀評:毫無疑問的是,疫情帶來的直觀衝擊就是線下消費減少,而商業地產的價值極其依賴人流量,預想美國疫情的影響,將起碼持續到明年二季度。
10 居民收入增加了?!
澎湃新聞訊,中國人民銀行9月29日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本季收入感受指數為49.3%,比上季上升3.2個百分點。其中,15.8%的居民認為收入「增加」,比上季上升2個百分點,67.1%的居民認為收入「基本不變」,比上季上升2.6個百分點,17.1%的居民認為收入「減少」,比上季下降4.6個百分點。收入信心指數為49.2%,比上季上升1.3個百分點。這份央行在全國50個城市進行的2萬戶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顯示,未來三個月,20.1%的居民打算購房,創下年內新高,今年前兩個季度這一比例分別為19.2%和19.7%。
檀評:第二季度還有較多產業受疫情影響,到第三季度基本除旅遊、教育等個別產業外都已恢復正軌,居民預期向好是情理之中。同時,由於收入恢復正軌,危機感降低,傾向於「更多消費」的居民比上季度提升0.2個百分點。
數據與市場
異動商品
滬錫主連上漲2.01%:
9月30日,截至16:31,滬錫主連上漲2.01%,交易量62.70億,最新價格145500。
A50期指窄幅震蕩:截至9月30日16:33,下跌0.43%,最新指數15107.500。
富時A50指數,截至9月30日16:33,上漲0.13%,最新指數15209.270。
外匯:
截止9月30日16:35,美元指數上漲0.12%,報93.97;歐元下跌0.14%,報1.1726;英鎊下降0.19%,報1.2833。
商品貨幣方面,澳元報0.7230;加元報1.3394。
避險貨幣方面,日元報105.66;瑞郎報0.9216。
9月30日大宗商品價格指數BPI為786點,與昨日持平,較周期內最高點1019點(2012-04-10)下降了22.87%,較2016年02月03日最低點660點上漲了19.09%。(註:周期指2011-12-01至今)
黃金:
截止9月30日16:39,現貨黃金下跌0.55%,報1886.97美元/盎司。
原油:
截止9月30日16:39,布倫特原油下跌0.46%,報41.37美元/桶。
比特幣:
截止9月30日16:40,比特幣下降0.34%,報10719.34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