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2018中國(鄭州)國際旅遊城市市長論壇在鄭州開幕。
河南向來自世界各國的旅遊界大咖重點推介了黃河絲路遊、中華古都遊、中國功夫體驗遊、中原山水遊等4大「中華源」精品旅遊線路風採,驚豔了國際旅遊論壇。
一、黃河絲路遊:沿線3個城市,3種經典美食,享譽國際
黃河絲路遊重點打造鄭州、開封和洛陽等旅遊目的地。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橫穿河南中部灑下了華夏文明的種子,絲綢之路是連接亞歐大陸的古代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
黃河絲路遊是探究華夏文明、感悟古黃河之魂、探尋絲路之源的最佳選擇,而其沿線的這3種經典美食早已享譽國際。
1. 鄭州燴麵:走出國門,成為國際旅行的必備佳品
鄭州燴麵是河南小吃的名片,是中國十大名面之一。
勁道爽滑的燴麵,浸在熬製的濃鬱的羊肉湯裡,搭配千張絲、黃花菜、粉絲和海帶之後,更加美味。在河南鄭州,燴麵的品類多種多樣,但要想吃一碗老式鄭州燴麵,76人老燴麵是不二之選。
如今的燴麵早已走出國門,在坦尚尼亞、巴黎街頭,都有來自河南美食名片燴麵門店,吸引國際友人的目光。還有禮品裝、自加熱的燴麵,隨著國人的腳步走向世界各地。
2. 汴京烤鴨:延續千年的美食,開封宴席上的珍品
汴京烤鴨是開封的傳統特色名菜,豫菜十大名菜之一,北宋時期延續至今已經1000多年的歷史。
剛出鍋的汴京烤鴨,如同新成熟的柿子,透著一股誘人的紅色,皮酥肉嫩,豐腴醇香,蘸上薑汁兒,肥而不膩,唇齒留香,是開封宴席上的珍品。
3. 洛陽牛肉湯:日常的小吃,進入美國民眾的餐桌
牛肉湯做工考究,配料奇特,用牛骨頭煮出來的湯汁潔白如奶,配上餅絲,就是洛陽人民的日常早餐。
今年4月份,一家洛陽牛肉湯館登陸美國關島正式進入美國民眾的餐桌,不僅是當地華人一解思鄉之苦的慰藉,也讓更多的國際友人了解洛陽的美食和文化。
二、中華古都遊:5種美食,帶你穿越千年時光
河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在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擁有13朝古都洛陽、8朝古都開封、7朝古都安陽、商朝古都鄭州等4大古都,還有曹魏故都許昌等。
5個古老的都城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歷史悠久和博大精深,還有5種特色美食,帶你穿越千年時光。
1. 洛陽水席:起源於唐代,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名宴之一
洛陽水席,起源於唐代,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是目前歷史最悠久的名宴之一。
由於全部熱菜均有湯,熱菜吃完一道撤下後再上一道,就像是流水線一樣不斷的更新,因此得名。
2. 開封灌湯包:起源於北宋,傳承了1000多年的珍饈
灌湯包子,最初源於北宋在京第一的山洞梅花包子,後經過名廚黃繼善發揚光大,如今開封第一樓的灌湯包子已經成為到開封不得不品的美食。
灌湯包子皮兒薄剔透,肉餡、鮮湯都在這一張薄薄的皮兒裡面,咬開皮,再喝一口湯,然後包子塞進嘴裡,瞬間滿足。
3. 安陽道口燒雞:始於清朝,至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
道口燒雞始於清朝順治年間,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剛出鍋的燒雞,色澤金黃,形狀如同一隻元寶,尤其喜人。聞起來香味兒濃鬱,吃起來酥香軟爛,鹹淡適口,而且食用的時候不需要用刀切,手一抖,骨肉就會自行分離,確實是應了那句熟爛離骨。
4. 黃河大鯉魚:始於2000多年前春秋時期的國宴名菜
鯉魚,在中國被賦予了吉祥、團員的意義,而中國人吃鯉魚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
而紅燒黃河大鯉魚,是豫菜的代表之一,曾經在國宴中綻放過迷人的風採,更是如今河南的美食名片,紅燒黃河大鯉魚的最高境界是肉質軟筋,沒有腥味,要達到這個境界,從選魚,到去腥線,再到改刀、過油、煨魚,每一步都極其考究。
5. 許昌王洛紅燒豬蹄:始於春秋時期的滋補佳品
豬蹄是滋補佳品,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就已經有此傳說。
相傳,春秋時期周襄王避難泛地(現襄城王洛處),王妃在路旁店鋪生一王子,百姓以豬蹄燉湯供奉王妃食用,滋補身體。此後,王洛豬蹄盛名,並逐步傳承至今。
王洛紅燒豬蹄車晶瑩發亮,呈現出一股誘人的醬紅色,吃起來肥而不膩,爛而不散。
三、中國功夫體驗遊:3種美食,感受功夫之力
天下功夫出少林,而河南不僅有少林功夫,還有陳式太極四兩撥千斤,濮陽雜技張弛有力,因此中國功夫體驗旅遊線路以少林、太極、雜技等功夫文化品牌為載體,展現中華功夫的博大精深。
3個城市,3種特色美食,滋養了功夫人「力氣」。
1. 登封燴羊肉:少林十三棍僧的俠義之氣
相傳燴羊肉是由少林十三棍僧發明的。
唐初,李世民在洛陽平叛,反被圍困,後被少林十三棍僧所救,並用鐵鍋盛送山泉水、大蔥、粉皮等嵩山特產,燉山羊肉,李世民吃後迅速恢復元氣,並順利平復叛軍,即位後的李世民對燴羊肉念念不忘,於是召嵩山高廚趕到長安,為自己做燴羊肉,此後登封燴羊肉譽滿中原,流傳至今。
2. 濮陽古寺郎胡蘿蔔:可飽腹,可健身的「紅人參」
明朝時期,古寺郎胡蘿蔔還被引進到山西廣泛種植,次年收穫頗豐,既可飽腹,又可健身,被當地百姓稱之為「紅人參」。
古寺郎胡蘿蔔早在清朝康熙年間,就是遠近聞名的貢品,是宮中必不可少的名菜之一。
在1955年被製成胡蘿蔔乾、胡蘿蔔絲等,成為支援朝鮮的重要食品,在我國三年自然災害時期(1959年~1961年),成為當時一大部分人報名的口糧。
3. 焦作鐵棍山藥:藥食兼用的良藥佳餚
關於鐵棍山藥,在《神農本草經》被稱為薯蕷,因其藥效可與人參相比,又稱"懷參",由此可見山藥的藥用價值。
同時,山藥還是人類食用最早的食物之一,在唐朝詩聖杜甫的詩中就有"充腸多薯蕷"的名句。山藥塊莖肥厚多汁,又甜又綿,且帶粘性,生食熱食都是美味。
四、中原山水遊:一壺清茶,感受山水的魅力
中原山水旅遊線路依託河南南太行、八百裡伏牛山、靈秀大別山三大山脈,處於中國南北的過渡地帶的河南,山水風景鍾靈毓秀,地貌形態豐富多樣,更有山水孕育的美食,讓人流連忘返,這其中最為出名的要數信陽毛尖。
"淮南茶信陽第一。"早在北宋年間,信陽毛尖就已經名譽天下。信陽毛尖顏色鮮潤,香氣清爽,衝後香高持久,回甘生津,遊覽在山水間,執一壺清茶,帶你逃離喧譁都市,尋一處與世隔絕的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