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成都商報6月26日報導,個子長高點是不少人夢寐以求的事,不過,個子太高可能也很麻煩。在四川省樂山市,有一位小學生小宇身高已經長到了206釐米。據金氏世界紀錄諮詢(北京)有限公司消息,在世最高的青少年(男性)前紀錄為215.9釐米,但該記錄保持者現已超過18歲。
圖片來自成都商報
目前,小宇才11歲,他可能是全世界身高最高的小學生了。該公司大中華區公關經理表示,需要小宇的監護人通過吉尼斯世界記錄官網提交申請後,由紀錄部門協同倫敦總部做調研後才可判斷。
他很特別
小學生身高超過2米 桌子和椅子都是特製的
今年11歲的小宇在樂山城區一所小學讀六年級,高個子的他是學校裡的名人。「你要找那個高個子小學生哦?六年級四班的。」學校保安得知成都商報記者的來意後,熱情地說,「確實太高了,也重,有一次跟同學轉圈摔倒了,幾個大人才把他扶起來。」
儘管小宇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角落,但是仍顯得鶴立雞群。他捧著課本,和同學們一起認真地回答老師的提問。下課後,小宇與其他小夥伴一起嬉笑打鬧,還做起了遊戲。對於身邊這個「巨人」,同學們早已習以為常。
「同學,你們的教室在樓上。」回想起六年前第一次見到小宇時,班主任徐紅忍不住笑了,當初還以為他是高年級的同學,走錯了教室,「他當時起碼比一般同學高出一個頭。」由於小宇身高出眾,很快他在班上得到了一個「小姚明」的稱號。
小宇的桌子和椅子都是特製的,明顯比其他同學的桌椅高出了一大截。「這都是換了第二回了。」徐紅介紹說,現在小宇的身高已經超過了兩米,肯定還要繼續長高,如果不坐相應高度的桌椅,對他的生長發育和視力都會有一定影響。
也很正常
爸媽1.8米1.9米多 與遺傳有關
回到家中,小宇換上了寬大的軍綠色T恤,短褲,拖鞋……戴著眼鏡的小宇彎了下腰,從幾道房門間進進出出,滿臉帶著孩童的笑容。對於自己的身高到底有多高?小宇也不清楚,「反正超過兩米了吧。」
「來來來,量一下,都好久沒給你量過身高了。」外公祝萬平拿出一把捲尺,小宇靠著牆邊站得筆直,明顯已經超過了門框,捲尺的刻度定在了206釐米。
「啊?真的超過兩米了啊?我都不曉得他好久超過兩米了。」在外婆吳梅的記憶中,小宇一直特別高,他剛上幼兒園就比別人高很多,可能有130釐米,後來就一直長高。
對於小宇遠超常人的身高,家人也曾多次帶他去成都檢查過。「最早去檢查就是三四歲,後來也檢查過幾次。」吳梅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最初醫生也懷疑過是巨人症,但是他的生長激素、腦垂體等各項檢查結果又都是正常的。
「可能與遺傳有關,家裡人都很高。」外婆吳梅介紹說,她的身高有175釐米,小宇外公和小宇媽媽身高都是190多釐米,小宇爸爸身高有180多釐米多,爺爺奶奶身高也都有170多釐米。
有點煩惱
有人說「個子高跟傻子一樣」 他聽了把自己關進房間
還讀幼兒園時,小宇就享受到了高個子帶來的「好處」。「老師一般都把蘋果放在柜子的高處,我們就去偷拿蘋果吃。」小宇說,拿了幾次後,終於被老師發現了。不過,小宇很快都感到了煩惱。在外婆的記憶中,小宇5歲多讀幼兒園大班時,經常用手遮住書包上幼兒園名字,外婆問他為啥?「他們都笑我,那麼高才讀幼兒園。」小宇說,他不想讀幼兒園了,想早點讀小學。
上了小學後,因為個子高,擦高處的黑板也幾乎被小宇承包。「還有擦窗戶,甚至擦校園的監控探頭。」在小宇看來,能為老師和同學做這些事,還是挺開心的。「但是,個子太高,經常撞頭。」小宇說,下樓樓梯處撞頭的次數已經數不清了,還有好幾次乘公交車,撞到拉扶手的橫杆,「還好都沒撞流血。」
與撞頭相比,更讓小宇感到煩惱的是——路人異樣的眼光。在8歲之前,小宇還沒怎麼在意,有一次在路上被人盯著像看怪物一樣,讓他很不舒服。還有一次去藥店買藥,店員咧著嘴一直笑,外婆狠狠地懟了回去,「笑啥子笑,沒見過高個子哦!」小宇10歲時,有一個其他班的同學說,個子高就跟傻子一樣,傳到了他的耳裡。回家後,小宇把自己關在了房間裡,咆哮說,「我不想長那麼高啦!」
「不管高矮胖瘦,我們都一樣關愛他們。」班主任徐紅說,除了身高小宇就是個普通的孩子,他有優點也有缺點,有時調皮,但學習很認真,語文還考過班級第一名。回家寫完作業後,小宇也愛玩手機遊戲。小宇說,他更喜歡玩一些知識性的遊戲,有做題任務,也娛樂了。
更有遺憾
扁平足+軟骨瘤不能打籃球 希望打破金氏世界紀錄
小宇的高個子,也引起了本地籃球教練的關注。「人家喊他搞運動,去訓練打籃球。」吳梅遺憾地說,但小宇現在根本不適合劇烈運動。原來,小宇五六歲時偶爾會摔跟頭,最初家人以為他個子高站不穩,也沒怎麼在意,後來去檢查發現他是扁平足還有軟骨瘤。
至今,小宇的兩隻腳已先後做了4次手術。「現在小宇210斤,可能跟超重超高有關,走路還是稍微有點偏,走太久了腳就要腫。」這讓吳梅十分心疼,個子長高不要緊,但不知道有沒有辦法能徹底治好他的腳?他就能去打籃球了。
你希望繼續長高嗎?「既希望又不希望。」小宇說,希望呢,去打破金氏世界紀錄,不希望呢,就是出行不方便,要經常撞頭啦。
看著外孫若有所思的模樣,吳梅教導說,「不管怎麼長,這都是自然現象,你一定要自信。」小宇接話說,「一定要自信,但是又不能太過自信,否則就變成得自以為是,要以謙虛的心態,解決生活中各種困難,最後才能成功。」
他的希望
「如果小宇願意 將申請吉尼斯世界記錄」
日前,成都商報記者與金氏世界紀錄諮詢(北京)有限公司大中華區公關經理張園園取得了聯繫。
經過該公司查詢,在世最高的青少年(男性)前紀錄是美國的Kevin Bradford(出生於1998年10月27日),於2015年4月30日測量身高215.9釐米。在世最高的青少年(女性)前紀錄是土耳其的Rumeysa Gelgi (出生於1997年1月1日),於2014年3月19日測量身高215.9釐米。
據張園園介紹,Kevin Bradford是前紀錄保持者,現在他已超過18歲。目前不能認定206釐米是現在最高的青少年(18歲以下)身高,需要小宇的監護人通過吉尼斯世界記錄官網提交申請後,由紀錄部門協同倫敦總部做調研後才可判斷。
「現在小宇才11歲,已經206釐米了,他個子還在長,等到18歲不知道會長多高了。」在吳梅看來,現在小宇可能是全世界身高最高的小學生了。如果小宇本人願意的話,他們也將考慮申請吉尼斯世界記錄。
相關新聞
「中國第一胖」身高1米78體重540斤 今天在京手術減肥
2018年5月23日訊,一頓吃6碗方便麵算是剛起步,吃一隻雞也就是墊墊底……23歲的小蔡就是傳說的「大胃王」。有的「大胃王」是吃了不胖,但小蔡身高178釐米,體重已經達到了540斤,堪稱是「中國第一胖」。
肥胖,不僅僅給小夥子帶來外形上的困擾,更嚴重的是影響到了他的健康。一個半月前,小蔡的媽媽下定決心帶著兒子從山東老家來到北京世紀壇醫院就診。今天上午,北京世紀壇醫院副院長張能維主刀為小蔡完成了減重手術。術後,小蔡原來像氣球一樣軟軟的胃變成一根硬管子,容量只有原來的5%。預計他一個月後可以減輕40斤,之後體重還會慢慢降低,理想狀態是降到200斤左右。
1公裡的路走了90分鐘
一個多月前,小蔡的媽媽陪著兒子來到北京。到了北京西站的北廣場,她給張能維打了個電話,告訴醫生她們已到京。張能維一聽母子倆的位置,離醫院也就1公裡,估計走到醫院也就10多分鐘,他一看還有半小時才下班,決定當天見見小蔡。於是張能維告訴母子倆,「我在辦公室等你們。」
張能維在辦公室左等右等,1個小時過去了,就是不見這母子倆的身影。有點著急的他給蔡媽媽回撥了一個電話:「這麼久了,怎麼還沒到?」沒想到蔡媽媽聽到這句話就哭了。張能維心想,這句話也不算重啊,「別急,到底怎麼了?」一問才知道,小蔡走了500米就走不動了,歇了一會兒;離醫院還有200米遠的時候,小蔡又走不動了,接著歇了半個小時;再走100米,小蔡說什麼也不走了。張能維趕快讓代謝外科的三個小夥子推著一輛平車去接小蔡。三個小夥子推著500多斤的小蔡終於到了辦公室,張能維一看表,1公裡的路,小蔡「走」了90分鐘。
胖已經威脅到生命安全
每個胖子都曾經瘦過。小蔡對瘦的記憶不太清晰,他的爸爸也是「微胖界」人士,但真的沒有他胖。小蔡青春期開始發胖,後來越來越胖。他不僅食慾好,而且飯量大。最多時一天要吃上5頓,結果長成了540斤的大胖子。「就拿吃方便麵來說,一般人一碗到兩碗足夠了,小蔡6碗剛起步,10碗、甚至20碗也能一頓吃完。」胖給小蔡帶來了巨大的困擾。記者和他聊天,想問問他是否談過女朋友,還沒等寒暄結束,他已經坐著打起呼嚕,「這樣怎麼談女朋友啊。」
小蔡每天的生活就是吃吃睡睡。如果肥胖單純影響生活質量,還可以忍受,但是小蔡的胖已經威脅到生命安全。他來到世紀壇醫院之後,張能維決定讓他先進行術前檢查、評估,調整心肺功能,減重之後再做減肥手術。檢查發現,小蔡除了單純性肥胖外,還伴有低氧血症、2型呼吸衰竭、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等。張能維希望小蔡能把體重降一些再做手術,今天早上,小蔡自己走進了手術室。此時,經過一個多月的調理,他的體重已經降到了480斤。他一邊晃著自己的住院條,一邊說自己「不緊張」。
是否手術要看有沒有併發症
為什麼胖人就管不住嘴?有時候真不是他們不自律。張能維說,長到如此體重的人,體內的「生物調定點」會發生改變。他打了個比喻:這個「調定點」就像汽車油箱的油泵,一般人的「調定點」要到油箱底,快沒油了才會報警;但是巨胖的人,生物調定點可能在半箱油之上,明明胃裡不缺食,血液裡還有好多營養,身體就有缺油的感覺,不斷地提醒大腦「我餓了」,這時候胖人就會繼續開吃,「如果不吃,他真的是受不了,甚至會虛脫。」同時,胖人體內的激素改變,能讓胃變得更軟,彈性更大。「胖人的胃特別軟,能充分擴張;正常人的胃比胖人就硬多了,吃多就會撐。」
今天的手術將他的胃容量減少至原來的5%,分泌讓胃變軟激素的「胃大彎」也被切除。術後,小蔡的胃小了,彈性也小了,飢餓感來得晚,也沒有那麼強烈,體重會慢慢回到相對理想的狀態。此前,曾經有個體重500斤的小夥子在世紀壇醫院代謝外科接受了手術,現在這個身高180釐米的小夥子體重減到200斤,去年已經娶了媳婦。
到底多胖才應該做手術呢?張能維說,理論上達到肥胖標準也就是BMI指數(即身體質量指數,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超過27.5的人就可以手術治療肥胖。但胖不是手術的「金標準」,有些人很胖,可身體各種指標不錯,睡眠也沒有呼吸暫停的情況,就不需要手術;如果一個人只是「微胖」但已經有了睡眠呼吸暫停、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痛風、多囊卵巢等併發症,就需要手術減重。「到底有多胖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胖是否帶來併發症,這才是考慮手術的重要因素。」
上午9時許,手術開始。一直到11時45分,手術才順利完成。小蔡很快醒了過來,他已經開始期待新的生活。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