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發現了一個問題:前來我們機構諮詢的小學員10個人中就有一半是構音障礙問題,剩下的一半被語言發育遲緩和口吃瓜分了。啥是構音障礙呢?構音障礙是指由於神經病變,與言語有關的肌肉麻痺、收縮力減弱或運動不協調所致的言語障礙,從大腦到肌肉控制的問題都會帶來構音障礙。
我們的發音過程好像是一場搖滾演唱會,有負責編寫歌曲的,有負責舞檯燈光的,架子鼓、電吉他、貝斯、電子琴、主唱……每個位置都有專人負責。放到發音過程中,則是唇齒喉舌的配合帶來了我們正確的發音方式。
如果參與發音的部位有任何一個出現問題,那麼我們的發音結果一定是不夠正確的。比如舌頭無力會導致很多舌尖音、舌面音發音錯誤,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大舌頭」。當然,大舌頭並不專指舌部出現問題,而是發音器官間的配合有了紕漏。
我們可以在網上查一下中文發音的方法,每個因素的發音方式決定了構音器官的發力程度、位置、形態、運動的方式。嬰幼兒要學的有兩點:構音器官的成熟度和器官間的配合默契度,這兩點都需要在短短4年時間裡完成學習,而且是從頭到尾都不能鬆懈的,否則構音障礙隨時會找上門來。
有些家長很有意思,總說現在網絡文章都是一些聳人聽聞的文字,並不具備普適性,自家孩子雖然2歲多的時候也出現過發音不準,但現在4歲多了不照樣好好地成長起來了?如果這話讓構音障礙家庭聽到,一定會十分氣憤的。
不同個體的發育情況不盡相同,即使是一對雙胞胎都會產生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點。同樣是zh音節,一個孩子能正確發出,另一個孩子卻只會發z音,連帶其他的舌尖後音都可能一併說錯。
構音器官為什麼會犯錯?這其中有三個原因:發育問題、家庭問題和兒童自身發育特點。
1.發育問題
早期幼兒年齡太小,構音器官並不成熟,也有構音器官疾病出現的情況。疾病的出現會讓脆弱的嬰幼兒的語言發育遲滯,即使治療完成後也需要進一步的引導和糾正。如果是孩子不願開口造成的唇齒喉舌發育不完善,家長也要在未來幫助孩子促進發音功能進步。
2.家庭問題
家庭是引發幼兒構音障礙的最主要原因,即使有些家長將教育責任拋給學校和老師,但父母的教育指責仍舊不可避免。有的孩子受家長影響,語速太快、發音不準、口音過重等問題頻繁出現,也有的孩子因為輔食添加不到位導致構音器官沒有得到良好鍛鍊,構音障礙和語言發育遲緩極有可能同時找上門。
3.兒童自身發育特點
個體間的不同導致每個孩子的語言習得過程都是不太一樣的,有些孩子天生活潑,表達已然成為了興趣,如果家長引導得當自然比別的孩子發育速度快一些;有些孩子天性內向,雖然瞭然於胸卻不善言辭,家長需要及時引導和鼓勵的。
孩子在2歲多的時候都有一個共性:當他人模仿孩子的錯誤發音時,大多數孩子是不認可這種模仿的,儘管他/她自己就是這麼發音的。雖然他/她知道正確發音是怎樣的,但語言的生產能力沒有跟上認知能力的發育,導致他們錯誤的發音延續下來。
這三點原因幾乎涵蓋了構音障礙發生的所有根源,無論認知性、功能性、器質性還是運動性,都逃不掉這三種因素的摧殘。這時又有家長要問了:我們能不能根據這些原因提前預防構音障礙呢?能不能根據它們來及時矯正構音障礙呢?當然可以,語言機構的矯正方式也都是從這三點出發衍生出來的。
可能細心的朋友看出來了,我們並沒有說時間在構音障礙矯正中的地位。我們常說「時間是一把殺豬刀」,用來形容歲月不饒人,這句話用在語言矯正領域何嘗不是一句至理名言。語言障礙和急性疾病一樣,是經不起耽誤的,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徹底解決才能不留後患。
在談論構音障礙完全矯正的機率時,我們通常有兩個指標:罹患構音障礙的原因和染上構音障礙的時間長短。一個是病因,一個是時間,這兩點不僅可以讓矯正師更進一步地了解孩子的情況,還能正確確定矯正課程的長短和方法。
一般來說,認知性構音障礙是最難矯正的,因為它和孩子的智力息息相關;染上構音障礙的時間越長,矯正難度便越大,尤其對於5歲之後的孩子來說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