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滾樂教父查克·貝裡

2020-12-23 亞寧Mars

「搖滾樂」,學名Rock Music,花名Rock'N'Roll。從科學的角度,作為大類的「搖滾樂」通常用Rock Music,而Rock' N' Roll更多特指50年代的搖滾風格。不過,廣大人民群眾提到「搖滾樂」的更喜歡用Rock』 N' Roll,因為Rock'N'Roll更酷也更「髒」。

Rock'N'Roll在黑人俚語裡有比較明顯的「性」暗示,所以,當1951年白人DJ阿蘭·弗裡德(Alan Freed)把「Rock『N'Roll」帶給主流聽眾(其實就是白人聽眾),成為一個歷史性的事件。要知道,1950年代的美國,種族歧視非常嚴重,黑人音樂被歸入「Race Music」(種族音樂。

Chuck Berry美國黑人音樂家、歌手、作曲家、吉他演奏家。貝裡是搖滾樂發展史上最有影響的藝人之一,他的吉他演奏風格鮮明,作品融合了布魯斯與鄉村音樂的元素,善於創作與青少年息息相關、充滿時代感的音樂。有評論家認為貝裡民謠詩人的大名與他創作的歌詞分不開,它們反覆闡明了搖滾樂對於人類社會的重要性。他將歌曲《搖滾樂》獻給了搖滾音樂,通過《甜蜜的十六歲》向年輕一代表達搖滾樂的價值。

1956年的Chuck Berry, 還只是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他是戰後第一個用年輕一代的語言來表達他們思想的歌曲作者。 從五十年代起,他那精瘦調皮的舞臺形象就出現在一系列以搖滾樂為主題的影片裡,如(Rock,Rock,Rock), (Mister Rock and Roll),(Go,Johnny,Go)。貝裡的吉他演奏方式和創作風格直接定義了搖滾樂,搖滾舞臺上後來被頻繁模仿的經典「鴨子步」就是由查克·貝裡所發明。

他在五十年代灌制的許多唱片使他的歌曲風靡美國。他的名曲 「梅波蓮」(Maybellene)、「碾過貝多芬」(Roll Over Beethoven)、「棕色眼睛的美男子」(Brown-Eyed Handsome Man)、「甜蜜的十六花季」(Sweet Little Sixteen)、「旋轉不息」(Round and Round)、「納丁」(Nadine)、「小奎尼」(Little Queenie)、「你抓不住我」(You Can't Catch Me)、「甜蜜的搖滾」(Sweet Little Rock and Roll)、「生活在美國」(Living in the U.S.A.)等等 成為早期搖滾經典之作。多年來,人們都把他視為搖滾樂的創始人之一。然而Berry對搖滾樂的貢獻有必要重新重塑定義,他的音樂離我們今天所聽的流行樂還有一定的離,已經太多人不知道 Berry的存在了。

對於Berry來說,除了他的歌曲以外,它的歌詞創作和吉他演奏都對搖滾樂產生過重大影響。貝裡的歌詞,與當時一般搖滾樂的陳詞濫調或無意義的音節相比,水平顯得要高些。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50年代美國新一代青少年的心理和要求。1940年代,電吉他引入布魯斯音樂,與其他同期融合的音樂元素一起催生了「節奏布魯斯」。電吉他在「節奏布魯斯」的樂隊編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也是在這個時期,電吉他的演奏技法開始各種推陳出新,查克·貝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Berry的演唱採用呼喊式的風格,但發音比較清楚。他的吉他演奏更是迎來了大量的追隨者。可以這麼說,在吉他天才吉米·亨德裡克斯(Jimi Hendrix)出現的前十年,貝裡為搖滾樂的吉他風格樹立了樣板。

對於查克·貝裡,最全面的評述來自「搖滾名人堂」總裁格雷格·哈裡斯(Greg Harris):「查克·貝裡就是搖滾樂本身。作為毋庸置疑的桂冠詩人,他影響了身後每一個搖滾樂藝人和吉他手。」總之,沒有他,就不會有後來的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Beach Boys、Bob Dylan或者其它云云樂隊/歌手。否認他是搖滾樂奠基先驅,將是否認整個搖滾樂的發展歷史。比起他來,貓王可能讓搖滾更加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但Berry卻是這種音樂的精魂所在。

這些歌曲風趣而帶有叛逆精神,體現了當代青年面對社會現實的壓力感到無法適從的心情。這一切都已滲透在整個西方文化之中。他那動聽的吉他聲和歌詞中虛張聲勢的流行語構成了搖滾音樂的縮影。

相關焦點

  • 香港搖滾教父夏韶聲:搖滾樂才是世界主流
    他是香港20世紀七八十年代活躍的搖滾歌手,曾組樂隊Visa Band,被稱為「香港搖滾教父」,張國榮亦尊稱他為老大哥。他最為熟知的歌曲有《童年時》、《交叉點》、《空凳》等。今年3月,獲得華語金曲30年逐夢榮譽大獎男歌手獎。  有時表象和本質的差距會遠遠大於我們的認識。
  • 除了汪峰、謝天笑,誰還在跟崔健爭「搖滾教父」
    30年起起落落,內地搖滾樂舞臺上出現過很多舉足輕重的人物,有的曇花一現,有的命運起伏,也有一小部分影響至今。當人們特別信任一個人,就習慣性的給他冠以某種名號,讓他變得偉大,成為一代人、一個領域的標杆。「搖滾教父」便是如此,配得上這個名號的人,都必須曾引領內地搖滾樂,為此做出過巨大貢獻。
  • 4位華語樂壇稱得上是「教父」的音樂人,寶島臺灣就佔了三位!
    4位華語樂壇稱得上是「教父」的音樂人,寶島臺灣就佔了三位!在娛樂界的音樂領域,有一個非常有分量的稱謂,那就是「教父」,這個稱謂的含義是:能唱能譜曲還能作詞,做關鍵的就是創作出來的作品更是令大家傳唱,深入人心。
  • 獨家專訪崔健:搖滾樂是對生活態度的誠實表達
    崔健作品首次在全球性正規數位音樂平臺發行周二(4月16日),「中國搖滾教父」的崔健首次通過全球數位音樂平臺發行精選輯《The 3rd Sound of China》。子川:搖滾樂在中國生存仍然很難?崔健:基本上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雖然沒有什麼真正達到風頭浪尖的,但是也沒有完全走向低谷。實際上,在中國做搖滾樂的人越來越多,樂器的銷量也特別好。我覺得主要原因是因為經濟發展比較快,帶動了文化市場的一些變化。但是這些變化不是文化市場本身推動出來的,而是被經濟帶動出來的,所以看起來出於低谷,比較被動。
  • 搖滾樂之死:十首歌告訴你為什麼查克貝利如此偉大
    貓王或許會被永遠稱作搖滾之王,但很少會有人反對搖滾樂真正的教父是查克·貝利——是他把布魯斯的印記打入了這種音樂的根源裡。今天我們就跟隨著查克·貝利最偉大的十首歌,來紀念這位不朽的搖滾樂教父。1Maybellene時間:1955Oh maybellene, why can't you be true?
  • 華語樂壇稱得上是「教父」的4位音樂人,劉歡羅大佑均上榜
    在娛樂界的音樂領域,有一個非常有分量的稱謂,那就是「教父」,這個稱謂的含義是:能唱能譜曲還能作詞,做關鍵的就是創作出來的作品更是令大家傳唱,深入人心。而在華語樂壇中能配得上這個稱謂的人並不多,今天就讓小光帶大家認識一下這是為音樂領域的教父。
  • 心目中的搖滾樂-ROCK&ROLL
    最近在B站看了一些歌手,樂隊的所有專輯的全球銷量排名,單一專輯銷量排名,發現了一個現象,發覺有好多的都是搖滾樂隊,感覺搖滾樂在20世紀佔據了樂壇很重要的一個地位,這裡,和大家聊聊我心目中的搖滾樂吧,當然,沒有對錯,只是我心裡所知,所想的搖滾樂
  • 音樂分類知多少——搖滾樂
    搖滾樂搖滾樂,英文全稱為Rock and Roll。早期搖滾樂很多都是黑人節奏布魯斯的翻唱版,因而節奏布魯斯是其主要根基。搖滾樂分支眾多,形態複雜。這時,他們正好在搖滾樂中找到了自己的聲音。搖滾樂簡單、有力、直白,特別是它那強烈的節奏,與青少年精力充沛、好動的特性相吻合;搖滾樂,無拘無束的表演形勢,與他們的逆反心理相適應;搖滾樂歌唱的題材,與他們所關心的問題密切相關。
  • 美國搖滾樂的先驅者「貓王」艾爾維斯·普雷斯利
    對於喜愛搖滾樂的人們來說,「貓王」艾爾維斯·普雷斯利的名字是神聖的。因為是他第一次把青少年引進他們自己的音樂殿堂,並且為搖滾樂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普雷斯利於1935年1月8日出生於密西西比的圖佩羅。
  • 搖滾樂的發源者不是貓王,而是他!
    貓王1935年出生在美國密西西比州,美國著名搖滾歌手,他是第一個讓廣大白人群體接受搖滾樂的人,同時是世界上第一個偶像級搖滾歌手。總而言之,貓王對於搖滾樂貢獻很大,但是他並不是搖滾樂的發源者。貓王Elvis Presley因為,搖滾樂起源於黑人文化。
  • 「樂夏」:對搖滾樂展開一次賓主盡歡的還原
    從出道初期模仿美國朋克樂隊「雷蒙斯」(The Ramones),到後來涉獵迪斯科和復古電子,「新褲子」已經從早期中國搖滾樂的人文情懷走出。他們的音樂不再為憤怒而憤怒,早期的「新褲子」,雖然也在音樂裡傾訴著焦慮和煩躁,卻都是簡單直接,並不會留下太多的沉重。
  • 搖滾樂的生命在livehouse
    如果你喜歡音樂,喜歡搖滾樂,想必你一定聽說過livehouselivehouse這個概念起源於日本,特指用專業的音響燈光,專業的設備服務於現場演出的場地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有400餘家livehouse對於很多喜歡搖滾樂的年輕人人來說livehouse是他們的精神寄託,livehouse更像是精神的烏託邦。
  • 10張名人老照片:真實的三毛,搖滾教父崔健,傾國傾城的易知難!
    10張名人老照片:1990年的三毛,三毛的文學造詣很高10張名人老照片:年輕時候的楊麗萍,看上去就像一位仙女10張名人老照片:90年代的崔健,崔健被稱為「中國搖滾樂教父」。
  • 《教父2》與《教父3》,教父三部曲的巔峰之決
    相信絕大多數觀眾會推崇1974年的《教父2》。然而,西山以為,暗藏鋒磯的《教父3》,絲毫不遜於《教父2》,甚至在影片的內涵意義方面,有更多足堪玩味的地方。1990年聖誕節上映的這部《教父3》最富意義的一點,是完成了整個教父系列的工整對仗以及內涵的提升。
  • 崔健、竇唯、汪峰,誰對中國搖滾樂的貢獻最大?
    ·最近跟幾個喜愛音樂的朋友聊到了中國搖滾樂,話題主要集中在崔健,竇唯和汪峰究竟誰對中國搖滾樂的貢獻最大?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我還記得當時我大概是這樣說的:·我認為崔健、竇唯和汪峰在搖滾音樂方面各有千秋,一如「橫看成嶺側成峰」,對中國搖滾樂的貢獻一樣巨大。
  • 教父的 Happy End——《教父3:最後的教父》|2019讀 49
    1如果不考慮電影加成,讀客出版的這三本《教父》,按照我個人的喜好程度排序是這樣的:《教父2:西西里人》 > 《教父3:最後的教父》 > 《教父》是的,這本《最後的教父》我還排在最經典的《教父》之前。
  • 迴響·1968年|搖滾樂就這樣改變世界
    所有細枝末節的線索都指向了同一個地方:在1960年代的西方,搖滾樂自打誕生起就具備反叛因子。而搖滾樂也從此打上了時代的烙印,是後人憶起那個時代的狂熱與夢想時,耳邊必然會響起的反抗之聲。「吉他之神」吉米·亨德裡克斯這場聲勢浩大的青年運動,必定少不了搖滾樂的參與。
  • 致敬教父,《教父》的誕生!
    美國電影學院,百年百佳影片第二位,《教父》。 這部名為《弗朗西斯和教父》的電影將首次揭露《教父》的拍攝和製作過程,嚮導演弗朗西斯和馬龍·白蘭度致敬。 主演近日也已確定,奧斯卡·伊薩克和傑克·吉倫哈爾。
  • 搖滾樂有何魅力讓人山呼海嘯
    搖滾樂因為深入刻畫了當代人類的沮喪,所以深得活在當下每個人的玻璃心,就是說無論你陷入怎樣的窘境,搖滾樂都能給你找最小的音樂掩體裡作片刻的躲避,讓你忘記一切!請問你除了防病毒口罩、方便食品和微信、支付寶花唄之外,還需要什麼?當然是有格調的噪音,在你的聽力還正常之前,它將永遠佔據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吵到你一直死去為止。
  • 《教父》:麥克告訴你,教父是怎樣煉成的
    《教父》劇照《教父》一開場,老教父柯裡昂已垂垂老矣。我們只看到他的雍容華貴、體面大度、呼風喚雨和無所不能,但沒有人知道老教父叱吒風雲的生平。這似乎是一個遺憾!但是《教父》通過麥克——老教父最器重的小兒子,告訴了我們,「教父」這個稱謂,需要具備哪些優秀的品質,以及在驚濤駭浪中,如何波瀾不驚地去贏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