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們聊了不少有關「俗語」「老話」的道理:古人通過總結生活經歷、地方習俗、地方氣候等,把總結出來的經驗道理以簡潔直白的「俗語」方式傳承下來。這類俗語大多有著一定的道理,比如說地方氣候的,我們這邊本地就有「雲走東、雨常空」的說法;而四川地方的朋友曾在我評論區留言說,他們那邊的說法叫「雲走東,一場空」,其實本意都是一樣。
多數時候,這些經驗包含了古人智慧,但有些古人的俗語、諺語,為了勸人向善,則在其中加入了一定的迷信思想,但是出發點是好的,都是勸人積極向善,為了一種良知公序的建立。比如我前面說到的「宅現四喜,家出能人」,這四喜中的「旺狗進家」「喜燕築巢」,其實本意就是在勸誡人們收留跑到家中的流浪狗,以及不去騷擾在自家堂前築巢的燕子。
而今天跟大家說的一句老話,前兩句叫做「一螺窮,二螺富」,相信很多人都曾經聽過。這裡也給沒有聽過這句話的朋友們簡單解讀一下,什麼叫「螺」,老話裡這個「螺」指的是手指指紋裡面完整封閉如同漩渦的,則稱為「螺」。如果指紋朝某個方向收攏,而沒有形成圓環狀的,就不能稱之為「螺」。也有些地方把這個稱之為「鬥」,而對應的這句話就成了「一鬥窮,二鬥富」。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看十個手指有幾個是「螺」,或者「鬥」,對應就是怎樣的「命格」。
那麼,古人這句話有道理嗎?手上的「螺」是否真的預示著一個人是窮還是富呢?其實看看各地後半句的說法就知道個大概。
一些地方的觀點是:一螺窮、二螺富,三螺蒸酒賣豆腐,四螺開當鋪,五螺讀書為當官,六螺天黑把賊當,七螺走街賣紅薯,八螺騎馬把活幹,九螺平地朝天子,十螺四面坐金墩。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五鬥六鬥開當鋪,七鬥八鬥把官做,九鬥十鬥吃喝不愁。
從這裡很明顯就可以看出,其實從四螺開始,各地的叫法就各自不同。有地方把三螺四螺統一歸為「賣豆腐」這類小本營生,而有地方則把四螺放在了「開當鋪」,這在古代能開當鋪的也是頗有身家的人。
一些地方的諺語中,「開當鋪」被放到了六螺,但另外一些地方的六螺,則成了「把賊當」這種可以說是最慘的「行當」。從這幾句話裡面可以看出來,從三螺開始,各地的差異就變得巨大起來。而在我們本地的諺語中,「三螺四螺」則成了「披麻布」,這可就相當於是街頭流浪的代名詞了。
所以,從各地在這句諺語後面的巨大差異可以看出,所謂「螺」與「命格」相連,其實毫無道理可言。人的成功失敗,在於自己的努力打拼,而不是靠著所謂的「命格」就能確定一個人一生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