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節氣期間全國日照總時數分布圖

2020-12-11 中國天氣


圖:夏至節氣期間全國日照總時數分布圖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球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直射北回歸線(北緯23°27』),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相應的,南半球在夏至日時,白晝全年最短。由此生活在北半球的人們會關注夏至節氣期間普照在大地上的陽光究竟會有多長時間。

在我國,由於各地地理位置和天氣氣候條件的不同,夏至節氣期間全國各地實際日照時數是有明顯差別的。根據1971年-2000年6月21日至7月6日的平均日照時數統計數據得到的常年夏至日照總時數分布圖(如圖)中可以看出:位於我國中部的長江流域地區由於已經進入雨季,故一般太陽普照時間較短,常年夏至期間日照總時數在60-90小時之間,這意味著這裡每日的平均日照時間僅有4-6個小時;華南地區以及黃河流域大部地區的日照時數在90-120小時之間,平均每日能享受到6-8個小時的陽光;再看我國夏至期間日照120-150小時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東北大部、華北北部、西北地區東部以及西藏大部,每日大地沐浴在陽光中的時間可達8-10個小時;而在新疆大部地區、內蒙古西部地區和西藏北部日照在夏至期間超過了150小時,平均每日大於10個小時的日照時間給這裡帶來了豐富的太陽能資源。

相關焦點

  • 夏至節氣海報借勢靈感來了!
    夏至--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夏季高溫的加持也讓比賽更加激烈夏至作為夏季的第四個節氣象徵著炎熱將至,黑夜變短同時還伴隨著暴雨、梅雨季節當然各大品牌也不能錯過這個節氣紛紛開始了夏至借勢海報大比拼▼傑士邦#夏至#
  • 夏至節氣的含義 夏至是是什麼意思是代表夏天結束了嗎
    我們通常對節氣的認識都很模糊,大概知道關於夏季的節氣有立夏、夏至等。但具體該節氣代表著什麼,就不得而知了。可是節氣作為我國一種傳統文化,有必要去深入了解。那麼,夏至什麼意思?夏至的含義是什麼?夏至節氣的含義  夏至節氣表明盛夏將至。
  • 夏至的詩句有哪些 夏至節氣圖片 描寫夏至夏天的句子
    今日12時24分,迎來夏至節氣。這一天,太陽光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太陽在一年中所能達到北半球最高的緯度,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  "驕陽漸近暑徘徊,一夜生陰夏九來。"夏至的到來意味著炎熱天氣的開始。一年最熱的階段即將到來,你準備好了嗎?
  • [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今日夏至 日長長到夏至
    今日夏至。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  天文專家稱,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北回歸線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減短。夏至日過後,北回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正午太陽高度角也會逐日降低。同時,夏至到來後,夜空星象也逐漸變成夏季星空。  ◆ 節氣由來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
  • 吃餛飩、喝涼茶、全國放假,夏至這個節氣到底有什麼獨特魅力?
    其實「夏」指的就是夏至這天,我們一直以為冬至是二十四節氣裡最重要的節氣,其實在中國古代之前,夏至才是二十四節氣裡的大日子,甚至在清朝之前,夏至這天全國都會放假,全國各地也都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紀念它,劉禹錫也在《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 中國節氣|夏至
    今日23時54分迎來夏至節氣伴隨著接天蓮葉的碧綠和映日荷花的鮮紅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要登場了炎炎夏日是最酷熱的季節>空氣中散發著沉悶焦躁的氣息但這也是最燦爛的季節有太多的生機和美好都在夏季燦然綻放夏至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生活在北回歸線上
  • 描寫夏至節氣的古詩詞句有哪些 關於節氣夏至的詩詞歌賦大全
    關於節氣夏至的詩詞歌賦大全有哪些?今日迎來夏至日。2019年節氣夏至的到來,北半球迎來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這是盛夏的起點,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就要到了;北方收穫小麥,「江淮」進入梅雨季節;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夏至吃麵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 ​夏至節氣歷史悠久,古人是如何描寫夏至節氣的呢?整理關於描寫夏至節氣的古詞詩句大全。
  • 夏至節氣圖片發朋友圈說說配圖用 適合夏至發的心情說說句子
    2020年6月21日是夏至節氣,在這一天適合在朋友圈發一條心情說說句子,下面小編分享一張夏至節氣圖片發朋友圈說說配圖用,還有一些適合夏至發的心情說說句子。  夏至節氣圖片,映日荷花別樣紅(東南網記者林峰峰 攝)  適合夏至發的心情說說句子(一)  1.悄無聲息驕陽照,不聲不響夏至到,天天都是豔陽天,福星高照沒有邊
  • 竹蔗茅根飲,夏至消暑氣(節氣養生湯)
    6月21日是夏至,為一年中日照最長的一天,也是中醫養生論中非常重要的節氣。此時,陽氣增長到極致,而陰氣才剛剛萌發,我國大部分地區日照充足,氣溫較高。夏至時,人的身體由於氣血外張,脾胃機能相對減弱,飲食應以清淡、容易消化為主,避免大魚大肉或高湯大補,以起到調理胃氣、保養精氣的作用。
  • 24節氣 夏至
    2020年6月21日,農曆五月初一,05:43:33,夏至。夏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足見夏至在古代農時中的核心地位。夏至卦象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確定了夏至時間此時,太陽運行至黃道90度(處在巨蟹座),地支午,對應《易經》離卦。離者,麗也。在子女排序中,夏至對應是家中的二女兒,活潑熱辣,美麗動人。
  • 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2020-06-20 21:25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這天,白天最長,夜間最短,代表的寓意是炎熱將至,開始有暴雨、梅雨、高溫桑拿天氣。
  • 2020夏至是幾月幾日幾點幾分 今年夏至節氣具體時間
    2020今年夏至節氣具體日期時間>>  新華社天津6月19日電(記者周潤健)「星繁愁晝熱,露重覺荷香。」《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6月21日5時44分迎來「夏至」節氣。此時節,荷花別樣紅,蟬鳴聲聲響。
  • 明日夏至:夏至為什麼要吃餛飩?立夏和夏至,誰代表夏天開始?
    明天就是夏至節氣了,夏至是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許多人都會在夏至日吃餛飩,夏至為什麼要吃餛飩呢,有什麼特殊寓意嗎? 夏至為什麼要吃餛飩 這是一種傳統習俗。
  • 廿四食貼·夏至|動手做碗綠豆沙
    二十四節氣不僅指導農事,還是古人的飲食依據。順應節氣時令,食用當季作物,風味最佳,最符合身體所需。廿四食帖,時令飲食指南。每年公曆6月20至22日之間,進入夏至。在二十四節氣當中,夏至排行第九,在夏季裡頭是第四。古人云: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簡單來說,夏至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也是北半球日照時間最長的一天。此後太陽開始走回頭路,直射點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逐日減短。中學地理課應該都學過......
  • 夏至節氣有哪些傳統習俗?夏至各地吃什麼食物養生
    2018年夏至時間為:6月21日  夏至節氣氣候特點  夏至日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長,北極圈及其以裡的地區太陽整日不落,形成面積最大的極晝區。  夏至來臨之時,長江中下遊地區一般已進入梅雨季節,而梅雨天氣溫高、溼度大、日照少,正是農作物病蟲害的高發季節。  夏至以後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後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範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
  • 二十四節氣丨夏至
    夏至傳統二十四節氣故曰夏至日影短至日長之至日北至百商熟初入伏今日5時44分迎來夏至節氣伴著炙熱的朝陽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就要到了夏至三候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夏至習俗夏至時值農作物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如古籍中所講:「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意思就是說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類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漢《周禮·春官》有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
  • 2018夏至節氣朋友圈說說句子 有關描寫夏至的詩句古詩
    【6月21日夏至,開啟「燒烤模式」】①21日18時7分,迎來夏至;②北半球各地都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③夏至是盛夏的起點,許多地方歷史氣溫極值大都出現在夏至以後;④此時節,恰逢長江中下遊、江淮流域的梅雨季節;⑤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最熱模式開啟,你準備好了嗎?
  • 漢代以後,五月五日與夏至節氣逐漸向端午節演變
    漢代以後興起的「端午」融合了民間的五月五日的惡月惡日信仰與官方的夏至節氣,也就是說,五月五日與夏至節氣逐漸向端午節演變。端午始於夏商周三代以前的邃古時代,在夏朝是五月的午日。因為五月五日的惡日信仰在民間影響最大,時間最長,而陰陽家用陰陽學說及其信仰闡釋夏至節氣則局限在大傳統層面,夏至節氣的主體是在官方,後來逐漸向民間滲透。漢代陰陽五行說大盛,這以後「端午」一詞才開始出現。夏至自然節氣向端午民俗節日演變的一個根本性的原因是夏至節氣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古代農業生產中是頗為重要的農候標誌。
  • 夏至才是吃粽子的節氣?有關夏至的小知識都在這兒了!
    &nbsp&nbsp&nbsp&nbsp天時漸短,光陰漸長……6月21日將迎來夏至節氣。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下來的節氣。夏至通常在每年6月21日或者22日到來。關於夏至又有哪些小知識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 夏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夏至節氣養生水果食物有哪些
    6月21日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氣——夏至了。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夏至一過,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漸變短。故又有「夏至一陰生」之說。夏至吃麵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其實中國各地在這一天的食用風俗並不相同,不僅南北差異大,即使是相鄰的城市,也可能會有不同的風俗,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