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被北京確診6例本土新冠病例的消息驚掉了下巴。
13日,北京市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北京市新增6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這個消息迅速打破了人們正常有序的生活,一下子把我們拉回到了二月份那個緊張的氛圍中。
疫情的反彈確實給人們帶來了恐懼心理,但我們發現政府的行動果斷而迅速,在短短一天時間內,就鎖定了病毒傳播源——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這樣高效的行動,得益於我們在疫情中積累的寶貴經驗。
隨後,豐臺區迅速啟動戰時機制。13日凌晨,一則重磅消息打破了寧靜的夜晚:進口三文魚案板檢測出新冠病毒。這則消息讓「背鍋」的三文魚一夜之間全部下架,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為什麼是北京?
仔細梳理一下北京的疫情,可以發現這次跟武漢真的的太相似了:都是特大型城市,都是交通重地,都與海鮮有關,而且都出現在人流量較大的水產批發市場。這兩者之間其實沒有任何聯繫,但是又高度的巧合,讓人們不禁發問:為什麼是北京?
據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除了12日通報的一例病例有出京史外,其餘6例近半個月均無出京史,也沒有與境外人員、湖北人員有過接觸。也就是說,這些感染病例實際上處於封閉環節,這就給調查源頭提供了方向。
隨著大數據的分析和調查的深入,調查人員發現這幾個感染病例均在新發地活動過。通過對確診病例所接觸的物品檢測發現,核酸檢測呈陽性,這一重要結果立馬把病毒的源頭指向新發地,新發地隨即宣布關停休市。
與此同時,疾控中心立即開展樣本採集工作。其中新發地採集了517件樣品,有45人咽拭子呈陽性。也就是說,這45人很有可能被感染,或者是無症狀感染者。
經過專家判斷,這些感染病例可能接觸到市場中汙染的環境。專家的判斷隨後被證實,因為檢測人員在三文魚案板中,檢測出了新冠病毒。這次感染的元兇也指向了三文魚,這個來自於異國的海鮮。
為什麼是三文魚?
三文魚屬於冷水魚類,也是魚類中的「貴族」。以前只有在高檔西餐廳或日料店才能吃到,但隨著近幾年我國三文魚消費熱的興起,在普通海鮮市場都能買到。
三文魚和老百姓常吃的鯉魚不同,鯉魚在惡劣環境中生長的也很好,而三文魚對環境要求極高,一般水質越好,水溫越低,三文魚的脂肪越高,品質越好,口感也更好。
這樣苛刻的條件造成了我國的三文魚大多依賴進口,國內根本提供不了這樣高品質的三文魚。
一般來說,靠近北極圈附近的高緯度寒冷區域,所產的三文魚品質最佳。所以我國進口的三文魚大多來自挪威、丹麥(法羅群島)、智利,英國(蘇格蘭)、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阿拉斯加。
其中,挪威的三文魚品質最好,但由於產量有限,無法滿足我們巨大的市場,所以進口量很少。目前中國市場三文魚主要進口國依次是丹麥(法羅群島)、智利和英國(蘇格蘭)。
據海關統計,光2015年,我國就從法羅群島進口了15860噸三文魚,從智利進口了8827噸,從蘇格蘭進口了8503噸。
在國外疫情肆虐的時候,我們關閉國門,從航空、陸路口岸等各方面嚴防死守,但都沒有切斷農產品的進口。就在四月份,我國還從美國進口了四萬噸豬肉。此次疫情的再次反彈,讓人們不禁要問:病毒是不是通過三文魚從國外輸入進來的?
這個問題還真不好說。
不過專家很快給出了解釋:目前還沒有魚類攜帶病毒傳播給人的案例,而且魚蝦本身帶毒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病毒在寒冷環境下能夠存活一段時間,很有可能通過冷鏈環節或汙染環境等輸入進來。
這樣一來,三文魚無疑成了此次疫情反彈的「背鍋俠」。三文魚本身是不帶毒的,但與三文魚接觸的物品可能帶毒,這個信息十分重要。
我們該怎麼辦?
這次疫情反彈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即使現在形勢大好,我們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目前北京市的動作十分高效,市委書記親自坐鎮指揮,立即關閉新發地批發市場,對周邊11個小區採取封閉管理,並開展核酸檢測,對學校採取停課措施,從嚴從快展開病毒源頭調查。
由於在疫情阻擊戰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此次疫情反彈只是對個別區域採取了封閉措施,並不影響整個地區的風險等級。
作為我們個人來說,還是要帶好口罩,不到人多的地方去,避免吃一些像三文魚這樣的生冷水產品。
不管這次疫情是不是從外國輸入進來,是不是西方國家的陰謀?我們一定要不信謠,不傳謠,相信國家的力量,一定會將此次事件查個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