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針在不停的轉動,而祖國的發展也是無休無止,隨著「中國速度」的到來,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新變化,這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勞動的成果,也是我們需要傳承的中國精神。
中國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城市眾多,在數百個城市中,合肥無疑是最尷尬的省會,毫不誇張地說,合肥是最尷尬的首都,因為合肥距離江蘇,浙江和上海的許多經濟大城市太近了。
合肥市距南京180公裡,距揚州,蘇州甚至上海都不遠,根據「馬修效應」規則,強者變強,弱者變弱,合肥是周圍大城市經濟所吸引的省會城市,作為一個城市,合肥在成為國際大都市方面將面臨很多限制,這是有理由的,但是令人驚訝的是,近年來,合肥已經能夠逆勢而上,並超越了許多成熟的經濟強國。
實際上,這種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合肥市綜合城市樞紐的建設,特別是高鐵的建設,換句話說,合肥是高鐵時代的最大贏家,與標準鐵路所吸引的鄭州相比,如果鄭州是通用鐵路時代的最大贏家,那麼合肥是在高鐵時代崛起強勁的代表性城市。
打開中國地圖,我們可以看到合肥市非常靠近江蘇,浙江和上海,而安徽省深厚的經濟發展腹地一直被周圍的大都市所佔據,皖東南的蕪湖,馬鞍山和銅陵早已融入南京大都市地區,甚至上海的經濟,發展背景:以鄭州為代表的中原都市圈吸引了西北的亳州,阜陽,蘇州和淮北,甚至安徽北部的江蘇徐州也比合肥具有地理輻射優勢,更糟糕的是,安徽北部不僅在地理位置上接近鄭州和徐州,而且在人文和習俗上都與這兩個城市相似,而合肥卻處在尷尬境地。
被合肥周圍強大的敵人包圍,被周圍強大的城市虹吸的尷尬境地比石家莊更大,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合肥近幾年的經濟發展與上升趨勢背道而馳,合肥的綜合經濟實力不僅超過了東北三省省會哈爾濱,長春和瀋陽,而且還與經濟強省山東省省會濟南市競爭,平等地坐著,根據官方數據,2018年哈爾濱地區生產總值6305億元,瀋陽地區生產總值6292.4億元,長春地區生產總值7175.7億元,濟南高於這三個,濟南區域生產總值7856.56億元(不包括萊蕪區鋼鐵城),合肥市生產總值7822.90億元,與濟南幾乎持平。
如果十年前,東北兄弟的首府哈爾濱,長春和沉陽這三個兄弟本可以在他們眼中看到卑微的合肥,更不用說山東的濟南了,但是在短短十年中,合肥就向前邁進了無聲,超越這些傳統的強大省會城市,合肥的成就是高鐵時代的機遇。
合肥的高鐵有多牛?合肥市是省會城市,鐵路,公路,航空和水路運輸等綜合交通發達,它是國家規劃建設中的國家綜合交通樞紐。
打開中國的高鐵地圖,將會發現合肥的綜合交通樞紐不同於鄭州,徐州和武漢等傳統鐵路城市,如果鄭州高鐵網是「米」型線路的代表,那麼合肥高鐵網就屬於「口」型,高鐵網絡已在「合肥,淮南,蚌埠和南京」四個點之間形成了完整的閉環,在這條閉環高鐵線上,有大小縣都有強大的經濟城市,這種高鐵結構大大減緩了周圍大城市的虹吸效應。
環形高鐵網絡將產生這樣的經濟效應,即經濟增長將在環形城市的主要節點顯著地展現出來,中國大陸的另一條省內高鐵是山東高鐵環線。
關於安徽合肥臨近江浙滬被虹吸,為何能夠逆勢崛起?高鐵時代最大贏家,你有什麼見解呢?如果生活給你的壓力太大;如果你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了,不放放下手中的工作,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看祖國大好山河,感受不同地區的人文文化,將壓力拋之腦後,盡情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