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河意外釣到一種無鱗魚,長得很像鯰魚,農村沒人敢吃它

2020-12-23 釣之娛

一葉蘆花滿地秋,千竿翠竹立江頭,垂綸釣得鱸魚鱠,夜送漁歌到小樓。

關注釣之娛,天天有新料!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2019060501期釣之娛問答社區,我們會對釣友們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做出最專業的解答,以此希望能給釣友們更多的幫助,在實戰中獲得更多的魚獲,當然如果大家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問題哦!

進入六月到了麥收的季節,天氣基本上趨於穩定,白天太陽曬死人,白天別說出去釣魚,即使坐在大樹底下汗水也能瞬間溼透衣服,很多釣友只好選擇夜釣了,但是晚上的蚊蟲也讓人難受,當然對於釣魚人來講,只要能釣到魚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通常小編夜釣都是約上幾個朋友一起,畢竟人多可以壯壯膽,遇到突發情況也能互相幫助,一個人獨自夜釣是非常危險的,畢竟很多釣友都有過釣魚遇到靈異事件,想想就讓人毛骨悚然,不過大多時候都是自己嚇自己;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不是夜釣的靈異事件,而是釣到人們都不敢吃的魚種,不知道釣友們認識不?

只要遇到節假日我都會抽空去釣魚,上個星期天休息的時候,意外釣到一種無鱗魚,不知道大家認不認識這種魚,在我們這裡叫它塘角魚,實際這種魚是一種吃垃圾的魚,大多是用來清理汙水的,因此我們當地人釣到這種魚,沒有幾個人敢吃它。

這種塘角魚和鯰魚很像,如果是清澈水域裡釣上來的,這魚也是能夠食用的,而且肉質一點不比鯰魚差,當然很多人不吃它就是因為無法確定這魚來自哪種水域,萬一吃了汙水溝裡的塘角魚,估計知道後肯定會嘔吐不止吧!

由於這魚是野外很清澈的河流釣到的,肉質還是很乾淨的,這次總共釣到20多條塘角魚,還有幾條鯽魚全部帶回家,由於回來的時候天太晚了,就把它們放到水盆裡沒有管它們,第二天發現居然有幾條翻白了,估計是天氣太熱,水中的氧氣不足導致的吧。

想釣這種魚也不用太特別的魚餌,用蚯蚓就很好用,塘角魚吃鉤都很猛,魚線和魚竿選擇結實點的就好,不用擔心線組太粗檔口,它們吃食都很大膽,比起鯽魚、鯉魚好釣的多,據說這種魚屬於外來物種,現在很多人開始人工養殖這種骯髒魚,尤其是廣東一帶是餐桌上的常客了。

這種魚農村人不願吃它,釣到20多條不知道該咋辦?釣友們出個主意!小編也是第一次釣到這種魚,不知道應該怎麼吃,是清蒸還是紅燒呢?吃過這種魚的釣友,麻煩大家給我提提建議哈,烹飪方式不對就白瞎了啊!等著下過呢……

相關焦點

  • 長江支流野河,釣獲一條6斤中華倒刺䰾魚,還釣獲20斤的巨口鯰魚
    長江支流野河,釣獲一條6斤中華倒刺䰾魚,還釣獲20斤的巨口鯰魚,中華倒刺䰾是長江支流的名貴魚類,野生的中華倒刺䰾真的太稀有罕見了,由於長江近期的汙染問題,中華倒刺䰾已經面臨易危的情形,還有野生的長江巨口鯰魚也很少發現了,畢竟這種長江特有的巨口鯰魚想釣到絕對是運氣的問題。
  • 釣上的這魚誰認識?像鯰魚但魚身灰黑色和白色,網友:像招財貓魚
    我覺得算,路過市內的河邊總會看到不少人在釣魚呢,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為什麼很多人喜歡釣魚呢,其實我覺得每一次釣魚都帶來不同的收穫,可以說是驚喜了。對於喜歡吃魚的人來說,自己得到魚了,那是多幸福的事情,與其躺在家裡玩手機,不如到外釣釣魚好呢,晚上還可以加餐。
  • 男子釣到條魚,魚嘴像鯰魚,魚皮比「清道夫」硬,誰認識它?
    有的釣魚達人喜歡在河裡釣魚,經常能釣到清道夫魚、鯰魚、鯽魚等魚類,有的人就比較喜歡海釣,喜歡釣一些金槍魚、三文魚、螃蟹之類的海鮮。看看他們釣魚還是蠻有意思的。最近我剛關注的一位國外的釣魚達人,他經常去釣魚,但是釣上來的魚我很多都不認識就比如他這次釣上來的魚吧,就特別奇怪,現在就帶你去看一下,這條魚還挺肥的,一條差不多有10來斤的樣子,個頭也很大,在釣到它之後,光是往上拉,就費了半天勁兒。等把這條魚拉上來一看,果真是一條很大的魚,它渾身的顏色是灰褐的,魚鰭上帶著桔紅色。
  • 此魚被譽為「淡水之王」,自帶「芝麻香」,因長得像鯰魚遭嫌棄
    有一種魚,在我國被譽為「淡水之王」,它還天生自帶芝麻香味,肉質非常的鮮美,卻因為長得像鯰魚,遭人嫌棄。有些人還把它誤認成入侵物種,不敢食用。你們認識嗎?芝麻劍魚的科普魚的身上普遍都有魚腥味,讓人有點反感。
  • 釣到一條魚誤以為是鯰魚,殊不知是珍貴淡水魚,130元一斤很少見
    釣魚這麼多年,大大小小的淡水魚基本都釣到過,對於魚類的認識也算是半個專家了,當然咱們國家的淡水魚類有成千上萬種,而且不同的地域孕育的物種也有所不同,比如下面這種魚,常被人誤以為是鯰魚,殊不知是珍貴淡水魚,市場賣到130元一斤,而且有價無市。
  • 此魚長得像鯰魚卻是外來魚種,貪吃力氣大,用雞肝很好釣
    魚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一道平常菜,並沒有什麼特別。而這條魚卻讓我印象深刻,前些年在一次聚餐上,一咬之下,我驚住了,從來就沒吃過這麼美味的魚!停下筷子,往鍋裡細看,黑皮白肉的魚塊和白色的豆腐在鍋裡咕嘟咕嘟冒著熱氣,夾起魚肉看,有黑皮白肉,也有白皮黑肉,沒鱗,像鯰魚又不像鯰魚,更不像鰻魚。我問邊上道太鄉的幹部這是什麼魚,他說很少吃這樣的魚,不知道叫啥名。直到後在水庫裡釣魚的時候,親自釣獲此魚,才知道這傢伙叫「叉尾鮰」。
  • 這魚是鮭魚麼?第一次見到這種魚,肚子圓圓的,身子顏色黑中帶綠
    在釣友群裡有些釣友釣到不認識的魚,都會發到釣友圈讓大家幫忙鑑定,大多數情況下釣友們都能幫忙確認是哪一種魚,不過前幾天有釣友釣到一條樣子很奇怪的魚,釣友群裡沒有一個釣友認識,這下可把釣友們給難住了。有釣友覺得這種魚很像鮭魚,可能有些釣友對鮭魚不是很了解,鮭魚是一種海魚,人們通常叫這種魚三文魚,這種魚常被用於製作刺身,肉質非常鮮美而且營養價值還很高,和金槍魚製作的刺身有的一比,應該有不少人都吃過吧!好像說的有點跑題了,再看看釣友分享的圖片,這魚雖然體型很像鮭魚,但是這魚的身子顏色黑中帶綠,而且肚子圓圓的,眼睛凸起的也很厲害,和鮭魚相比又有點兒區別。
  • 棲息在幾十米山崖下的「怪魚」,無鱗也無刺,卻沒幾個人敢吃
    比如在廣西,有一種棲息在山崖深潭下的「怪魚」,估計就沒幾個人見過……廣西釣魚愛好者,翻山越嶺深入群山,釣獲「怪魚」「碰到兩條,像鯽魚又沒鱗,問了好幾個人都說沒見過」廣西網友周師傅介紹說,他是個溪流釣愛好者,喜歡去沿著溪流
  • 農村最常見的八種魚,你都釣到過嗎?
    鯽魚,只要是釣魚的人,最常釣到的魚就是鯽魚了。黑魚。在農村釣魚也經常釣到,用它來煲湯很是美味,而且很補人,對於傷口恢復有一定幫助。草魚。在農村釣魚,一般釣到草魚,就算是賺了。草魚一般身體長,做酸菜魚味道最佳。鯰魚。
  • 它是罕見的淡水魚,卻總是被當作是鯰魚,一度被人嫌棄,你釣過嗎
    釣魚人如果有到外地作釣的經驗就有可能會釣上過一些不知名的魚種,今天就來給各位說一下筆者的經歷吧。它是名貴的淡水魚,卻總是被當作是鯰魚,價格高到讓釣友捨不得吃。作為一個有十多年作釣經驗的釣魚人,筆者都不敢說各個流域裡的淡水魚都認識,不過有這麼一種魚,是筆者當年到廣西作釣的時候所碰上的,一開始釣上這條魚的時候,筆者跟很多人一樣,都覺得這就是一條鯰魚,只不過顏色有點不一樣而已,因為筆者不喜歡吃鯰魚,所以看到就有點嫌棄了,特比是那種埃及鯰魚,平時吃的食物,看到都讓人厭惡。
  • 闢謠:為什麼農村老人說無鱗魚不能吃?魚髒?有毒?發物?迷信?
    不過我曾經不止一次發現在我們農村這裡很多人不吃鱔魚泥鰍鯰魚等等之類的無鱗魚的人比較多。聽村裡一些老人來說,以前60年代到80年代的時候,農村隨處可見的甲魚烏龜鱔魚泥鰍,鯰魚甚至包括黑魚都非常多,但是吃的人不多,有的說吃了要被雷擊,有的說死黑魚,吃了長麻子。
  • 魚並不是越大越好,這種小鯰魚很鮮美,我敢說釣過它的人並不多
    可能在大部分人眼中,魚兒是越大越好,尤其是對於我們釣魚界的人來說,釣獲大魚一直都是大家所追求的。但對於小編來說,判斷一種魚兒是否為精品,並不是以它的體型大小作為標準的,而是以獲得它的難度以及魚兒的鮮美程度來衡量的。
  • 珠江釣到「花斑鯰魚」,很像外來物種,渾身斑點
    近日,就有一位廣東釣魚愛好者稱,在珠江夜釣時,釣獲一種奇怪的「花斑鯰魚」,疑似新的外來物種! 這是鯰魚嗎? 這條怪魚看起來非常的「肥碩」,體表光滑無鱗,魚嘴有須子,是典型的鯰魚特徵。
  • 模樣像鯰魚,身上有花斑,釣魚人又愛又恨的「爬地虎」魚
    在釣魚過程中,釣魚人身心投入自然,悠然自得其樂,心境像水一樣恬靜。這可能就是釣魚獨有的魅力吧。然而,最能破壞我們這美好心情的就是這水中的小雜魚了,小魚鬧鉤是垂釣者最感頭疼的一件事。不少釣友絞盡腦汁,想出了種種對付小魚的招數,但總感到有些顧此失彼。
  • 廣西水域中一種稀有魚類,釣魚很難釣到,抓它時還會嘎嘎叫像唱歌
    有一部電影叫(劉三姐),可能90後以上的很少記得,但老一輩人沒幾個人不知道的。廣西也是一個水系發達的省份之一,各種大大小小的湖泊河流那是數不勝數,在這種喀斯特水系發達的網道中生活著一種會唱歌的魚,這種魚的名字叫做芝麻劍。芝麻劍,學名斑鱯,極其珍貴的淡水魚。此魚無鱗,形似劍鰭鋒利,因身上有芝麻狀斑點而得名。
  • 山溪野河,釣獲三條瀕危溪水魚類,收穫名貴稀有的極品「瓣結魚」
    這是一個爭論了很久的老問題,而又沒有詳細定論的問題,老百姓中稱為瓣結魚其實不是一種魚,而是一種魚類,你也可以說是紅尾魚,比如光唇魚只是其中之一的品種而已,還有小口白甲魚,重口魚也都被統稱為瓣結魚,這幾種魚的外形特徵接近雷同,我認為應該是不同地域或者溪流裡生存不一的情形導致的,畢竟野生名貴溪水魚類是根據當地水域生存的,說白了,都是一種魚類。
  • 野釣鯰魚怎麼釣 早春釣鯰魚 絕殺方法
    認識一下鯰魚鯰魚又名塘鯴顯著特徵是周身無鱗、體表多黏液、頭扁口闊、上下頜各有4根條鬍鬚,分布廣泛,在江河、湖泊、溪、塘、水庫。到處都有它的蹤跡。仲春至仲夏(4~7月)為最佳食用季節。鯰魚是肉食性魚類,鯰魚愛吃葷食,對家畜、家禽的內臟更是情有獨鍾。我國純野生鯰魚有三種,一種是南方大口鯰,一種是東北六須鯰(也稱東北大口鯰、懷頭鯰、懷子,目前野生的狀態下瀕臨滅絕,應該列為國家保護魚種), 還有一種就是我們常見的四須小河鯰。這幾種鯰魚的習性相近,都是肉食性魚種。
  • 彭山沙凼釣獲「怪魚」,竟是烏茲別克斯坦大鱗䰾魚,肉質適合燒烤
    今天,彭山一沙凼承包人分享了近期漁情,並表示有釣友釣到條「怪魚」。釣到條「怪魚」?該沙凼承包人表示「怪魚」重量在1斤左右,全身有銀白色鱗片,身體狹長,有像鯰魚一樣有鬍鬚,模樣稀奇跟本土淡水魚形貌迥異。承包人說,沙凼靠近岷江,以前是沒有這種魚,不過前段時間岷江漲水後,沙凼開始能釣到這種魚,「估計是漲水後遊進來的。」沙凼釣獲大鱗䰾魚隨後,該承包人給小編發來了「怪魚」圖片,眼尖的小編第一眼認出該魚為大鱗䰾魚。為何小編會認出該魚為大鱗䰾魚?因為小編已早與該魚打過「交道」,也見過不少該魚圖片。
  • 野釣資源越來越差,釣魚人無魚可釣?黑坑老闆在一旁笑出了聲
    前幾天回了趟老家,到的當天就去以前常玩的幾個釣點逛了逛,但結果有點意外,竟然一個釣魚的都沒看見。去的路上我就猜釣魚的人應該不會太多,畢竟這兩年老家的資源越來越差是明擺著的,這個我再清楚不過,但沒想到的是居然會一個人都沒有。像去年的話,好歹還有幾個退休老人天天坐那玩兒,但今年他們都不玩了,可見魚情是著實差。
  • 這是什麼魚?魚背紋路像斑馬一樣,釣上這樣一條魚讓人終生難忘
    都說大河容易釣上大魚,這一點都不假。曾經看過不少釣友在長江、黃河、大水庫等地方就釣上了。確實也是,水域大,自然會有很多魚,而且個頭大的魚也多。除了是大魚外,各種珍貴、罕見的魚類也多的哦。就像這名釣友,在野外一條大河裡就釣上了一條罕見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