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案例入選!最高檢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紹興檢察榜上有名

2020-12-16 騰訊網

日前,嵊州市人民檢察院辦理的浙江省嵊州市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中共浙江省工作委員會舊址行政公益訴訟案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新昌縣人民檢察院辦理的浙江省新昌縣學前教育專項經費行政公益訴訟案入選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的國有財產保護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浙江省嵊州市人民檢察院督促保護

中共浙江省工作委員會舊址

行政公益訴訟案

關鍵詞

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 革命舊址保護 私有產權文物 修繕協議

要 旨

對於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私有產權革命舊址、傳統建築,檢察機關通過督促行政機關與文物所有人籤訂履行修繕協議,既妥善保護文物和文化遺產公共利益,也有效維護產權人合法權益。

基本案情

中共浙江省臨時工作委員會於1938年1月將辦公地點設於浙江省嵊縣太平鄉(今嵊州市長樂鎮)沃基村(即現省工委唯一舊址),同年2月,改名為中共浙江省工作委員會(簡稱「省工委」),同年5月成立中共浙江臨時省委,省工委駐地成為新的中共寧紹特委機關辦公場所,直至1940年2月。

省工委舊址始建於清道光十六年(1836),坐北朝南,四合院式庭院,建築面積1296平方米,受自然、人為等多重因素影響,多處大木構件如柱、梁、桁、枋槽腐朽黴變;屋面走樣,局部滲漏;牆體粉層空鼓、剝落;門窗、雕花件殘破缺失;部分樓板黴腐和殘缺,整體建築破損情況較為嚴重,原有的建築結構與風貌受到嚴重影響。

調查和督促履職

2018年7月,嵊州市檢察院(以下簡稱嵊州市院)在開展革命舊址保護專項檢察公益訴訟活動中,發現省工委舊址整體建築損毀程度嚴重,存在隨時倒塌的危險。經調查核實發現,省工委舊址屬於古建築,因建設年代早、體量大,且保存狀況較好,又是中共浙江省工委駐地,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2002年被確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該舊址部分產權經過交易,現屬於十戶產權人私人所有。雖然嵊州市文物管理處曾於2015年10月委託有資質的第三方完成省工委舊址修繕工程設計方案,並發函要求嵊州市長樂鎮人民政府予以修繕,但該鎮政府因產權人修繕意見不統一、修繕資金緊缺以及私人利益與公共利益難以平衡等原因,未能組織實施修繕工作。

嵊州市檢察院檢察官查看

中共浙江省委舊址修復情況

2018年11月14日,嵊州市院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人民監督員一同前往長樂鎮政府公開送達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建議鎮政府儘快與產權人籤訂修繕協議,組織實施省工委舊址修繕項目,協調文物和民政等部門共同落實修繕資金補助,切實保護文物安全。

樓梯修繕前後對比

庭院修繕前後對比

屋梁修繕前後對比

2019年1月15日,嵊州市長樂鎮政府書面回復檢察建議落實情況,該鎮已與全部十戶產權人達成修繕協議,由長樂鎮人民政府出資修繕、以修繕資金置換房屋租金的方式,達成使用權置換方案,鎮政府可使用省工委舊址二十年。修繕協議籤訂後,為助力費用儘快落實,嵊州市院主動爭取鄉村振興辦、原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現嵊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民政局、財政局等多方支持,並向市委市政府專項匯報,獲得市委重視,最終促成修繕經費得以落實。截至2020年10月,浙江省工委舊址修繕項目已完成現場施工,現處於竣工驗收階段。

典型意義

本案所涉傳統建築、革命舊址產權雖屬私人所有,但其歷史文化價值屬於公共利益的範疇,依據法律規定該類不可移動文物一般由所有人負責修繕,政府可以給予幫助。針對實踐中所有人修繕不及時或無力修繕導致的文物損毀問題,檢察機關督促行政機關與文物所有人籤訂修繕協議,破解保護公益與尊重私有產權人處分權可能衝突等難題。

文字:閆晶晶

圖片:邵志佳

編輯:王晗燁

相關焦點

  • 最高檢發布檢察公益訴訟十大典型案例
    檢察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一、訴前程序典型案例   1、重慶市石柱縣水磨溪溼地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案  2、湖北省黃石市磁湖風景區生態環境保護公益訴訟案  3、北京市海澱區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食品安全公益訴訟案
  • 最高檢:檢察機關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在歷史消息頁可搜全部法規 檢察機關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 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目 錄
  • 最高檢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檢察公益訴訟新領域重點: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最高檢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明確將文物和文化遺產領域作為檢察公益訴訟新領域的重點予以部署推進
  • 最高檢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明確將文物和文化遺產領域作為檢察公益訴訟新領域的重點予以部署推進,為各地檢察機關積極用好現有政策和法律依據、加大保護力度提供指引。 從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所涉的文物類型來看,包括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傳統建築、傳統村落等; 從線索來源看,有群眾舉報、代表交辦、文物部門或其他機關、組織移送、刑事檢察案件發現、專項排查發現等; 從監督方式來看,既有行政公益訴訟,也有民事公益訴訟;
  • 宜昌這起行政公益訴訟 入選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
    原標題:宜昌這起行政公益訴訟,入選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   12月1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檢察機關
  • 最高檢發布敦煌莫高窟行政公益訴訟案等10起典型案例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10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明確將文物和文化遺產領域作為檢察公益訴訟新領域的重點予以部署推進,為各地檢察機關積極用好現有政策和法律依據、加大保護力度提供指引。 從本次發布的典型案例所涉的文物類型來看,包括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傳統建築、傳統村落等; 從線索來源看,有群眾舉報、代表交辦、文物部門或其他機關、組織移送、刑事檢察案件發現、專項排查發現等; 從監督方式來看,既有行政公益訴訟,也有民事公益訴訟;
  • 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典型案例-公益訴訟案例
    本案審理法院正確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結合綠髮會的具體訴訟請求,對方圓公司非法排放大氣汙染物造成的環境損害進行了界定和評估,積極探索公益訴訟專項資金帳戶運作模式,確保環境損害賠償金用於受損環境的修復。
  • 四川公布首批7個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5個涉環境汙染
    四川公布首批7個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5個涉環境汙染 【字體:大 中 小】   12月22日,省檢察院公布我省首批公益訴訟工作典型案例
  • 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劍指損害國有財產等行為
    最高檢統計數據顯示,從2017年7月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全面開展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共辦理國有財產保護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公益訴訟案件42413件,督促收回國家所有財產和權益的價值125億餘元,督促收回欠繳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285億餘元。  最高檢第八檢察廳負責人指出,近年來,這兩個領域的法律制度和管理規範越來越完善,相關行政機關在依法行政、加強監管方面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 黃石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市檢察院入選
    12月7日,黃石公布優化營商環境典型案例(第一批部分案例),市檢察院「涉企辦案『兩少一慎』」舉措榜上有名。涉企辦案「兩少一慎」只是檢察機關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據悉,為更好地服務「六穩」「六保」、助力黃石疫後重振,黃石市檢察院先後制定出臺了《黃石檢察機關辦理涉企刑事案件落實「兩少」「一慎」建設性司法十三條措施》和《黃石檢察機關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優化營商環境九條措施》,對檢察機關如何公正、快捷、審慎地辦理涉企案件、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保障服務營商效果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 最高檢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第三批)給...
    12月11日,第三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論壇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副主任肖瑋在會上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第三批),為各級檢察機關特別是長江沿線省市檢察機關開展相關辦案工作提供參考和指引。
  • 辦了2萬多起公益訴訟案件後,河北得到了什麼?
    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國有財產保護領域、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英雄烈士名譽榮譽保護……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全面施行三年以來,河北檢察機關依法全面開展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履行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職能。截至目前,河北檢察機關共立公益訴訟案22518件,履行訴前程序19759件,提起訴訟238件。
  • 湖北一案例入選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
    楚天都市報12月11日訊(記者黃忠)今日,湖北省檢察院透露,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第三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論壇11日舉行,最高檢會上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第三批)。
  • 最高檢發布第三批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
    中新網12月11日電 據最高檢網站消息,12月11日,第三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論壇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副主任肖瑋在會上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第三批),為各級檢察機關特別是長江沿線省市檢察機關開展相關辦案工作提供參考和指引。
  • 最高檢發布第二批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全文)
    來源 | 最高人民檢察院11月21日上午,第二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論壇落下帷幕,最高檢決定對3起跨區劃案件指定管轄,並發布《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第二批)》。
  • 揭秘最高檢工作報告出爐始末: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
    一個案例勝過一打文件。今年的最高檢報告引用50多個案例,在附件中對有關案例進行了說明,給代表們留下深刻印象。這位負責人說,這幾年,最高檢逐漸加大報告案事例比率,努力使報告更接地氣、更有人氣。今年由於是報告5年檢察工作,在案例選擇上,除了選用一些過去已經報告過的典型案例,還增加不少新案例,讓報告內容更加充實,更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此外,為讓報告變得通俗易懂,起草時始終追求「信、達、雅」3個字。所謂「信」,就是讓人民群眾「願看」。
  • 最高檢發布第三批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安吉這起案例...
    12月11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第三屆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論壇在浙江省湖州市召開,會上發布檢察機關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典型案例(第三批),為各級檢察機關特別是長江沿線省市檢察機關開展相關辦案工作提供參考和指引。其中,安吉縣長江水域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公益訴訟案入選。
  • 廣東廣州南沙區:推進新技術與公益訴訟深度融合
    本報訊(記者鍾亞雅 通訊員韓丹茜 盧懿靈)公益訴訟開展多時,面對地形複雜或面積遼闊的環境時,如何迅速有效地取證?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檢察院運用衛星遙感等技術辦理的一起行政公益訴訟案可以給予一定的啟發。在環境損害現場勘驗取樣快速檢測的協助下,基本可判斷本案刑事立案可能性較小,確定為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公益訴訟案件。在衛星遙感技術、無人機航拍取證、環境損害現場勘驗取樣快速檢測等三大「辦案法寶」的幫助下,南沙區檢察院向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6個行政機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向行政機關提出進一步查清填土土壤性質及汙染問題,及時採取必要手段防止損害後果擴大化等建議。
  • 2018年203人走進最高檢 檢察工作更透明更親民了
    主題基本是圍繞特定時間,結合當時檢察職能和工作重點來確定。」最高檢辦公廳工作人員介紹說。  2018年 5月 30日,「六一」兒童節前夕,最高檢舉辦了主題為「關愛祖國未來,擦亮未檢品牌」的檢察開放日活動。這也是張軍接任最高檢掌門人之後最高檢舉辦的第一次檢察開放日活動。
  • 最高檢發布9起典型案例
    本文轉自【檢察日報正義網】;最高檢發布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督促收回國有財產和國有土地出讓金410億餘元12月17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9起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領域行政公益訴訟典型案例,為各地檢察機關拓寬相關領域案件線索,加大辦案力度,規範辦案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