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遊的羅田探索:能人回鄉描繪詩畫羅田

2020-12-27 彩虹商業

騎馬、賞花、磨豆腐、吃農家飯……5月29日,武漢市民李麗蓉帶著家人來到羅田縣駱駝坳鎮燕兒谷,一家人玩得十分開心。她說:「原以為到羅田只能上天堂寨、登薄刀峰,沒想到處處皆有景,景景不相同。」

「四季有景觀,月月有花賞,處處能休閒。」羅田縣委委員熊慶介紹,作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羅田近兩年把全縣作為一個「景點」進行規劃建設,通過「能人回鄉」激活全域旅遊。截至5月底,已有98個「能人」回鄉,開工項目62個,涉及觀光農業、文化民俗、漂流體驗、旅遊服務等方面,總投資額78億元。

千裡大別山,美景在羅田。隨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們對生態環境、休閒娛樂、養生養老、宜居宜業等方面的需求更加旺盛。羅田縣委書記汪柏坤提出:「生態立縣,綠色發展,要充分利用綠色資源優勢、生態優勢,把全域旅遊作為綠色發展的突破口,實現金山銀山的發展目標。」

全域旅遊首先從生態保護著手。從2014年開始,羅田縣封山育林,實行嚴格的「八個禁止」:禁止商品材採伐;禁止新審批木材加工企業;禁止縣道以上公路沿線林木採伐;禁止採挖房前屋後零星樹木;禁止毀林從事開墾、取土、取石活動;禁止採割松脂;禁止亂挖樹蔸;禁止非法獵捕野生動物。

2016年,羅田對天堂寨、薄刀峰、黃獅寨、青苔關等四個國有林場和天堂湖國家溼地公園進行全方位保護,停止審批新項目,停止外來人口遷入。

羅田森林覆蓋率從2014年的66.37%升至68.43%;國土綠化率從70.12%提升到73.5%,均居全省前列。

羅田重點景區、主要遊客集散地的旅遊廁所均建有第三衛生間,A級廁所比例達100%,累計新建旅遊廁所45座、改造18座,基本實現「數量充足、乾淨無味、管理有效、免費使用」的要求。

能人回鄉激活資源

如果僅依靠政府投資,綠水青山難以轉化為金山銀山。羅田把目光轉向在外打拼的能人,能人回鄉成為該縣「一號工程」。

去年5月26日,羅田籍企業家閻志率卓爾文旅集團回鄉,籤下羅田全域旅遊合作開發協議,投資50億元打造天堂寨、天堂湖、青苔關、觀音山、黃獅寨5個重點景區;建設九資河、勝利、三裡畈、匡河、鳳山5個特色小鎮,這是羅田史上最大一筆引資項目,成為羅田全域旅遊的「引爆點」和「定盤星」。目前,率先開工的勝利小鎮雛形初現,它布局有特色民宿、酒店、書院,遊客在大別山能享受到現代都市和鄉土氣息結合的旅遊體驗。

北京律師徐志新返鄉創業,投資1.6億元,將7000畝荒山變成3A級景區燕兒谷,高峰期每天接待遊客超過6000人,帶動農民就業300餘人。河南人韓路鋒是羅田女婿,他在平湖鄉沙塘角村投資2.5億元,建設「七彩花果山」,利用村民閒置土地打造花海樹海,栽種進口賞景花卉和苗木各100多種,包括歐洲月季、魯冰花、鬱金香、日本赤楓等名貴品種,吸引大批觀光客。

「全域旅遊,重點在融合。」羅田縣旅遊局局長林玲介紹,通過能人回鄉,加速推進農旅、林旅、文旅融合發展,培育打造旅遊新業態。

2016年,匡河鎮張家河引進湖北祥禾園林有限公司,流轉土地500畝種植玫瑰、牡丹、桂花等,「花卉苗木種植+精油加工+旅遊觀光」農旅融合,打造出遠近聞名的玫瑰花海。

白蓮河鄉能人徐應良投資新建「十裡荷塘」生態休閒觀光產業園,種植荷花6000餘畝,圍繞荷花產業配套遊步道、觀景亭、停車場、旅遊廁所等設施,成為農旅融合樣板。

羅田是著名的「板慄之鄉」,多位返鄉創業者嘗試林旅融合,將鳳山鎮豐衣坳板慄園、河鋪鎮八裡畈板慄園、大河岸鎮周家咀板慄園等改造成板慄公園。去年8月26日,羅田板慄採摘文化節吸引2000多名遊客,打板慄、品民俗、看美景。生態園負責人鄭海元表示,準備再流轉5000畝,從種植、生產到旅遊深度融合,把大河岸沿線建成板慄採摘帶。

三裡畈鎮張家衝村被譽為「荊楚家學第一村」,羅田縣統計局原局長丁漢平退休返鄉,以丁氏族人的家學故事、實物等為載體,發展傳統文化體驗、鄉土旅居和文創農產品等產業,讓曾經髒亂差的家鄉變景點。通過旅遊+的融合帶動,羅田縣去年旅遊綜合收入38.6億元,同比增長30.4%,其中新業態新項目帶來的旅遊收入近19億元。5年前,上天堂寨、登薄刀峰,曾是羅田旅遊的主要內容,兩大景區收入曾佔羅田旅遊的七成。如今,兩大景區旅遊收入佔比下降到30%左右。

「四季有景」「四季可遊」,一個全域旅遊的生態畫卷正徐徐鋪陳,其終極目標是全面建成「詩畫羅田」——鄂東最佳旅遊目的地。

(記者陳世昌、通訊員劉世民)

相關焦點

  • 羅田做足「中國鄉愁」元素 4萬遊子掀起返鄉創業熱潮
    羅田農辦副主任南方說,用真誠感動能人,用真情引回能人。羅田縣讓回鄉能人歸家有面子、創業有路子、回來有路子,增強他們的獲得感和成就感,劉錦秀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徐志新當選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90後小夥賀根當選省第十一次黨代會黨代表……  苔花雖小,也學牡丹開。
  • 赤壁鼓勵能人回鄉投資創業
    6月19日,在赤壁市神山鎮蓮塘村吊瓜基地,回鄉創業大學生王小芳正帶領村民們一起幹活。今年29歲的王小芳此前一直在重慶某大型商業綜合體工作,待遇豐厚。由於疫情影響,回鄉當起了村民們的「脫貧管家」。從4月份開始,王小芳就地創業,結合當地的農業特色和現代的科學技術,辦起了吊瓜基地,並帶動了6戶貧困戶就業。
  • 樂山市市中區力創全域旅遊示範區!
    今年,樂山市市中區將以爭創天府旅遊名縣和全域旅遊示範區為目標,堅持「旅遊興區」,持續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全年實現接待遊客18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380億元。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和全域旅遊示範區,市中區又有哪些新亮點呢?看一看四川在線是如何報導。
  • 詩意棲居 餘杭中泰描繪「全域美麗」新畫卷
    這原本是座礦山,經過關停整治,如今煥發出層林盡染的青蔥模樣,成為了中泰街道全域美麗建設和基礎配套大提升的一個縮影。山水相依的美景公園、內暢外聯的城市交通、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近年來,餘杭大地上掀起的一場「環境大整治、品質大提升、全域大美麗」革命,讓這座城市與過去的歷史相互融合,又與嶄新的未來交織碰撞。
  • 湖北黃梅縣大河鎮:項目跟著能人走
    湖北黃梅縣大河鎮袁夫稻田、苦竹鄉青山綠水採摘園、五祖鎮火龍果園等鄉村旅遊地熱鬧非凡,來自武漢、江西、安徽等地的遊客都來體驗鄉村生活。 「這些都是產業扶貧結出的果實。依靠產業發展壯大,不僅能『輸血』,還能『造血』。」黃梅縣委書記馬豔舟介紹,近年來,黃梅縣將產業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把政府、市場主體與貧困戶捆綁在一起,實現「項目跟著能人走,能人帶動眾人富」。
  • 崑山旅遊新探索: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的全域旅遊提升
    崑山旅遊度假區有關負責人表示,打造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就要因地制宜、積極發展鄉村旅遊,讓鄉村旅遊既成為全域旅遊的有機組成,又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如果想要慢慢品咂崑山的韻味,今後還可以選擇騎行或漫步。崑山旅遊度假區正在打造澱山湖、錦溪周莊明鏡蕩、巴城鰻鯉湖3條慢行系統。
  • .| 三千能人回鄉創業之浠水幹少華:荒山上種出一個縣域特色產業
    2018年,黃岡市啟動能人回鄉創業「千人計劃」,三年過去了,這項工作成效如何?11月13日,黃岡市能人回鄉創業現場推進會揭曉答案:截至今年10月31日,全市能人回鄉創業「千人計劃」累計籤約項目3474個,協議投資2682億元,累計動工項目3347個,開工率為96%,實際完成投資911億元。
  • 焦作博愛打造特色全域旅遊 「文化+旅遊」融合
    今年端午節小長假期間,博愛縣堅持把黨建元素注入全域旅遊大局中,打造「特色引領、全域推進」的旅遊發展模式,以「特色文化落實全域旅遊、全域活動做活全域旅遊」的工作思路,舉辦了歡騰博愛「我們的節日——端午」六大主題文化活動,讓這個豫北小城越來越有內涵,越來越有「味道」。
  • 眉山市加快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推動全域旅遊發展
    1月14日,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認定和創建名單正式公布,眉山市推薦的東坡區、仁壽縣、洪雅縣三個縣(區)成功入圍,成為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旅遊交通、旅遊廁所、景區景點設施設備等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健全。開拓創新,推進建設眉州文化村、美樂灣旅遊度假區、海夢城海洋世界、壇罐山藝術康養等一批已落地重大項目,整合資源,合力打造「全業旅遊」、「全時旅遊」、「全民旅遊」和「全域旅遊」。仁壽縣搶抓成都南拓、天府新區加快建設等機遇,不斷夯實旅遊基礎設施、健全公共服務體系、豐富旅遊產品。
  • 宜興創成無錫首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打造全域旅遊新樣板
    描繪宜興美好新圖景,宜興找到了新抓手,即全域旅遊。「全域旅遊是引領產業轉型、提升城市品質、增進民生福祉的戰略選擇,是用新發展理念推動宜興生態、經濟、社會、文化全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這樣的理念貫穿下,宜興充分發揮自然稟賦優勢,整合轄區內豐富旅遊資源、人文資源等,打造「城市即生活,生活即旅遊」新空間。歷時四年創建,宜興成功躋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行列。
  • 世界那麼大 我想去神農架 ——「生態保護型」全域旅遊探索之路
    世界那麼大 我想去神農架 ——「生態保護型」全域旅遊探索之路 2020-08-27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尋訪大別山·唱響天堂寨》-全國著名文藝家走進羅田天堂寨
    千裡大別山 最美在羅田6月15日-16日,《尋訪大別山·唱響天堂寨》活動在羅田天堂寨舉行,70多名全國著名作家詩人媒體大咖網絡紅人。其中包括著名作家詩人評論家朗誦藝術家管用和、樊星、黃春華、石川等等,走進湖北羅田天堂寨景區採風。
  • 賴潤星:信息化到全域旅遊,再下一個高點
    在這次公開亮相之後,欣欣旅遊新的定義「全域旅遊運營專家」浮出水面。事實上,2017年11月29日,騰邦梧桐與欣欣旅遊就在深圳籤訂全域旅遊全面合作協議,推行「基金x產業」的合作模式。2018年初,欣欣旅遊進行戰略轉型,口號從以前的「旅遊信息化專家」全面升級為「全域旅遊運營專家」。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 「全域旅遊」蘇州交出漂亮成績單
    上周,蘇州旅遊就迎來了這件大事。江蘇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考察小組來到蘇州,對蘇州這個省內唯一一個以市為單位建設全域旅遊的城市的創建進行調研考評。考察小組期間一共走了兩條旅遊線路,那麼,這代表著蘇州全域旅遊的發展與現狀,經典中之經典的線路到底包含哪些,這次就帶著大家悉數走一遍。
  • 【能人回鄉創業典型】能人回鄉助推鄉村振興 破磚瓦廠巧變生態農莊
    2018年3月,李國斌在鎮政府領導的引導下,積極響應能人回鄉創業號召,主動與大法寺鎮下桂村籍的武漢市飛騰電器公司總經理劉中壽聯繫投資1000萬元,註冊了大法寺同心湖生態農莊,全力打造「一心」:遊客接待中心
  • 由「景點旅遊」到「全域旅遊」轉變 安丘這樣做
    近年來,安丘市以打造全域旅遊升級版為抓手,堅持「全域旅遊、全民共建、全民共享」旅遊發展新理念,集中精力打造提升「品質鄉村,田園安丘」全域旅遊品牌,實現了由「景點旅遊」到「全域旅遊」轉變。目前,該市年可接待遊客達800多萬人次。
  • 奉節白帝城瞿塘峽景區衝創5A:推動奉節旅遊從「景點旅遊」向「全域...
    2019年11月5日,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組織召開了「申報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觀質量評審會」,對重慶市奉節縣申報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白帝城·瞿塘峽旅遊景區景觀質量進行了專家評審,一致同意將其列入創建5A級旅遊景區預備名單。
  • 南嶽開啟全域旅遊新篇章
    今年11月初,南嶽成功入選國家旅遊局公布的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自古享有「五嶽獨秀」、「中華壽嶽」、「宗教聖地」、「文明奧區」、「抗戰名山」、「素食之鄉」等美譽的南嶽,正以全新姿態描繪全域旅遊的精彩和傳奇。
  • 羅田籍深圳女老闆醉心田園夢 眾籌2億元回鄉建設美麗鄉村
    從村部借一間房做辦公室,湖北羅田新農商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掛牌。丈夫李鑫說,半年來,她往返縣城、鎮上、村裡,做規劃辦手續,人憔悴了不少。兒子洋洋從城裡娃變成山裡伢,一口順溜的羅田話,令人哭笑不得。但在雷開進看來,改變家鄉的面貌,就是她最大的夢想,一家人將要根扎在大別山。
  • 全域旅遊帶動鄉村發展,廣寧外出廚師樂於回鄉創業助推新農村建設
    旅遊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全域旅遊的發展,帶動了鄉村經濟,不少外出廣寧廚師回家創業,自己辦餐館。「每逢周六、周日,生意特別好!國慶節期間,生意好的更是忙不過來。」下午3時30分,程金明在廚房做完食客的最後一道菜後才開始吃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