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110年前隨著濟南開埠,濟南早已是中國最時尚的滴國際大都市了。1904年5月1日,在膠濟鐵路通車前一個月,濟南這座歷經千年風雨滄桑的古老城市,發生了一件中國城市發展史上堪稱裡程碑式的重大事件:北洋大臣、直隸總督袁世凱與山東巡撫周馥聯名上奏,請求在本已是黃河、小清河碼頭,又即將成為津浦鐵路與膠濟鐵路樞紐的交通重鎮——濟南,開設通商口岸,「以期中外鹹受利益」。一個月後,這座千年歷史古城開來了第一列火車,很多市民跑到火車站目睹了這個稀奇的鋼鐵「怪物」——膠濟鐵路開通了,濟南開埠了。開埠後的幾十年間,濟南城市人口和城區面積超過了以往千年的規模。這在歷史上不僅是領時代之先之舉,還為清末城市自我發展提供了一個範本。而隨著濟南開埠,當時最火、最潮的那條街卻是普利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如果外地人要來濟南,一定會有人囑咐:「別忘了逛逛普利大街,捎點東西回來。」普利街是一條有著深厚文化的街,是一條攜帶著濟南繁華烙印的街,那時候這條街就是上海南京路。普利街,這條開街400多年的老街,在歷史上曾經大名鼎鼎,一如現在的泉城路。當年老濟南人曾用 「一步一個老字號」來形容這條街,足見其在當時的地位顯赫。
魯網訊 其實,110年前隨著濟南開埠,濟南早已是中國最時尚的滴國際大都市了。1904年5月1日,在膠濟鐵路通車前一個月,濟南這座歷經千年風雨滄桑的古老城市,發生了一件中國城市發展史上堪稱裡程碑式的重大事件:北洋大臣、直隸總督袁世凱與山東巡撫周馥聯名上奏,請求在本已是黃河、小清河碼頭,又即將成為津浦鐵路與膠濟鐵路樞紐的交通重鎮——濟南,開設通商口岸,「以期中外鹹受利益」。
一個月後,這座千年歷史古城開來了第一列火車,很多市民跑到火車站目睹了這個稀奇的鋼鐵「怪物」——膠濟鐵路開通了,濟南開埠了。開埠後的幾十年間,濟南城市人口和城區面積超過了以往千年的規模。這在歷史上不僅是領時代之先之舉,還為清末城市自我發展提供了一個範本。
而隨著濟南開埠,當時最火、最潮的那條街卻是普利街。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如果外地人要來濟南,一定會有人囑咐:「別忘了逛逛普利大街,捎點東西回來。」普利街是一條有著深厚文化的街,是一條攜帶著濟南繁華烙印的街,那時候這條街就是上海南京路。
東情西韻,百脈交融
普利街,這條開街400多年的老街,在歷史上曾經大名鼎鼎,一如現在的泉城路。當年老濟南人曾用 「一步一個老字號」來形容這條街,足見其在當時的地位顯赫。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濟南自開商埠,為便於城區與商埠間的交通,1908年在永鎮門與永綏門之間增開普利門,取「普遍得利」之意,此后街隨門名,柴家巷便改稱普利街。
普利街繁華盛景,熙攘街道車流不息
此後普利街就成了串起老城區和商埠區的商業要道,地脈、商脈、文脈,百脈交融,風光無限,不光眾多老字號在這開設分號,一些外商也在這裡設店,西式的樓房和中式建築在這條街上並存,也見證著濟南開埠之後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因此,這條街也是濟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近代歷史的縮影。
商號雲集
歷史藏於建築,建築見證歷史。1904年濟南自開商埠後,確定了向西發展的思路,而普利街成為連接老城與新埠的唯一通道,它的興起是濟南西移的證明,開啟了普利街「淘金地」一個時代的繁華。
義興公石匾
該石匾由清末著名書法家王垿所題。王垿是清末光緒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進士,山東萊陽人。是一位著名書法家,他是清末創新派之一,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將漢隸及魏、晉、唐之名碑、帖融會貫通,形成雅俗共賞、形體長方的正行書,亦稱『垿體』。王垿的書法在社會上有很大的影響,在京為官時,有「有匾皆垿書」的美譽。由於義興公本身就是百年老字號,加上這塊石匾由名人所題,所以具有較大的文物價值。」
贊玉堂藥店
在西式店鋪林立的普利街,有幢小巧的中國古典式建築 ,位於普利街中段56號,這便是"贊玉堂"中藥店。
提起贊玉堂,有些老年人還能依稀想起這裡自製的「膏丹丸散」,過去曾頗受市民認可。據說當年贊玉堂的對面,便是濟南市規模很大的大同西藥房,能與這樣的對手面對面抗衡,沒有獨門絕活是難以立足的。
草包包子鋪
店鋪創始人叫張文漢,他沉默寡言,生性老實憨厚,人們戲稱他為「草包」。後來他開了一家包子鋪,一時想不起該給店鋪起個什麼名字,乾脆拿自己的外號做了店名。這個包子鋪已經在這條街上100多年了,不僅包子有名,這房子更是老建築,很多外地人都慕名而來。
鴻祥永布店
普利街90號,是建於民國初年的章丘人在濟南開辦的「鴻祥永」布店舊址,臨街七開間二層樓房,院內東廂樓門額上鑲嵌「鴻祥永」石匾,字跡遒勁有力。
人文蔚起
繁華深處,似是故人來。普利街上除了密布的商號外,還留存著眾多的人文記憶。如明代詩人李攀龍、小廣寒電影院,中國電影院等等,都成為老濟南早期文化地標與精神財富。
明代詩人李攀龍
普利街上還曾有一位值得濟南人懷念的人,他便是明代詩人李攀龍,可與濟南「二安」齊名,在山東乃至中國文學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李攀龍歷任郎中、陝西提學副使等職,官至河南按察使。他先後與謝榛、王世貞、宗臣、徐中行、梁有譽、吳國倫等結社論詩,是明代文學"後七子」首領之一,被尊 為"宗工巨匠」。其《滄溟集》風行天下,歷百年而不衰。今日,新築於趵突泉內的白雪樓裡有李攀龍塑像。重讀李攀龍的詩,長短餘韻中,似故人徐徐走來。
李攀龍像
濟南第一高樓復興百年商業繁華
如今,隨著300米濟南第一高樓的崛起,這條繁華百年的齊魯金街有望再度實現復興。由世界500強企業斥巨資開發的濟南城市地標建築綠地中心年底就要實現竣工了,屆時將極大拉升區域現代服務業水平,讓百年普利再度煥發勃勃生機。
同時,自2014年3月21日起,見證了濟南開埠史、如今已400多歲的普利街開始改造。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今年普利街或將迎來拓寬翻建,屆時將向南拓寬到30米,還將改造順河東街百餘米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