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後吃它最肥美,燉前多做一步,肉不老不腥,鮮美入味吃不夠
清明前後,有道美食會躍於江南人家的餐桌,那就是鹹肉春筍燉河蚌。經過一整個冬天的晾曬風乾,鹹肉已是脂黃肉紅,到了最佳的食用期,再配上當季最為肥美的河蚌和春筍一起燉,真的是鮮上加鮮。
河蚌又名河蛤蜊,是一種普通的貝殼類水生動物,河蚌屬河鮮,小時候在我們家鄉的河塘溪間都能見到,那時候想吃的話從來不用買,都是放學後和小夥伴一起去河道摸來給老爸當下酒 菜的,這也是小時候最開心的事。
經過一冬的蟄伏,初春的河蚌最為肥美,也最為乾淨,因為清明前河中螞蟥和一些微生物不是最為活躍。河蚌營養價值很高,蛋白質和鈣的含量很豐富,且有清熱滋陰的作用,在我們這兒有句老話:春天喝碗河蚌湯,不生痱子不長瘡,應該就是緣於此吧。
河蚌看似柔軟無骨,但它的裙邊非常厚實,如果在燒之前不經過處理的話,煮出來的河蚌會硬得咬不爛,而且腥味很重,所以,這也是許多人不喜歡吃的原因,但對水鄉人來說,這都不是事兒,只要在燉前多做上兩步,那麼做出來的河蚌不腥且肉嫩。
春天的江南,是一個竹筍橫行的季節,江南人在這個季節,喜歡在做的菜中都會放上一些筍,或炒或燉,都會增添許多鮮味。所以在清明前後,江南人家的餐桌上,這道鹹肉春筍燉河蚌是一定少不了的,河蚌加上春筍和鹹肉,互相交換著彼此的味道,激發出無以倫比的鮮味,真的是一道獨屬春天的味道,堪稱完美。做法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鹹肉春筍燉河蚌】
【材料】:河蚌2斤,鹹肉1塊,春筍1個,鹽少許,料酒適量,老薑1塊,大蒜4瓣,青蒜2根
【做法】:1、河蚌賣家已經幫我去掉蚌殼和泥腸,回家用鹽反覆地揉搓蚌肉,去掉蚌肉身上粘滑的河腥液,再用清水衝洗,這樣可以去掉土腥味。
2、河蚌看似柔軟無骨,但它的裙邊非常厚實,所以清洗乾淨後一定要用刀背或者其它鈍的工具,把它拍松,這樣煮出來才不會咬不動,而且煮的時間也會縮短好多。
3、把拍松的河蚌放入冷水鍋中,加入料酒和老薑,煮開後撈出。河蚌蛋白質非常豐富,所以會有很多的浮沫,一定要清洗乾淨。
4、把清洗乾淨的河蚌放鍋中,加入足量的水,燉至酥爛。
5、鹹肉清洗乾淨後切成小塊,春筍剝去筍殼,洗淨後切成滾刀塊。
6、鍋中倒入適量油,放入老薑大蒜煸出香味後把鹹肉放入鍋中煸炒出油脂後把春筍一起放入鍋中煸炒。
7、然後把燉酥的河蚌連同湯一起倒回鍋中,和鹹肉春筍一起燉。
8、燉至湯汁變濃白,加入適量鹽調味,再加入青蒜葉,就可以熄火了。
9、這樣燉出來的湯,鮮得掉眉毛,河蚌肉吃起來也入味好吃。
【小貼士】:
1、河蚌想要肉不老不腥,這兩步一定不能少,去掉殼和泥腸後,先用鹽反覆揉搓,去掉蚌肉身上的黏液後用清水清洗乾淨,再用刀背把河蚌的裙邊拍松,多做這兩步,河蚌不管是燉還是炒,都不會又老又腥。2、鹽的用量要根據鹹肉的鹹淡程度來調整。
2、鹽的用量要根據鹹肉的鹹淡程度來調整。
感謝您閱讀我的文章,我是美食原創作者樂食記,您的點讚和分享是我最大的動力,如果您喜歡,請多關注我,我們一起討論做菜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