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水煎包,到底是用清水還是澱粉水?20年擺攤經驗小販告訴你!作為一個河南人,從小就特別喜歡吃家鄉的水煎包,但是到了外地,發現很多地方都是沒有水煎包的,不過在上海地區的話,有一種生煎包和我們河南的水煎包還是比較相似的,只是樣子有些不同罷了。其實我之所以喜歡吃水煎包,喜歡的是水煎包上面的烤焦的酥皮。
做水煎包看似和我們平常包餃子沒有太大的差別,就是用油煎一下,但其實做水煎包技術到不到家就看上面的酥皮了,有些人做出來根本沒有酥皮,或者酥皮已經焦黑不能吃了,技術到家的人做出來的水煎包,酥皮是金黃的,吃起來很香。我是一個比較挑剔的人,所以每次去吃水煎包的時候,都要求小販做的水煎包一定要有酥皮,沒有酥皮的水煎包是沒有靈魂的。
其實水煎包有沒有酥皮就在於加水那一步上面,加水的時候很多人都弄不清楚到底是用清水還是澱粉水,今天擺攤20年經驗的小販就來告訴大家。在我們這邊每到逢集的時候,就有專門的小販在街頭擺攤賣水煎包,只靠賣水煎包,每天都能淨賺超百元,生意真的是非常火爆。
首先和大家明確一點,做水煎包的時候應該用的是澱粉水,澱粉和水的比例是1:10,這個比例是最理想的。然後大家千萬不要把包子放入鍋中之後,立馬就倒入澱粉水,這其實是不正確的,需要先用油煎一下,大約兩三分鐘之後,然後再把我們提前兌好的澱粉水旋轉倒入到包子中間,不要倒入太多,到水煎包的1/3處就可以了。
然後一直煎至水幹,水煎包就差不多成熟了。這樣倒入澱粉水之後做出來的水煎包酥皮全部都是連在一塊的,我喜歡把中間的空隙放的大一點,這樣酥皮就有很多!你們平時做水煎包的時候都是加入的什麼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