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花」非彼「花」,立秋後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迎接診高峰,罪魁...

2020-12-19 北晚新視覺網

立秋之後,北京進入了「過敏高發季節」,不少人開始出現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也因此迎來了就診小高峰,變態反應科尹佳主任醫師一上午就接診了20多個病人。

尹佳介紹,自每年立秋之日起,「夏秋季花粉症」就開始多發,此後的2至3個月內,上千萬的過敏患者會被眼睛癢、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塞、咳嗽、喘息等問題困擾,部分患者會因哮喘發作嚴重需要急診治療,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質量。

此「花」非彼「花」

樹木和雜草的花粉更致病

「很多患者對『花粉』一詞有誤解,覺得花粉只有花才有,沒有花的季節或者沒有花的地方就沒有花粉了。其實,臨床上導致花粉過敏的過敏原主要來自於樹或雜草的花粉。」尹佳介紹,60年前,以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葉世泰教授為首的研究人員發現,臨床上有一批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病人的病情發作有明顯的季節性,通過野外調查和體內激發試驗證實,「罪魁禍首」竟是北京郊區秋季特有的植物——野生蒿。這種植物在北京很常見,有些老百姓家房頂上就有。

「大家一般都以為桃花等鮮花的花粉會比較多,其實這些鮮花的花粉數量很少,還比較黏,顆粒也重,需要藉助蜜蜂等媒介才能傳播。而圓柏等樹木的花粉、蒿和葎草等雜草的花粉,像麵粉一樣裸露在外,風一吹就能傳播很遠。」尹佳建議,即便是秋天,晴天颳風時,花粉過敏的患者還是儘量少出門,要出門一定要做好防護。

尹佳正在為患者查體。

病例1  脫敏治療兩年後 終於又能做飯了

「尹教授,您看這是我前幾天錄的視頻,我現在都可以跳舞了!」周二早上8時30分,北京協和醫院門診樓6層,變態反應科診室前的走廊裡早已坐滿了患者和家屬,40歲的孫女士一見到自己的主治醫生尹佳就露出滿臉笑容,遞上了一沓厚厚的筆記,高興地與尹醫生分享自己近兩個月的變化。

「那真是太好了,繼續堅持打針,吸的藥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適當停一停。」尹佳笑著接過筆記,筆記上詳細記錄著孫女士每次打針、用藥的濃度和劑量,尹醫生一邊認真分析,一邊說道:「咱們還是用2號針,但是這次的首針劑量稍微小一點,我幫你寫在醫囑裡,方便你回老家的社區醫院打針。」

孫女士是從河北來複診的。五年前,她出現了嚴重的哮喘症狀,甚至影響到了正常生活,「不能跑,不能大笑,甚至連做飯炒菜都不行,受不了油煙的刺激。」尹醫生診斷,孫女士患的是過敏性哮喘,對花粉、刺激性氣味都有過敏反應。針對孫女士的過敏原和症狀,尹醫生為她配置了專用的疫苗和藥劑,對她進行脫敏治療。

「通過注射疫苗,讓患者的身體對於特定的過敏原產生免疫反應,隨著注射劑量和濃度的逐漸調整,患者的身體會逐漸對過敏原產生免疫耐受,堅持治療3到5年,患者的用藥可以減到很小的劑量,甚至停藥之後,過敏症狀都不會再復發。」尹醫生解釋說。

兩年後,孫女士「偷偷」在家做了一次飯,「一點兒沒喘,也沒咳嗽,踏踏實實做了一桌子菜。」孫女士高興地說,經過五年的堅持,她已經能夠恢復正常的生活狀態,「朋友都說我這是『實驗成功』了,我真是太感謝尹教授了!」

「其實這位患者脫敏治療兩年就開始減少吸入激素劑量了,最近2年已經完全停用吸入藥。3月前因上呼吸道感染誘發咳嗽等症狀,患者很緊張,又吸入少量激素以減輕氣道高反應,現在已經基本恢復正常了,因此我讓她停止吸入藥物。」尹佳說,患者不再受過敏症狀困擾,平安健康地生活,是她最希望看到的。

病例2  小麥過敏很罕見 吃了麵食運動後休克

「小李,你這就是小麥過敏啦,以後吃完麵食可不能像上次那樣運動了。」這天上午,尹佳接診了幾位和孫女士一樣的「老朋友」後,迎來了一位新患者。

患者小李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罕見病例,過去兩年裡,他經常出現全身的風團樣皮疹,伴有皮癢,並且出現過兩次運動後的休克。

8月1日午餐兩小時後,他出門跑步,隨後感到全身癢、出現風團樣皮疹,逐漸呼吸困難,腹痛嘔吐……他眼前一黑,昏倒了。

當天,家人立馬將小李送到協和醫院急診,醫生為他打了腎上腺素並進行抗過敏治療,小李的病情逐漸好轉。聽從急診科醫生建議,小李到變態反應科進行進一步的過敏原檢查。經過詢問,小李當天食用過面、餅、牛羊肉以及麻醬,醫生初步判斷過敏原可能源自小麥。在對小李進行了過敏原檢測後,報告顯示,小李果然對小麥過敏。

「只有小麥嗎?」聽到診斷結果,小李皺著眉,擔心地問。

「只有小麥,但是也請你注意黑麥,其他的像燕麥、玉米、米、蕎麥、小米等這些穀物都沒問題。」尹佳耐心地解釋:「你得的是小麥依賴運動誘發的嚴重過敏。要避免這個病,就一定要注意吃了麵食後不能做劇烈運動,嚴格來說,不吃最好。還有麵筋、烤麩這類食物也一定不能吃。做劇烈運動前,吃一些巧克力、牛肉,這些食物都是沒問題的。」

給小李開完藥,尹佳從身旁的一個布袋裡拿出三個「道具」,為小李講解如何用藥。她先拿起兩種瓶裝的藥劑:「這是滴劑,如果你誤吃了小麥,身上起了皮疹的話,滴10至20滴藥在嘴裡含一會兒再咽下去;如果出現了憋氣、呼吸困難,就要用到這個噴劑,噴到嘴裡1至2下。」

隨後,尹佳舉起像針筒一樣的「道具」:「如果同時有皮疹、呼吸困難,或者腹痛,甚至意識不好的時候,就需要用到這個腎上腺素筆。」她打開一個注射器,一邊演示一邊說:「目前國內還沒有這麼方便的腎上腺素筆,但我們可以為患者配備國產安瓿裝的腎上腺素,患者需要隨身常備兩支腎上腺素注射液和一個1毫升的一次性注射器,突發緊急情況時,抽取0.3毫升的腎上腺素,從大腿外側肌肉多的地方進行肌肉注射。這是救命的措施,孩子自己和家長都要知道。」

小知識

預防 從娃娃抓起 多接觸大自然

對於過敏的初級預防,能做的就是「從娃娃抓起」。雖然過敏不是遺傳性疾病,但一般來說,父母有一方患有過敏性疾病的,子女患過敏性疾病的可能性約為30%,父母雙方都患有過敏性疾病的,子女患過敏性疾病的可能性則高達50%以上。因此,易感人群的孩子要多接觸大自然,可以和寵物一起長大,家中要少用消毒液等,成長過程中還要儘量避免頻繁使用抗生素。

治療 過敏原特異性免疫治療最靠譜

尹佳介紹,想擺脫過敏,目前最靠譜的治療方法就是過敏原特異性免疫治療。這是阻止過敏性疾病自然進程唯一有效的方法。只有通過過敏原篩查檢測,查清楚到底是哪種過敏原引起的過敏反應,才能特異性對因治療。

對於查清過敏原的方法,最直接有效的就是用過敏原製劑進行皮膚點刺試驗:在手臂上直接滴一些過敏原製劑,每滴0.1毫升,間隔1.5釐米,然後用特殊的針輕刺讓液體浸潤的皮膚,不能刺出血,觀測是否出現風團和紅暈來判斷過敏原。「醫生通過過敏原製劑查找到過敏原後,再將其按劑量由少到多,分多次注入患者皮下,就能夠使患者對該過敏原產生耐受力,一般經過1至2年,這種脫敏治療後會起效,整體療程要經過3至5年,才能保證基本不復發。」

提醒 花粉季使用鼻噴激素是安全的

很多人會錯把鼻炎當感冒,那麼究竟怎麼區分鼻炎和感冒呢?

尹佳表示,總的來說,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往往局限在鼻子和眼睛,比如鼻癢、眼癢、打噴嚏、流鼻涕等。而感冒除了這些局部症狀,還會有頭疼、發熱、四肢無力等全身症狀。

一些有過敏病史,尤其是對花粉過敏的患者,可以在花粉季開始前一周就使用鼻用糖皮質激素,這種激素見效較慢,等到花粉滿天飛時,藥物剛好起效。目前,也有些醫院會將花粉阻隔劑做成小藥膏,塗抹在鼻腔黏膜中,相當於戴了一個口罩,效果也不錯。

「很多人對於鼻噴激素有誤解,有些患者一聽是激素就很牴觸,其實這種藥在國內外對患有鼻炎的兒童進行過實驗,連續噴數月都沒有發現明顯副作用,所以花粉季節連續使用3個月是安全的。」

(原標題:立秋後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迎來接診高峰 原來罪魁禍首竟是它)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李祺瑤 協和醫院供圖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北京世紀壇醫院變態反應科「逆襲」之路
    「逆襲」進階之路2013年,世紀壇醫院副院長閆勇接手分管變態反應科,拐點由此出現。「當時變態反應科在學科建設上尚有一些弱點。」閆勇告訴健康界,儘管當時變態反應科在臨床技術上已有所積累,但還未形成學科知識體系。另外,科室人員多為年輕人,缺乏業內影響力,加上科室醫務人員還沒有明晰的職業規劃,人員的積極性有待提高。
  • 煙臺業達醫院變態反應科:提防生活中致敏花粉
    於是,她趕緊來到業達醫院變態反應科就診。鄭老師回憶每年秋季她都會有鼻炎,到冬天就好了,但是今年症狀比較重,而且來勢洶洶,在聞到青草氣味後突然就開始胸悶、憋氣……查過敏原醫生發現,原來鄭老師對艾蒿、葎草、豚草過敏。生活中致敏花粉種類繁多,除了春季的花粉,夏秋季的雜草花粉也會導致過敏。
  • 王學豔:就醫時應選正規醫院變態反應科
    飛華健康網:除了先進的中西醫結合變態反應治療方法以外,在變態反應疾病治療方面,患者在選擇就醫時應該注意哪些事宜?王學豔:患者在就醫時應當選擇正規醫院的變態反應科,或者相關的變態反應專業,他們在治療上有一定的相關經驗。
  • 對抗過敏「惡魔」 協和專家強烈呼籲正確診斷、規範治療
    殊不知,「立秋」後的「夏秋季花粉症」更值得注意。但對這一點,大眾的認識還不足。北京協和醫院變態(過敏)反應科主任 尹佳至於夏秋季花粉來源,北京協和醫院變態(過敏)反應科副主任王良錄特別指出,北方地區尤其是內蒙古、河北、山西等地的蒿屬植物花粉和葎草花粉
  • 協和王良錄:中國醫生對嚴重過敏反應認知不足
    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常務副主任王良錄教授就任變態反應學分會第六屆委員會主任委員。他當初為何不選擇熱門專業而選擇變態反應學專業?中國醫生對嚴重過敏反應的認知現狀如何?他在變態反應學分會承擔的任務是什麼?為此,健康界對王良錄進行了獨家採訪。
  • 北京協和醫院17個專科開通線上諮詢服務
    為減少聚集風險,同時響應患者常規醫療需求,北京協和醫院在有序開放門診的同時,開通並不斷擴大線上專科諮詢服務至17專科,患者可以通過協和App在線獲得專科指導和幫助,疫情期間,所有線上諮詢服務均免費。門診部胡冰水主任介紹:「繼開通線上發熱諮詢之後,2月17日,臨床營養科、內分泌科、皮膚科、藥劑科4個科室首批開通線上專科諮詢。
  • 此「協和」非彼「協和」 北京協和醫院:我們不生產維E乳
    在天貓「協和」旗艦店中,雙十一促銷價為43.8元的維生素E乳3瓶裝,月銷量達3.5萬單以上,而京東平臺的同款產品,評價更是達到28萬多。這兩家旗艦店的發貨地均顯示是北京,很難不讓消費者把它跟著名的北京協和醫院聯繫在一起。
  • 第202醫院過敏反應科被授予中國規範化皮下免疫治療示範門診
    9月9日,參加中國規範化皮下免疫治療示範門診項目全國論壇暨培訓班的專家學者來到解放軍第202醫院過敏反應科,進行觀摩指導和學術交流。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長江學者張羅教授,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復旦大學仁濟醫院郭胤仕教授等多位國內知名專家到會並作報告。做為東北兩所中國規範化皮下免疫治療示範門診單位之一,解放軍第202醫院過敏反應科門診正式掛牌。
  • 廣東9家醫院入圍全國百強,中山一院、南方醫院榜上有名
    今年復旦版《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已經公布了,本年度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繼續名列排行榜前三甲。廣東省共有9家醫院進入今年的全國醫院綜合百強名單,數量與去年持平。上榜的醫院分別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廣東省人民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排位最高的是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全國第6位,更是繼續蟬聯華南第一。
  • 立秋後暑熱仍在,這時不注意易生5種病!養生須記這個字!
    雖然立秋意味著秋天的到來,但此時的立秋時節處在中伏和末伏時段,熱氣騰騰的「秋老虎」提醒著人們暑氣的餘威仍在,稍有不當,就容易致病。立秋遇上末伏,天氣多變!1.現在雖然已立秋,但氣候還會回熱,全國多地仍會出現持續性高溫天氣。2. 暑溼未退 中國中醫科學院楊力教授在接受採訪時指出,如要用一個詞形容立秋後天氣,一定是「暑溼」。夏末初秋天氣又熱又溼,再加上人體胃腸功能經過一個盛夏的消磨,很容易暑溼困脾,出現了消化不良、腹瀉等情況。3.
  • 最新「復旦版」醫院排行榜發布!廣東醫院有哪些變化?
    大洋網訊 11月14日,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正式發布2019年度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2019年度中國醫院專科聲譽和專科綜合排行榜。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繼續名列排行榜前三甲。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排名《2019年度中國醫院排行榜(綜合)》第6位,蟬聯華南第一。
  • 花一千塊把自己紮成篩子,為了向世界證明我真的大蒜過敏
    原標題:花一千塊把自己紮成篩子,為了向世界證明我真的大蒜過敏 編輯部小鄧是個文靜乖巧的小姑娘,這人哪都好,就一樣:挑食。挑的還不是青椒西蘭花胡蘿蔔,偏偏是作為中華料理之魂的——蔥姜蒜。 但是小鄧從來不承認自己挑食:「老子一吃蒜就頭疼、發燒打噴嚏,這是什麼,這是赤裸裸的過敏啊!」
  • 煙臺毓璜頂醫院變態反應(過敏)科:幫患者找回自在人生
    煙臺毓璜頂醫院變態反應(過敏)科主要就是針對過敏人群治療過敏性疾病,科主任孫月眉從業30餘年,一直以飽滿的熱情面對患者,採訪時,儘管並不是孫月眉的門診時間,仍有不少新老患者慕名前來找她。錯掛三四個科 不少人只知「過敏」卻不識「變態反應」說到 「變態反應科」,很多人並不了解這個科室,有些人甚至誤以為這個科室針對的是一個「特殊的」人群。科室成立之初也發生了很多讓人啼笑皆非的事,一個患者到門診詢問自己兩邊臉是不是不對稱,她覺得自己剛做的整形失敗變態(變形)了,還有人來問這裡治不治娘娘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