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世界各國基本都會根據管理需要對國土進行劃分,大多都會劃分為省、州、道等省級行政區,以方便中央政府管理。比如美國,國土面積多達937萬平方公裡,本土劃分成50個州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再比如加拿大,其國土面積有998萬平方公裡,為便於管理而劃分成十個省和三個地區。就總體規律而言,一個國家的國土面積越大,治理難度就越高,所劃分的省區相對也就越多。
▲泰國曼谷佛寺
然而凡事皆有例外,泰國的領土面積並不大,僅有51.3萬平方公裡,差不多是加拿大面積的二十分之一,然而卻硬是劃分出了77個府(曼谷為府級直轄市)。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們做一個對比——我國四川省的總面積為48.6萬平方公裡,略小於泰國,不過四川省下轄的市州僅有21個,比泰國少了56個。再看越南,越南素來以「省多」為名,也不過是58個省和5個直轄市。可以說,泰國是東南亞國家中省份最多的一個。事實上,泰國這樣做也有自己的苦衷,主要原因有三點。
▲泰國地圖
第一,地理上的特殊性。泰國國土大多是低矮的山區和高原,只有極少部分的平原地區,地理環境相當複雜,整個國土被天然地分成了東部、北部、中部、西部、南部等多個版塊,這些板塊彼此之間又非常獨立。尤其是南部地區非常狹長,甚至直接與馬來西亞接壤,對於這樣的國土,管理難度相當之大。
▲泰國清邁街頭
不難發現,國土被自然劃分為多個區域,而這些區域之間又比較孤立,所以就很容易出現獨立的情況,對中央政府有著極大威脅。多設省份並將各省轄區劃小,可以有效降低各地區的整體實力,進而也就降低了各區域割據的威脅。由於各區域所轄省份眾多,想要做到齊心協力顯然是不可能的,反對勢力根本無法坐大,從而降低了動亂發生的機率。這一思路在泰國南部省份劃分上體現得淋漓盡致,省份都很小,而且非常密集。同理,越南也深得此中精髓,同樣劃分了眾多省份。
▲身著傳統服飾的泰族姑娘
第二,泰國民族成分複雜。在泰國的6900萬人之中,作為主體的泰族僅佔40%左右,其他60%則由佬族、華族、馬來族、高棉族、苗族、瑤族等三十多個少數民族組成,其中佬族、華族、馬來族、高棉族的佔比不小,且都擁有對應的民族國家,因此可能會對泰國主體民族構成威脅。對於這一情況,泰國政府將區域劃分為多個省區,將民族勢力碎片化,使他們的內部團結逐漸瓦解。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少數民族即使聚在一起,也會因為相互之間的利益爭鬥而逐漸產生矛盾,難以形成合力。就整體效果而言,也達到了提升泰族主體性和統治力的目的。
▲高棉人情侶
第三,面臨外部威脅。古代泰國在東南亞並非是強大的國家,甚至長期受到緬甸的不斷攻擊和威脅,全靠中原王朝居中調停甚至派兵打壓緬甸,泰國才勉強生存下來。因此,泰國對於周圍地區的防範心理非常強,況且周邊的國家也都比較強悍,都會對泰國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脅。因此為了國家利益考慮,泰國多設省份並將各省轄區劃小也是為了防止國內省份受到外部支持而對國家造成威脅。從這三點來看,泰國設置77個府,其實是權衡利弊之下的自我保護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