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第登陸和史達林格勒保衛戰,誰影響更重大?這才是真實的歷史

2020-12-17 西楚夜烽

諾曼第登陸和史達林格勒保衛戰,誰影響更重大?這才是真實的歷史

近日,美國、英國和法國等國在法國舉行了盛大的諾曼第登陸紀念儀式,在這場紀念儀式就連德國總理默克爾都受邀參加了活動,但是歐洲中做出巨大貢獻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卻意外沒有接到邀請。對於沒有接到邀請,普京倒是顯得很看得開,但對於全世界真正熱愛和平和熟悉那段歷史的人來說,這種做法是無法讓人接受的。

由於掌握了世界輿論的主導權,美國和西方國家將諾曼第登陸包裝成了二戰中最重大的事件,每一次舉行的諾曼第登陸紀念日都是無比隆重,就好像它才是決定二戰結局的的戰役一樣,然而現實真是這樣嗎?其實諾曼第登陸的作用被西方國家無限誇大了,真實的諾曼第登陸實際上只是美英等國為了和蘇聯搶奪勝利果實而發起的。諾曼第登陸重要性完全比不上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也比不上中途島海戰,對於對反法西斯戰爭來說,諾曼第登陸是錦上添花,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是雪中送炭。

當希特勒將自己靈魂獻祭給戰爭之神後,法西斯鐵騎開始迅速橫掃歐洲大陸,歐洲大陸最強法國一觸即潰,日不落帝國龜縮英倫三島,而美國則在隔岸觀火。當德國將戰爭矛頭轉向蘇聯時,英國一度暗自慶幸德國終於禍水東引。然而當蘇聯兵敗如山倒時英國慌了,美國也著急了。誰都知道蘇聯一旦戰敗會是怎樣的結局,到時美國就將成為德國和日本的下一個目標,英倫三島就徹底成了困獸,面對一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工業有十分發達的龐大帝國,美國就是獨木難支了。

慶幸的是史達林和蘇聯沒有退縮,在史達林城下蘇聯軍民艱難地抵擋住了德軍的進攻,當蘇聯的冬天來臨前蘇聯紅軍發起了反擊。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到了戰略反攻階段,此時美軍主力還在太平洋的島嶼上奮戰。德軍絕大多數力量都用來對抗蘇聯紅軍,蘇聯紅軍的反攻舉步維艱,此時蘇聯也希望英美能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這樣能有效減輕蘇聯的壓力。英美方面也有心登陸歐洲,他們本想在蘇聯之前搶佔東歐,後來東歐沒希望了,就改為搶佔法國和德國。

但美國考慮到攻進德國需要付出慘重的傷亡,於是美軍裹步不前,蘇聯紅軍主攻柏林,徹底消滅了納粹德國。實際上德國1944年諾曼第登陸時,納粹德國已經走在下坡路上了,就算沒有諾曼第登陸,德國人也抵擋不住蘇聯的進攻。當然了蘇聯人肯定會付出更加慘痛的代價,這個代價大到即便是蘇聯這樣是人命如草芥的國家也會感到心疼,但諾曼第登陸真的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在西方國家的包裝下,諾曼第登陸成了拯救整個世界的大決戰,其實就連小編也一度以為諾曼第登陸是在拯救世界。同樣,中國經歷十四年艱苦卓絕抗戰,抗擊了絕大多數日本陸軍,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因為不掌握話語權,西方國家總是可以貶低中國的貢獻,好像日本的失敗全是美國兩顆原子彈的功勞一樣,畢竟曾經同一戰壕的盟友,何必如此呢?

相關焦點

  • 史達林格勒戰役與諾曼第登陸,究竟誰才是二戰真正的戰略轉折點?
    史達林格勒戰役與諾曼第登陸,究竟誰才是二戰真正的戰略轉折點呢?雖然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是過去了許久,然而二戰所帶來的相應影響至今都不曾被遺忘,以日本、德國以及義大利為首的三個軸心國,給人類的歷史發展,帶來了異常影響意義深遠的浩劫,戰爭使得很多國家民族處在了水深火熱的進程中,;飽受戰火的荼毒。
  • 諾曼第登陸其實是個神話
    諾曼第登陸形勢德軍在諾曼第海岸地區的守軍只有第352步兵師和第716海防師,另外在距離海岸約16公裡的卡昂地區還有第21裝甲師,這三個師總兵力加在一起還不到5萬人。真正在盟軍登陸的80公裡正面,只有第352步兵師和第716海防師總共6個營19個連,還不到3000人,平均每公裡正面兵力還不到40人,火炮才區區1門!716海防師嚴重不滿員,實際兵力只有8000人,缺乏機動車輛,據說全師只有12輛汽車,只能原地固守。真正在諾曼第灘頭與英美聯軍對峙的只有352步兵師。
  • 石牌保衛戰:中國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石牌保衛戰:中國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 諾曼第登陸-諾曼第 諾曼第登陸 下諾曼第 科唐坦半島 登陸地點...
    諾曼第是法國西北部著名的歷史和文化大區,它北臨英吉利海峽,與英國遙遙相望,面積約3萬平方公裡,海岸線全長600公裡。連綿數百裡的海岸幾乎都是懸崖峭壁,盟軍的登陸地點選在比較平緩的5個灘頭。   諾曼第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一次歷史性的戰役。
  • 全彩照片真實再現諾曼第登陸,4400名盟軍士兵獻出寶貴生命
    時值諾面的登陸75周年紀念日來臨之際,我們非常有必要再次回顧這場偉大的,恢宏的,關係人類文明進程走向的,史上最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得益於戰後技術水平的提高,很多原本黑白的二戰歷史照片,經過精心修飾,將其還原成彩色照片,讓我們更加真實的感受那場偉大歷史進程。
  • 二戰諾曼第登陸行動,隆美爾為何將3個裝甲師分散部署?力不從心
    早在1941年莫斯科戰役打響以後,史達林就向邱吉爾提出了盟軍登陸歐洲開闢西線第二戰場的問題,但是這個過程進展很慢,雖然在1942年和1943年盟軍兩度進行了第艾普和西西里登陸,卻對減少蘇德戰場壓力並沒起什麼作用,直到1944年6月份蘇軍已經進行到全線大反攻第五次戰役了,盟軍才開始在諾曼第登陸,說明英美盟軍為這個行動籌劃了很長一段時間。
  • 俄羅斯缺席諾曼第不忘致敬盟軍,但強調歐戰勝利「蘇聯功勞最大」
    默克爾稱,自己作為德國總理能參加諾曼第登陸紀念,能與其他國家元首一道「為和平和自由站在一起」,「是歷史贈予的禮物,必須被保護的禮物」。當天的紀念活動結束後,各國元首就北約和安全事務展開了會談。周四,川普、馬克龍和德蕾莎·梅伊還將參加在法國諾曼第舉行的紀念儀式。
  • 88位歷史人物講述《一個中國人眼裡的諾曼第登陸》
    88位歷史人物講述《一個中國人眼裡的諾曼第登陸》     本報訊(記者 張良娟)今年是二戰著名戰役諾曼第登陸70周年,6月6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D-Day:一個中國人眼裡的諾曼第登陸》
  • 盟軍完全可以從義大利進攻德國,為何還要從諾曼第開闢第二戰場?
    1943年,這一年盟軍攻入義大利同時也標誌著作為軸心國之一的義大利的覆滅,盟軍也從之前的戰略被動轉為戰略進攻狀態。而在此之後我們都知道,隨後的盟軍調集其主要力量從法國的諾曼第登陸從而開闢了第二戰場。但是如果單單從地理位置上看義大利位於歐洲南部,盟軍當時完全可以從義大利進攻德國,為什麼盟軍還需要費盡心思的跨越英吉利海峽從諾曼第開闢第二戰場呢?事實上無非有以下幾點原因。第一點:當時的義大利地理位置崎嶇,非常不便於盟軍大規模機械化部隊的作戰使用。
  • 最長的一天:諾曼第登陸
    D日後,諾曼第登陸的幾個海灘已連接成片成功建立登陸場。諾曼第登陸戰役,是20世紀最大的登陸戰役,也是戰爭史上最有影響的登陸戰役之一。欺騙 戰略欺騙,使得德軍統帥部判斷錯誤,不僅保障了登陸作戰的突然性,還保證了戰役順利進行,對整個戰役具有重大影響。
  • 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役——諾曼第登陸盟軍投入300萬
    1942年6月,蘇美和蘇英發表聯合公報,達成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充分諒解和共識,但英國在備忘錄中對承擔的義務作了一些保留。  1942年7月,英美倫敦會議,決定1942年秋在北非登陸,而把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推遲到1943年上半年。但此時蘇德戰場形勢非常嚴峻,德軍已進至史達林格勒,蘇聯強烈要求英美在歐洲發動登陸作戰,以牽制德軍減輕蘇軍壓力。
  • 緬懷二戰歷史 給諾曼第一個「面子」
    6月6日,在法國貝努維爾,前來參加諾曼第登陸70周年紀念儀式的(前排左起)美國總統歐巴馬、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法國總統奧朗德、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俄羅斯總統普京等嘉賓合影。諾曼第登陸70周年國際紀念活動在這裡的寶劍海灘隆重舉行。20個國家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匯聚於此,與1800多名參加過諾曼第登陸的老兵共同紀念這一加速二戰勝利的偉大歷史事件。 諾曼第登陸紀念活動也成為與會各國領導人開展多邊和雙邊接觸的「大派對」,層級之高端、活動之密集、內涵之豐富,頗值得回味。
  • 全球十大戰爭大片,戰爭電影排行榜,戰爭遠比想像中更慘烈
    影片以二戰時期的諾曼第登陸為創作背景,重現了諾曼第登陸的恢宏場面。極度逼真的戰爭場景、感人肺腑的情感故事、發人深省的電影意義。被影迷、軍事迷、發燒友們奉為寶典,無法超越。相關歷史:諾曼第登陸:代號「霸王行動」,諾曼第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雙方投入了超過400萬兵力,傷亡超過50萬人。
  • 諾曼第,關於徵服的歷史
    在諾曼第直面英吉利海峽的縱深幾十公裡內遊走幾日後,「徵服」這個關鍵詞不斷浮現於腦海。在上下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徵服的故事一再上演,深遠的影響蔓延至整個歐洲,甚至全世界。顧功堯  法國西北、瀕臨大西洋的諾曼第大區,因其壯闊的大洋風景、美味的極品生蠔和獨樹一幟的印象畫派源起而聲名遠揚。
  • 背景資料:諾曼第登陸
    新華網北京5月9日電 (記者姜憬莉)  諾曼第是法國西北部著名的歷史和文化大區,它北臨英吉利海峽,與英國遙遙相望,面積約3萬平方公裡,海岸線全長600公裡。連綿數百裡的海岸幾乎都是懸崖峭壁,盟軍的登陸地點選在比較平緩的5個灘頭。  諾曼第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一次歷史性的戰役。
  • 諾曼第登陸--戰略決策
    但此時蘇德戰場形勢非常嚴峻,德軍已進至史達林格勒,蘇聯強烈要求英美在歐洲發動登陸作戰,以牽制德軍減輕蘇軍壓力。整個計劃中最大的難題是港口問題,也就是在佔領瑟堡前,如何解決部隊的後勤補給,要知道諾曼第在五六月間,多為大風大浪,光靠登陸灘頭無法保證後勤供應——這似乎成為無法克服的困難。束手無策中,「考薩克」的海軍代表英國海軍少將約翰·休斯·哈萊特想起蒙巴頓在一次會議上的玩笑:既然沒有天然港口,就造一個人工港。於是建議製造配件裝配成人工港來解決問題。別無良策,他的設想獲得批准。
  • 諾曼第登陸:世界歷史上規模強大的登陸戰,其難度到底有多大?
    1944年6月6日當天,諾曼第登陸開始,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三軍聯合登陸戰。經過盟軍將士兵分五路的全線突擊,德軍的大西洋壁壘終於崩潰,盟軍反攻西歐大陸的號角正式吹響。那麼,在具體的登陸行動中,盟軍登陸的難度到底有多大呢?
  • 這兩個人,猜對了登陸地點是諾曼第,卻又陰差陽錯耽誤了戰機
    虎頭蛇尾的希特勒希特勒似乎對諾曼第有一種天生的直覺,他一直警告將領們注意盟軍在諾曼第登陸的可能性,並且時刻關注著這個地區的動態。可出人意料的是,在盟軍登陸當日,一向敏銳的希特勒卻直到上午很晚的時候,才得到消息。
  • 二戰的轉折:慘烈的諾曼第登陸
    諾曼第登陸是迄今為止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上登陸作戰,盟軍集結了約284.2萬人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諾曼第地區登陸。登陸的部隊由英、美和加拿大等國士兵組成,登陸的5個海灘包括寶劍海灘、朱諾海灘、黃金海灘、奧馬哈海灘和猶他海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