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第登陸和史達林格勒保衛戰,誰影響更重大?這才是真實的歷史
近日,美國、英國和法國等國在法國舉行了盛大的諾曼第登陸紀念儀式,在這場紀念儀式就連德國總理默克爾都受邀參加了活動,但是歐洲中做出巨大貢獻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卻意外沒有接到邀請。對於沒有接到邀請,普京倒是顯得很看得開,但對於全世界真正熱愛和平和熟悉那段歷史的人來說,這種做法是無法讓人接受的。
由於掌握了世界輿論的主導權,美國和西方國家將諾曼第登陸包裝成了二戰中最重大的事件,每一次舉行的諾曼第登陸紀念日都是無比隆重,就好像它才是決定二戰結局的的戰役一樣,然而現實真是這樣嗎?其實諾曼第登陸的作用被西方國家無限誇大了,真實的諾曼第登陸實際上只是美英等國為了和蘇聯搶奪勝利果實而發起的。諾曼第登陸重要性完全比不上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也比不上中途島海戰,對於對反法西斯戰爭來說,諾曼第登陸是錦上添花,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是雪中送炭。
當希特勒將自己靈魂獻祭給戰爭之神後,法西斯鐵騎開始迅速橫掃歐洲大陸,歐洲大陸最強法國一觸即潰,日不落帝國龜縮英倫三島,而美國則在隔岸觀火。當德國將戰爭矛頭轉向蘇聯時,英國一度暗自慶幸德國終於禍水東引。然而當蘇聯兵敗如山倒時英國慌了,美國也著急了。誰都知道蘇聯一旦戰敗會是怎樣的結局,到時美國就將成為德國和日本的下一個目標,英倫三島就徹底成了困獸,面對一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工業有十分發達的龐大帝國,美國就是獨木難支了。
慶幸的是史達林和蘇聯沒有退縮,在史達林城下蘇聯軍民艱難地抵擋住了德軍的進攻,當蘇聯的冬天來臨前蘇聯紅軍發起了反擊。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到了戰略反攻階段,此時美軍主力還在太平洋的島嶼上奮戰。德軍絕大多數力量都用來對抗蘇聯紅軍,蘇聯紅軍的反攻舉步維艱,此時蘇聯也希望英美能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這樣能有效減輕蘇聯的壓力。英美方面也有心登陸歐洲,他們本想在蘇聯之前搶佔東歐,後來東歐沒希望了,就改為搶佔法國和德國。
但美國考慮到攻進德國需要付出慘重的傷亡,於是美軍裹步不前,蘇聯紅軍主攻柏林,徹底消滅了納粹德國。實際上德國1944年諾曼第登陸時,納粹德國已經走在下坡路上了,就算沒有諾曼第登陸,德國人也抵擋不住蘇聯的進攻。當然了蘇聯人肯定會付出更加慘痛的代價,這個代價大到即便是蘇聯這樣是人命如草芥的國家也會感到心疼,但諾曼第登陸真的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在西方國家的包裝下,諾曼第登陸成了拯救整個世界的大決戰,其實就連小編也一度以為諾曼第登陸是在拯救世界。同樣,中國經歷十四年艱苦卓絕抗戰,抗擊了絕大多數日本陸軍,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因為不掌握話語權,西方國家總是可以貶低中國的貢獻,好像日本的失敗全是美國兩顆原子彈的功勞一樣,畢竟曾經同一戰壕的盟友,何必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