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絕頂的「教授」檢察官
----記大竹縣人民檢察院公訴科副科長奉友義
正義網四川3月27日電(通訊員 張星川)他,本是一名人民教師,為了做正義的使者,無悔地選擇了檢察事業,這一幹就是17年;他,思維敏捷,聰慧過人,再狡猾的犯罪嫌疑人也難逃他的法眼,常年的用腦過度,以致於剛過四十就幾近謝頂,老同事們嘻稱他是「聰明絕頂」;他,知識淵博,為人師表,在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不忘教書育人的天職,帶出一大批優秀的年輕檢察官,同事們都尊稱他為「教授檢察官」;他,秉公執法,勇擔重任,隻身援藏還不忘「家」中職責,大竹、汶川兩地奔襲,一幹就是半年……
他,就是曾多次被評為「優秀黨員」、「優秀幹部」、2013年被達州市檢察院榮記個人三等功的大竹縣人民檢察院公訴科副科長、主訴檢察官奉友義。
「為的就是做正義的使者」
1988年,四川師範大學畢業後,奉友義走上了人民教師崗位。教書育人、言傳身教,本是一個美好的職業,但奉友義卻毅然做出了第二次職業選擇。
1995年4月,奉友義加入大竹縣人民檢察院,先後在辦公室、反貪局、控申科等多個部門工作,幹得最長的科室就是公訴科,從檢17年,公訴就幹了整整13年。
為了使自己能適應檢察工作的發展,進院以後他就開始自學法律知識,並拿到法律本科文憑,還順利通過主訴檢察官考試,成為了該院首批主訴檢察官。公訴13年,他共辦理各類案件500餘件700餘人,三分之二都是疑難複雜案件,無一錯案冤案。
2011年底,該院進行中層幹部競爭上崗,奉友義又毅然選擇了公訴科,有人就問他:你在公訴呆了這麼多年,不煩啦?還往裡面鑽?「為了我熱愛的檢察事業,為了能更好地做正義的使者」,這就是他的回答。
「決不能放過任何細節」
人一旦有了夢想,有了目標,就會付出百分百之百的努力去奮鬥。奉友義進入公訴部門後,無論大案、要案還是簡單的刑事案件,他都面面俱到,做好閱卷審查筆錄,搞好問卷審查,準備好出庭預案,預備好每一個可能出現辯論焦點應對方案……就像他經常教育自己的徒弟一樣,「辦案絕不可以馬虎了事,不能放過任何可能的細節」。
2012年2月,奉友義受理了一個簡單的持刀故意傷害案後,便將案卷交給新近同志小龐預先審查。兩天後,小龐將整理好的意見和起訴書送到「師傅」面前。看到如此效率的徒弟,他卻並沒有急於看起訴書,而只是用了十分鐘簡單的翻閱了案卷材料,便提出此案證據存在多處疑點,不能起訴。面對小龐的疑惑,奉友義就像老師一樣一一地為其解答。該案是故意傷害案件,作案工具菜刀的來源沒有查明?被害人供述菜刀是自己隨身攜帶不符合邏輯思維?案發的地點是室內還是室外尚不明確?案發前因後果的脈絡尚不清晰,犯罪嫌疑人傷人是故意傷害還是過失傷害抑或是正當防衛尚不明確……面對提出的個個疑點,小龐對「老師」是由衷地折服。最後,該案因證據不符合起訴條件,建議公安機關撤回繼續偵查。
敏銳的視覺分析,精準的判斷能力,不是一天一時所能練就的水平,那是需要付出無數的汗水和心血才能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奉友義經驗豐富、成熟老道,但卻並不吝嗇自己得之不易的收穫,總是將自己發現新大陸拿來與同事們、徒弟們一塊分享,時刻保持著師者的風範。幾年來,在奉友義引導和培養下,5名年經幹警成長為中層幹部,其中2名走上中層正職崗位。
「案件質量就是生命線」
嚴謹是奉友義的一貫作風。十年來,奉友義始終秉承「案件質量就是生命線」,查微析疑,排難解惑,所辦疑難複雜案件均成功公訴。
2011年,達州市公安局指定大竹管轄的原某燃氣公司工作人員王某、張某涉嫌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一案移送起訴後,時任主訴檢察官的奉友義便勇挑重擔。該案具有三大難點,第一,該案所涉罪名在大竹發案較少,沒有可以借鑑和類比的案例;第二,涉案金額較大,案發地點涉及宜賓、成都、達州多地,核實和補充證據難度大;第三,案卷材料5本,達1000餘頁,涉案票據較多,達2000餘張,審查工作量相當大。受理案件後,奉友義並沒有急於著手案卷審查,而是惡補了兩天該案由的相關法律知識,比對和研究了其他院辦理此類案件的成功心得。充電完成後,他一頭扎進案卷就是半個月,將所有票據列表梳理、所有證據羅列分類,完成長達92頁的審查報告,共梳理出存在問題和疑點68處。為了核實兩名犯罪嫌疑人為非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確定主體是否適格,奉友義與公訴幹警三到成都、宜賓天康公司總部和分部查閱、調取證據34份。審查案卷、補充證據、調取材料、實地走訪……歷時兩個月,該案成功起訴,被告人當庭認罪伏法並被領獲重刑。
「援藏是為了傳播正義的陽光」
2012年,達州市檢察機關與阿壩州檢察機關制定對口援藏援彝計劃,大竹縣檢察院被指定為首批援助人才輸出單位。收到此通知後,奉友義主動請纓,願赴藏區支援建設。但他已年過四十,常年伏案肩椎炎嚴重,並且公訴部門案多人少,主訴檢察官也只有他一名,這讓檢察長陳建平一直心存擔憂。為了消除陳檢顧慮,奉友義自立軍令狀,保證在不影響自身工作的同時出色完成援藏任務。
2012年5月8日,奉友義到阿壩州汶川縣檢察院報到,掛職檢察長助理、反貪局副局長、代理檢察員。到汶川院第二天,儘管高原稀薄的空氣和惡劣的氣候還沒有完全適應,他便著手了解汶川縣以及汶川檢察院的院情及各項建設情況,並在第一次列席黨組會議上提出了如何推進汶川院未來發展的見解,受到黨組的肯定。
作為掛職幹部,奉友義並不以援助者自居,認真履職,積極投身貪汙賄賂案件偵查工作。援藏期間,帶領汶川反貪幹警先後查辦職務犯罪案件7件,參與抓捕犯罪嫌疑人2人次,接受阿壩州檢察院王疆立檢察長指派,負責對松潘縣檢察院查辦當地鄉黨委書記、政府工作人員、建築商等聯合貪汙、挪用公款、私分國有資產1000餘萬元的特大窩案、竄案進行全面審查並成功起訴,受到當地黨委和州檢察院的高度肯定。
都說分身乏術,但奉友義卻分身有術。在援藏期間,他還要兼顧自己「帶走」的任務。每個月末,他又奔走在大竹檢察院的工作崗位,先後辦理審查起訴案件10件18人。其中辦理的8.29曾家溝煤礦特大透水事故9名責任人非法採礦、重大責任事故案,還邀請人大代表、政委委員、人民監督員等各界代表開展了庭審觀摩活動,敏捷的思維,嚴密的邏輯,規範的用語,威嚴的氣勢,使得庭審效果受到一致好評。
是什麼動力讓一名45歲的檢察官如此愛崗敬業?可能在援藏工作總結會上他自己的一句話是最好的詮釋。「我援藏不為名、不為利,只為發揚大竹檢察人的精神,只為傳播法律正義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