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小學校,職業技術學校:
現將《關於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建特色品牌學校的實施意見》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二〇一五年二月二十六日
關於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建特色品牌學校的
實 施 意 見
為加強新形勢下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創建特色品牌學校,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特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重要意義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建特色品牌學校,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校園文化是一門潛在的課程,是教育的延伸和提升,是無形而巨大的教育力量,對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我縣各學校硬體明顯改善,但以文化為核心的軟體建設相對滯後,學校文化氛圍不濃,同質化現象突出,已經明顯影響了特色品牌學校。全縣各類學校要充分認識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建特色品牌學校的重要意義,迅速行動起來,加快形成厚重的校園文化積澱和清新的校園文明風尚,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邁上一個嶄新的臺階。
二、指導思想
緊扣國家教育改革發展方向,以創建特色品牌學校為抓手,按照統一規劃、逐個審批、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總體原則,加強校園文化體系建設,用優美厚重的文化環境教書育人、陶冶情操、展示形象,努力形成一校一風格、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發展局面。
三、工作目標
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的工作路徑,用1-3年的時間,分批次完成全縣各類學校的文化建設,造濃校園文化學術氛圍,打造出3-5所在全市乃至全省有知名度的特色品牌學校。
四、工作原則
1、規劃先行,集思廣益。各學校在制訂文化建設方案時要充分徵求廣大師生的意見,發動大家獻計獻策,建設內容要具體到每個項目,並有初步預算,防止粗製濫造、搞形式、走過場。
2、因校制宜,突出特色。各學校要立足學生規模、校園布局、建築風格,結合地域文化、民風民俗,突出主題、個性設計和特色塑造,凸顯獨特的思想、文化和氣質,做到主題鮮明、脈絡清晰,防止凌亂無序、俗舊老套、空洞無物、大而化之,避免建設雷同化、同質化。
3、與時俱進,引領發展。各學校環境文化必須符合國家教育方針政策方向,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追求厚重底蘊,體現時代內涵,防止低俗化、庸俗化、落後化。
4、量力而行,分步實施。各學校要根據財力情況,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每年選取10所左右學校進行重點建設,突出推進最能體現校園特色氣質的項目建設,防止不切實際、一哄而上。
5、整合資金,搞好結合。各學校要將校園文化建設經費納入到學校經費預算,與學校校舍建設和改造、教育教學設施配備添置、師生教育教學活動開展等工作統籌結合起來,最大限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並防止新增債務。縣教育局將對建設任務重、實施效果好的學校在資金上予以適當獎補。
五、主要任務
1、提煉學校形象標識
精心提煉校訓、設計校徽、創作校歌,集中彰顯學校的辦學理念、教育宗旨、教風學風和精神品質。校訓、校徽要在學校顯目處張貼、懸掛、顯示,校歌要在師生中廣為傳唱,讓師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薰陶,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激勵。
2、推出校本特色課堂
圍繞傳統文化教學、信息技術教育、音體美特色教學以及科技、國防、安全、廉政教育等內容,創新課內、教室第一課堂,拓展課外、室外第二、第三課堂。每個學校至少要推出一門校本特色教育教學課程,並爭取打造成省市縣特色示範課程、示範活動,爭創省市教改示範學校。
3、建設學校文化精品
充分利用牆體、宣傳牌(欄)、文化石、綠化等載體,採取詩歌、繪畫、貼圖、雕塑、浮雕、題字、名言警句、提示語等形式,科學建設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園門廳文化、操場文化、食堂文化、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寢室文化、廁所文化以及學習角、學生作品展示臺等,規模較大的學校要統一規劃設計和製作校園道路、景點、樓宇命名,保護好校園內或校園附近的自然、人文、歷史景觀,讓濃厚文化因素滲透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4、加強學校淨化綠化美化
淨化方面:操場、辦公室、教室、實驗室、寢室、食堂、廁所等場所要乾淨整潔、窗明几淨,師生無亂扔亂刻亂畫亂吐等現象,無衛生死角和過時的圖文、殘標,整個校園時時處處乾淨、整潔、有序,嚴禁校園內放養家禽家畜。綠化方面:增加校園綠地面積,力使校園四季常青、鮮花常開,提倡立體性和園藝化,使地面綠化與空中綠化相結合,並寄寓一定的象徵意義,提高綠化的文化品位,建設花園式學校。美化方面:牆體無亂寫亂畫亂塗亂貼現象,校風、教風、學風、校訓、班訓等各種制度張貼美觀,辦公室、教室、寢室布局合理,物品擺放有序。
5、強化師生文明禮儀教育
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小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學生一日常規」引導師生的言行,組織廣大教職員工認真學習各種禮儀規範,普及生活禮儀、社會禮儀、儀態儀表禮儀、課堂禮儀、教學禮儀、學習禮儀、集會禮儀等基礎知識,使他們了解掌握日常禮儀常識,做到人人學禮儀、懂禮儀、崇禮儀、用禮儀、傳禮儀。
6、推進校園規範化知識化
大力推廣普通話,使之成為校園語言。校園內校風、校訓、標語、警句等使用的文字要規範。保護操場、愛護綠化等各種提示牌,要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使用詩一般的語言,在提醒學生的同時,陶冶學生情操,避免使用「禁止」、「不準」一類的生硬詞句。校園的建築、水、園、林、路等要達到使用、審美和教育功能的協調統一。
7、建好學校特色宣傳平臺
各學校要建好校園門戶網頁,有學校概況、校務公開、教育科研、辦學成果、教師園地、學生園地、家校互動、校園相冊、教師風採等欄目,且欄目內容要及時更新,把校園門戶網辦成展示學校工作的窗口。同時,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建設陳列室、展覽室等場館。
8、廣泛開展校園文化活動
舉辦好科技節、藝術節、運動會、演講賽、朗誦賽等文化活動,建好學生興趣小組,開展各種社團活動,不斷豐富廣大師生的精神文化。
六、實施步驟
1、宣傳發動階段。2015年2月底前出臺《關於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建特色品牌學校的實施意見》,召開全縣校(園)長會議進行安排部署。各學校要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建特色品牌學校工作的領導小組,迅速傳達工作精神並進行安排部署。
2、制定規劃階段。2015年3月15日前,各校要根據本實施意見,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在廣泛宣傳討論、科學認證的基礎上,研究制定本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建特色品牌學校工作方案》,並加蓋學校公章上報縣教育局基教股匯總,同時將電子文檔上報縣基教資源管理群郵箱282421688@qq.com,或上傳至縣雙牌縣基教資源管理群282421688。
3、實施建設階段。縣教育局相關股室對各學校上報的工作方案予以審查,並對相關的校園環境建設項目任務分三年統一安排,逐步實施。2015年9月底前,各實施學校要完成審定規劃項目的建設任務。
4、專項督查階段。2015年10月上旬,教育局組織專項督查小組對全縣各學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建特色品牌學校活動情況進行一次專項督查。
5、考核評估階段。2015年11月,教育局結合年度督導評估,對各校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建特色品牌學校活動單列檢查評估計分,評出雙牌縣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建特色品牌學校活動「示範學校」、「達標學校」,並在年底表彰掛牌。
七、工作保障
1、成立專門領導小組。縣教育局成立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建特色品牌學校工作領導小組,教育局局長胡佐軍同志任組長,教育局黨委副書記盧作明、副局長秦偉同志任副組長;基教股、教研室、計財股、督導室人員為組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基教股股長唐彬同志任辦公室主任,負責該項工作的日常事務。
2、加強建設資金保障。縣教育局每年預算100萬元左右資金對學校文化建設予以支持,並在改薄經費等方面予以傾斜。
附件:雙牌縣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創建特色品牌學校督查考評細則(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