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女兒幼兒園的門口多了位賣小寵物的阿姨,她的出現吸引了一大群孩子。倉鼠、兔子、鸚鵡……這麼多可愛的動物,小朋友們圍著籠子觀看,膽大的還試圖把手伸進去想摸摸它們。鄰居家的小姑娘看到了雪白可愛的兔子,也直說好喜歡,好想養一隻。她的媽媽不假思索就答應了,買了一隻小兔子回家。不曾想,就是因為這只可愛的小兔子,她女兒第二天沒能去上學。
原來,兔子一買回去,她女兒急不可待的就想要和兔子一起玩,卻被恐懼的兔子咬傷了。印象中一直認為兔子是非常溫順好飼養的動物,直到身邊鄰居家的小朋友真的被咬傷才清楚地認識到,「兔子急了會咬人」真不是一句玩笑話。
看來,寵物可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買回家養的,在決定給低齡兒童買寵物之前,家長必須要對這個寵物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帶給孩子的就不是歡樂而是傷害了。
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養寵物
在養過了魚、倉鼠、螃蟹這些只能觀看不能把玩的小動物之後,朋友的兒子提出要養一隻可愛的狗狗。一想到狗狗會掉毛,還要準備狗糧、帶它散步、給它洗澡,朋友連連搖頭拒絕,可這並不能說服一個固執的小孩呢。
一天,孩子自作主張抱回來一隻狗狗,朋友雖然嚇了一跳,但為了不沒收孩子的這份快樂,在和兒子約法三章之後這隻狗狗就留下來了。但沒過多久問題出現了,孩子身體出現了異常,送到醫院之後醫生給出的結果是哮喘,是由家中的狗狗引起的,這狗是絕對不能再養了。
在《孩子過敏,自然療法80種》這本書中作者提到:「貓和狗是常見的會引起過敏原的兩種動物,它們的過敏原主要來自於唾液、皮毛和脫落的皮屑等,不注意的話,家裡過敏體質的小孩很容易因此過敏。」
因此,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養寵物,家中若患有如免疫系統缺陷、支氣管炎等疾病的孩子就不可以養。家中有過敏體質的孩子,家裡也最好不要飼養有皮毛的寵物。如果一定要養的話,只可飼養一些不會致敏的寵物,比如烏龜、金魚等。
孩子喜歡動物,有愛心願意飼養它們這是一件好事,但作為家長我們同時也要確保孩子與動物的安全距離。不可讓年幼的孩子單獨和動物親近,即使要養動物,也要在保證不損害自己健康的前提下,並且有能力照顧它們的範圍內。
寵物不是玩物,它更是一份責任
朋友家養了幾隻鸚鵡,這幾個小傢伙的到來給家裡增添了不少生氣,但同時也有一些煩惱。這些新成員剛來到家中時也是非常的不適應,每次孩子想要靠近它,它便會用尖尖的小嘴叨人。
與此同時,這些鸚鵡也打擾到大家的正常休息。原來,這些小鳥每天醒得很早,一醒來就開嗓叫個不停,想安靜得多睡會是不可能了。
養寵物有利有弊,它給我們帶來歡樂的同時也會製造出一些麻煩。但它們進入家庭,它就成為了家庭中的一員。作為主人我們有照顧好它的責任,不可隨意丟棄。
父母們不同意孩子養寵物最大的擔憂便是,孩子會不會是心血來潮,對養寵物只有三分鐘熱度?之後每一天給它們餵食、洗澡會不會變成家長的額外工作?所以,在孩子提出養寵物的願望時,你不妨問孩子幾個問題?
1.養寵物的原因;2.你是否了解這個寵物的習性和與它和諧共處的相關注意事項?3.如果寵物來到我們家中,你需要為它準備些什麼?它的活動區域是家中的哪個位置?4.與寵物有關的家務誰來做,每個家庭成員需要負責些什麼?5.寵物擾民、咬人、破壞家裡的物品,弄壞你最心愛的玩具該怎麼辦?6.家裡能承受的養寵物極限是多少?如果它生下了很多小寶寶家裡養不下該怎麼辦?7.買寵物糧、寵物受傷或者美容修剪,這些費用大概是多少,是否超出目前家庭支出太多?8.如果有一天你因為某種原因不能繼續養它,它該怎麼辦?
「照顧寵物可以給孩子帶來極大的愉悅感,還能教會他們什麼是責任感。」——《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養寵物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心,但如果不負責任的養,那麼有可能會成為虐待動物的幫兇。在給孩子養寵物前,不妨先找機會讓他幫親戚、好友代養幾天,看看他的耐心和表現再決定是否要增加一個孩子喜歡的新家庭成員。
歡迎家有萌娃和萌寵的家長們留言,分享你們的經驗或趣事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