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市大力推進用地規劃許可審批改革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建設

2020-12-18 中國嘉興

海寧市大力推進用地規劃許可審批改革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建設

發布日期:2019-09-25 09:28 信息來源:海寧市營商辦 瀏覽次數:

根據今年1-4月嘉興市首次全域營商環境調查結果及嘉興首次互查互比互學活動內容,對照自身營商環境查短板、找差距,並以機構改革為契機,海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實施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按照減事項、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間、減費用五減原則,合併、簡化、完善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中的規劃許可審批項目,再造服務流程,提高辦事效率,營造更優質的營商環境。

一、減事項壓時限,全面優化規劃許可審批

一是全省率先取消公開出讓類項目建設用地規劃許可。81日起,海寧市全面取消公開出讓類項目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即以公開出讓方式獲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項目不再需要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這在全省屬於首創。以前企業在取得土地後需要到規劃部門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現在國土和規劃合併組建了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企業取得了土地,也就意味著獲得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取消公開出讓類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對企業來說可以少跑一次腿,少遞交4份材料,加快企業項目儘早開工建設。

二是非公開出讓類項目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實行即辦制。針對非公開出讓類項目(主要是政府投資的劃撥類項目)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因法律強制規定無法取消,海寧市進一步精簡審批材料,壓縮辦理時限。企業在取得項目批文和用地預審文件以後,就可以直接辦理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所需材料從5件壓縮到2件,辦結時限由原承諾3個工作日壓縮至1/8工作日。

三是精簡材料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提前2個月辦理。海寧市調整了建築工程規劃許可前人防審批、面積預測繪以及施工圖審查的時序,不再作為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的前置條件,全面實施僅需憑用地預審或土地出讓合同即可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企業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提前了2個月。此外,地下管線等不涉及辦理用地手續的項目,規劃手續從審批制調整為備案制。

   二、嘉興率先實現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兩書」合辦

一是深化「一張藍圖」,加強前期服務。在申請人網上申報前,由項目所在地各國土資源所(分局)提前介入,主動獲取建設項目信息,與海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國土空間規劃科審核擬用地紅線是否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含現行的各級各類法定規劃)、空間用途管制政策、土地使用標準和供地政策,避免群眾來回修改紅線,並指導申請人收集符合規定的申報資料,按要求進行網上申報。

二是優化「一張表單」,精簡申報材料。按照一個階段「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的要求,整合優化申請表,將原《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申請表》和《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申請表》整合為一份《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和建設用地預審合併辦理申請表》,同時大幅壓縮申報材料,由原來的11件壓縮至6件。

三是實施「一體辦理」,優化內部流程。進一步簡政放權,深化「放管服」改革,根據各國土資源所(分局)的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審批權限,同步委託下放建設項目規劃選址審批事項至各國土資源所(分局)辦理;同時將原國土、規劃部門從事審批業務的人員進行力量整合、集中辦公;11個基層國土資源所人員和4個規劃分局人員有機融合,實現規劃選址和用地預審「統一收件、一體審查、合併辦理」。

四是實現「一同發證」,一次合併辦結。建設項目網上申報資料齊全後,各國土資源所(分局)工作人員通過浙江省自然資源行政審批管理信息系統受理申報事項,一併核准、一起出件、一同送達,實現一窗受理、集成審批、實時流轉、跟蹤督辦、信息共享,一次辦結。合併辦理後將原兩個審批事項合計辦理時限由法定的40個工作日縮減至原則上不超過5個工作日。

下一步,海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深入開展建設用地審批和城鄉規劃許可多審合一改革,探索推進建設用地供應管理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等各階段事項整合,加快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真正實現企業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以品質服務助推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南京:優化營商環境 建設項目審批迎來全流程改革
    日前,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部署大會,並出臺《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100條》。會上提出,要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最大幅度精減行政審批事項;要大力推行「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整合資源、再造流程、集成數據,推進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次辦成,更大力度便民惠企。
  • 審批流程提速增效 助推營商環境建設
    本報訊 (記者 鄧超輝) 圍繞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溫江區著力減審批、強監管、優服務,按照「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原則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助推溫江區榮獲西南地區唯一「中國營商環境建設示範區」榮譽。
  • 優化營商環境 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通過《實施方案》的改革方式,徹底改變過去串聯審批、多頭審批的固有模式,打破部門之間制度藩籬,重新搭建工程建設項目科學規範的審批流程,以市場主體和群眾感受為標準,構建科學、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全面提高工程建設審批效率,助推我市營商環境的優化,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利的服務。
  • 北京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出臺深化建設項目行政審批流程改革意見
    《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建設項目行政審批流程改革的意見》全文:為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更好地服務於企業辦理行政審批事項,本市對社會投資建設項目行政審批流程進行了優化完善,制定實施意見如下:一、實施分類管理將建設項目按照實施方式分為三類
  • 「放管服」改革是否優化了城市營商環境
    2019年10月,世界銀行發布《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據該報告,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我國內地的營商環境排名從上一年的46位上升至第31名,連續第二年躋身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大的十個經濟體之列。「放管服」,即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是新一屆中央政府2013年成立以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大力推行的政府改革。
  • 創新審批舉措,優化營商環境,實現「2430」目標 南京高淳區審批服務...
    中國江蘇網訊 近年來,南京市高淳區緊抓「放管服」改革核心,以「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服務最優」為工作目標,全力推進審批制度改革,營造親清和諧的營商環境。  南京水億貿易有限公司辦理企業註冊登記從申請到出證僅用時0.5天,後續的刻制印章備案、銀行開戶許可、初次申領稅票等環節也僅用0.5天。這樣的速度得益於大力推進的企業註冊全程電子化,通過與多家銀行採取「政銀合作」模式,由銀行網點進行代辦,實現企業辦理註冊登記最多只要跑一次。
  • 著力深化「三整合」改革,打好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
    著力深化「三整合」改革,打好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 2020-11-13 2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8條措施護航雲南優化營商環境
    (記者馬蕊)日前,雲南省政府出臺《雲南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28條措施》(以下簡稱《28條措施》),旨在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進一步聚焦市場主體關切,尤其是常態化疫情防控下企業面臨的堵點痛點,加快打造「辦事不求人、審批不見面
  • 深化放管服釋放新活力 省國土資源廳優化建設用地審批流程
    核心提示: 按照中央及我省深化「放管服」行政管理改革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要求,更好地助力新時代全省追趕超越,服務陝西「三個經濟」發展,陝西省國土資源廳高度重視,按照「把握重點、整合要件、放管結合、分級審查」的原則,大力改進建設用地審批環節,下放有關審查權限,優化用地審批流程,切實提高建設用地審查報批效率。
  • 雲南28條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28條措施》從進一步提升投資建設便利度、進一步簡化企業生產經營審批和條件、進一步優化外貿外資企業經營環境、進一步降低就業創業門檻、進一步提升涉企服務質量和效率、進一步完善優化營商環境長效機制六大方面28條具體舉措為雲南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保駕護航。
  • 瀏陽:凝聚「住建力量」優化營商環境 助推工程建設項目高質量發展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優化營商環境則是提升城市競爭力、推動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今年,瀏陽深化「放管服」改革,創新推行「三集」審批機制,全力推進「一窗受理、並聯審批、集成服務」。落實到住建領域,如何構建更優的營商環境,為廣大建築業企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 依法優化營商環境 助力遼寧振興發展
    依法優化營商環境助力遼寧振興發展省工商局黨組書記、局長史鳳友  近年來,省工商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和《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各項規定,將法治建設和營商環境建設相結合,打造法治工商,積極推進商事制度改革,為促進全省營商環境改善和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 ...海南嚴格控制商品住宅新增建設用地,推進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審批...
    來源: 鳳凰網房產海南省推進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審批制度,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重塑和優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行政審批制度,海南省日前出臺《關於推進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全國率先實現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審批規劃一張圖,報批一套表,審批一支筆
  • 優化營商環境就是提升競爭力——三論強勢推進「兩抓」年工作
    一個地方要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優質的營商環境就像一個強大的磁場,可以吸引「大好高」項目落地,凝聚企業創業創新,激發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我市一直高度重視營商環境的優化提升,近年來大力推行「五心」「媽媽式」服務,營商環境明顯改善,但服務的「最後一公裡」還沒有完全打通,與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相比,與人民群眾的期盼相比,還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
  • 呼和浩特「刀刃向內」推出優化營商環境《九條措施》
    發布會透露,2019年內蒙古自治區營商環境評估結果中,呼和浩特市在全區排名靠後。堅持刀刃向內、突出問題導向,成為出臺《九條措施》和打贏該市營商環境「翻身仗」的初衷。附:《呼和浩特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更好便民利企九條措施》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決策部署,著力解決當前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持續推進首府營商環境提升優化、辦事效率大幅提高
  • 撫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近年來,撫順市委、市政府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將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推動振興發展的重要突破口。今年前10個月,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9810戶,比去年同期增長5.1%。提升服務能力為企業「保駕護航」撫順市委、市政府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營商環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並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撫順市營商環境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4個專項推進組和體制機制創新組、政務環境優化組、市場環境優化組
  • 南京溧水創新辦事流程,優化營商環境審批提速 服務更優
    今年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去年在江蘇省高質量發展綜合考核中排名縣(市)區第三位……在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一系列成績的取得源於營商環境的優化。溧水區委書記薛鳳冠說,「近年來,我們以加快行政審批為抓手,不斷改進業務流程,壓縮審批時限,『審批快了,服務好了』已逐漸成為溧水群眾和在溧企業的共識。」
  • 大灣網:優化營商環境是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強大引擎
    原標題:大灣網:優化營商環境是助力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強大引擎大家好,可愛的我又出現了。我是你們的生活百事通大灣網dww11.com粵港澳大灣區招聘交友,美食生活小管家,吃喝拉撒資訊。這一年,大灣區三地人員、物資、資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動,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香港社會各界日漸意識到大灣區機遇,更加積極謀劃參與。此間觀察人士表示,對大灣區最終實現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願景充滿信心。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優化營商環境進入「灣區時間」。
  • 以「辦事不求人」為切入點 大力優化營商環境 加快推動伊春高質量...
    東北網12月24日訊 12月22日,伊春市委副書記、市長隋洪波主持召開市委市政府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擴大)會議,總結2020年伊春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目標任務。他強調,要清醒認識優化營商環境面臨的新形勢和極端重要性,提高政治站位,壓實工作責任,以「辦事不求人」為切入點,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為加快推動伊春高質量轉型發展、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讓老林區煥發青春活力提供強大動力。市領導白波、楊守德、楊彬、王忠秋、蔣建國、劉福軍,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韓日強及市政府秘書長韓殿君參加會議。
  • 多「點」發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新階段要從應對國際經貿規則新變化,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推動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的高度,通過完善體制機制要素和條件多「點」發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