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通訊員 胡丹 王禮 任威 攝影 楊昌偉 常德報導
壺瓶巍巍,沅澧湯湯,在常德這個春撒一把種,秋收一倉糧的江南「魚米之鄉」,曾經仍有一些群眾承受著貧困之痛。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易地扶貧搬遷是「頭號工程」,「十三五」期間,常德累計投入資金20.5億元,10910套住房建設任務全面完成,36037名搬遷對象已全部入住,舊房拆除復墾率、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覆蓋率、後續幫扶措施覆蓋率均達到100%。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篤行,才更珍貴,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近年,常德市委、市政府將脫貧攻堅列為全市四大會戰之首,書記、市長帶頭開展「三走訪三籤字」活動,分管市領導集中主要精力抓,聯縣聯村市領導經常性開展指導調度,市、縣、鄉鎮層層籤訂軍令狀,常德市發改委所有黨組成員一人聯繫一個區縣,每個季度就當前重點工作開展一次聯點包片督查。對群眾來訪或反映的問題,第一時間回應和處置。在易地扶貧搬遷這張試卷上,常德奮筆書寫著自己的答案。
搬入新家園
見證了湖南屋脊在脫貧攻堅戰場的難度和高度
石門縣素有「武陵門戶」與「瀟湘北極」之稱,是全省移民大縣,也是國家扶貧開發武陵山片區縣。三聖鄉山羊衝村地處石門縣中部地區,這裡大山綿延,溝壑縱橫,數千名農民祖祖輩輩散落在溝坎山嶺之間,「吃水望天落,出門就爬坡,上學就醫難、住的巖石窩」曾是這裡群眾過去生活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為讓貧困群眾早日走出大山,走上富路,石門縣規劃建設了25個集中安置區和2673個分散安置點,實施易地扶貧搬遷3125戶9852人。山羊衝村搭上了這趟千載難逢的易地扶貧搬遷頭班車。並堅持「挪窮窩」與「換窮業」並舉、安居與樂業並重、搬遷與脫貧同步,走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易地扶貧搬遷之路。
石門縣三聖鄉山羊衝村的易地扶貧搬遷戶唐植忠提到易地扶貧搬遷的事兒,唐植忠就滔滔不絕地講起他的搬家經,「全家四口人,從海拔千米的山巔上搬到山下,住進新房子,踩著水泥路,有水有電,還有寬帶,就連外出打工的女兒回家後都激動地說非常方便,住得舒適,現在妻子在家帶孫子,自己就在家門口的漢唐公司務工,去年全家破天荒地撈了5萬元收入」。說到這裡,唐植忠伸出了五個指頭,古銅色的臉上露出土家漢子淳樸的笑容。
熊熊篝火,烈火融情。山羊衝村的易地扶貧搬遷,見證著湖南屋脊在脫貧攻堅戰場的難度和高度,更承載著土家兒女告別貧窮、共奔小康的夢想。
搬來新命運
見證了易地搬遷戶「命運的突圍」
八百裡洞庭雲霧迷濛,波濤浩渺。西洞庭管理區因在洞庭湖西畔而得名,近年來,來此遊玩或經商的外地人,都會耳聞或品嘗到一種珍貴的花,這花也成了當地扶貧助農的「獨門秘訣」,它叫朝鮮薊。
今年53歲的謝成三年前還是個無房貧困戶,常年在外打工,2017年,謝成一家搬進了西洞庭管理區祝豐鎮塗家湖村安置點,並種植朝鮮薊,其兒子也經過技能培訓,學習開拖拉機,家庭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538元。談起搬遷,謝成滿臉激動,他的人生不僅改變了,一家人的命運也隨之改變了:「現在不用操心家裡,不用擔心沒活幹,每個月收入近6000元,家庭收入也在節節攀升,以後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改變命運的還有從福建省嫁到桃源縣觀音寺鎮楊家溪村的女子魏麗秀,2019年5月,魏麗秀一家4口正式搬入了政府新建的集中安置房,不僅實現了「搬出破木屋」的夢想,還開墾了土地種植金絲皇菊,經過一系列幫扶政策,魏麗秀還在鎮上開了一家養生館,徹底甩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我很滿意現在寬敞明亮的新房子,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在異地他鄉有了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家。」魏麗秀如是說。
搬遷只是手段,脫貧才是目的。在實踐中,常德市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做到每個安置小區有一個覆蓋到戶的總體產業扶持方案;有一個駐點服務組織;有勞動能力的搬遷貧困戶有人就業;搬遷戶原有田土不再自己耕種都有土地流轉收入;安置小區有一個小型平價商店;搬遷貧困戶都有1到2分菜地;搬遷貧困戶的學生都能正常入學;安置小區都有基本醫療服務;搬遷戶反映問題不出村就能解決;每個安置小區有一名縣鄉領導對口負責,確保群眾「搬出一戶、脫貧一戶」。
搬出新氣象
見證困難群眾從「拔窮根」到「換窮業」
碼頭鋪鎮位於澧縣西部山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員5557人。2018年,該鎮按照「政府主導、群眾自願」的原則,通過「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將居住在生存條件惡劣地區的31戶92名貧困人口搬遷到集鎮附近安家樂業。
為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 澧縣縣委、縣政府「對症下藥」出臺一系列幫扶政策,碼頭鋪鎮黨委政府也著實下了很多功夫,採取委託幫扶、直接幫扶、入股分紅、自主創業、土地流轉等方式助推搬遷貧困戶脫貧致富:31戶92人入股澧州商貿公司幫扶;澧縣慧豔土蜂養殖合作社直接幫扶10戶進行土蜂養殖,三洞有機茶業合作社直接幫扶6戶進行茶葉種植,戶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澧縣華陽茶葉公司安置13人到基地務工,年收入12000元以上;鼓勵搬遷對象自主創業7戶,戶年均收益5000元以上;流轉原有土地近300畝,每畝年均流轉收益300元以上。
目前搬遷對象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安全飲水、出行、用電、通訊等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基本滿足,享有便利可及的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遷出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安置區特色產業加快發展,搬遷對象有穩定的收入渠道,生活水平明顯改善,全部實現穩定脫貧。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五年來夙興夜寐,五年來風雨無阻,常德的易地扶貧搬遷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從山裡到山外,這是一條搬遷之路,從窮困到脫貧,這是一條幸福之路,從富裕到小康,這是一條夢想之路,在脫貧攻堅進入總攻的關鍵階段,常德的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正按照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精心實施、紮實推進,為沅澧大地更加出彩書寫著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