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不斷遭受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掠奪。同時帝國主義國家之間,也會因為「分帳不均」而大打出手。1904年2月8日,為了爭奪中國東北的控制權,日俄兩國就爆發了一場大戰。
戰爭開始後,俄羅斯遠東艦隊連失利。為了扭轉不利局勢,俄皇尼古拉二世,從波羅的海艦隊,抽調力量組建一支特混艦隊。他希望這支待特混艦隊,與駐紮在旅順口的遠東艦隊會師後,對日本聯合艦隊進行圍殲,徹底取得黃海制海權。這支由38艘戰艦和13艘輔助船組成的艦隊,被命名為第二太平洋艦隊,由羅熱斯特文斯基統率,於1904年9月26日起航。
因為英國與日本是同盟關係,所以對於這支俄國艦隊,英國政府百般阻撓,很多中立國的港口都對俄艦艇關閉了大門。這支太平洋第二艦隊,由波羅的海出發,在缺乏補給的情況下,幾乎繞過了半個地球,航程達到18000海裡,終於抵達了遠東地區。但是,在這裡等待他們的,是東鄉平八郎帶率領的日本聯合艦隊。
5月27日,日本偵察船「信濃丸」,在九州西部海域發現俄國艦隊。在得到報告之後,日本聯合艦隊全體出動,終於在衝之島附近海域,與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接近。經過220天的遠航,俄艦隊早已身心俱疲,發現日艦隊之後,引發了巨大混亂。而日本聯合艦隊,則憑藉其可達16節的航速,在兩艦隊相距8000米時,開始調頭進行「U」字形轉彎。在日本來聯合艦隊進行轉彎時,俄軍率先開始攻擊,但是由於隊形混亂,很多俄艦的射界被自己的艦船所阻擋。雖然俄國人的攻擊,也擊中了日軍旗艦「三笠」號,但是並沒還有造成嚴重的傷害。更為致命的是,在俄軍混亂開火之際,日本聯合艦隊全部完成了調頭。
然後日本聯合艦隊,只用了一輪齊射,就擊沉了戰列艦「奧斯利比亞」號。同時還讓俄軍旗艦「蘇沃洛夫」遭到重創,被迫退出戰鬥。「蘇沃洛夫」號的退出,讓俄國艦隊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各艦隻是笨拙的駛向符拉迪沃斯託克。日本聯合艦隊則利用速度優勢,封鎖了俄艦隊的路線,形成「T」字陣。在日本聯合艦隊的攻擊下,多艘俄艦中彈起火。之後俄艦「蘇沃洛夫」號、「亞歷山大三世」號、「博羅季諾」號相繼沉沒。夜幕降臨之後,日本雷擊艦展開夜間魚雷攻勢。俄艦「伏拉季米爾·蒙諾馬赫」號、「納瓦林」號和「西索依·維利基」號也被擊沉。
5月28日,涅博加託夫海軍少將,率領這支殘存編隊抵達符拉迪沃斯託克300海裡的洋面上。但是東鄉平八郎率領28艘主力戰艦,早已在這裡恭候多時了。上午9時,日本艦隊嚴密包圍了這支殘存的俄國艦隊。博加託夫見殘局已定無心再戰,便掛起白旗率部投降了。
此次海戰,俄羅斯第二太平洋艦隊,除了少數戰艦全身而退之外,損失水面艦艇27萬噸之多,陣亡4830人,被俘5917人。而日軍僅僅損失3艘魚雷艇,陣亡117人,傷58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