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會如何影響心血管疾病患者?主要會引起兩種心臟問題!

2020-12-22 前瞻網

新冠病毒會如何影響心血管疾病患者?主要會引起兩種心臟問題!

 Connor Feng • 2020-04-09 20:02:58 來源:前瞻網 E4232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眾所周知,新冠肺炎會對肺有影響,但隨著新冠肺炎大流行的繼續,新冠病毒對心臟的影響也越來越清晰。梅奧診所(Mayo Clinic)心臟病學部主任萊斯利·庫珀(Leslie Cooper)博士說:「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患上呼吸道病毒疾病(包括流感和新冠肺炎)的時候,出現嚴重併發症的風險要更高。」

「我們知道,在新冠病毒病重期間,病人的心臟功能可能會下降。有時這種功能下降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應造成的,但有時候對一些人來說,這種功能下降是由心臟內的直接病毒感染引起的。」

庫珀博士說,和新冠肺炎相關的心臟問題主要有兩個:心臟衰竭和心律失常,前者指的是心臟肌肉不能很好地輸送血液,後者與病毒感染或者用於治療病毒的藥物相關。

心臟衰竭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應,或肺損傷引起的高肺壓或心肌炎造成。

「對於許多出現心臟衰竭的新冠肺炎患者來說,我們不知道這種心臟衰竭是與心肌炎有關,還是與身體對新冠肺炎全身炎症的反應有關,」庫珀博士說。

他說,對於已經患有冠狀動脈疾病或高血壓的老年新冠肺炎患者來說,心臟衰竭可能是由於心臟需求增加和身體心臟儲備能力降低所導致的。在年輕的新冠肺炎患者中,心臟衰竭則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原發性心肌炎所導致。

目前,使用維持血壓的藥物是否會增加一個人患心臟衰竭的風險還存在爭議。

庫柏博士說:「目前還不清楚用來維持血壓的藥物是否真的會導致一些心臟功能出現惡化。但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在美國用於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藥物會增加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或加重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

庫珀博士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繼續服用藥物,除非他們的醫生另有指示。

由於新冠病毒是一種新病毒,因此關於這種病毒所導致的長期心血管問題只有很少數據。庫伯博士說,梅奧診所已經開始進行相關研究。

庫珀博士說:「我們需要在人群健康水平和個人水平上確定新冠肺炎的長期影響,」他還說,來自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正在投資帶頭研究新冠肺炎對心血管的影響。

庫珀博士表示:「我們知道,由於這種疾病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就算你沒有感染這種疾病,現在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段壓力很大的時期,而這可能會使人們更容易患上各種與壓力相關的疾病。」

不管是高血壓還是其他疾病,那些本身已經有心臟問題的人都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臟健康習慣。

他說:「照顧好自己,注意手部衛生,如果你以前經常運動的話,儘量保持鍛鍊,堅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這些都是保持健康的關鍵。」

他補充說,雖然我們現在仍然需要避免大規模集體聚會,保持社交隔離,但也要留出時間保持社交聯繫,這將會保持你的心情健康。

「通過網際網路或電話保持社交聯繫非常重要,這樣我們就不會和親人或朋友失去聯繫,變得抑鬱或孤立。」

庫珀博士說:「呼吸短促是很常見的,但只有一小部分人在感染新冠肺炎之後出現呼吸短促的現象,所以現在和以前一樣,如果人們出現胸痛或呼吸急促,他們應該打電話給他們的醫療服務人員尋求醫療幫助,如果情況嚴重的話,應該撥打911尋求幫助。」

原文: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4-covid-affect-heart.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對心血管或有長期影響!穩定斑塊治療是關鍵!
    近日,《European Heart Journal》在線發表了一篇觀點性文章,指出恰恰是這些肺外表現,特別是心血管系統的異常,可能直接影響著患者的病情轉歸和預後,並回答了冠狀病毒感染背景下心血管系統所受影響的諸多問題。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陳茂教授為文章的共同通訊作者。
  • 心血管疾病患者實用新冠病毒個人預防策略,來啦!
    近來也參與醫院處理心血管疾病合併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或肺炎患者的臨床醫療工作,因此,總想為心血管疾病患者朋友建議點什麼。交完班休息時就寫下了這個「預防策略」,希望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朋友和基層心內科同行有點幫助。本建議策略僅是一個前「非典」一線醫生和心血管疾病醫生個人層面有限經驗基礎上的建議,既不代表任何組織和機構,也與任何藥物生產廠家無關。
  • 怕新冠肺炎找上門?老年心血管患者應該這麼做……
    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臟結構及功能(心臟增大、室間隔增厚、舒張功能減弱)都會有一定的變化,以往研究發現高血壓、糖尿病等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在老年患者心臟結構和功能改變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新冠肺炎作為一個應激源,可能使交感系統過度激活,交感亢進所帶來的兒茶酚胺相關效應會使患者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高、血管斑塊不穩定、心肌損傷進一步加重,使得心功能進一步下降,其危害不言而喻。因此,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是新冠病毒或其他病原體容易攻擊的群體之一,應及時做好有效的預防措施,以規避感染的風險。
  • 「兒童怪病」與新冠病毒相關?專家釋疑
    巧合的是,眾多MIS-C患兒的新冠病毒抗體檢測都呈陽性。法國公共衛生機構稱,從3月1日至5月15日,法國共有125名兒童出現類川崎病症狀,其中52%患者感染了新冠病毒。義大利貝加莫省一位醫學專家發表論文指出,2月18日至4月20日,其所在醫院收治了10名具有類川崎病症狀的兒童,其中8人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呈陽性。
  • 心血管疾病秋冬季節如何預防護理|嘉會醫療
    隨著天氣轉涼,高血壓、心梗、腦卒中等疾病的發生率顯著增加。家中老人容易在秋冬轉換季節突發心血管問題,曾經患病的人群也容易復發。近年來,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爆發」趨勢。國家心血管中心組織編撰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顯示,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處於上升階段。
  • 新冠病毒在常見物品上能活多久?如何防範?
    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有何區別據世界衛生組織3月6日晚發布的每日疫情報告顯示,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雖然都會引起呼吸系統疾病,但兩者存在本質區別:首先,傳播速度不同。新冠肺炎傳播速度慢於流感,但中位潛伏期更長。第二,患者傳播病毒的時間不同。
  • 馬來西亞發現變異新冠病毒 D614G突變是否會使新冠病毒更危險
    【據新華社北京8月18日電】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之際,馬來西亞衛生部總監努爾·希沙姆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說,該國最近從分屬兩起聚集性感染的4名患者體內分離到攜帶D614G突變的新冠病毒毒株,並稱發生這一突變的毒株「具有10倍的傳染性」。
  • 預防心血管疾病健康生活方式最重要
    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做好自我管理?記者採訪了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心內三病區主任,胸痛中心主任張明宇教授。 張明宇教授介紹,導致心臟驟停有兩類誘因,一類是心源性,一類是非心源性。心源性猝死主要原因是心臟本身出現器質性病變,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臟瓣膜病、惡性心律失常,還有一些遺傳性心律失常疾病,都可能突發心臟驟停。
  • 心臟不好會有哪些徵兆?預防心血管疾病,這些飲食原則要掌握!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通過控制血液的流動,把氧氣和營養傳輸到人體的每個器官、組織以及細胞當中,正是因為血液循環的存在,我們人才能生存,所以維護心臟的健康也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重要一環,那麼今天我們來跟大家聊聊,有關心臟的情況,以及如何保持心臟健康,日常怎樣預防心血管疾病。
  • 普通感冒病毒會影響新冠流行嗎?耶魯大學《柳葉刀》子刊提示病毒...
    隨著炎炎夏日趨近尾聲,秋冬季節新冠疫情會不會反撲,是不少人的擔憂。耶魯大學醫學院團隊近日在《柳葉刀-微生物》發表的一項研究為此帶來了洞見:通過啟動人體的抗病毒防禦能力,引起普通感冒的鼻病毒可以預防流感病毒的感染。
  • 柳絮會攜帶新冠病毒?這些新冠謠言別信!
    新冠病毒濃度最高的地方,一般是集中收治大量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或者集中存放患者或病毒汙染的醫療垃圾區域。根據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指南的要求,患者會儘量被安排在負壓病區或病房內(汙染空氣不能逃逸到環境中的區域),被汙染的區域會定期消毒,病區的汙染空氣需要經過處理後才能排放,醫療垃圾也需要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因此,很難出現大量病毒附著在幾米甚至十幾米高的柳絮上的情況。
  • 《癌症傳》作者談新冠病毒在人體內的行為,這3點或影響防控策略
    其次,暴露於更高的病毒載量,是否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程度?這一點又會影響患者診療。如果我們能夠在發病前就識別出暴露於大量病毒的個體(比如和多個患病家庭成員共同居住、密切接觸),可能有助於預判潛在重症患者,並更好地分配醫療資源,更快、更早救治這部分患者。
  • 顏寧、張文宏等對話祁海:免疫系統是如何對抗新冠病毒的?
    它如何和病毒做鬥爭?背後的生物學邏輯是什麼?近日,在由未來論壇組織的理解未來科學講座上,清華大學終身教授祁海向公眾科普了上述問題。  「這次的新冠病毒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跟其它冠狀病毒相比,它的Spike Protein上多出來一個酶切位點,使它和受體結合以後產生融合構象的效率非常高,所以它的感染性也很高。」
  • 重症新冠患者10次屍檢結果:心臟、肺或腎難逃血凝塊 1例有罕見真菌...
    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法將依賴於了解這種疾病是如何影響身體的。在這方面,屍檢是至關重要的。本研究的發現支持了世界其它屍檢組織和英國關於COVID-19導致器官結構損傷的研究。它還記錄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併發症。進一步加深對COVID-19了解可以幫助臨床團隊管理重症病例,也可以監測和治療該疾病導致的進一步併發症。」在封鎖期間,研究人員出於研究目的對死於新冠的病人進行屍檢的機會非常有限。
  • 從部分新冠患者身上,我們看到了後遺症的可怕真相!
    武漢一位醫生說,新冠病毒號稱「perfect(完美)級」病毒,攻擊的範圍非常廣,從腦神經到身上所有的組織器官都會攻擊。北京地壇醫院公眾號曾公布,新冠肺炎患者可合併ARDS、心肌損害、凝血功能異常、腎臟損傷、肝臟損害等多臟器損害。一些新冠患者,視其發病時的嚴重程度、感染位置,在康復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後遺症。
  • ...死亡率會降低一半以上!」新冠患者中血壓高易出現併發症,血壓低...
    1、高血壓合併新冠肺炎患者用對藥死亡降一半以上由於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2是新冠病毒進入人體細胞的受體,有人認為應用ACE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等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RAS)抑制劑會導致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加重,因而主張其停用RAS抑制劑。
  • 體內脂肪太少也會引發心血管疾病,過度減肥也會危害心血管健康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的心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病等等都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這些疾病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較大的傷害,甚至會有生命危險。研究發現,脂肪太少也不利於心血管健康,這是為什麼呢?脂肪太少也不利於心血管健康我們常說肥胖是萬病之源,很多的疾病都可能會因肥胖而起,肥胖也會傷害到心血管的健康,那麼是不是體內脂肪減少就會保護心血管的健康呢?研究發現,脂肪太少與脂肪過多對心血管的傷害力是極為相似的,都可能會影響到心血管的健康。
  • 吃大蒜、曬太陽可預防新冠?5G會傳播病毒?世衛組織:都是假的
    感染新冠病毒並不意味著會終生攜帶大多數感染新冠病毒患者都能痊癒,體內不再有此病毒。如果您罹患此病,一定要對症治療。若有咳嗽、發燒和呼吸困難,應儘早就醫,但請先打電話給醫療機構。在獲得對症支持治療後,大多數患者都能康復。屏住呼吸10秒或更長時間而不咳嗽,並不意味沒有感染感染新冠病毒最常見症狀是乾咳、乏力和發燒。有些人可能會患肺炎等較嚴重疾病。
  • 心臟病發作前,可能會有7個徵兆,做好4件事,遠離心血管疾病
    心臟病發作前,可能會有7個徵兆,做好4件事,遠離心血管疾病春季到了,天氣多變,最近這幾天氣溫反覆下降升高,在這裡要特別提醒大家,尤其是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慎防心血管疾病,尤其是一些突發的心臟疾病,因為在發做前沒有明顯的症狀,容易讓人們忽視。
  • 新冠病毒或致睪丸損傷?武漢同濟醫院回應
    上述文章介紹,新冠病毒通過刺突糖蛋白(S蛋白)與宿主細胞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結合從而入侵細胞,引起組織損傷。除肺以外,人體很多其他器官也表達ACE2,如睪丸、小腸、腎臟、心臟和甲狀腺等。其中,睪丸表達大量的ACE2,主要集中在睪丸精原細胞、支持細胞和間質細胞,這幾種細胞均與男性生殖功能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