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推理迷來說,少年包青天第一部永遠是經典中的經典,是我們兒時最美好的回憶。該劇無論是從劇本編排,演員選擇,顏值擔當等各方來面來說,在當時都是無可挑剔的。《名揚天下》、《血祭壇》、《殿前揚威》、《隱逸村之迷》、《五鼠鬧相國》、《魔法幻影》和《翻龍劫》七個故事個個精彩。
說一下這部戲的六大主演,分別是頭腦擔當包拯、智慧擔當公孫策、武力擔當展昭、人妻擔當凌楚楚和搞笑擔當龐飛燕。這樣的組合貫穿全劇,可謂是史上最強。有文有武,有情有愛,嬉笑怒罵,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
還記得其中的無頭將軍嗎?這可是給很多小夥伴留下童年陰影的一幕呢。以至於多年以後,許多當年看過《少年包青天》一提起無頭將軍來,依然是心有餘悸。
說了這部劇的優點,接下來該說說它的缺點了,那就是包拯時不時要開點外掛。每次案子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候,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提示出現,仿佛神靈附體。這種情節如果用個一兩次,大家還能接受,那麼用得多了,包拯的智商明顯就被拉低了。
更大的問題還不在於包拯開外掛,而是其中無所不在的抄襲。《隱逸村之迷》中無頭乾屍的案子是襲了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中的《異人館殺人事件》,而《異人館殺人事件》又是抄襲了島田庄司的《佔星術殺人魔法》。
《血祭壇》中的無頭屍體的軌計抄襲的是金田一的《飛彈機關宅邸殺人事件》。可能是那個年代網絡並不發達,中國人能看過的日本推理小說也有限,所以編劇才這樣肆無忌憚的抄吧。
《殿前揚威》中的試卷調包和假書櫃分別抄襲了《絞首學院殺人事件》和《明智少年最初事件》。
魔術幻影》這一單元則是抄襲了金田一的《怪奇馬戲團殺人事件》和《魔術列車殺人事件》。但是需要說明的是,編劇的抄襲固然存在在, 但並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加入了本土元素,使之更符合中國人的觀賞習慣。不管怎麼說,《少年包青天1》已經成為了我們最美好的回憶,無論外界如何評價,它在我們心中都是最棒的推理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