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月9日電題:四川青神:椪柑搭上新科技新業態「快車」
新華社記者陳健
單軌運輸機、植保無人機……四川省青神縣第十屆椪柑節1月8日開幕,果農們展示的「新科技」吸引眼球。記者採訪了解到,農業新科技、電商新業態,正推動傳統水果種植業站上新經濟的潮頭。
隆冬時節,在青神縣青竹街道的一處果園裡,果農張雲國種植的椪柑一個個沉甸甸地掛在枝頭,正是成熟的時候。最近幾年,當地椪柑賣得火,張雲國不斷擴大種植規模,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將果園面積擴大到300畝,並且引進了多個新品種。
「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這個產業,不但向我們果農推廣新科技,而且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電商平臺。過去通過傳統渠道銷售,很擔心損耗。現在有了電商渠道,新鮮水果從田間地頭摘下來,兩三天就賣到了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手中。」張雲國說。
為了提升椪柑種植業的競爭力,當地想了不少辦法。青神縣省級現代農業園區跨兩鄉六村,核心區域面積2.6萬畝,以種植椪柑為主,帶動了2500人就業。在園區內,一列銀色小火車進進出出。只見小火車開進一處椪柑林停下,工人們迅速摘果、裝車,只一會兒工夫,椪柑就滿滿當當搭上這列「快車」,迅速駛離。
為什麼果園裡會有小火車呢?原來,青神縣地處丘陵,果園坡度大,泥土溼滑,每到椪柑銷售時節,採摘後的運輸便讓果農犯難。因此,園區引進了「單軌運輸機」,這種運輸機看上去如同「山間小火車」,方便果農把椪柑從田間地頭運到公路上。園區目前投入使用的小火車線路有3條,在運水果下山的同時,還能運輸農資上山,降低果農生產成本,有效提高了種植效率。
不但如此,園區越來越多的果農還運用智能植保無人機來施肥。這種無人機設定程序後,能低空巡航完成自動化施肥任務,與人工相比大大提高了效率。
園區種植大戶郭池祥說,過去,農民只能背著背簍、挑著擔子上山採摘,再肩挑背馱,運下山到有公路的地方裝車。勞動力不足的時候,就算出錢也不一定能請到人幹活,容易耽誤採摘和銷售。現在用小火車把椪柑運出去,還用無人機來施肥,最大的感受就是省時、省力、省成本。
椪柑「下山」以後,接下來就是農村電商大展身手了。四川阿傑魯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青神縣本地一家電商企業。「我們通過天貓、京東、抖音等多個渠道賣椪柑,銷售量不斷提高。」公司總經理籍家雲說,今年的果子跟去年相比,「個兒」更大,品質更好,線上銷售起來更受歡迎,客戶反饋意見也很好。
品質好,評價高,果子才賣得好。「我們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去收購,並且督促合作的農戶把水果種得更好,從而確保我們的商品品質。」籍家雲說。
青神縣高臺鎮百家池村「李德安種植家庭農場」現在主打精品路線,95%的椪柑都是通過微店、團購群等進行線上銷售。「我們這些傳統農民如今也趕上了網絡銷售的快車。」農場主李德安說。
記者從青神縣農業農村局了解到,正是憑藉著新科技、新業態,青神縣椪柑產業快速發展,目前已擁有中國椪柑之鄉、四川省名牌農產品、「青神椪柑」產地證明商標等「金字招牌」。2019年,全縣以椪柑為主的晚熟柑橘面積達到13萬畝,產值達到16億元,果樹成了農民的「搖錢樹」。(完)